484 有意為之

字數:4967   加入書籤

A+A-




    對於在朝鮮那邊發生的事情,大明的朝堂上現在十分熱烈,很多人的注意力也是被吸引了。

    雖說在高麗王朝的時期,他們一直都是‘事大主義’,也是牆頭草。

    在北宋時期,高麗是向契丹稱臣,但是他們也向北宋求援。雖說在南宋時期才正式成立邦交,但是在這段時間裏,高麗仰慕宋朝的文化和先進,也確實吸收了很多中華文明,隻是始終沒有恢複到冊封的關係而已。

    向契丹稱臣、向女真稱臣,或者是向蒙元稱臣,甚至一度是被蒙元剝掉高麗王朝的外殼,幾乎淪為元朝的一省。

    可是不管怎麽說,高麗這個地方對於中原王朝還是比較特殊的,比起其他王國也是要更加關注。

    雖然在前些年,高麗內部親元勢力的強大,甚至發生過明使被殺的事件,這也導致兩國關係的發展並不順暢,但是這個鄰居值得關注。

    大明的臣子們對於高麗那邊發生的事情,一致的態度都是無法容忍,李成桂、李芳遠這對父子做的事情,真的是天怒人怨了,簡直是悖逆人倫了,必須要譴責、問罪。

    隻是現在大家爭論的,是到底遣使還是出兵。

    而且就算是興兵,是出兵遼東威懾一番,還是將那對亂臣賊子父子教訓一番。甚至是就算是滅了那對謀朝篡位的父子,對於高麗那邊的安排又該是如何。

    說起來被篡位的高麗王朝,對大明可沒有太多的恭順,他們和元朝的宗藩關係更加穩固。

    這些事情顯然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夠出來一個結果的,起碼在朝堂上不是一下子就可以討論出來一個結果,可能接下來的幾天還需要繼續展開唇槍舌戰。

    估計不少的臣子也是在計劃著,比如說下朝之後趕緊準備奏疏,或者是和一些同僚商討,一起想出來一些個可以被皇帝陛下采納的建議。

    朱允煐覺得不許要著急,還是讓這些臣子們好好的發揮一下,這些人也需要給他們找點事情做。

    不是因為這些臣子太閑,單純的就是大明朝的皇帝希望臣子們可以幹更多的事情,不怎麽給臣子休息的時間。

    哪怕主意已定,甚至都想好了一係列的事情。但是這也不影響大明天子現在還在‘裝腔作勢’,好像是要聽取忠臣們的意見,想要和賢才們一起討論、治理天下大事一般。

    老朱暫時就沒必要出現在朝堂上,起碼現在不會立刻出麵。畢竟打仗這樣的事情,可以先安排。等到老朱出麵的時候,自然也就是所有的安排都已經準備好了,老朱出現的時候就是‘單方麵通知’朝臣們了。

    不過也有一些可能,那就是老朱順應民意,聽取群臣建議興義兵。

    不管是老朱還是小朱,他們其實都是非常貪心的,不管是裏子還是麵子,他們都要!

    貪心不貪心的暫且不說,皇帝想要更多,這大概也是可以理解的事情。畢竟他們也都覺得大權在握,一個個的都以為全世界需要圍繞著他們來轉。

    身懷六甲的徐妙清有些行動不便,但是作為當朝皇後、作為皇帝的結發妻子,她還是會在朱允煐回來的時候盡可能的照顧好朱允煐。

    貼在徐妙清小腹聽了一會兒,朱允煐有些肯定了,“咱覺著這該是個小子,咱聽動靜和垠兒那時候差不多。”

    徐妙清笑著問道,“陛下,垠兒那時候是什麽動靜?”

    “什麽動靜?”朱允煐冷笑一聲,沒好氣的說道,“就是現如今這般鬧騰的動靜,咱就沒見過幾個孩子比他還要鬧騰。這眼看著就要十歲了,尋常人家的孩子都長心思了,就他整天在胡鬧。”

    徐妙清給朱允煐揉著太陽穴,說道,“陛下,垠兒隻有八歲,這年歲的孩子喜歡鬧騰也是常事。”

    “尋常人家的孩子,在這時候也是該長心思了。”朱允煐更是沒好氣了,說道,“可是你看看咱垠兒,一天天的不是讓咱慪氣,就是在宮裏胡鬧。你要是再給咱添一下這般鬧騰的,有咱好受的。”

    徐妙清其實一點都不擔心,別看皇帝現在是在埋怨太子,似乎是十分嫌棄的樣子。可是徐妙清更清楚,太子的地位穩固,皇帝對太子也一直都是無比關心和重視的。

    徐妙清這個時候也輕聲說道,“說起來,臣妾倒是想著給垠兒再添一個弟弟,這樣他們兄弟也好有個伴。”

    沉默片刻,朱允煐說道,“若是兒子,這自然是好事,對朝廷也好。就是咱想著,你若是給咱再添個閨女,咱肯定樂意。”穀摵

    “臣妾現如今還年輕,等臣妾調養好了,可以再給陛下添個公主。”徐妙清滿懷期待,也顧不得害羞,“臣妾想著,陛下子嗣肯定能昌盛。”

    朱允煐笑了笑,生孩子的事情可以再說。其實朱允煐也覺得現如今的他對於子嗣,基本上也就是抱著順其自然的態度,現如今的他也確實沒必要強求子嗣昌盛。

    “過幾日,咱準備讓老二陪著垠兒回一趟鳳陽。”雖然這也隻是一個通告,不過朱允煐還是對徐妙清說道,“天氣轉暖後,咱垠兒也該回去一趟了。說起來,他也有好幾年沒回去了。”

    徐妙清並不反對,反而是很支持,“垠兒到底是朱家子嗣,回鳳陽拜謁皇陵也是應有之事。”

    “是這個理,要不咱也不至於讓垠兒回去。”朱允煐笑著說道,“這一次,咱想著也是要嚴整一些,六部官員隨行。真若是垠兒十歲了,也該再回去一次。”

    十歲,那是因為可以冊封,那是不折不扣的大事,是嚴肅的儀式。而現如今去一趟,也有意義。

    說到底就是小小朱是大明皇儲,哪怕此前跟著老朱回去過一次,隻是那時候老朱才是主角。甚至可以說那時候的老朱是回去‘探親’,老朱隻是帶著重孫回去一趟。

    而這一次的主角自然是小小朱了,讓小小朱帶著宗室、勳貴和文武百官回去,意義自然不同。

    聽到朱允煐這麽說,徐妙清更是覺得小小朱應該回去,她知道這也是一個正式的宣告。小小朱現在雖然年歲不大,隻是也勉強算得上是長大了,帶著文武百官回去拜謁祖陵,這也是祭告祖先,這當然是必須要支持的事情了。

    “娘,咱回來了。”小小朱的聲音傳來,很不是時候,“咱說,回來的不是時候?”

    朱允煐很無奈,看著小小朱說道,“你自個說說,宮裏上下這般沒有禮數的,除了你還有誰?”

    “咱爹啊。”小小朱有恃無恐的樣子,笑嘻嘻說道,“爹,咱可是聽說了。咱到底是爹的兒子,都是跟著爹學的。咱這般沒規矩,想來也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徐妙清白了一眼小小朱,嚴肅說道,“垠兒,莫要瞎說。”

    朱允煐搖了搖頭,說道,“咱剛和你娘再說些事情,準備讓你過些時日回鳳陽一趟。這幾日也莫要瞎跑,閑下來去文華殿坐坐,去點些東宮臣屬、六部官員隨駕。”

    小小朱不高興了,“爹,你點就是。要不咱曾祖去點也成,咱哪知道朝裏的臣屬。”

    朱允煐一板臉,小小朱不敢再嘀咕了,隻能低眉順目,“兒臣領旨。”

    還行,雖然小小朱這孩子稍微有點頑劣,有些時候甚至有點沒大沒小。但是還好,這孩子也是心裏有數的,他知道哪些事情可以不甚在意,也知道什麽樣的事情是必須要聽話的。

    既然小小朱沒有什麽意見,朱允煐也就放心了不少,“回頭記得召你二舅,雖說咱讓你二叔也跟著一塊過去。但是你們也該帶著個知兵的,你二舅跟著咱也放心。”

    小小朱立刻說道,“爹,讓瞿鬱、瞿陶這兄弟兩個跟著咱,咱也好練兵。”

    瞿鬱、瞿陶,這也是中軍都督府的都督僉事瞿能的兩個兒子,也算得上是新一代的勳貴翹楚。

    翟能的父親瞿通,這是當初追隨老朱的鳳陽衛指揮使,絕對是心腹了,而翟能也不容小覷,隨藍玉征討巴蜀,協助沐春威震西南現在的翟能還在雲南,協助沐春整肅兵馬、征討土司,而他的子嗣也是小小朱的伴當。

    “帶著,那兩個崽子咱看也還成。”朱允煐笑了起來,說道,“咱記得那個翟能本身就是少年英雄,尤善箭法,他那幾個子嗣,也就是瞿鬱、瞿陶有些能耐吧。”

    小小朱還是很清楚他的那些伴當的能耐,“瞿鬱倒是勇將,倒是瞿陶有些謀略。咱曾祖也說了,這二人都缺曆練,估摸著也能當個先鋒大將。”

    這說得委婉,大概也就是翟能的長子有勇無謀,而他的次子有些謀略,隻是很難成為調兵遣將的帥才,頂多也就是有些將才。

    朱允煐笑了笑沒有多說什麽,要是小小朱論將,朱允煐很有可能還是不大認可的。畢竟小小朱再有天賦,現在到底還是不到八周歲。

    可是如果這是老朱的評價,朱允煐當然也就是乖乖聽著了。老朱評價天下英豪,看走眼的可能性很小。

    至於小小朱身邊有些人,朱允煐也不在意,這也是他有意為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