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9 意外之喜
字數:6555 加入書籤
六部尚書現在沒辦法淡定了,因為奏折裏的那些事情,顯然就是一個巨大的麻煩。
國子監是什麽地方?
那可是大明的最高學府,雖然也會有著一些關係戶,但是誰都知道國子監裏的學子就是大明朝的精英。也可以說,那你就是官員的後備基地,是文官集團源源不斷造血的來源。
在元朝的時候,大部分的漢人很難成為高官,元朝的官員升遷體係,也確實有很多值得詬病的地方。洪武皇帝之所以建造國子監,也確實就是因為需要有著更多的官員來管理地方,大明朝也確實需要他們的官員體係。
科舉製度確實是無比重要的,這就是文官係統最重要的倚仗。而國子監,就代表著科舉製度最為精英的一票學子。
可是現在倒好,國子監祭酒在監內妄議國政,居然還有很多的學子跟著符合。
國子監本來該是勤學的地方,要知道在洪武皇帝初期,國子監的學子們學業壓力很大,他們需要麵臨無休止的考試,需要不斷的考核。體罰之類的是家常便飯,有些學生因為壓力過大選擇輕生,這也不是一件兩件。
很多的官員都知道這些事情,也不覺得有什麽問題。國子監就應該是這樣,這裏的學子就應該兩耳不聞窗外事,他們就應該為了下場考試而準備,就應該為了隨時可能入仕而努力。
可是現在倒好,國子監居然變成了鴻儒高談闊論之所,應該教書育人的地方,居然湧入了很多的清談之人。
大家都會歡迎飽學之士去國子監任教,也歡迎一些有學識的人去切磋學業。
但是這裏有一個前提,那就是這些人是去教書育人的,是去和學子們對談學問。
如果去的人是一些什麽山野遺客,如果那些人隻是在誇誇其談、物業濃墨,那些人就是極大的問題了。要是再嚴重一點,出現一些有悖於朝廷古詞的言論,那很有可能就是殺頭的罪過,很多人就沒辦法安穩度日了。
而現在倒好,國子監祭酒廣邀好友名流,裏頭雖然也有一些博學之士,但是也不缺少一些僧道,不缺少一些所謂的才子佳人,或者一些風流名士。
這哪裏還是國子監啊?這簡直就是一場詩會,這簡直就是讓朝廷的顏麵付之一炬。
如果隻是在玄武湖泛舟,這樣的事情可以稱為雅事。但是如果是在國子監,那些人就是極其不合身份了,那也就算得上一些官員玩忽職守了。
朱允煐表情冷酷,說道,“看看,咱大明還真的都是憂國憂民之輩。朝廷控製鹽鐵,那是與民爭利。朝廷科舉取士,那是有辱斯文?也是,每次入考場,咱大明的這些良心們就該接受胥吏刁難,要去了衣衫檢查有無夾帶。”
六部尚書齊齊低首,這一個個的也都是膽戰心驚,一個個的看起來也都有些底氣不足。
這確實是國子監惹出來的麻煩,可是誰讓他們是六部尚書呢,他們就是文官的表率。
現在鬧出了這樣的事情,他們想要說完全沒有責任,那也是不太現實的。不過也算是有著一些好消息,比如說也沒有什麽直接的責任。
當然禮部尚書除外,現在肯定是冷汗直流,國子監惹出來的麻煩,會比想象中的更大。而且真的要說起來的話,這也算得上是禮部約束不嚴,這個責任也是跑不掉的。
朱允煐繼續說道,“早些年懲治貪官汙吏,這就是大明苛待讀書人。廢了丞相,那就是咱大明天子都是獨夫。沒能與士大夫共治天下,咱大明就盡失民心,國祚已衰!”
朱允煐氣急而笑,說道,“好呀,朕這個殘暴而昏聵之君,未能重用飽學之士,以至於經天緯地之才沉淪至此,實乃大明之憾事!”
茹瑺都想哭了,因為不隻是皇帝暴怒,也是因為他在一些人看來也就是奸逆、幸進。看起來有些人也確實非常的不樂意,是真的非常不看好大明朝如今的官場生態。
朱允煐冷哼一聲,說道,“你們且退下吧!好好的想一想明日早朝如何回朕,好好的掂量一下這件事情因何而起,又為何到了今天這地步!”
茹瑺他們還能說些什麽啊,現在一個個的多少有點六神無主了,現在心裏都是一團亂麻的。還是趕緊想想對策吧,還是想一想如何將這件事情控製在一定的規模之內。
要不然的話,就算不是什麽滔天大案,也會讓很多的士子仕途蒙受陰影。說不定兩年之後的會試,國子監的這些學子就名落孫山了。
當然更嚴重的,那就是大明的最高學府國子監將一蹶不振,文官係統將失去他們培養人才的搖籃。
真的要是發生這樣的一些事情,那肯定是沒辦法接受的。隻是很可惜,現在的主動權根本就不在他們的手裏,因為有些人做的一些事情,已經觸犯到了皇帝的逆鱗,有些人的所作所為也確實是越線了。
熟讀四書五經,能夠寫出來錦繡文章,代表真的就是一個棟梁之才,很有可能就是個迂腐之輩,很有可能也就是一個隻會書生誤國的典型。
茹瑺現在算得上深有感觸,甚至有那麽點悔之莫及!
黃湜黃子澄是何許人也?
這是洪武十八年時考取了會試第一、殿試第三,曆任編修、修撰、太常寺卿等職。
這絕對是很多人認為的英才,是很多人看好的一些棟梁之才。但是這麽些年,也就是在洪武皇帝時期,黃子澄的仕途看似發展的不錯,但是也談不上多麽的亮眼,隻是一個探花的升遷模式而已。
探花而已,根本不算什麽,每三年就會出現一個探花、一個榜眼,以及一個更加耀眼的狀元。在翰林院裏,最不缺少的就是編修、修撰,隻能修修書、積累一些經驗。
很多當初金榜題名的狀元,或許他們最高光的時刻也就是金榜題名的時刻。很多的狀元,他們的仕途也未必就能夠多麽的高光,甚至不如很多當初金榜題名時比他們位次低的同窗。
雖然黃子澄的仕途不算順利,但是在士林,他的名聲可以說相當不錯的。他到底是有些才華的,起碼是在精通經史的同時,他的詩文委有造詣。
而方孝孺呢,自幼聰明好學,也曾經拜大儒宋濂為師,為同輩人所推崇。真要是說起來的話,他還是孝康皇帝朱標的師弟,也確實有著極大的名聲。
方孝孺的名聲大,主要也是因為在大儒宋濂的門生當中,方孝孺也是佼佼者。這一位輕視文辭寫作的學問,常以宣明仁義治天下之道、達到時世太平為己任的讀書人,也是很多人看好的下一任大儒,可以成為治學名家。
而且說起來的話,方孝孺的品行也是不錯的,安貧樂道的,也算是孝悌。
隻是他的政論文、史論、散文、詩歌俱佳,可是過於理想化了。在應天府的這些年,方孝孺看似越發名聲顯赫,有些成為‘讀書種子’的趨勢,不過這也就是得了個名聲。
洪武皇帝雖然不重用方孝孺,但是也比較欣賞,覺得方孝孺品行好,值得繼任之君委以重任。而英示皇帝登基之後,也隻是讓方孝孺教書育人,根本沒有半點將方孝孺帶入中樞之意。
這一切也都是有目共睹的,自然也就會讓一些人覺得懷才不遇,會有些心情沉鬱。
說不定私下裏也有一些埋怨,或許也是想著要去做出一些事情吸引到皇帝陛下的注意。
方孝孺和黃子澄,他們都算得上鬱鬱不得誌的,他們也算得上是有著那麽一些自譽為濟世英才。大概也就是因為自視甚高,所以他們對於自己現在的處境,也會有極大的不滿。
六部尚書灰頭土臉的告退了,他們要去想些對策了。知道了一些事情的原委,他們也確實不需要妄自猜測了,他們可以認真的去應對了。
不過也正是因為知道了這些事情,反而內心裏更加不安。這一旦處置不好,那真的就是動搖了讀書人的根基,那麽他們這些個六部尚書,可以說就是要飽受士林唾罵,他們就要成為很多人眼裏的一些千古罪人了。
隻可惜現在他們隻有一天的時間,必須要在最短的時間裏想出最好的對策。一定要控製影響,最主要的還是千萬不能將極個別人的行為,給延伸到了天下讀書人的身上。
所以這個時候要是棄車保帥之類的,這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了,這大概也是正確的做法。
看著憂心忡忡的六部尚書離開,朱允煐啞然失笑。他一開始確實是很憤怒,不過這件事情也可以讓他借題發揮,可以讓他更好的去做一些事情了。
這些其實也都是意外之喜,朱允煐也就是借題發揮而已。這件事情肯定是要控製住,朱允煐也確實沒有打算一下子將讀書人給打壓的爬不起來,也沒那個必要。
就算朱允煐對於儒家沒有太多的好感,可是他也必須要承認治理天下,也需要足夠多的官員。
這些事情朱允煐心知肚明,這些其實也是從老朱那裏得到的經驗。
要知道當初老朱打天下的時候,一度可是不少讀書人看不上。也就是劉伯溫所代表的浙東文人的認可後,老朱才有著一票讀書人的班底,建立了自己的文臣集團。
在老朱統一南方的時候,也曾經發現沒有大量合格的官員能治民。哪怕老朱挖空心思利誘、威逼全部的文人過來做官,但人數依舊不夠用。
這也是在雞鳴山下建立國子監的原因之一,要引入一些人進入官員的體係,大明需要後備的官員體係。對於這些個讀書人,該用的時候肯定還是要用的。
不隻是現在,哪怕是幾百年後,依然會有非常多的讀書人進入到政治體係。
對於在早朝發生的事情,老朱其實也很快就知道了。雖然也有些皺眉,不過他現在也沒什麽好擔心的,他相信他的寶貝孫兒肯定是能夠處置好這些事情。
現在還是教一教重孫,這是更加重要的事情,這也是老朱覺得眼下最重要的事情。早就退位了,朝堂之上的事情也沒什麽好留戀的。
“曾祖,爹總是說咱要一手拿書,一手持劍。”小小朱有些納悶,說道,“咱仔細想著,那也是讀書人該有的樣子,咱是皇帝。”
老朱就笑著解釋著說道,“你爹的意思,那也是該尚武,是那些讀書人都該尚武。手裏有刀劍,別人才怕你。讀書明理,方能知曉人心向背。要是你是普通人,能文能武那是最好不過。隻是你是皇帝,那就不同。”
小小朱更加迷糊了,他也知道不懂就問,“那咱爹還說那些作甚?咱又不是讀書人?!”
“你的意思你是皇帝,文人、武人,都該用。”老朱語重心長的說道,“重文,說不準就是出現兩宋之弱。隻用武人,難以治理江山,也易武夫亂國。用文人遏製武人,用武人限製文人。文人治國,武人安國。”
看著小小朱似懂非懂的樣子,老朱繼續說道,“你爹從來都不信儒家,一家之言不可信。儒家也好、道家也罷,說是法家也成,隻要能治理好江山就是。也千萬莫要隻用儒家,你想想看啊,朝堂之上都是孔夫子的門生,那些人想著的就是孔夫子的教誨。”
似懂非懂的小小朱再次點了點頭,隻不過不代表他明白了。點頭的意思,隻是因為他覺得比較有道理,不過現在還是需要好好的消化、仔細的品一品。
看到小小朱的樣子,老朱笑了笑沒有說話,就讓孩子自己琢磨。孩子不懂了,再慢慢的教。
不過有些話老朱沒有說,那就是一旦有些人、有些事情太過老氣,那顯然也是不成的。
該清理一番的時候還是要清理一番,隻有汰除了一些跟不上趟的拖累,才能更好的繼續向前走。
大明朝不能停下,大明朝需要不斷前行。
讀書人也好,武勳也罷,跟不上了就要給淘汰掉。帝王,就給狠辣、果決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