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九章 四處開花(九)

字數:7677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秦相 !

    再說張天錫憋了一肚子的氣,連甲胄都未從身上卸下,抱著大槍在帳中坐著,就等著天亮之後可以開始攻城。…≦,手下兵將見主公如此,就是再累也隻能強撐著陪在一旁。眾人一直熬到快三更天時分,張天錫打了個哈氣,沉重的眼皮剛剛垂下,忽然就聽到帳外殺聲四起,張天錫一個激靈坐直了身子,問道:“外邊是何聲音?”

    話音未落,就見一名涼軍兵士慌慌張張的跑了進來,對張天錫大喊道:“不,不好了,大王,秦軍來偷營了。”

    “什麽?”張天錫一下子站了起來,將手中大槍一握,又喝道:“真是不知死活,竟敢連夜偷襲本王大營,無非隻是垂死掙紮。眾軍聽令,快隨本王殺將出去。”說罷張天錫帶頭衝出了大帳,就見離涼軍大營三箭之地外果然有一大夥秦軍舉著火把衝著涼軍呐喊,似乎就要衝殺上來一般。張天錫見狀將眼一瞪翻身上馬,揮舞著點鋼槍就朝對麵秦軍衝了過去,身後涼軍人馬也緊隨其後呐喊著衝了出去。

    可這夥秦軍見到涼軍傾巢出動一掉頭就往回跑,張天錫於是又率軍去追,這秦軍也著實氣人,隻要張天錫追他們便跑,隻要張天錫停下他們也就停下,總之兩軍之間總是隻距三箭之地。追到後來張天錫看實在追不上,也擔心其中有詐便不再追趕,下令回營,可張天錫帶著大隊往回剛剛走了沒有多遠,就聽到隊伍後麵又傳來陣陣殺聲,張天錫不敢輕敵,於是又趕忙命後隊變前隊再去迎敵,隻是剛一交手秦軍又是如出一轍掉頭就跑,張天錫隻能又縱兵追趕,就這樣一來一往經曆數次,最後直到天光將亮之時,秦軍才真的退去,這一夜可是將涼軍人馬折騰的人困馬乏精疲力盡。張天錫也累的呼呼隻喘,幹脆將甲胄脫掉,隻穿了一件戰袍,單手拄著大槍靠著一棵大樹閉目養神。張天錫心中越覺越氣,暗罵雲孟陰險,心說“本王先休息片刻,等到金城調來的攻城重械一至,遍將你這略陽城踏為齏粉。”

    “不好了,大事不好了!”張天錫忽然聽到一陣急促的喊聲,立刻警覺的睜開通紅的雙眼,又問旁邊隨從出了何事,沒等手下前去打探,就見張天錫帳下的一名校尉連滾帶爬,渾身是血的跑到張天錫近前,“撲通”一聲跪倒在地哀嚎道:“主公,大事不好!我軍中了那,那雲景略的調虎離山之計啦!秦軍趁主公率軍出營追擊之機,又有一路秦兵直接將大營給奪去了。”

    “哎呀,真是氣煞我也!”張天錫大喝一聲猛然起身,誰知剛剛站起,張天錫就覺得眼前天旋地轉,身子左右搖晃險些栽倒,虧的一旁隨從眼疾手快將其扶住,眾人忙上前呼叫,張天錫雙目緊閉一個勁兒地哼哼,這被秦軍折騰了一夜,結果卻是中了雲孟之計,連大營都丟了,張天錫哪裏能不氣,肺都快炸了。

    “報!”又一聲刺耳之聲傳到了耳中,張天錫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慢慢睜開雙眼,掙紮著坐了起來問道:“何事?是不是金城之人回來了?”

    卻見跪在地上的探馬卻支支吾吾神色慌張。

    張天錫使出全身力氣大喝道:“吞吞吐吐究竟何事?快講!”

    探馬無奈抱拳說道:“啟稟大王,小的們剛剛打探得知,金金城和和左南已經,已經被秦軍占了。”

    “啊!”張天錫大叫一聲,接著又一張嘴“哇哇哇”吐出三口鮮血,然後一頭栽倒不省人事。涼王已命若遊絲,這種情況之下涼軍鬥誌盡失,誰還能繼續戀戰,於是眾將保者張天錫如喪家之犬一般向涼州奔逃,一路上丟棄兵器輜重無數,更有大批士兵當了逃兵。而張天錫回到涼州後急火攻心大傷元氣,不到半月便一命嗚呼。之後其子張大同繼位,但大涼根基已徹底損傷,從此一蹶不振,半年後被姚萇率軍滅國。

    再說雲孟連施妙計,兩日之間便奪略陽,殺斂其,又三氣張天錫,大敗涼軍。雲孟自出道以來接連運用其過人的智慧絕妙的運籌為大秦取得了一場又一場的勝利。後來又人評價雲孟乃是功過諸葛第一人足以見得雲孟對大秦的貢獻。

    龜縮在枹罕的李嚴驚聞略陽所發生一係列事情的消息後,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寢食難安,李嚴暗自後悔自己的一時魯莽竟然又得罪了雲孟,也沒想到張天錫竟會如此不堪一擊,致使原本有利於自己的局勢又變成了被動,又連丟略陽、金城、左南等多座城池,隻剩下枹罕老巢這座孤城。更令李嚴感到痛心疾首的是軍師蓋濤竟然為國捐軀了,要不是自己一時糊塗忘記了帶上蓋濤一起回枹罕,也不至於到如今連個商量對策之人都沒有。李嚴深知此時他還想在秦、涼之間左右搖擺也絕無可能,如今大涼已行將就木,隻剩下一副空架子,傍著涼州張氏到最後隻能是淪為陪葬。而晉廷遠在千裏之外,遙不可及,也根本指望不上,為今之計看來隻有向秦軍低頭才能全身而退。於是李嚴又覥著臉再次與雲孟修書一封,信中李嚴一再向雲孟賠罪,聲稱自己本無意冒犯丞相隻因一時糊塗聽信了蓋濤之言故而才做出了愚蠢之事,他已查明蓋濤乃是涼州奸細,如今他已然決定再不受旁人挑唆痛改前非,丞相乃是如聖人之才,心胸寬廣堪比無垠大漠。希望丞相能夠體會他的一片苦心和誠意,他也將大開枹罕城門恭迎丞相大駕。態度極為謙卑誠懇,極盡討好之辭。

    雲孟在略陽收到了李嚴的這封書信,簡單看過後,隨手將信撂在一旁,笑著搖了搖頭。兩旁眾將看了不知所以,蔣英抱拳問道:“丞相,莫不是李嚴狗賊故伎重演,又來示弱請降了嗎?”

    雲孟點了點頭。

    姚萇出列又說道:“這般無信無義之徒,丞相就不應理會。末將願領兵去戰,隻消片刻便可攻下枹罕。”

    曹奇也出列嚷嚷道:“李嚴就是個卑鄙小人,看見誰強就投靠誰,這種人死不足惜,我也願意隨姚將軍一道去攻枹罕。”其他眾將也是躍躍欲試。

    隻見雲孟笑著說道:“諸位將軍真乃我大秦梁柱,不過既然人家李嚴如此誠懇,我覺得還是親自到枹罕走上一遭。”

    “什麽?丞相真的相信那李嚴之言嗎?難道就不怕他再次耍詐?”姚萇問道。

    雲孟又是微微一笑說道:“將軍之慮雲某明白,既然李嚴口口聲聲要表誠意,不管是真是假,我便順水推舟,他若鋌而走險雲某也不會讓他就此得逞。”姚萇盡管沒有聽太明白,不過他看到雲孟似乎胸有成竹的樣子,也就不再多言。於是雲孟又與眾將安頓一番。

    枹罕始設縣於秦,緊鄰金城,境內多山地,水係發達,自古便為西北貨物集散之地。這一日枹罕城外來了十幾個騎馬之人,為首之人身穿一身白色錦袍,上秀暗色花紋,頭戴一頂束發小冠,腰纏玉帶,正穩穩地坐在烏錐馬上端詳著枹罕城貌。身後隨從皆一身青灰色劍袖服腰懸刀劍,而這位白衣先生正是秦相雲孟“喂,你等是何人,快快報上名來,否則我們就要放箭了。”原來城樓上的兵士也看到雲孟他們了。

    “爾等休得無禮,此乃大秦國丞相大人。快去通知你家主公出城迎接丞相大駕。”雲孟身後蔣英大聲對城樓上喊去。

    “什麽?那人竟然是秦國丞相,此事可是非同小可,趕快去稟告主公。”城樓上的兵士們聽到城外居然是傳說中的那位神人,一時之間亂作一團。

    李嚴此時正在與手下商量著下一步的脫身之計。忽然有兵丁慌慌張張的跑了進來,向李嚴報道:“主公,城外來了十幾個人,為首之人自稱是秦國丞相雲孟。”

    “什麽?你說是雲孟來了嗎?”李嚴有些不相信的問道,

    “稟報主公。正是雲孟,而且他們還要主公出去迎接。”兵士答道

    “那人長得是何相貌?”李嚴又追問道,那名兵丁便又給李嚴描述了一下所見之人的相貌。李嚴聽後點了點頭說道:“看來的確是雲孟到了。”

    接著李嚴有問道:“看沒看清他究竟帶了多少人馬?”

    “稟主公小的看得仔仔細細真的他隻有十幾個隨從。”

    “主公,看來那雲孟此來並無惡意,應該是與主公講和的,這下可好了枹罕再無破城之災了。”李嚴的一個謀士說道。

    可李嚴卻不講話,隻是將眼珠轉來轉去似乎是在算計著些什麽,然後就見李嚴忽然仰頭大笑道:“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這麽一大塊肥肉送到嘴邊簡直就是天助我也。”

    “主公您這是何意?”那謀士又問道。

    “何意?這不是明擺著嗎?雲孟自作聰明以為我真的要降,他太狂妄了,根本不將我李嚴放在眼裏,居然僅帶了十幾個護衛,我若是將他迎進城來,然後命埋伏於四周的兵士一擁而上,他雲孟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難逃出我的手掌了,到時候有這麽一個重要的人質在手,我還怕誰?苻江他敢來嗎?接下來我隻要將雲孟獻給大晉,王侯將相還不是任由我選嗎?”李嚴說完又是一陣哈哈大笑。

    “主公如此險棋萬萬使不得啊!要是.....”

    “住口!你等休要擾亂本王的心神,再胡言亂語定斬不饒。”李嚴直接厲聲打斷了謀士的話。其他人見到李嚴如此也就不敢再多言。

    雲孟等人在城外等了約有兩刻鍾的時間,忽然聽到枹罕城中“咚咚咚”響起三聲炮聲,雲孟身後蔣英等人應聲而動就要紛紛拔出兵刃,雲孟輕輕的一擺手,輕聲說道:“你等莫慌,千萬不可打草驚蛇。”

    雲孟話音未落就見枹罕城門“吱吱呀呀”的打開了,接著從城裏走出來數十人,為首之人瘦高身材,一張白森森的臉毫無一絲血色,雙眼細長,眉毛短粗,身穿一身袞金長袍,腰懸寶劍,雲孟知道此人定是李嚴。

    就見李嚴離著老遠就高聲笑道:“哎呀呀!丞相大駕,在下有失遠迎啊!”隻是李嚴走到距雲孟七八步的距離時便停住了,對著雲孟一拱手說道:“在下日思夜盼終於將丞相給盼來了,這下李嚴就有靠了。”李嚴說話之時眼神飄忽不定,而且他身後跟隨的眾人之中也有人神色緊張異常。

    雲孟看在眼裏卻仍不動聲色,也笑著說道:“將軍威名雲某如雷貫耳,將軍能夠識得時務,化幹戈為玉帛,罷兵言和乃是蒼生之幸啊,將軍義舉定可流芳百世。”

    “哪裏,哪裏,丞相過獎了,今後一切還得仰仗丞相,此地並非講話之所,還請丞相移步城中休息。”李嚴做了個請的手勢,但與此同時一隻手卻不由自主的扶了一下腰中寶劍。

    種種蛛絲馬跡已經將李嚴的心思顯露在雲孟眼前。雲孟微微一笑點了點頭,也做了個請的手勢,然後就要邁步前行,隻是雲孟隻向前走了一步卻又將停了下來,似乎是想起了什麽對李嚴說道:“雲某糊塗,一時忘了一件極重要之事。雲某臨出征之前我主陛下讓雲某帶幾句話要講與將軍。”

    “是嗎?陛下既然有口諭,李嚴定當接旨。”說著李嚴假惺惺的就要跪地接旨。

    雲孟忙阻止說道:“陛下說過將軍無需多禮,隻是這幾句話隻能說與將軍一人聽,事關重大請將軍附耳過來。”

    李嚴楞了一下,又看了看雲孟,心想“姓雲的不會使詐吧?不過如今我這方人多勢眾還會怕你區區十數人嗎?”想到此處李嚴“哈哈一笑”走道雲孟近前將身子一躬,說了聲“丞相請講!”就等著聽雲孟傳苻江的口諭。

    隻是李嚴算計了千萬卻沒有算到此步,就在他躬身附耳的一刻,一道人影快速閃到李嚴一側,然後冰涼的寶劍架在了李嚴脖頸之上,李嚴毫無防備,被這突如其來的一幕嚇了一跳,等他反應過來,為時已晚。另一邊李嚴手下眾人見到主公在須臾間便被擒住,先是一愣,然後就想過來搭救,可蔣英將手中寶劍往下一壓李嚴,又朝眾人喝道:“爾等再敢上前,本將軍便立刻斬了李嚴的狗頭。”這種情況,眾人誰還敢再上前半步,接著又有雲孟隨從取下身後弓箭,對著長空連射出三支哨箭,不大工夫就見東南西北黑壓壓的殺過來無數秦軍,將枹罕團團包圍,再看李嚴早沒有了當初的霸氣,一屁股癱坐在地上,至於他手下的兵將文武,見到大勢已去,也就不再做無謂抵抗,統統跪地請降……

    秦都長安,自雲孟攻占了略陽、金城等地後的兩年間,捷報如雪片一般不斷地傳到未央宮中,仇池已破,吐穀渾請降,高勾麗請降,收取梁、益二州,大涼滅國……加上在雲孟的悉心輔佐之下,通過一係列的內外策略,苻江進一步鞏固了對如今幅員遼闊,橫跨東西的大帝國的統治,一個大秦帝國已完全崛起了。

    這一日,夕陽西下,未央宮宮城之上,苻江與雲孟得閑,一同欣賞著天邊紅豔似火的夕陽,二人誰都沒說話,一切都很安靜,隻有風吹過時,舞動的旌旗發出的獵獵之聲。

    “丞相,如今大秦威震四海,萬民臣服,這都是丞相之功啊!朕決定賜丞相九錫之禮,加秦王爵位。”苻江先說道。

    雲孟轉過身表情凝重的對苻江躬身施禮說道:“臣受陛下隆恩,無以回報,區區之事,都是身為臣子之分內之職,陛下切不可再行賞賜,還請陛下收回成命。”

    “可是,丞相真的是居功至偉啊,若是沒有丞相哪裏會有如今的大秦?還是請丞相不要再推辭了吧!”苻江堅持著說道。

    雲孟搖了搖頭又說道:“臣鬥膽能與陛下成為知己,已然是對臣的最大賞賜,其它一切與之相比都太過蒼白了。”

    “是啊,想想當年你我君臣在桃園之中把酒言歡,共商國是,肝膽相照,共進同退,那是何等的壯哉!想想那些日子仿佛隻是昨日剛剛發生過而一般。”苻江也感慨道。

    雲孟淡淡一笑,又轉身看向漸漸沒入大地的夕陽,再次陷入了沉默,雲孟似乎又回想起了那些年,那些事和那些人。

    “隻是朕當年答應過丞相之事還沒有兌現啊!此事朕一直耿耿於懷。”苻江又說道,

    雲孟背衝著苻江搖了搖頭,有輕歎一聲,說道:“冤冤相報何時了。與黎民蒼生,天下生靈相比,雲孟的那些恩怨又算得了什麽?斯人已逝,再糾結那些往日雲煙又還有何意義?該放下的便應該放下了,該忘記的忘記了反而會更好些啊!”

    苻江略帶驚訝的看著雲孟的後背,沒有說到。這時雲孟又說道:“陛下,請謹記微臣一言,劃江而治對大秦來說乃是上上之策,萬萬不可過江伐晉。”

    苻江眉頭微皺,然後又放聲大笑,向前走了幾步,雙手扶在城牆的垛口之上,神情堅定的看向遠方,隻是雙眼之中有一道異樣的光芒一閃而過。

    本書結束之章謹以作者有感而賦一詞以為收尾,感謝各位讀者朋友一段時間以來的忠誠陪伴,期待著能與您在新的作品中再次相會。

    江水滔滔,

    卷起古今多少回憶。

    古陌、荒塚、殘垣,將軍百戰未回。

    草長、鶯飛、斷碑,伊人望斷衷腸。

    桃花園中,談笑事揮之而去。

    遙想當年,中南奇遇,建康結義,

    潯江江畔悲切切。

    一夜夢回,才覺萬般皆空,

    隻留得淚水漣漣。

    丙申年六月二日於塞外包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