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三天
字數:2993 加入書籤
A+A-
此時的黎陽縣城已經被叛兵四麵合圍,封鎖得密不透風,情況岌岌可危,破城隻在朝夕間了。
明月高掛,夜風習習,楊青若身佩長劍佇立在城頭上,青衣迎風獵獵,&nbp;身姿颯爽而不失婀娜動人,青紗隱去了大半張絕色傾城的俏臉,隻露出一雙會說話般的靈動美眸,卻仍給人一種窒息之感。
孫尚茗是飛羽衛眾執事中唯一一名女性,年約三十出頭,力大不輸男兒,身高達十米八,生得膀大腰圓的,&nbp;此刻身披戰甲,手持戰斧站在楊青若身邊,若隻是從後麵觀之,活脫脫就是一名虎賁猛男。
“青總管,入夜後又偷偷跑了三名衙差,十五名民夫,此城要守不住了,盡早突圍吧!”孫尚茗的聲音雖然冰冷,還至少不是嗡聲嗡氣的粗嗓子,而且麵容清秀柔美,跟她那副猛男身材格格不入,猛一看,令人錯愕。
楊青若看著城外熙熙攘攘,士氣高昂的叛兵,不由暗歎了一口氣。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nbp;楊玄感之所以能夠登高一呼而應者雲集,固然跟他的身份地位有關,&nbp;但最主要還是皇上的作為不得人心啊,可惜皇上過於偏執,聽不進別人的規勸,在國家本來已經元氣大傷的情況繼續發動二次東征,天下百姓疲憋已至極限,猶如浸了火油的幹柴,那怕隻是一點星星之火也足起引發燎原之勢。
“再守三天!”楊青若斬釘截鐵地道,楊玄感造反的消息如今肯定已經傳到東都洛陽了,但洛陽需要時間調動兵馬,需要時間加強城防,她每多拖延一日時間,東都就多一分安全,遠在遼東的皇上也能更加從容地回師平叛。
孫尚茗不太看好能再守三天,但她沒有爭辯,因為知道青總管向來說一不二,說了三天就是三天,沒有更改的餘地,所以她戰斧一揮道:“好的,屬下這便帶人去多抓些民夫來協助守城。”
楊青若搖頭道:“孫執事,咱們的方法一開始就錯了,有句俗語說得好,強扭的瓜不甜,利刃加頸固然能強逼百姓一時就範,但人心背向,終究隻會一敗塗地。”
孫尚茗自然心知肚明,這兩天她天天抓人上城頭守城,結果白天抓來的,晚上至少跑掉一半,沒跑的也多是出工不出力,要不是飛羽衛在背後督軍威懾,再加上攻城的叛軍還沒準備好攻城的器械,這座黎陽縣城早就告破了。
“那該怎麽辦?守城的兵力嚴重不足,不抓民壯協助,隻怕明天早上就守不住了。”孫尚茗沉聲道。
楊青若淡道:“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把那幾家都抄了,所有財物全部堆放在四城之下,但凡自願守城者,一天可領一千錢,擊殺一名叛軍可得三千錢,擊殺一名夥長賞五千錢,擊殺隊正一名賞銀十兩,擊殺族帥一名賞銀百兩,官升一級,殺的越多越高,封賞也越大!”
孫尚眼前一亮,把板斧往腰後一壓:“屬下得令!”說完便帶著十幾名飛衛抄家宰肥羊去了。
…………
城外的的大營主帳中燈火通明,楊玄感居中而坐,目光威嚴,如君臨天下。在場的還有李密、房彥藻、楊玄挺,楊萬碩,楊積善等楊氏一族的族人。
楊玄感此時的麵色不太好看,雖然昨日他宣布起義後應者雲集,短短兩天便拉起了一支三萬多人的大軍,但近在咫尺的黎陽縣城至今都沒能拿下,這讓他十分不痛快。
正所謂臥榻之旁,豈容他人酣睡?
黎陽縣城就在黎陽倉的隔壁,而黎陽倉裏麵的糧食正是他楊玄感起兵反隋的底氣所在,義軍若不能拿下黎陽縣城,占據整個黎陽縣,他楊玄感怎麽敢率軍離開,去攻打其他地方呢,不怕老巢被抄嗎?
所以,楊玄感的當務之急就是拿下黎陽縣城,而且,如果連黎陽縣城都拿不下,誰還會來投靠他?隻怕就連目前聚集的兵眾也會傾刻煙消雲散!
本來,黎陽縣城臨近黎陽倉城,楊玄感既然圖謀造反,又豈會不派人提前滲透,事實上,就連黎明縣令都是楊玄感的人,城內大部份鄉紳都與楊玄感有往來,所以,原本楊玄感隻要一發動,黎陽縣城就能唾手可得了。
然而結果卻讓楊玄感大跌眼鏡,他昨日發檄起兵反隋,本打算隻派出一支百來人的隊伍去接收黎陽縣城的,結果這支隊伍非但沒有受到縣令和鄉紳的熱烈歡迎,反而遭到守軍的迎頭痛擊,當場死傷了幾十人,在黎陽城腳下丟正是十幾具屍體,然後連滾帶爬地逃回了黎陽倉。
楊玄感聞報後大吃一驚,經過一番打探後才得知,原來黎陽縣城已經被飛羽衛控製了,縣令至下全部被禁錮,但凡和他有來往的鄉紳也被控製起來了。
楊玄感摸清情況後不由驚出了一身冷汗,飛羽衛竟然提前潛伏在黎陽城中,很明顯是準備對自己動手了,幸好自己提前發動,否則隻怕已經成為階下囚了!
楊玄感震驚過後,立即派出大軍圍困住黎陽縣城,打算將城中的飛羽衛一網打盡。
言歸正傳,且說中軍大帳內,楊玄感神色不悅地看著自己的弟弟楊玄挺,沉聲道:“楊將軍,你什麽時候能拿下黎陽城?”
這次負責率兵攻打黎陽城的正是楊玄挺,此子驍勇力大,武藝了得,聞言信心十足地道:“楚國公放心,攻城械器已經趕製出來,明日保證將黎陽城拿下,抓住飛羽衛的首領給大哥您送來。”
楊玄感聞言神色稍霽,道:“好,那本國公便靜候楊將軍的佳音。”說完又掃視了一遍在場諸位將領和謀士,慨然續道:“本國公身為上柱國,禮部尚書,家中黃金巨百,既富且貴,位極人臣,本已一無所求,如今本國公不惜冒破家滅族之險起兵反隋,隻是為解天下人倒懸之急,拯救萬千黎民於水火之中,願諸公鼎力相助,拿下東都,封王拜相,指日可待也!”
在場眾人興奮地齊聲道:“吾待願追附楚國公驥尾!”
明月高掛,夜風習習,楊青若身佩長劍佇立在城頭上,青衣迎風獵獵,&nbp;身姿颯爽而不失婀娜動人,青紗隱去了大半張絕色傾城的俏臉,隻露出一雙會說話般的靈動美眸,卻仍給人一種窒息之感。
孫尚茗是飛羽衛眾執事中唯一一名女性,年約三十出頭,力大不輸男兒,身高達十米八,生得膀大腰圓的,&nbp;此刻身披戰甲,手持戰斧站在楊青若身邊,若隻是從後麵觀之,活脫脫就是一名虎賁猛男。
“青總管,入夜後又偷偷跑了三名衙差,十五名民夫,此城要守不住了,盡早突圍吧!”孫尚茗的聲音雖然冰冷,還至少不是嗡聲嗡氣的粗嗓子,而且麵容清秀柔美,跟她那副猛男身材格格不入,猛一看,令人錯愕。
楊青若看著城外熙熙攘攘,士氣高昂的叛兵,不由暗歎了一口氣。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nbp;楊玄感之所以能夠登高一呼而應者雲集,固然跟他的身份地位有關,&nbp;但最主要還是皇上的作為不得人心啊,可惜皇上過於偏執,聽不進別人的規勸,在國家本來已經元氣大傷的情況繼續發動二次東征,天下百姓疲憋已至極限,猶如浸了火油的幹柴,那怕隻是一點星星之火也足起引發燎原之勢。
“再守三天!”楊青若斬釘截鐵地道,楊玄感造反的消息如今肯定已經傳到東都洛陽了,但洛陽需要時間調動兵馬,需要時間加強城防,她每多拖延一日時間,東都就多一分安全,遠在遼東的皇上也能更加從容地回師平叛。
孫尚茗不太看好能再守三天,但她沒有爭辯,因為知道青總管向來說一不二,說了三天就是三天,沒有更改的餘地,所以她戰斧一揮道:“好的,屬下這便帶人去多抓些民夫來協助守城。”
楊青若搖頭道:“孫執事,咱們的方法一開始就錯了,有句俗語說得好,強扭的瓜不甜,利刃加頸固然能強逼百姓一時就範,但人心背向,終究隻會一敗塗地。”
孫尚茗自然心知肚明,這兩天她天天抓人上城頭守城,結果白天抓來的,晚上至少跑掉一半,沒跑的也多是出工不出力,要不是飛羽衛在背後督軍威懾,再加上攻城的叛軍還沒準備好攻城的器械,這座黎陽縣城早就告破了。
“那該怎麽辦?守城的兵力嚴重不足,不抓民壯協助,隻怕明天早上就守不住了。”孫尚茗沉聲道。
楊青若淡道:“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把那幾家都抄了,所有財物全部堆放在四城之下,但凡自願守城者,一天可領一千錢,擊殺一名叛軍可得三千錢,擊殺一名夥長賞五千錢,擊殺隊正一名賞銀十兩,擊殺族帥一名賞銀百兩,官升一級,殺的越多越高,封賞也越大!”
孫尚眼前一亮,把板斧往腰後一壓:“屬下得令!”說完便帶著十幾名飛衛抄家宰肥羊去了。
…………
城外的的大營主帳中燈火通明,楊玄感居中而坐,目光威嚴,如君臨天下。在場的還有李密、房彥藻、楊玄挺,楊萬碩,楊積善等楊氏一族的族人。
楊玄感此時的麵色不太好看,雖然昨日他宣布起義後應者雲集,短短兩天便拉起了一支三萬多人的大軍,但近在咫尺的黎陽縣城至今都沒能拿下,這讓他十分不痛快。
正所謂臥榻之旁,豈容他人酣睡?
黎陽縣城就在黎陽倉的隔壁,而黎陽倉裏麵的糧食正是他楊玄感起兵反隋的底氣所在,義軍若不能拿下黎陽縣城,占據整個黎陽縣,他楊玄感怎麽敢率軍離開,去攻打其他地方呢,不怕老巢被抄嗎?
所以,楊玄感的當務之急就是拿下黎陽縣城,而且,如果連黎陽縣城都拿不下,誰還會來投靠他?隻怕就連目前聚集的兵眾也會傾刻煙消雲散!
本來,黎陽縣城臨近黎陽倉城,楊玄感既然圖謀造反,又豈會不派人提前滲透,事實上,就連黎明縣令都是楊玄感的人,城內大部份鄉紳都與楊玄感有往來,所以,原本楊玄感隻要一發動,黎陽縣城就能唾手可得了。
然而結果卻讓楊玄感大跌眼鏡,他昨日發檄起兵反隋,本打算隻派出一支百來人的隊伍去接收黎陽縣城的,結果這支隊伍非但沒有受到縣令和鄉紳的熱烈歡迎,反而遭到守軍的迎頭痛擊,當場死傷了幾十人,在黎陽城腳下丟正是十幾具屍體,然後連滾帶爬地逃回了黎陽倉。
楊玄感聞報後大吃一驚,經過一番打探後才得知,原來黎陽縣城已經被飛羽衛控製了,縣令至下全部被禁錮,但凡和他有來往的鄉紳也被控製起來了。
楊玄感摸清情況後不由驚出了一身冷汗,飛羽衛竟然提前潛伏在黎陽城中,很明顯是準備對自己動手了,幸好自己提前發動,否則隻怕已經成為階下囚了!
楊玄感震驚過後,立即派出大軍圍困住黎陽縣城,打算將城中的飛羽衛一網打盡。
言歸正傳,且說中軍大帳內,楊玄感神色不悅地看著自己的弟弟楊玄挺,沉聲道:“楊將軍,你什麽時候能拿下黎陽城?”
這次負責率兵攻打黎陽城的正是楊玄挺,此子驍勇力大,武藝了得,聞言信心十足地道:“楚國公放心,攻城械器已經趕製出來,明日保證將黎陽城拿下,抓住飛羽衛的首領給大哥您送來。”
楊玄感聞言神色稍霽,道:“好,那本國公便靜候楊將軍的佳音。”說完又掃視了一遍在場諸位將領和謀士,慨然續道:“本國公身為上柱國,禮部尚書,家中黃金巨百,既富且貴,位極人臣,本已一無所求,如今本國公不惜冒破家滅族之險起兵反隋,隻是為解天下人倒懸之急,拯救萬千黎民於水火之中,願諸公鼎力相助,拿下東都,封王拜相,指日可待也!”
在場眾人興奮地齊聲道:“吾待願追附楚國公驥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