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7章 天策上將
字數:2495 加入書籤
大唐武德三年九月,西風凜烈,風沙漠漠,一支雄壯無比的唐軍沿著渭水由西往東開去,直奔長安而來,隊伍延綿十幾裏。隻見旌旗招展,遮天蔽日,刀槍如林,映日生寒,從軍士們冷厲而堅定的眼神,以及身上所散發出來的濃烈殺氣便可知,這是一支戰力強橫,縱橫沙場無敵的鐵血之師。
飛揚的帥旗之下,李世民渾身披掛,騎在一匹神駿無比的白馬上,左邊挎著一柄腰刀,右邊挎著一副弓箭,頜下留著的短須如同鋼針一般一根根豎起,臉龐冷硬,目光威棱四射,不怒自威,渾身上下仿佛都透著一股鐵血的味道。
今年年初,與突厥公主阿史那·和敏成親才三個月的秦王李世民奉命征討西涼李軌,重新掌握兵權。
二月初,李世民率領五萬大軍從長安出發,先到天水郡,然後北上金城蘭州),揮師攻打西平郡,李軌的從弟李懋率軍三萬迎戰,其中西涼騎兵多達五千。
李世民苦戰一個多月,大小十餘戰,終於擊敗了李李懋,占領了西平郡,俘敵七千餘,斬獲戰馬過千。李懋敗走武威郡,李世民乘勢拿下了西海郡,軍威大震。
連失兩郡之後,李軌有些慌了,再加正好遇到荒年,治下民心浮動,甚至出現了人吃人的慘劇,為了穩定軍心,振奮士氣,李軌決定親征,率領大軍八萬與唐軍激戰於武威郡境內,雙方互有勝負,僵持不下。
李世民勞師遠征,補給線很長,如果久戰不下的話,對他是極不利的,而且河西地區環境惡劣,若是拖到寒冷的冬季,那就更加不用打了,直接班師回朝妥當些。
而正當李世民和麾下將士感到棘手時,一名叫安興貴的官員毛遂自薦,向李世民獻上了一計,而李世民聽完後大喜過望,立即便采納了此人的計策。
話說這個安興貴是個胡人,在長安當個小官,由於他出身河西,對當地十分熟悉,所以房玄齡便建議李世民把此人帶上,沒想到真的派上了用場。
這個安興貴有一位兄長叫安修仁,恰好在李軌的麾下當官,而且官職還不低。隋唐時期的河西地區連接西域和突厥,在這裏聚居的胡人甚多,而李軌的謀主梁碩看出了其中的隱患,便提醒李軌要注意提防胡人,畢竟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梁碩也因此得罪了以安修仁為首的胡人權貴集團,所以安興貴建議李世民利用這一點,挑動李軌治下的胡人叛亂,而安興貴更是自告奮勇,親自前往聯絡他的兄長安修仁。
且說這個安興貴跑到涼州張掖)後,以投靠的名義找到了兄長安修仁,安修仁則把安興貴推薦給李軌,後者竟然真的任用了安興貴,可見此人的口才的確相當了得,竟把李軌騙得任用他。
安興貴在李軌麾下當官後行事更方便了,首先與兄長安修仁合謀扳倒了李軌的謀主梁碩,李軌聽信讒言,竟自毀柱石,把謀主梁碩給毒殺了。
安興貴成功除掉了梁碩後便著手挑動軍中的胡人造反,而李世民則趁機發動猛攻,終於大敗西涼軍隊,拿下了武威郡,李軌大敗之下試圖逃往西突厥,不過卻被安氏兄弟抓住了,扭送到李世民的座前。
就這樣,李世民僅用了數月時間便平定了河西地區,又花了一個月時間控製住河西五郡之地,但是他仍不滿足,率著唐軍繼續西進,拿下了敦煌郡、尹吾郡、鄯善郡和且末郡,為大唐的版圖擴充了數千裏的疆土。
消息傳回長安後,整個長安城都沸騰了,秦王李世民的聲威更是如日中天,風頭不僅蓋過了太子李建成,甚至李淵這個皇帝也為之暗然失色。
有這麽一個能幹的兒子,李淵既高興又頭疼,唉,當初他正是擔心次子李世民太能幹,功勞太大,威望太高,最終威脅到太子的地位,造成兄弟相殘的悲劇,這才打算雪藏李世民的,奈何高齊太過強勢了,處處壓製著李唐,讓李淵寢食難安,無奈之下隻好采取了李世民的計策,往西打李軌,以解決戰馬短缺的問題。
果然,李世民不負眾望,不僅平定了李軌,還超額完成任務,拿下了西域四郡之地,為大唐擴張了數千裏的版圖,簡直是奪天之功啊!
所以李淵很是糾結,封賞過低吧,又怕寒了次子李世民及其麾下將士的心,封賞過高吧,又怕太子李建成有想法。
李淵左思右想,最後還是封了李世民為天策上將,品秩超一品,是武將品秩中最高的,甚至在三公三孤之上,如此一來,聞名於史冊的天策府誕生了,而李世民也獲得了與太子李建成平起平坐的資本。
一時間,大唐朝中便形成兩派勢力,一派是以太子李建成為首的太子黨,另一派則以秦王李世民為首的天策府,隱患也就此埋下了。
李淵本是個聰明的皇帝,但終究不夠決絕啊,手心手背都是肉,狠不下心來傷害任何一個,最終埋下了骨肉相殘的導火索,晚年不得不自嚐苦果!
且說李世民率著得勝之師凱旋,行至長安城西門附近,但見夾道兩邊的百姓人山人海,人人抻長脖子爭相觀看,當李世民經過時,這些自豪的百姓甚至紛紛跪倒,高呼:“秦王千歲千歲千千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