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六章 烽火連三月

字數:3943   加入書籤

A+A-




    待到出征這日,天方亮。

    趙翌便已起身在仆從的侍奉下洗漱,待穿好了最後一件外衫,背對著的趙翌自然地抬起手,任由一雙手輕輕繞過他的腰配上一條金帶,就在一陣檀香味下,自背後轉而走至他身前的李綏卻是看得趙翌一愣。

    “這些讓宗明他們做便是了。”

    聽到趙翌的話,&nbp;&nbp;李綏朝著不知該上前還是不上前的宗明搖了搖頭,隨即如常地替趙翌一邊扣上金帶,一邊道:“你們先下去罷,我與大王說說話。”

    宗明看了眼李綏,又看了眼趙翌,心知離別之時王妃少不了要與大王說些體己話,因而下一刻宗明便笑著連忙應聲,&nbp;&nbp;帶著一眾伺候的人先退了出去。

    “怎麽,有話說?”

    聽到趙翌溫和的問詢,李綏伸手替趙翌撫平衣前,抬頭間已是默然頷首。

    “竇欽起兵一事,我還是有幾分疑惑。”

    說話間,二人目光交匯瞬息嚴肅,哪裏有宗明所想的半分閨閣繾綣。

    “雖說如今興朝初立,皇帝還並未全然收攬周朝舊臣之心,加之流言一事又鬧得人心浮動,君臣猜忌,的確是一個起兵討伐的好時候,但是——”

    李綏凝眸,輕地隻以兩個人聽到的聲音道:“皇帝麾下的猛將輩出,實力依然不容小覷。”

    “單說此次出征,韓公是曾經與皇帝出生入死之人,打下的勝仗不計其數,以他的能力威望,&nbp;&nbp;再加之寶纓父親英國公的輔助,便是一分勝算。而楊徹身為天潢貴胄,&nbp;&nbp;本就能凝聚軍心,更何況他也是建過功立過業的人,再有他的泰山孫通,皇帝的能將晁素這些老人,更是又加了一分勝算。”

    說到這一刻,趙翌看到麵前的李綏認認真真地看著他道:“加上你這位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戰神,你們的存在無疑都會將竇欽起兵的難度再多加一分,他為何會選在這個時候?難道他當真權勢熏心,連這些都想不得了?”

    李綏的話擊中了趙翌的心,看著那雙充滿懷疑、嚴肅的眼眸,便是此刻的趙翌也從當前突起的戰局中跳了出來。

    是了。

    竇欽並非好大喜功,剛愎自用的王朔,他絕不會打無準備的仗。

    正如前世,竇欽一樣不甘為人臣,毅然起兵造反,鬧起了不小的浪潮。

    可那時,正值楊崇淵駕崩,太子楊延初登基,連楊崇淵的棺槨還未來得及送到帝陵裏,竇欽就突然掀起了震驚天下的軒然大波。

    那時候竇欽看準的是楊崇淵和其麾下猛將皆死的死,&nbp;&nbp;老的老,&nbp;&nbp;武將中正是青黃不接,各方藩王又是人心浮動,等著看局勢下棋的時候。

    所以毫不意外,看著楊延那位仁慈手軟的新帝,多少的朝臣都暗中站隊,甚至是悄然與竇欽,各方藩王暗通信件起來。

    就在人人都以為天子懦弱好欺,毫無勝算時,眼前的李綏,彼時的李皇後卻是一邊親自同楊延出宮請先帝朝還健在的老將出山,一邊發急召毅然宣他回京平叛,除了從世家子弟中大膽啟用新將,更是力排眾議,啟用他所推薦的寒門將領,而最讓人意外的,是她竟然敢於從衰敗已久的周朝陳氏皇族中重用曾經的精銳勢力。

    而渤海郡王陳之硯,便是自此被重新啟用,以致於後來居功至高,做到了一方刺史。

    最終,在帝後親臨城門,豪情壯語地激勵下,平叛大軍浩浩蕩蕩南下而去,而竇欽與楊氏的那場博弈,也注定了以竇欽的身死結束。

    因為他敗的,不是一個人,而是聚攏的人心。

    時至今日,他還記得竇欽在人稱麵若觀音,心狠手辣的李皇後諭旨之下,被梟首掛在了長安城的城門上,而隨後在宣政殿之上,當李皇後將朝中那些與竇欽暗通款曲的信件搬到殿上時,甚至有膽子小的文臣被嚇得虛汗淋漓,戰戰兢兢。

    然而就在人們以為李皇後又要大開殺戒,殺雞儆猴之時,她卻是又一反常態,效仿當年的魏武帝將其當眾付之一炬,將往事翻了篇,而新帝登基時浮動的人心卻是就此被全然聚攏在她的手中,成了她日後參政議政的一大助力。

    從那一刻起,是他第一次正視她,正視敢於以叛軍之首,敵人之血警告天下人,她與她丈夫、兒子所掌握的天下絕不軟弱可欺的她,正視敢於擺脫偏見,往事仇恨,門第高低,大膽啟用人才的她,還有那個既有鐵血手腕,亦有駕馭人心能力的她。

    “所以——”

    麵對靜靜看著他的李綏,趙翌出聲呢喃道:“所以,王朔手中,一定還有未出的底牌,或許能在關鍵時刻改變戰局。”

    話音落下,二人皆是背脊緊繃,神情更是說不出的嚴肅。

    “戰場之上瞬息變化,無論如何,你都要平安回來。”

    就在此時,趙翌聽到了李綏輕聲的話語。

    目光觸及中,他看到了其中的擔憂,等待,還有連他也說不清的東西。

    “好。”

    回應之下,趙翌靜靜與李綏對視,那一刻讓他想起了他曾與清河大長公主的承諾。

    從前回府,等待他的是孤身一人。

    而如今,他還有他的家人。

    她,就是他的家人。

    隨著戰鼓之聲衝天響徹雲霄,旌旗漫天,大纛威儀,朝陽射下層層金芒,劃破層雲,映照大地之時,三路平叛大軍在太子朝臣的親身相送下,隨著凜凜鐵蹄聲踏上南下之路。

    沒有人知道,這一場仗,一打便是數月。

    久的連長安,都變了天色。

    直到金秋九月,李綏總算是漸漸安下心來。

    因為,無論是朝中軍報,還是趙翌送給她的家信,都能看到他的所向披靡,他的大獲全勝,他的算無遺策。

    作為前軍的李慎和李煒,都不愧為他親自指派的猛將,他們的進攻速度,收複速度,莫說是驚怔了長安,更是驚怔了蜀地的叛軍和百姓。

    也是因為此,李慎因其驚人的爆發力被百姓尊稱為“飛將”,而李煒因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的能力,亦被百姓稱為“奇將”。

    正是他二人,自叛軍所占領之地一路殺出去,為趙翌的中軍鋪平了道路,幾乎讓他與大軍暢通無阻。

    而就在這捷報頻傳之時,長安與突厥也迎來了一件大事,那便是兩位公主西出塞外,為國和親。

    備受帝寵的榮安公主被封為千金公主,在太子楊徹的親自護送下踏上了和親突厥大可汗之路。

    而楊崇淵膝下庶出的晉陽公主亦被封為升平公主,在儀同三司、左勳衛驃騎將軍、左領將軍長孫恒的護送下,在其夫君突厥王子阿史那勒兒的陪伴下,也回到了他們的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