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 鴻門夜宴
字數:4177 加入書籤
A+A-
待到日落西山,霞光鋪了漫天之時,換了常服的趙翌便帶著李慎、李煒一同朝設宴的花廳而去。
穿花度柳間,趙翌才發現刺史府內的後宅雖大,卻是並不華麗,更沒有絲毫的官家威儀,仿佛隻是一個再尋常不過的百姓宅院, 便是那些商賈之家隻怕也比此地更講究雅致些。
當走至一處卵石路上時,趙翌於耳畔聽到身後的李慎詫異出聲“那前麵,不是王娘子嗎?”
果然,趙翌循聲看去,隻見一位身著普通素裙,以絭挽起衣袖的少女正蹲在菜畦裏小心翼翼挖著地裏綠油油的青菜,手上的動作看起來熟練而自然, 幹淨而利落, 絲毫也沒有官宦女兒的驕傲矜貴。
就在王素揪著青菜抖了抖上麵的泥土, 放入身旁的菜籃中,提著籃子正要起身時,便見其似乎起的太急,搖搖晃晃地就又要跌下去。
趙翌因行在最前麵,離得最近,自然是本能地三步並作兩步上前,一把將其扶住,隨著菜籃子跌回地上發出的聲響驚了眾人,王素看了眼扶著自己,讓自己免於受傷的趙翌,當即縮回手,得體地退後叉手道“謝禦陵王。”
趙翌“嗯”了一聲,隨即問道“王娘子可還好?”
聽到趙翌的問詢,王素搖了搖頭道“無事,隻是蹲的久了, 起身太急的緣故,並無大礙。”
說罷, 王素已然蹲身將掉落的菜籃子撿起來道“今日粗茶淡飯, 實乃獻醜,還望禦陵王多擔待。”
“王娘子謙虛。”
待一番客套畢,趙翌一行來到了花廳內,待與前來迎接的王儉寒暄了一陣子,眼看天色漸暗時,便有家奴上前來恭敬地相請。
“禦陵王,請。”
“刺史,請。”
推請之間,當趙翌一行走至花廳的偏廳,便見一圓圓的桌案上早已擺好了各色家常小菜,雖是再簡單不過的食材,但卻色香味全,令人頓生食欲。
衣袂窸窣聲中,眾人落了座,王儉當即好客地為趙翌指了一道清蒸魚道“此菜算是素娘最為拿手的,禦陵王和二位將軍可一試。”
聞聲以筷箸夾了一小片魚肉,入口鮮嫩爽滑,眾人讚不絕口之時, 王儉已是端起酒盞道“今日以薄酒向諸位致謝, 我先幹為敬。”
說話間, 王儉便已杯酒入喉,爽快極了。
既然主人家熱情直爽,趙翌等人自然也是一盞酒下,並未作多推辭。
就在飯桌上的眾人吃得大快朵頤,酒至酣暢淋漓時,一身素裙的王素也正好走了進來。
行下一禮,在場人皆尋著味道看到王素身後的婢女奉上熱湯來。
“此湯鮮美,素娘快親自為禦陵王添上一碗。”
聽得王儉笑然出聲,趙翌道“刺史客氣了。”
“噯——”
不待趙翌說完,王儉已是道“無妨,諸位是客,自當如此。”
眼看王素與婢女替趙翌、李慎、李煒添了湯,王儉笑著邀請道“諸位嚐一嚐如何?”
說話間李慎、李煒正要將湯遞到嘴邊,卻是聽到碗盞突然跌落在案上,聲音不大卻也絕對不小。
“大王——”
李慎、李煒循聲便見趙翌麵前的湯碗不知怎地倒了一桌,裏麵的熱湯還打濕了趙翌的衣襟。
瞬息,趙翌看到了王儉眸中一滯。
下一刻趙翌佯裝抱歉地攜著幾分醉意道“看來這酒醉人,連這碗盞都端不住了。”
說罷,趙翌站起身來,拱手道“今夜刺史設宴,翌等甚是感謝,這會兒天色也不早了,明日我等尚要一早趕至利州,便不多打攪了。”
眼看不待自己開口,麵前趙翌已然作拱手告辭的樣子,王儉心下頓時警覺,神色異樣了幾分,而一旁的李慎、李煒此刻亦是從中察覺出不對勁來,當即也上前正色地隨趙翌行下一禮轉身欲走。
就在三人方走至花廳門後,不絕於耳的兵刃碰撞聲忽然從四麵八方裹挾而來,這一刻李慎與李煒頓時目光如矩,警覺如猛獸一般上前,毫不猶豫地將趙翌護在身後。
而與此同時,身披胄甲的兩列府兵如洪流般自門口洶湧而入,轉眼間便將三人圍的水泄不通。
“刺史這是何意。”
相比於李慎、李煒,此刻的趙翌顯得異常平靜,側首間明明是問詢,可眸底的提醒已如弦外之音。
聽到趙翌的話,王儉雖是含笑,可轉瞬間便早已換了一個人般,哪裏還有半點文人忠臣的清雋,眸底的殺意可謂是如抽了刀鞘的利刃般,暴露無疑。
“禦陵王,若你們今日飲下這碗湯,尚能留個體麵的全屍。”
說話間王儉將目光從那仍舊冒著熱氣的湯上,緩緩挪向趙翌三人,一字一句地道“若是冥頑不靈,執意抵抗,那便怪不得我了——”
“王儉!”
看到王儉露出這樣的真麵目,李慎立時雙拳緊攥,目光蹦射出星火般的怒意,幾乎是咬牙切齒地道“你敢謀逆叛亂!”
“謀逆?”
王儉聞言朗聲大笑,仿佛聽到了再有趣不過的事一般,直待收斂笑意那一刻,才虔誠地拱手對向北宸方向,目光再射來時,其中的寒意似能冰封十裏。
“我王儉生與大周,當年中的是成祖年間的進士,受得是周室天子的天恩,才一路走至如今!”
慷慨激昂的話語如陣陣雷聲入耳,重重砸在地上,這一刻王儉漸漸眼含熱淚,唇邊攜著不加掩飾的譏諷與冷意道“楊賊一亂臣賊子,沐周室恩德,不飲水思源,卻恩將仇報,謀害天子,誅殺忠臣,謀逆篡位,如今更是變本加厲,連周室皇族也不放過,如此不忠不義,道貌岸然之輩,人人得而誅之,如今我以周臣之身起兵,便是替天行道,光複周室,何談謀逆!”
斬釘截鐵的話語如磐石般響亮沉重,這一刻四下寂靜無聲,唯有燭影搖漾,訴說著今夜注定的不寧。
“所以,你便不顧兗州全城百姓的性命,早就與叛軍勾結,故意以圍城之困引我們入城救援,好將我等盡數剿滅?”
聽聞此話,王儉漠然抬首,並未因百姓動搖,反倒是近乎偏執地道“如今兗州的百姓皆是他楊賊的子民,與我何幹?”
此話一出,李慎從旁諷刺道“小小兗州城,也想困住我十萬玄甲軍?”
王儉聞言一笑,不慌不急地看了眼外麵漸漸暗下的夜色,才將目光落到趙翌三人身上,氣定神閑地道“如今上大將軍常歡已然被迷藥困住,還不知能否見到外麵的太陽,至於你們,再厲害,三人也難敵我這闔府兵勇,隻要你們死了,群龍無首,玄甲軍也不過是散兵遊勇,更何況——”
王儉此刻雙眸陰冷,迸發出狐狸般狡猾的殺意道“要不了多久,彭進大軍就會悄無聲息包圍兗州,難道還吃不了區區十萬玄甲軍。”
穿花度柳間,趙翌才發現刺史府內的後宅雖大,卻是並不華麗,更沒有絲毫的官家威儀,仿佛隻是一個再尋常不過的百姓宅院, 便是那些商賈之家隻怕也比此地更講究雅致些。
當走至一處卵石路上時,趙翌於耳畔聽到身後的李慎詫異出聲“那前麵,不是王娘子嗎?”
果然,趙翌循聲看去,隻見一位身著普通素裙,以絭挽起衣袖的少女正蹲在菜畦裏小心翼翼挖著地裏綠油油的青菜,手上的動作看起來熟練而自然, 幹淨而利落, 絲毫也沒有官宦女兒的驕傲矜貴。
就在王素揪著青菜抖了抖上麵的泥土, 放入身旁的菜籃中,提著籃子正要起身時,便見其似乎起的太急,搖搖晃晃地就又要跌下去。
趙翌因行在最前麵,離得最近,自然是本能地三步並作兩步上前,一把將其扶住,隨著菜籃子跌回地上發出的聲響驚了眾人,王素看了眼扶著自己,讓自己免於受傷的趙翌,當即縮回手,得體地退後叉手道“謝禦陵王。”
趙翌“嗯”了一聲,隨即問道“王娘子可還好?”
聽到趙翌的問詢,王素搖了搖頭道“無事,隻是蹲的久了, 起身太急的緣故,並無大礙。”
說罷, 王素已然蹲身將掉落的菜籃子撿起來道“今日粗茶淡飯, 實乃獻醜,還望禦陵王多擔待。”
“王娘子謙虛。”
待一番客套畢,趙翌一行來到了花廳內,待與前來迎接的王儉寒暄了一陣子,眼看天色漸暗時,便有家奴上前來恭敬地相請。
“禦陵王,請。”
“刺史,請。”
推請之間,當趙翌一行走至花廳的偏廳,便見一圓圓的桌案上早已擺好了各色家常小菜,雖是再簡單不過的食材,但卻色香味全,令人頓生食欲。
衣袂窸窣聲中,眾人落了座,王儉當即好客地為趙翌指了一道清蒸魚道“此菜算是素娘最為拿手的,禦陵王和二位將軍可一試。”
聞聲以筷箸夾了一小片魚肉,入口鮮嫩爽滑,眾人讚不絕口之時, 王儉已是端起酒盞道“今日以薄酒向諸位致謝, 我先幹為敬。”
說話間, 王儉便已杯酒入喉,爽快極了。
既然主人家熱情直爽,趙翌等人自然也是一盞酒下,並未作多推辭。
就在飯桌上的眾人吃得大快朵頤,酒至酣暢淋漓時,一身素裙的王素也正好走了進來。
行下一禮,在場人皆尋著味道看到王素身後的婢女奉上熱湯來。
“此湯鮮美,素娘快親自為禦陵王添上一碗。”
聽得王儉笑然出聲,趙翌道“刺史客氣了。”
“噯——”
不待趙翌說完,王儉已是道“無妨,諸位是客,自當如此。”
眼看王素與婢女替趙翌、李慎、李煒添了湯,王儉笑著邀請道“諸位嚐一嚐如何?”
說話間李慎、李煒正要將湯遞到嘴邊,卻是聽到碗盞突然跌落在案上,聲音不大卻也絕對不小。
“大王——”
李慎、李煒循聲便見趙翌麵前的湯碗不知怎地倒了一桌,裏麵的熱湯還打濕了趙翌的衣襟。
瞬息,趙翌看到了王儉眸中一滯。
下一刻趙翌佯裝抱歉地攜著幾分醉意道“看來這酒醉人,連這碗盞都端不住了。”
說罷,趙翌站起身來,拱手道“今夜刺史設宴,翌等甚是感謝,這會兒天色也不早了,明日我等尚要一早趕至利州,便不多打攪了。”
眼看不待自己開口,麵前趙翌已然作拱手告辭的樣子,王儉心下頓時警覺,神色異樣了幾分,而一旁的李慎、李煒此刻亦是從中察覺出不對勁來,當即也上前正色地隨趙翌行下一禮轉身欲走。
就在三人方走至花廳門後,不絕於耳的兵刃碰撞聲忽然從四麵八方裹挾而來,這一刻李慎與李煒頓時目光如矩,警覺如猛獸一般上前,毫不猶豫地將趙翌護在身後。
而與此同時,身披胄甲的兩列府兵如洪流般自門口洶湧而入,轉眼間便將三人圍的水泄不通。
“刺史這是何意。”
相比於李慎、李煒,此刻的趙翌顯得異常平靜,側首間明明是問詢,可眸底的提醒已如弦外之音。
聽到趙翌的話,王儉雖是含笑,可轉瞬間便早已換了一個人般,哪裏還有半點文人忠臣的清雋,眸底的殺意可謂是如抽了刀鞘的利刃般,暴露無疑。
“禦陵王,若你們今日飲下這碗湯,尚能留個體麵的全屍。”
說話間王儉將目光從那仍舊冒著熱氣的湯上,緩緩挪向趙翌三人,一字一句地道“若是冥頑不靈,執意抵抗,那便怪不得我了——”
“王儉!”
看到王儉露出這樣的真麵目,李慎立時雙拳緊攥,目光蹦射出星火般的怒意,幾乎是咬牙切齒地道“你敢謀逆叛亂!”
“謀逆?”
王儉聞言朗聲大笑,仿佛聽到了再有趣不過的事一般,直待收斂笑意那一刻,才虔誠地拱手對向北宸方向,目光再射來時,其中的寒意似能冰封十裏。
“我王儉生與大周,當年中的是成祖年間的進士,受得是周室天子的天恩,才一路走至如今!”
慷慨激昂的話語如陣陣雷聲入耳,重重砸在地上,這一刻王儉漸漸眼含熱淚,唇邊攜著不加掩飾的譏諷與冷意道“楊賊一亂臣賊子,沐周室恩德,不飲水思源,卻恩將仇報,謀害天子,誅殺忠臣,謀逆篡位,如今更是變本加厲,連周室皇族也不放過,如此不忠不義,道貌岸然之輩,人人得而誅之,如今我以周臣之身起兵,便是替天行道,光複周室,何談謀逆!”
斬釘截鐵的話語如磐石般響亮沉重,這一刻四下寂靜無聲,唯有燭影搖漾,訴說著今夜注定的不寧。
“所以,你便不顧兗州全城百姓的性命,早就與叛軍勾結,故意以圍城之困引我們入城救援,好將我等盡數剿滅?”
聽聞此話,王儉漠然抬首,並未因百姓動搖,反倒是近乎偏執地道“如今兗州的百姓皆是他楊賊的子民,與我何幹?”
此話一出,李慎從旁諷刺道“小小兗州城,也想困住我十萬玄甲軍?”
王儉聞言一笑,不慌不急地看了眼外麵漸漸暗下的夜色,才將目光落到趙翌三人身上,氣定神閑地道“如今上大將軍常歡已然被迷藥困住,還不知能否見到外麵的太陽,至於你們,再厲害,三人也難敵我這闔府兵勇,隻要你們死了,群龍無首,玄甲軍也不過是散兵遊勇,更何況——”
王儉此刻雙眸陰冷,迸發出狐狸般狡猾的殺意道“要不了多久,彭進大軍就會悄無聲息包圍兗州,難道還吃不了區區十萬玄甲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