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408章 收服
字數:12146 加入書籤
作為雲州主將,厲驍的每天都很忙碌,壓力也很大。
一直等到大齊援軍到來,突厥沒有那麽囂張了,他才稍微鬆了一口氣。
但是也隻是鬆一口氣,畢竟突厥來勢洶洶,而大齊如今內憂外患,不是沒錢,而且有錢都要沒地方買糧草了。
他帶人出去察看地勢,察看突厥情形,回程路上,卻被人攔住了。
是個突厥打扮的女子,長得很清秀可人,而她穿著的衣服十分的破爛。
親兵在她出現的那一刻就把她製服了,她卻對著厲驍,一直喊叫著什麽。
厲驍在雲州這些年,突厥的話雖然不會說,但是也能聽個七七八八的。
他微微蹙眉,隔了一會兒之後,點了點頭。
女子對他千恩萬謝,厲驍淡淡看她一眼,帶著這個突厥女子到了回到自己軍帳。
路上總有人朝著他曖.昧笑,畢竟他一直不近女色,忽然這般,大家隻覺得他開竅了。
進了軍帳,那女子才磕磕絆絆對厲驍說道:“謝謝。”
厲驍的突厥話,隻能聽不能說,有些頭疼怎麽和她溝通。
女子看出了厲驍的為難,用突厥話對厲驍說道:“我可以聽懂大齊話的。”
厲驍頓了頓:“看你打扮,應該是突厥人,為何要出賣突厥?”
他的目光嚴厲盯在這女子的麵上,女子似乎十分緊張,她用力握了握自己的手,然後強裝鎮定說道:“我……我和阿史那啟榮有仇。”
阿史那啟榮好.色,又與阿史那契力水火不容,而女子的姐姐,不但美麗,而且還非常喜歡阿史那契力。
阿史那啟榮強搶了她。
女子的姐姐就死在阿史那啟榮的玩弄中,女子父親和哥哥為了替親人報仇,也死了。
阿史那啟榮為了讓別人看看忤逆他的下場,便把女子留著,經常鞭打折磨。
不過女子之前年紀小,又長得不是很漂亮,所以阿史那啟榮也隻是鞭打她。讓她做奴婢罷了。
後來女子被阿史那契力救下,算是證明自己能護著心向他的人,所以這幾年女子過得還可以。
阿史那契力被阿史那啟榮殺死,女子被當成戰利品送給了麾下武將。
幸好女子長得一般,所以再次被當作了奴婢使喚。
你隻是個奴婢,還逃出來了,怎麽可能給突厥的飯菜中下毒?”厲驍審視看著她。
這女子一出現,便說她可以給突厥兵的飯菜中下毒,厲驍本著寧可信其有的態度把她帶了回來。
女子緊張的說道:“被阿史那啟榮折辱的,不隻是我一個。”
厲驍冷冷看著她,這女子說的話。大部分是真的,但是也有很多隱瞞的地方。
一個奴婢怎麽可能保持清白,又怎麽可能獨自逃出來。
我要聽實話,否則……”厲驍冷冷看她,目光銳利的讓人心寒。
女子沉默了一會兒,還是妥協了:“這是七王子給我下的命令,也是七王子讓人把我送到你麵前的。”
厲驍怔了一下。
七王子就是阿史那契力,原來他沒死。
七王子說,如果瞞不住,就讓我直說。”女子又補充了一句。
我要見他。”厲驍說了一句,女子搖頭:“七王子不在這邊。不過七王子說了,他安排了人,你要是想見,就在營帳外掛個綠布條,自然會有人來求見。”
厲驍沉吟之後,立即便安排人去做了,晚上,便有人前來求見。
厲驍確認了真偽之後,與對方定下了計策。
他是怎麽想到,阿史那契力竟然這麽有耐心,藏了這麽久。就為了能給阿史那啟榮致命一擊。
當然,厲驍也不會因為阿史那契力暫時與自己利益一致,便放下對他的防備心,他不但要與阿史那契力的人協調如何打垮阿史那啟榮的事情,還要防備阿史那契力趁機偷襲營帳。
十天後,布置好一切的厲驍敲響了戰鼓。
這一仗打得酣暢淋漓。
阿史那啟榮被忽然出現的阿史那契力一刀砍下了頭顱,死的不能再死。
厲驍有些遺憾,他本來還想著像是之前寧紹璟那樣,放阿史那啟榮回去繼續和阿史那契力鬥呢。
沒想到阿史那契力竟然親自來了,還吸取教訓,第一時間殺死了阿史那啟榮。
有了阿史那契力的出現,再加上阿史那啟榮已經死了,除了那些和阿史那啟榮關係太過密切,注定要被阿史那契力清算的人之外,其他人都選擇了投降。
厲驍毫不客氣,對著那些沒被下藥的突厥兵窮打猛追,這些都是阿史那契力的嫡係,能殺多少是多少。
至於被阿史那契力下來藥的那些突厥兵,都是阿史那啟榮的嫡係,不可能被阿史那契力收降,殺死了可以,留著給阿史那契力搗亂也可以。
厲驍,你難道忘了我們是盟友麽?”阿史那契力又驚又怒,對著厲驍怒喝。
厲驍冷笑:“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怎可能是盟友,殺!”
阿史那契力怒哼一聲,率人抵抗。
他就知道厲驍不會放過這個機會,但是他也是真的沒有辦法,父汗偏愛阿史那啟榮,給他的東西太少了。
他好不容易占據的優勢,也在父汗和寧紹璟對阿史那啟榮的幫助下越來越少。
最後他不得不劍走偏鋒,殊死一搏。
至於那些被下了藥的突厥兵,他不是不想保留,不是喜歡看著自己的族人去死。
但如果留著他們,那在自己勢力薄弱的情況下,最大的可能便是那些人撇開自己,另成一股勢力。
阿史那契力絕對不允許這樣情況出現。
他寧肯讓那些有可能負他的人都去死。
其實他早就布置好了一切,可是他缺少一個機會,本來他已經讓人在遊說父汗和阿史那啟榮,讓他們明年攻打雲州,這樣他才能趁機渾水摸魚。
但是沒想到,老天也幫他,大齊遭災了。阿史那啟榮出兵了。
阿史那契力冷靜帶著自己的人後撤,他也是計算好了的,現在大齊遭災,便是突厥現在勢弱一些,寧紹璟也沒能力來攻打。
他還得優先喂飽大齊百姓的肚子呢。
正如同阿史那契力想的那般。
寧紹璟現在雖然稱不上是焦頭爛額,但是確實也是很緊張。
與陳亮的戰事持續了許多年,大齊的國庫雖然日漸豐盈,可糧倉卻不是的。
這兩場大戰一場災難下來,糧倉雖然還沒空,可也真的沒有能力去再反攻突厥了。
這讓寧紹璟惱火非常。
對此,慕娉婷想了許久之後。忽然有了辦法了。
她對寧紹璟說道:“陛下,臣妾有辦法可以解決這次事情,不知道陛下,肯不肯配合?”
她笑得很開心,還有些狡黠。
寧紹璟含笑專注看她,“怎麽配合?”
想捉弄他?不會,這是大事,她不會怎麽開玩笑。
但肯定隱藏了什麽壞心思,寧紹璟覺得有趣,她啊,兩人年紀都不小了。卻有時候悄悄捉弄他,令他有些哭笑不得。
吃蝗蟲!”慕娉婷一字一頓。
她說得鄭重,寧紹璟卻也是微微一驚:“吃蝗蟲?”
對,陛下邀請文武百官,吃一頓蝗蟲宴。”慕娉婷痛快說道。
怎麽吃?”他的眉頭已經輕輕蹙起,但如果說蝗蟲真的能夠解決問題,他毫不猶豫就會吃下。
慕娉婷出去低聲吩咐了幾句,然後回到屋中,對寧紹璟壞壞一笑:“陛下等著,臣妾會給陛下驚喜的。”
寧紹璟懷疑看她,慕娉婷卻朝他揮揮手。“臣妾去看孩子們了,陛下慢慢忙吧,那個要準備一會兒的。”
她幹脆走了出去,寧紹璟眉間含著淡笑目送她出門,才低頭看奏折。
他知道她是察覺到了自己的心思,知道自己不想讓她看到他吃那惡心東西的樣子才出去的。
小半個時辰之後,宮女送上了茶點,還有一盤炸蝗蟲。
寧紹璟頓了頓,取了一個在咬在口中,並沒有之前臆想中的惡心難受,寧紹璟鬆了一口氣。
這會兒,寧紹璟已經明白了慕娉婷的意思,既然這蝗蟲是可以吃的,而且味道還不太難吃,那些難民定然不會不吃。
讓自己和文武百官先吃,也是為了讓難免效仿起來沒有壓力——畢竟,百姓愚昧,常常在蝗災時候把蝗蟲奉為神明,他必須打破百姓這種想法。
最後皺著眉頭吃掉了不少,他都不吃,怎能讓文武百官吃,怎能讓百姓心甘情願吃。
接著。京城百官就收到了寧紹璟的邀請,說是明晚,陛下要請他們嚐嚐好吃的。
他們好奇打聽,也沒打聽出什麽消息。
這個邀請實在是太過於奇怪,不年不節的,但第二天晚上,所有受到邀請的人全都到了。
偌大的桌子上,就放著一盤點心樣的東西,其他的吃食一律沒有。
陛下,這是在隱晦的暗示國庫無錢?”有的大臣看著這寒酸的宴席,壓低聲音與同儕說話。
聽到這話的另一個官員無語看他一眼,低聲說道:“怎麽可能,國庫裏這兩年銀錢可是不少,隻不過是有錢也無處買糧罷了。”
當年國庫還得借陛下的錢,如今國庫卻無比豐盈,這些說真的,都是皇後的功勞。
他們議論紛紛,猜不透寧紹璟意思的時候,寧紹璟到了。
眾位愛卿,請品嚐。”君臣見禮之後,寧紹璟淡淡說了一聲,自己率先動手。
其他人麵麵相覷,也動了筷子。
等眾人都吃完,寧紹璟看了一眼眾人,詢問道:“眾位愛卿,這道菜,味道可還好?”
皇帝請他們吃飯,他們怎麽敢說皇帝的飯菜問道不好。
自然是交口稱讚。
寧紹璟等他們的稱讚稍微告一段落,看了一眼田桂,田桂輕咳一聲,底下的人便知道寧紹璟有話說,一下子安靜下來。
田桂同情看了一眼底下眾人,提高聲音把這道菜的原材料說了。
有人便開始犯惡心,但是寧紹璟幽然冷漠的目光盯著他們,便是惡心也得壓下去。
寧紹璟還在宴席終了,賞賜了每人一盤,讓他們帶回去慢慢品嚐。
之後,皇帝和文武百官一起吃烤蝗蟲的事情,在寧紹璟和慕娉婷的推動宣傳下,無比迅捷的傳遍開來。
敢吃蝗蟲的人越來越多。
傳到災區之後,那些餓肚子的難民為了填飽肚子,有什麽不敢做的,直接便逮了蝗蟲烤來吃。
慕娉婷還幫他們想了別的辦法,便是那蝗蟲烤幹之後,碾碎了合著麵粉烙餅。
蝗蟲那麽多,倒是讓那些餓肚子的難民又熬過了一個多月,再之後,突厥已經退兵,糧食的壓力便沒有那麽大了,而江南的糧食也慢慢調運了過來,再加上頂多等上一個多月,新一批的糧食便又成熟,這次的事情,就這麽緩了過來。
到了十月底,所有的難民都已經安置完畢。寧紹璟對百官慨歎一聲:“這次,辛苦眾卿了。”
眾人多見寧紹璟嚴格的一麵,何曾見他如此過,瞬間便有一種士為知己死的衝動。
感覺自己的努力,得到了皇帝的認可,心中便也覺得滿意。
這次,寧紹璟再次請眾臣赴宴,便是正兒八經的宴席。
席間觥籌交錯,君臣其樂融融,偶然有世家之人不甘心,可也拗不過朝堂上越來越多的寒門出身的官員。
望著殿內宴席上的景象。寧紹璟滿意的微微點頭。
寶兒,這是我們的江山。”他壓低了聲音說著,慕娉婷回以明媚一笑。
寧煜堂繃著臉坐在兩人身後的案幾上,一邊照顧三個弟妹,一邊應對朝臣的拜見之類,年紀不大,卻風姿卓然,又嚴謹端正,活脫脫就是寧紹璟的翻版。
寧紹璟對他也非常滿意,時時事事帶在身邊親自教導,甚至連啟蒙,都是他親自做的。
父子倆的感情便特別好,雖然他們都嚴肅到不會說些親密的話。
慕娉婷對此特別的欣慰。
此次宴罷,不久便又是一年年關。
除夕初一都是有成例的,按照禮儀過了之後,寧紹璟對著慕娉婷展開了輿圖。
他興奮指著輿圖上一大片的土地,對著慕娉婷說道:“寶兒,這都是我打下的江山……”
我之前特別怕,怕自己成了閑散王爺之後,連京城都不能離開,更不要說是在天下策馬馳騁了。”
我一直用心努力,到如今,我終於心想事成……突厥,就剩突厥一個了,隻要能消滅他,我就能完成祖輩未曾有過的豐功偉績,寶兒,你可高興?”
陛下高興,臣妾就高興。”慕娉婷覺得寧紹璟有些醉了。
寧紹璟卻還很興奮,說了一會兒之後,才覺得疲累,慕娉婷也不假他人之手,親自扶他上.床,為他擦拭了身體。
睡到半夜,慕娉婷覺得自己身上有些奇怪。
嗯……”她想翻身,翻不了,迷迷糊糊睜眼,寧紹璟的麵容就在她麵前浮現。
他年近不惑,卻依然風采不減當年,隻是增添了一些威勢與成熟的風度,如此,魅力更增。
慕娉婷迷迷糊糊對他笑了笑:“陛下,怎麽不睡?”
寧紹璟低頭便開始親她。
暖暖的吻落在額頭,又一路向下,慕娉婷呆了一呆之後反應強烈。
初二早上,慕娉婷醒來,卻不願意起床,壓.在寧紹璟身上哼笑:“陛下半夜發什麽瘋。”
寧紹璟有些耳熱,他也不知道為何,隻是,那麽想,就做了,也隻因為對象是她。
慕娉婷怔了一會兒,吃吃笑了起來。
春去秋來,轉眼又是兩個寒暑,大齊風調雨順,國富民足。
慕娉婷提供的練兵法,訓練出無比精銳的士兵,又拿著新武器穿著新甲胄,寧紹璟檢視一次之後,雄心勃勃,打算去打敗突厥。
突厥,阿史那契力已經成為可汗,但是兩次戰爭,突厥還未完全緩過來,再加上有些人反對阿史那契力繼承可汗位置,突厥逐漸分為了兩部分。
兩部分之間還攻訐不休衝突不斷。
寧紹璟打算此時出征,他覺得這是個好機會。
慕娉婷自然是支持的。
已經有許多年未見兄長了。”她歎息一聲,寧紹璟哼了一聲:“有什麽好見的,再說,他現在有妻有子,才不會記得你這個結義的妹妹。”
聽到這話,慕娉婷斜睇寧紹璟一眼:“是,陛下說的都對。”
她軟軟的話語哄得寧紹璟心頭高興,繼續說道:“再說,寶兒也不稀罕他記得,你有我。還有孩子們。”
雖然不舍,但是寧紹璟還是出征了。
慕娉婷守在京城。
雖然對寧紹璟有信心,不過卻也不免擔心。
寧煜堂繃著臉,對慕娉婷說道:“母後放心便是,父皇定然會凱旋而歸。”
寧煜皎也安慰她,另外兩個則還不太懂,卻也按照兄長和姐姐的樣子安慰自己母後。
慕娉婷垂眸笑了笑,從他們臉上一個一個親過去。
這四個孩子,更多都帶著寧紹璟的樣子,看到他們,就像是看到了年幼時候的寧紹璟。心中忽然有了安慰。
嗯,父皇很快就會凱旋歸來,到時候你們記得要恭賀父皇,知道麽?”慕娉婷說道。
寧紹璟這次出征,時間並不太長。
突厥,除了戰馬比大齊好之外,無論是哪方麵,都比不上大齊,因此敗得特別快。
快到差點連寧紹璟都覺得他們在耍詐。
突厥大部分都被寧紹璟收入囊中,唯獨阿史那契力,帶著幾千心腹,逃離突厥故地,不過喪家之犬,又被他敲斷了腿,這輩子都沒有康複的機會了。
寧紹璟封了厲驍為關外侯,統攝突厥故地,至於突厥和大齊百姓之間的衝突,寧紹璟也全都交給了厲驍處理。
他給厲驍暗中留下的命令是“格殺勿論”,便是要把此地的牧民全部殺掉,這樣雖然殘酷一些,可對大齊將來的統治有好處。
厲驍對於這個決定是抗拒的。
寧紹璟詢問:“你能保證他們將來不叛變?”
厲驍長歎一聲:“末將遵旨。”
狠心處置了這一批,接下來大齊的百姓入住,這草原,便完完全全是屬於大齊的了。
厲驍這個還是分辨的清楚的。
慕娉婷知道這件事情之後,還未等厲驍行動,便來信嚴厲製止厲驍如此做。
厲驍便把行動停滯,等著寧紹璟的指示。
而慕娉婷也在與寧紹璟說理,她說其他的,寧紹璟雖然也答應不這麽做了,但是寧紹璟顯然是不樂意的。
他覺得留著那些突厥人,遲早是個禍患。
慕娉婷仰頭問他:“陛下,您可想過,這是傷陰德的……我們會有孩子。便是因為我們為大齊為百姓做了許多,若是坑殺那些無辜牧民,會不會讓上天覺得我們太多殘忍,又添諸多磨難?”
寧紹璟頓了頓,最後妥協:“那寶兒覺得該如何是好?”
慕娉婷鬆一口氣,又得意一笑:“你猜。”
寧紹璟:“……”
莫要生氣,其實堂哥兒已經想出了好辦法。”慕娉婷在寧紹璟耳邊耳語幾句,寧紹璟聞言,眯起了眼睛:“這樣……似乎也可行。”
心中對寧煜堂這個繼承人更是滿意無比,寧紹璟矜持誇讚:“堂哥兒不錯。”
慕娉婷白他一眼,“此事,交給堂哥兒來處理如何?”
寧紹璟想了想,反正堂哥兒是自己早就封了的太子,他也一直接觸政務,此事雖然大,但是並非緊要,辦砸了也沒什麽,便同意了。
寧煜堂便開始了自己第一次獨立處理這麽重大的事情。
他也想求助父母,但是他的父皇母後,都告訴他,此事隻能他自己和自己幕僚完成,他既然有想法了,那就把他細化,一一去落實。
求助是不現實的。
寧煜堂天天忙碌,終於把大部分的牧民內遷,散居雲州各處,再不能串聯起來謀反。
原來突厥的地方,則被寧煜堂遷了不少大齊百姓過去,雙方混雜,雖然多有口角爭鬥,可慢慢去也融合在了一起。
當時做的時候麻煩,可到後來,效果卻好的很。
寧煜堂這次事情辦完,讓朝中官員刮目相看,對這個太子便十分滿意起來。
肅然皇帝當時那麽冊封不靠譜,但是幸好太子沒有長歪,靠譜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