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第八十五章
字數:7734 加入書籤
A+A-
以陸懸魚今時今日的地位, 其實手邊早該備著絲帛,至少也是細布, 但她還是習慣嚷嚷來點紙。
……至於究竟怎麽給鼻腔收拾幹淨的, 這些暫時都不提了。
距離上一次見荀彧似乎已經過去好幾年了,她印象裏這人長什麽模樣也基本忘得差不多了,反正隻記得腦袋上掛著個探照燈, 不要電費地拚命往臉上打光的那種震撼。
陳群是清俊的,張遼是英挺的,太史慈是很有氣度的, 田豫是很秀雅的, 荀諶和小皇帝都是堪稱俊美秀麗的,但這一群人都比不上她記憶裏的荀彧。
說不上到底是鼻子眼睛嘴巴哪裏好看,似乎是十全十美的一個人, 優雅雍容,不笑的時候有種孤高清貴範兒, 笑一笑又好像春風拂麵。
……但這個荀彧和她記憶裏的那個荀彧就很不一樣。
穿著那種玄色鑲銀邊的直裾,外麵還加了個氅衣避一避塵土,不知道趕了多遠的路, 但發冠連整也不用整,發絲一點也沒亂——這些和她記憶裏很像。
五官也是沒變動的。
……但是這位兗州別部司馬看著比數年前瘦了一大圈兒, 鬢邊也有了銀絲。
他向她走來時, 舉手投足似乎還是標準又優雅, 帶著世家的優美風度, 但不知怎麽的, 神情裏似乎就透著一股“我活夠了”的意思。
……好像這幾年過得特別不如意似的,
“紀亭侯。”
在帳門口, 荀彧行了一個揖禮, 她有點手忙腳亂,也對著行了一個揖禮。
有點尷尬。
跟這人實在不熟,不理解他來幹嘛,但是好像人家一進營開口就問又不對勁。
她想了想。
“我這正吃飯呢,”她說道,“文若兄既來了,要一起吃點嗎?”
荀彧輕輕地搖了搖頭。
“蒙紀亭侯美意,隻是在下憂心如焚,食不能下咽——”
“擀的麵條,還炸了醬,”她說,“可好吃了。”
探照燈愣在那裏,還準備再客氣幾句時,她一揮手,親兵已經掀起了簾子。
大家都捧著一碗麵條,看著荀彧發了一下愣。
荀彧看著自己麵前這碗也發愣。
小二似乎對這位美男子很有好感,見他遲遲不下箸,還特意輕聲多解釋了一句
“客人盡管吃,還有兩盆呢。”
……荀彧那兩根竹箸終於還是挑起一根。
高順看了一眼張遼,這兩隻並州狗子低頭繼續吃起了麵條,不過不加醋了。
子龍將軍也低頭繼續吃麵,且不吃蒜了。
當然,比起荀彧,他們至少還往碗裏加了肉醬或是醬汁,還夾了兩筷子的拌菜,荀彧幹脆就隻夾了兩根白麵條,端坐在那裏,緩慢地咀嚼著。
……這頓飯就吃得很沉默。
“在下來此,非為在下一己之私,而為中原生民,懇求將軍出兵。”
餐盤撤下去了,荀彧終於找準機會開口了。
“將軍可知烏桓南下之事?”
“……不知。”
……於是荀彧慷慨激昂地講起來了。
蹋頓以需要補充糧草,東郡又已為鮮卑人所略為理由,自官渡南下進入兗州,“四處就食”。
閻柔不能節製蹋頓,因而烏桓人在兗州大肆燒殺搶掠,燒毀村莊,劫掠男女,所到之處,遍地斷壁殘垣,再不聞雞鳴犬吠之聲,一片死寂。
她沒忍住,哼哼了一聲。
荀彧的演講非常突兀地停下了。
“將軍何意?”
“麵條吃急了,”她說,“胃疼。”
荀彧沉默地盯著她。
“將軍不以兗州生民為意耶?”
“有孟德公在,文若為什麽來尋我呢?”
“我主正與劉玄德交戰,”荀彧平靜地說道,“鄄城雖有餘力自保,卻不能救民於水火,在下知將軍素有愛民之譽,必不忍兗州幾十萬士庶化為白骨,因而來求將軍發義兵,破胡虜。”
他說得那樣平靜,那樣堅定,那樣理所應當。
……這個表層邏輯不能說是錯的,大家都是漢軍,對內是一回事,對外又是一回事。
……但裏層邏輯還是簡單粗暴的道德綁架,你既然很愛平民百姓,那髒活累活你就上吧。
……沒錯,我知道我們還是仇敵,你主正和我主死掐,但我還是能拿這一套綁架你。
……她就很想說一句“主不在乎”。
荀彧來帳中請求發兵,另外那幾位吃麵的將軍並沒有走。
她剛想回絕,忽然張遼就給了她一個眼色。
“……茲事體大,”她說道,“且讓我再想一想。”
“兗州兵馬已盡矣。”張遼第一個開口。
“此或為曹操禍水東引之計。”趙雲第二個開口。
高順沒開口。
她好奇地問一句時,高順歎了一口氣,還是沒開口。
“高伯遜知此不可為,”張遼替他解釋了一句,“他隻是專愛打胡人。”
……懂了。
帳中三個武將都覺得不太行,但她在做出判斷前,還有點好奇司馬懿怎麽說。
那一大家子司馬在聽聞倉亭津已破胡虜之後,都繼續上路了,隻留下了這位脖子特別靈活的小司馬一個人。
這人和她不熟,平時也不多與人來往,聽說沒事時就喜歡往榻上一倒,躺平裝死狗,現下她進了帳篷,這個哥居然衣冠整齊地正坐在胡床上,見她進來,便是粲然一笑。
“在下聽聞荀文若前來,便知將軍必會召在下前往中軍帳。”
“沒召,”她說道,“我吃飽飯了,溜溜彎,隨便過來的。”
司馬懿一點也不在乎,“荀彧來此,究竟所為何事?”
“烏桓未進東郡,而是南下去兗州了,”她說道,“兗州現下空虛,他正為此而來。”
“京畿殘破,又有滎陽關口,烏桓必不願自雒陽渡河,”司馬懿盤算了一會兒,“莫非是官渡?”
“猜得還挺準,”她誇道,“怎麽也能稱一句小諸葛了!”
這位跟諸葛亮差不多大的年輕士人愣了一會兒,“將軍這又是語出何典?”
……咳。
荀彧此來,透露了幾個消息。
一是蹋頓不受閻柔節製,因而大肆劫掠,禍害大漢子民;
二是曹老板已經帶走了兗州大半部分的兵馬,靠荀彧和夏侯惇沒辦法獨自擊退烏桓人;
三是荀彧又不經意地強調了一下,雖然他們兵力不足與烏桓人決戰,但籠城還是守得住的,想要趁火打劫攻下鄄城,那肯定是沒可能的。
“荀文若說蹋頓不受閻柔節製,”司馬懿問道,“他怎麽知道的?”
“曹操與袁本初既為盟友,自然不該劫掠自家盟友的地盤。”
外麵其實還沒暗下去,有兵士在走來走去,抱著吃完的碗嚷嚷著洗碗的問題,因此就讓人覺得帳篷外的天色格外明亮了些。
而司馬懿在帳篷內點了一盞小燈,那個火光自然比不過外麵將將西斜的太陽,隻會偶爾搖一搖,顯得那張其實不醜的臉冷冰冰的,莫名有點駭人。
尤其是聽完她的想法後,這人還陰森森地笑了一下,就更嚇人了,無端帳篷裏就降了兩度。
“蹋頓不受閻柔節製,還能不受袁紹節製嗎?”司馬懿說道,“烏桓人不同於鮮卑,雖然行事跋扈,卻對袁紹死心塌地,若袁紹一心隻要他來攻東郡,他豈能違抗呢?”
她想了一會兒。
“將軍為何取東郡?”司馬懿又問道,“難道是看中了這塊與青徐皆不接壤的土地,一心要經營此處嗎?”
“……但兗州畢竟是曹操的地界,袁紹怎能如我一般,將兗州當做戰場呢?”
司馬懿嘴角一翹,“袁紹已三番五次施曹操以援手,縱他一片赤誠,帳下謀士又會如何?”
如果說袁公此番南下是鐵了心要建立一個新王朝,這些謀士自然是有從龍之功的——那曹操呢?曹操的那些文士和武將們呢?
袁公這樣聽曹孟德的話,要錢給錢要糧給糧要兵給兵,將來若是成了皇帝,曹孟德又要天字頭一份的功勞呢?
她大概已經捋清蹋頓和他身後那些冀州人的思路了
將兗州變成冀州軍的前哨站,同時也能截斷她的退路,從兗州開始,進可全麵向青徐發動進攻,退可將東郡圍住,逐步收緊包圍圈,全殲東郡這三萬餘的兵力。
“這其實對荀彧來說沒什麽妨礙,算不得是最差的結果。”她說道。
“不錯。”司馬懿笑道,“就算袁紹大敗劉玄德,將你們逐出青徐,往南還有劉表孫策,往西還有劉璋馬騰等人,他逐鹿中原尚需時日,但隻要身體抱恙,留下諸子爭權,冀州必定大亂。”
“到時曹操自然是有機會的,甚至有機會全盤接收河北。”她說道,“因此對於荀彧來說,沒有必要來求我。”
上一個問題,蹋頓到底為什麽這條行動路線,他們大概是猜出來了。
下一個問題,荀彧到底為什麽來求她發兵?
她有個頗為武人風格的答案。
“曹操既與我家主公正相互攻伐,軍中士氣並非小事,那些兵卒也有家人,此時聽說家中父母妻兒被烏桓人劫掠殺戮,他們哪裏還有心思繼續打下去呢?”
為了前線士氣不崩盤,荀彧也不能任由後方被洗劫。
司馬懿想了想,很認真地點點頭。
“將軍所言皆為正論。”
她看看他。
“你還有什麽想說的話嗎?”
這個一思考問題就莫名顯得陰森森的小司馬沉默了一會兒,並且臉上露出了一種讓她感覺很陌生的神情。
不同於他經常流於表麵,甚至略有一點刻意的禮儀和客氣,也不同於他獻計殺那些鮮卑頭人時的陰狠。
他像是有些茫然,又有些悲傷,但最後還是很平靜地望向了她。
“在下隻是覺得……”他說道,“荀文若會來尋將軍,隻是因為他所說的,確實是他所想的。”
荀彧到底是曹操的臣子,還是漢臣?
與審配那種毅然決然隻認袁公,不認天子的忠誠不同,荀彧的忠誠並不是絕對的。
他既想要助曹公一臂之力,又想要匡扶漢室,還天下一個太平。
……但如果這兩種想法漸行漸遠,甚至南轅北轍,又該怎麽辦呢?
帳外有人走過,帶起了一陣風,帳簾便輕輕地動了動,於是引得帳內的銅質豆燈也跟著閃了一閃。
但荀彧沒有動。
他身體筆直地坐在帳篷的角落裏,臉對著破舊的油布帳麵,於是連那一點燈火也照不到他的神情了。
他就那樣沉默地坐著,任由身體每一個部分都在叫嚷著它們的疲憊與痛苦,而他不僅沒有因為這種痛苦而放鬆下來,讓自己略作休息,反而沉浸在了這種痛苦中。
好像冰冷的湖水,將他淹沒於其中,令他感到了一種從煎熬與焦慮中短暫解脫的,精神上的快樂。
……至於究竟怎麽給鼻腔收拾幹淨的, 這些暫時都不提了。
距離上一次見荀彧似乎已經過去好幾年了,她印象裏這人長什麽模樣也基本忘得差不多了,反正隻記得腦袋上掛著個探照燈, 不要電費地拚命往臉上打光的那種震撼。
陳群是清俊的,張遼是英挺的,太史慈是很有氣度的, 田豫是很秀雅的, 荀諶和小皇帝都是堪稱俊美秀麗的,但這一群人都比不上她記憶裏的荀彧。
說不上到底是鼻子眼睛嘴巴哪裏好看,似乎是十全十美的一個人, 優雅雍容,不笑的時候有種孤高清貴範兒, 笑一笑又好像春風拂麵。
……但這個荀彧和她記憶裏的那個荀彧就很不一樣。
穿著那種玄色鑲銀邊的直裾,外麵還加了個氅衣避一避塵土,不知道趕了多遠的路, 但發冠連整也不用整,發絲一點也沒亂——這些和她記憶裏很像。
五官也是沒變動的。
……但是這位兗州別部司馬看著比數年前瘦了一大圈兒, 鬢邊也有了銀絲。
他向她走來時, 舉手投足似乎還是標準又優雅, 帶著世家的優美風度, 但不知怎麽的, 神情裏似乎就透著一股“我活夠了”的意思。
……好像這幾年過得特別不如意似的,
“紀亭侯。”
在帳門口, 荀彧行了一個揖禮, 她有點手忙腳亂,也對著行了一個揖禮。
有點尷尬。
跟這人實在不熟,不理解他來幹嘛,但是好像人家一進營開口就問又不對勁。
她想了想。
“我這正吃飯呢,”她說道,“文若兄既來了,要一起吃點嗎?”
荀彧輕輕地搖了搖頭。
“蒙紀亭侯美意,隻是在下憂心如焚,食不能下咽——”
“擀的麵條,還炸了醬,”她說,“可好吃了。”
探照燈愣在那裏,還準備再客氣幾句時,她一揮手,親兵已經掀起了簾子。
大家都捧著一碗麵條,看著荀彧發了一下愣。
荀彧看著自己麵前這碗也發愣。
小二似乎對這位美男子很有好感,見他遲遲不下箸,還特意輕聲多解釋了一句
“客人盡管吃,還有兩盆呢。”
……荀彧那兩根竹箸終於還是挑起一根。
高順看了一眼張遼,這兩隻並州狗子低頭繼續吃起了麵條,不過不加醋了。
子龍將軍也低頭繼續吃麵,且不吃蒜了。
當然,比起荀彧,他們至少還往碗裏加了肉醬或是醬汁,還夾了兩筷子的拌菜,荀彧幹脆就隻夾了兩根白麵條,端坐在那裏,緩慢地咀嚼著。
……這頓飯就吃得很沉默。
“在下來此,非為在下一己之私,而為中原生民,懇求將軍出兵。”
餐盤撤下去了,荀彧終於找準機會開口了。
“將軍可知烏桓南下之事?”
“……不知。”
……於是荀彧慷慨激昂地講起來了。
蹋頓以需要補充糧草,東郡又已為鮮卑人所略為理由,自官渡南下進入兗州,“四處就食”。
閻柔不能節製蹋頓,因而烏桓人在兗州大肆燒殺搶掠,燒毀村莊,劫掠男女,所到之處,遍地斷壁殘垣,再不聞雞鳴犬吠之聲,一片死寂。
她沒忍住,哼哼了一聲。
荀彧的演講非常突兀地停下了。
“將軍何意?”
“麵條吃急了,”她說,“胃疼。”
荀彧沉默地盯著她。
“將軍不以兗州生民為意耶?”
“有孟德公在,文若為什麽來尋我呢?”
“我主正與劉玄德交戰,”荀彧平靜地說道,“鄄城雖有餘力自保,卻不能救民於水火,在下知將軍素有愛民之譽,必不忍兗州幾十萬士庶化為白骨,因而來求將軍發義兵,破胡虜。”
他說得那樣平靜,那樣堅定,那樣理所應當。
……這個表層邏輯不能說是錯的,大家都是漢軍,對內是一回事,對外又是一回事。
……但裏層邏輯還是簡單粗暴的道德綁架,你既然很愛平民百姓,那髒活累活你就上吧。
……沒錯,我知道我們還是仇敵,你主正和我主死掐,但我還是能拿這一套綁架你。
……她就很想說一句“主不在乎”。
荀彧來帳中請求發兵,另外那幾位吃麵的將軍並沒有走。
她剛想回絕,忽然張遼就給了她一個眼色。
“……茲事體大,”她說道,“且讓我再想一想。”
“兗州兵馬已盡矣。”張遼第一個開口。
“此或為曹操禍水東引之計。”趙雲第二個開口。
高順沒開口。
她好奇地問一句時,高順歎了一口氣,還是沒開口。
“高伯遜知此不可為,”張遼替他解釋了一句,“他隻是專愛打胡人。”
……懂了。
帳中三個武將都覺得不太行,但她在做出判斷前,還有點好奇司馬懿怎麽說。
那一大家子司馬在聽聞倉亭津已破胡虜之後,都繼續上路了,隻留下了這位脖子特別靈活的小司馬一個人。
這人和她不熟,平時也不多與人來往,聽說沒事時就喜歡往榻上一倒,躺平裝死狗,現下她進了帳篷,這個哥居然衣冠整齊地正坐在胡床上,見她進來,便是粲然一笑。
“在下聽聞荀文若前來,便知將軍必會召在下前往中軍帳。”
“沒召,”她說道,“我吃飽飯了,溜溜彎,隨便過來的。”
司馬懿一點也不在乎,“荀彧來此,究竟所為何事?”
“烏桓未進東郡,而是南下去兗州了,”她說道,“兗州現下空虛,他正為此而來。”
“京畿殘破,又有滎陽關口,烏桓必不願自雒陽渡河,”司馬懿盤算了一會兒,“莫非是官渡?”
“猜得還挺準,”她誇道,“怎麽也能稱一句小諸葛了!”
這位跟諸葛亮差不多大的年輕士人愣了一會兒,“將軍這又是語出何典?”
……咳。
荀彧此來,透露了幾個消息。
一是蹋頓不受閻柔節製,因而大肆劫掠,禍害大漢子民;
二是曹老板已經帶走了兗州大半部分的兵馬,靠荀彧和夏侯惇沒辦法獨自擊退烏桓人;
三是荀彧又不經意地強調了一下,雖然他們兵力不足與烏桓人決戰,但籠城還是守得住的,想要趁火打劫攻下鄄城,那肯定是沒可能的。
“荀文若說蹋頓不受閻柔節製,”司馬懿問道,“他怎麽知道的?”
“曹操與袁本初既為盟友,自然不該劫掠自家盟友的地盤。”
外麵其實還沒暗下去,有兵士在走來走去,抱著吃完的碗嚷嚷著洗碗的問題,因此就讓人覺得帳篷外的天色格外明亮了些。
而司馬懿在帳篷內點了一盞小燈,那個火光自然比不過外麵將將西斜的太陽,隻會偶爾搖一搖,顯得那張其實不醜的臉冷冰冰的,莫名有點駭人。
尤其是聽完她的想法後,這人還陰森森地笑了一下,就更嚇人了,無端帳篷裏就降了兩度。
“蹋頓不受閻柔節製,還能不受袁紹節製嗎?”司馬懿說道,“烏桓人不同於鮮卑,雖然行事跋扈,卻對袁紹死心塌地,若袁紹一心隻要他來攻東郡,他豈能違抗呢?”
她想了一會兒。
“將軍為何取東郡?”司馬懿又問道,“難道是看中了這塊與青徐皆不接壤的土地,一心要經營此處嗎?”
“……但兗州畢竟是曹操的地界,袁紹怎能如我一般,將兗州當做戰場呢?”
司馬懿嘴角一翹,“袁紹已三番五次施曹操以援手,縱他一片赤誠,帳下謀士又會如何?”
如果說袁公此番南下是鐵了心要建立一個新王朝,這些謀士自然是有從龍之功的——那曹操呢?曹操的那些文士和武將們呢?
袁公這樣聽曹孟德的話,要錢給錢要糧給糧要兵給兵,將來若是成了皇帝,曹孟德又要天字頭一份的功勞呢?
她大概已經捋清蹋頓和他身後那些冀州人的思路了
將兗州變成冀州軍的前哨站,同時也能截斷她的退路,從兗州開始,進可全麵向青徐發動進攻,退可將東郡圍住,逐步收緊包圍圈,全殲東郡這三萬餘的兵力。
“這其實對荀彧來說沒什麽妨礙,算不得是最差的結果。”她說道。
“不錯。”司馬懿笑道,“就算袁紹大敗劉玄德,將你們逐出青徐,往南還有劉表孫策,往西還有劉璋馬騰等人,他逐鹿中原尚需時日,但隻要身體抱恙,留下諸子爭權,冀州必定大亂。”
“到時曹操自然是有機會的,甚至有機會全盤接收河北。”她說道,“因此對於荀彧來說,沒有必要來求我。”
上一個問題,蹋頓到底為什麽這條行動路線,他們大概是猜出來了。
下一個問題,荀彧到底為什麽來求她發兵?
她有個頗為武人風格的答案。
“曹操既與我家主公正相互攻伐,軍中士氣並非小事,那些兵卒也有家人,此時聽說家中父母妻兒被烏桓人劫掠殺戮,他們哪裏還有心思繼續打下去呢?”
為了前線士氣不崩盤,荀彧也不能任由後方被洗劫。
司馬懿想了想,很認真地點點頭。
“將軍所言皆為正論。”
她看看他。
“你還有什麽想說的話嗎?”
這個一思考問題就莫名顯得陰森森的小司馬沉默了一會兒,並且臉上露出了一種讓她感覺很陌生的神情。
不同於他經常流於表麵,甚至略有一點刻意的禮儀和客氣,也不同於他獻計殺那些鮮卑頭人時的陰狠。
他像是有些茫然,又有些悲傷,但最後還是很平靜地望向了她。
“在下隻是覺得……”他說道,“荀文若會來尋將軍,隻是因為他所說的,確實是他所想的。”
荀彧到底是曹操的臣子,還是漢臣?
與審配那種毅然決然隻認袁公,不認天子的忠誠不同,荀彧的忠誠並不是絕對的。
他既想要助曹公一臂之力,又想要匡扶漢室,還天下一個太平。
……但如果這兩種想法漸行漸遠,甚至南轅北轍,又該怎麽辦呢?
帳外有人走過,帶起了一陣風,帳簾便輕輕地動了動,於是引得帳內的銅質豆燈也跟著閃了一閃。
但荀彧沒有動。
他身體筆直地坐在帳篷的角落裏,臉對著破舊的油布帳麵,於是連那一點燈火也照不到他的神情了。
他就那樣沉默地坐著,任由身體每一個部分都在叫嚷著它們的疲憊與痛苦,而他不僅沒有因為這種痛苦而放鬆下來,讓自己略作休息,反而沉浸在了這種痛苦中。
好像冰冷的湖水,將他淹沒於其中,令他感到了一種從煎熬與焦慮中短暫解脫的,精神上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