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第一百零九章
字數:6863 加入書籤
A+A-
要說牽招一個人就能替陸廉打下這樣的一場大勝, 別說袁紹信不信,許攸自己都不會信。
但他很清楚袁紹的性格。
袁紹矜愎自高,勝時千好萬好, 敗時總要找一點理由出來,讓大家分一分到底該誰來擔責。
但這也不算袁紹自己的毛病, 因為許攸不知道的是,即使千年之後, 上位者的其實也還是這樣——領導是不會有錯的!有事情辦砸了, 那你們這些手下的分一分鍋吧!
因此要讓袁紹自己承認大軍調度協同出了問題,他是斷然不樂意的。
……當然,問罪主公是一件既作死又沒意義的事,除了田豐之外沒人會這麽做,對許攸來說,蹋頓和文醜的敗仗也不需要主公自己反思什麽。
應該反思的,首當其衝是監軍沮授,其次是淳於瓊才對啊!
要是他許攸去烏巢打這一仗, 會敗給陸廉嗎?
要是他許攸當了大監軍,會讓蹋頓文醜這樣一批又一批地同陸廉野外決戰嗎!
淳於瓊本可以把責任推回來, 聲稱他要鎮守烏巢,沒有主公手令,不能輕舉妄動, 但這人過於老成持重, 不想讓袁紹疑心這位屬下在暗示自己“這場大敗是主公事先沒發手令的緣故”, 竟然在文醜以下的軍官裏, 還撿出了這麽個中級軍官出來。
這樣一來,在主帥陣亡後,行動果決地組織起防禦和反擊, 並且通過談判,用少量戰馬換取了剩下將士性命的牽招的功勞就全沒了,剩下的隻有罪責。
但這正好。
牽招被推進來時已經換了一身衣服。
淳於瓊不曾令他穿著血跡斑斑的戰袍進帳,有可能是因為淳於瓊是在他回營後過一陣子才想到這個主意,有可能是因為淳於瓊怕他身上的血腥氣熏到主公。
但也可能是淳於瓊就是不想讓主公意識到這個人有功無過。
許攸仔細地看了一眼這個漢子。
生得尋常,眉眼中有一股武將的氣魄,別說同荀諶這樣的美男子比,就是審配辛評這些謀士也比他有樣貌風度,當然上首處的主公年輕時更是姿貌出眾,所以上下看一看他的容貌與行至,大概是個出身寒微的武夫,也無怪淳於瓊敢這樣陷害他。
“淳於將軍參你通敵,有書信為證,”沮授皺皺眉,直起身問道,“牽子經,你有何可辯白處?”
“無稽之談!那不過是田豫送來的一封敘舊信,其中並無半點機密!”
“那為何有墨跡髒汙?”許攸問道,“可是你有意為之?”
這個漢子冷冷地瞪了他一眼。
“在下若是心虛,也不必塗抹,將這封信燒了豈不更好?”
許攸短暫地不吭聲了。
他當然可以逼問下去,但憑什麽他一人衝鋒陷陣?他同牽招又無仇無怨,他今天這一手,反而能救了他哪!
果然他一閉嘴,還不待沮授說話,郭圖忽然就開口了。
“牽將軍此言是也。”
有人突然看向他,但這位郭公則先生笑嗬嗬地,又繼續開口了,“若無回信,隻這一封手書,其實也算不得什麽。”
牽招的臉明顯紅了起來,“我既然要保全這兩千餘士卒的性命,如何能不作答!”
上首處的主公皺起了眉頭。
有謀士偷偷將目光轉向了別處。
許攸高深莫測地摸摸胡子。
郭圖也跟著臉紅了,臉上甚至帶了一點討好的笑,“將軍勿怪,在下原以為將軍與陸廉之約,皆在人前,不曾想……”
“我與劉備一別多年!主公待我恩重如山,我豈有通敵的道理!”牽招怒道,“若知將受今日之辱,那日我便該隨文將軍一同戰死!”
擲地有聲。
再加上他雖然換了一身衣服,但明顯包紮過的胳膊,還有走進來時一瘸一拐的腿,都再明白不過地告訴眾人,那場戰鬥的確是很慘烈的。
但又有人開口了。
“主公在此,豈容你大呼小叫!”
“牽將軍這般怨憤,難道以為主公昏聵,不能識忠奸,辯公道麽?”
“你若真與劉備無所牽連,何以這般失儀?”
許攸輕輕地抬起眼皮,先看了一眼主公。
主公盯著牽招的目光已經很冷了。
……再看一眼沮授和田豐。
田豐的額頭上就冒起了青筋!
許攸內心忽然驚呼一聲時,田豐已經破口大罵了!
“自古未聞有功不賞,反究其罪者!文醜戰死,罪在輕敵,蹋頓戰死,罪在輕信!與牽將軍有什麽相幹!淳於瓊唯恐主公怪罪於他,推牽將軍出來,意圖欺瞞主公,其心可誅!爾等竟在此應聲附和?!有爾等這班佞臣,主公大業如何能成!”
屋子裏突然沉寂後,立刻爆發了一片罵聲!
“田豐!你罵誰是佞臣呢!”
“你這般故作姿態,無非是想謀主公的青眼罷了!”
“就你這幅尊容!想當佞臣,你當得上嗎!”
許攸兩隻手縮在袖子裏,扭來扭去,感覺又興奮,又刺激,緊張得不行。
上首處的主公已經驚呆了,要反應過來還得一會兒,下首處的牽招也驚呆了,剛剛那一臉的悲憤都化為了瞠目結舌,就愣愣地看著謀士們彼此問候郡望師長。
於是這個詭計多端的謀士最後將目光放在了沮授身上。
沮授已經很瘦了,袍子穿在身上,就好像是鬆鬆垮垮地掛在身上一樣,但麵色還帶著一點不正常的紅潤,許攸看得很仔細,察覺到他擦了一點粉。
他已經這幅病容,卻還要占著大監軍的位置,還要操著大監軍的心。
許攸心想,他今天使這個壞可不算是壞呢。
一片吵鬧中,沮授開口了。
“主公,既然雙方各執一詞,牽招通敵又無明證,”他緩緩地說道,“主公不當因一人之故而寒將士之心。”
謀士們吵架時,主公沒反應,謀士們也對外界沒什麽反應,比如牽招要是在旁邊嚷嚷兩句,那是誰也不會看他的。
但沮授一說話,好像郡守府裏真就落下一隻虎視眈眈的大鵬鳥似的,所有人一瞬間都閉嘴了,都在看著沮授。
一直盯著沮授的許攸終於抓到了機會。
“監軍愛惜人才,莫非是要保下牽將軍麽?”
沮授淡淡地看了他一眼,“子遠若這麽說,那便是了。”
所有人又趕忙去看袁紹。
片刻前這位主公還在橫眉冷對下首處的牽招,但現在看他的神情,似乎已經平心靜氣了。
……其實剛剛那那點怒氣原本就算不得什麽。
隻要袁紹冷靜下來,細想一想,也能想清楚這事有淳於瓊的私心,多半還有陸廉的離間計在裏麵。
而對於冀州人來說,想讓主公暫時脫離眼下,整個人魂遊太虛冷靜冷靜,既可以讓他自己靜一靜,也可以讓他遭遇最不想見到的謀士大暴動。
……考慮到他身邊總有一兩個謀士陪著,“自己靜靜”就不是很容易。
……那眼下的場麵其實還挺對勁的,除了謀士們有點羞赧,主公也有點羞赧之外,再沒別的毛病了。
……主公甚至還從坐具上起身,走了下來,拉住了牽招的手,溫言安慰,最後用力搖一搖!
牽招大哭著跪倒,主公又親手將他扶起,甚至還給他金帛重賞!
有這樣的明君!有這樣的賢臣!何愁冀州不能再次偉大!
牽招抽抽噎噎,謀士們也跟著以袖拭淚,抽抽噎噎。
整個場麵看起來感動極了。
許攸看了一眼郭圖。
郭圖笑眯眯地摸了摸胡子。
這樣一場表演結束後,主公是很感到疲累了,眾人也魚貫而出。
但許攸硬是留了下來。
他雖然位不如沮授重,但卻是袁紹的元從,情誼與別不同,因此袁紹剛準備起身回到後宅去,看他那猶猶豫豫的模樣,又笑嗬嗬地駐足了。
“怎麽,今日田元皓也罵到你了嗎?”
許攸露出一個怪相,“田別駕乃智者之言也。”
“必定是罵到你了!”袁紹笑道,“你現在跑來要公道了是不是?”
“我為主公攻破濮陽,主公何以這般小覷於我,我隻是心中有一事反複,不能決斷,因此憂慮……”
袁紹有些困惑地皺起眉頭。
“何事?”
“軍中先有張郃,後又……”
袁紹的神情完全冷了下來。
許攸乖巧地閉嘴了。
“監軍仁厚,此言又確合情理,我豈能駁了他?”
“監軍仁厚,視諸將如子侄,”許攸諾諾地應了,“隻是我觀監軍這些時日十分辛苦,處置軍務亦是勞累之事,在下總怕……”
屋子裏靜悄悄的,袁紹皺著眉頭在思考,許攸在旁也不再多言,隻是小心地等主公的回複。
不知哪間房間裏傳來更漏的滴水聲。
泰山之管穿石,單極之綆斷幹。
在袁紹看不到的地方,所有人都在使勁兒想將沮授拉下去,比如審配,比如郭圖,比如辛評,所有人都知道如果有朝一日主公能代漢自立,沮授那個位置將如酂侯一般名垂青史,因此十分眼紅。
但看起來從未有人成功。
許攸卻知道,對主公來說,這些長年累月攢下來的讒言,總會有一天變作失望。
無論多失望,主公都不會殺沮授——但許攸也不想要沮授的人頭,他和郭圖不一樣,他沒那麽狠毒的心腸。
他甚至不奢求代替沮授。
主公在長久的沉默後,終於又開口了。
“子遠待如何?”
“主公若擔心監軍身體,不若分派諸人各督一軍,為監軍分憂……如何?”
但他很清楚袁紹的性格。
袁紹矜愎自高,勝時千好萬好, 敗時總要找一點理由出來,讓大家分一分到底該誰來擔責。
但這也不算袁紹自己的毛病, 因為許攸不知道的是,即使千年之後, 上位者的其實也還是這樣——領導是不會有錯的!有事情辦砸了, 那你們這些手下的分一分鍋吧!
因此要讓袁紹自己承認大軍調度協同出了問題,他是斷然不樂意的。
……當然,問罪主公是一件既作死又沒意義的事,除了田豐之外沒人會這麽做,對許攸來說,蹋頓和文醜的敗仗也不需要主公自己反思什麽。
應該反思的,首當其衝是監軍沮授,其次是淳於瓊才對啊!
要是他許攸去烏巢打這一仗, 會敗給陸廉嗎?
要是他許攸當了大監軍,會讓蹋頓文醜這樣一批又一批地同陸廉野外決戰嗎!
淳於瓊本可以把責任推回來, 聲稱他要鎮守烏巢,沒有主公手令,不能輕舉妄動, 但這人過於老成持重, 不想讓袁紹疑心這位屬下在暗示自己“這場大敗是主公事先沒發手令的緣故”, 竟然在文醜以下的軍官裏, 還撿出了這麽個中級軍官出來。
這樣一來,在主帥陣亡後,行動果決地組織起防禦和反擊, 並且通過談判,用少量戰馬換取了剩下將士性命的牽招的功勞就全沒了,剩下的隻有罪責。
但這正好。
牽招被推進來時已經換了一身衣服。
淳於瓊不曾令他穿著血跡斑斑的戰袍進帳,有可能是因為淳於瓊是在他回營後過一陣子才想到這個主意,有可能是因為淳於瓊怕他身上的血腥氣熏到主公。
但也可能是淳於瓊就是不想讓主公意識到這個人有功無過。
許攸仔細地看了一眼這個漢子。
生得尋常,眉眼中有一股武將的氣魄,別說同荀諶這樣的美男子比,就是審配辛評這些謀士也比他有樣貌風度,當然上首處的主公年輕時更是姿貌出眾,所以上下看一看他的容貌與行至,大概是個出身寒微的武夫,也無怪淳於瓊敢這樣陷害他。
“淳於將軍參你通敵,有書信為證,”沮授皺皺眉,直起身問道,“牽子經,你有何可辯白處?”
“無稽之談!那不過是田豫送來的一封敘舊信,其中並無半點機密!”
“那為何有墨跡髒汙?”許攸問道,“可是你有意為之?”
這個漢子冷冷地瞪了他一眼。
“在下若是心虛,也不必塗抹,將這封信燒了豈不更好?”
許攸短暫地不吭聲了。
他當然可以逼問下去,但憑什麽他一人衝鋒陷陣?他同牽招又無仇無怨,他今天這一手,反而能救了他哪!
果然他一閉嘴,還不待沮授說話,郭圖忽然就開口了。
“牽將軍此言是也。”
有人突然看向他,但這位郭公則先生笑嗬嗬地,又繼續開口了,“若無回信,隻這一封手書,其實也算不得什麽。”
牽招的臉明顯紅了起來,“我既然要保全這兩千餘士卒的性命,如何能不作答!”
上首處的主公皺起了眉頭。
有謀士偷偷將目光轉向了別處。
許攸高深莫測地摸摸胡子。
郭圖也跟著臉紅了,臉上甚至帶了一點討好的笑,“將軍勿怪,在下原以為將軍與陸廉之約,皆在人前,不曾想……”
“我與劉備一別多年!主公待我恩重如山,我豈有通敵的道理!”牽招怒道,“若知將受今日之辱,那日我便該隨文將軍一同戰死!”
擲地有聲。
再加上他雖然換了一身衣服,但明顯包紮過的胳膊,還有走進來時一瘸一拐的腿,都再明白不過地告訴眾人,那場戰鬥的確是很慘烈的。
但又有人開口了。
“主公在此,豈容你大呼小叫!”
“牽將軍這般怨憤,難道以為主公昏聵,不能識忠奸,辯公道麽?”
“你若真與劉備無所牽連,何以這般失儀?”
許攸輕輕地抬起眼皮,先看了一眼主公。
主公盯著牽招的目光已經很冷了。
……再看一眼沮授和田豐。
田豐的額頭上就冒起了青筋!
許攸內心忽然驚呼一聲時,田豐已經破口大罵了!
“自古未聞有功不賞,反究其罪者!文醜戰死,罪在輕敵,蹋頓戰死,罪在輕信!與牽將軍有什麽相幹!淳於瓊唯恐主公怪罪於他,推牽將軍出來,意圖欺瞞主公,其心可誅!爾等竟在此應聲附和?!有爾等這班佞臣,主公大業如何能成!”
屋子裏突然沉寂後,立刻爆發了一片罵聲!
“田豐!你罵誰是佞臣呢!”
“你這般故作姿態,無非是想謀主公的青眼罷了!”
“就你這幅尊容!想當佞臣,你當得上嗎!”
許攸兩隻手縮在袖子裏,扭來扭去,感覺又興奮,又刺激,緊張得不行。
上首處的主公已經驚呆了,要反應過來還得一會兒,下首處的牽招也驚呆了,剛剛那一臉的悲憤都化為了瞠目結舌,就愣愣地看著謀士們彼此問候郡望師長。
於是這個詭計多端的謀士最後將目光放在了沮授身上。
沮授已經很瘦了,袍子穿在身上,就好像是鬆鬆垮垮地掛在身上一樣,但麵色還帶著一點不正常的紅潤,許攸看得很仔細,察覺到他擦了一點粉。
他已經這幅病容,卻還要占著大監軍的位置,還要操著大監軍的心。
許攸心想,他今天使這個壞可不算是壞呢。
一片吵鬧中,沮授開口了。
“主公,既然雙方各執一詞,牽招通敵又無明證,”他緩緩地說道,“主公不當因一人之故而寒將士之心。”
謀士們吵架時,主公沒反應,謀士們也對外界沒什麽反應,比如牽招要是在旁邊嚷嚷兩句,那是誰也不會看他的。
但沮授一說話,好像郡守府裏真就落下一隻虎視眈眈的大鵬鳥似的,所有人一瞬間都閉嘴了,都在看著沮授。
一直盯著沮授的許攸終於抓到了機會。
“監軍愛惜人才,莫非是要保下牽將軍麽?”
沮授淡淡地看了他一眼,“子遠若這麽說,那便是了。”
所有人又趕忙去看袁紹。
片刻前這位主公還在橫眉冷對下首處的牽招,但現在看他的神情,似乎已經平心靜氣了。
……其實剛剛那那點怒氣原本就算不得什麽。
隻要袁紹冷靜下來,細想一想,也能想清楚這事有淳於瓊的私心,多半還有陸廉的離間計在裏麵。
而對於冀州人來說,想讓主公暫時脫離眼下,整個人魂遊太虛冷靜冷靜,既可以讓他自己靜一靜,也可以讓他遭遇最不想見到的謀士大暴動。
……考慮到他身邊總有一兩個謀士陪著,“自己靜靜”就不是很容易。
……那眼下的場麵其實還挺對勁的,除了謀士們有點羞赧,主公也有點羞赧之外,再沒別的毛病了。
……主公甚至還從坐具上起身,走了下來,拉住了牽招的手,溫言安慰,最後用力搖一搖!
牽招大哭著跪倒,主公又親手將他扶起,甚至還給他金帛重賞!
有這樣的明君!有這樣的賢臣!何愁冀州不能再次偉大!
牽招抽抽噎噎,謀士們也跟著以袖拭淚,抽抽噎噎。
整個場麵看起來感動極了。
許攸看了一眼郭圖。
郭圖笑眯眯地摸了摸胡子。
這樣一場表演結束後,主公是很感到疲累了,眾人也魚貫而出。
但許攸硬是留了下來。
他雖然位不如沮授重,但卻是袁紹的元從,情誼與別不同,因此袁紹剛準備起身回到後宅去,看他那猶猶豫豫的模樣,又笑嗬嗬地駐足了。
“怎麽,今日田元皓也罵到你了嗎?”
許攸露出一個怪相,“田別駕乃智者之言也。”
“必定是罵到你了!”袁紹笑道,“你現在跑來要公道了是不是?”
“我為主公攻破濮陽,主公何以這般小覷於我,我隻是心中有一事反複,不能決斷,因此憂慮……”
袁紹有些困惑地皺起眉頭。
“何事?”
“軍中先有張郃,後又……”
袁紹的神情完全冷了下來。
許攸乖巧地閉嘴了。
“監軍仁厚,此言又確合情理,我豈能駁了他?”
“監軍仁厚,視諸將如子侄,”許攸諾諾地應了,“隻是我觀監軍這些時日十分辛苦,處置軍務亦是勞累之事,在下總怕……”
屋子裏靜悄悄的,袁紹皺著眉頭在思考,許攸在旁也不再多言,隻是小心地等主公的回複。
不知哪間房間裏傳來更漏的滴水聲。
泰山之管穿石,單極之綆斷幹。
在袁紹看不到的地方,所有人都在使勁兒想將沮授拉下去,比如審配,比如郭圖,比如辛評,所有人都知道如果有朝一日主公能代漢自立,沮授那個位置將如酂侯一般名垂青史,因此十分眼紅。
但看起來從未有人成功。
許攸卻知道,對主公來說,這些長年累月攢下來的讒言,總會有一天變作失望。
無論多失望,主公都不會殺沮授——但許攸也不想要沮授的人頭,他和郭圖不一樣,他沒那麽狠毒的心腸。
他甚至不奢求代替沮授。
主公在長久的沉默後,終於又開口了。
“子遠待如何?”
“主公若擔心監軍身體,不若分派諸人各督一軍,為監軍分憂……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