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 第一百七十二章

字數:6154   加入書籤

A+A-


    

    城外屯紮了不少兵馬,  而且還不是空手來的,除了張繡,另兩支都是從沒怎麽經曆過戰亂的地方過來的,  畢竟江東沒有了威脅之後,劉表和劉勳要麵對的也就是流寇而已。

    但在百姓生活安寧的地方,流寇是不容易有大出息的,  從這個角度看,  即使是劉勳,  戰鬥力也比孔融要強一點……也就無怪他在幾年後又漸漸有了信心,  想和陸廉比較高下,一雪前恥了。

    因此這群南邊過來的兵馬從軍官到士兵,都有一種覥著肚子,  得意洋洋的氣質。

    流民很快就被這種氣質吸引過來了。

    盡管這些人態度不怎麽客氣,還有些蠻橫無禮的行徑,  但對於隻想活下去的流民來說,  這個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們都挺有錢的,  他們不管是要吃要喝,要縫補或者沐浴,  又或者有別的什麽想法,  都會大方地掏出錢糧來付賬。

    他們屯紮的這幾日,軍營附近的流民營越來越多,那群瘦骨嶙峋的男女老幼臉上的倉惶卻是一天天變少。

    他們總會在一天結束後湊在灶坑旁,借著火坑裏最後一點餘燼的火光,  數一數今天的收益。

    當然他們還必須圍在一起,用身體將別人的目光擋開,因為即使劉使君派了官吏和兵卒過來巡邏,流民營裏還是少不了小偷小摸。

    ——這一鬥的麥子!居然連稗子也不摻!

    他們驚喜地小聲嚷嚷,  算上他們之前攢下的稗子,摻在一起,那就足有三四鬥的糧食了!

    ——要是這些南兵能在許城住上一個月,咱們的糧食就夠吃到開春了!

    有小娃娃拽了拽母親的衣服,很是期待地提出請求:

    ——咱們能吃飽飯了的話,能不能買一個肉餅來吃?

    他的聲音有點大,引起了周圍的注意。當那位母親察覺到附近探究中不乏嫉妒的目光後,立刻將小娃娃提起來,照屁股打了起來!

    ——看看這天寒地凍的,一家子連匹布都攢不下,都光著兩條腿呢,你就想吃起肉來了!凍不凍死你!

    在一陣又一陣的哭聲中,那些目光漸漸又移開了。

    於是祖母很不忍心地伸手過去阻攔,可不要再打了呀,他們家一大群的孫兒孫女,就隻剩這麽兩三個了,要是實在想吃的話……那也不是,那也不是完全不能商量啊!

    ——阿母,如今哪有錢買那樣的稀罕物呢?城中肉貴,原來一冊餅是什麽價,現在這些人來了,又是什麽價!

    流民不懂得什麽叫通貨膨脹,但他們最後還是一邊哄著娃子,一邊又回逼仄的窩棚裏去了。

    他們可以在睡夢中祈禱,祈禱那些兵馬不要走,又或者祈禱戰爭趕緊結束,春天快快到來。

    他們就是這樣緊緊地挨在一起,等待新的一天到來的。

    新的一天到來了。

    ……這次也是非常熱鬧,讓陸懸魚腦子裏自然跳出“紅旗招展,人山人海”這種詞。

    ……真的,嶄新的炎漢旗都是紅彤彤的,三支兵馬一起拔寨啟程也確實是烏泱泱一大片。

    主公備了酒,為三位將軍送行,他和蔡瑁相逢恨短了一下,和張繡拍拍打打了一下,然後握著酒爵,神情很複雜地看看劉勳。

    “兄非久經沙場之人,須知兵者,死生存亡,皆關於此,萬事當慎重啊。”

    白胖饅頭似的劉勳今天酒醒了,當著這麽多人的麵,也沒有輕狂的神色了,接過酒爵,還跟劉備說了一下心裏話。

    “我與德珪賢弟,子素將軍已經商量好了,”他這樣一本正經地說,“我們須謀定後動,先就近打他幾個營寨,試一試冀州軍的分量,再圖袁紹。”

    陸懸魚站在劉備身後,沒忍住鼻子作怪,就出了一聲動靜。

    這就不太禮貌,但她不需要描補,也不需要解釋,因為有人的反應比她還強烈。

    ……張郃臉黑得跟鍋底似的。

    至於黃忠,黃忠全程還是沒吭聲,在小陸將軍誇過他一句後,他又迅速恢複了那個木訥的樣子,就好像她誇的確實是另一個與他同名同姓同字的人,而與他這個三百石的中郎將毫無關係一般。

    當劉勳的兵馬緩緩向北而去時,冀州的兵馬也在向南而動,有袁紹的幾路兵馬,還有似乎終於從夏眠中蘇醒過來的袁譚。

    這支兵馬南下渡河,攻略青州已經是兩三年前的事了,當看到河岸邊的旗幟招展,士兵如長龍,一眼望不到頭,也望不到尾的盛況時,黃河上正在撒網的漁夫嚇得差點丟了網。

    他們已經顧不得撒網了!趕緊逃啊!袁譚又來了!

    黃河邊雖說是兩軍的邊界線,被田豫劃為無人區,不許百姓隨意過來,但這裏水土豐茂,地勢平坦不說,因著兩邊都不是什麽好惹的緣故,連賊寇尋常也不敢跑過來。因而趁著官吏看不見,河南岸這一大片平原上,這兩年又漸漸有人開墾,有人居住。

    對他們來說,袁譚什麽時候打過來是未知的,這些土地種出來的糧食卻是實實在在的。

    現在他們已經將糧食收在了自家的地窖裏,準備安心過冬,哪裏想得到袁譚竟然又來了!

    漁民逃回村寨,立刻一片雞飛狗跳,到處都是哭聲,喊聲,叫罵聲,不多時便有人趕著車跑掉了,隨後又有人腿腳很快地跟上。但大多數人不僅舍不得丟棄糧食,他們還有更多舍不得的東西。

    那些東西延緩了他們的腳步,直到有人跑進村寨。

    “你們逃個什麽!”那人大罵道,“他們不曾渡河!”

    雖然那些冀州人的確凶殘得很,進了村子不僅會搶錢搶糧,還會將男女老幼抓去河北種地,但他們這一次!確實不是奔著青州來的!

    在又一陣雞飛狗跳後,村子恢複了平靜。

    但那個漁夫的心是久久平靜不下來的,他被大家痛打了一頓。

    天氣很冷,到了夜裏時,河麵結起了薄薄的一層冰。

    但袁譚的中軍帳總是很暖和的,甚至能讓進帳的人額頭瞬間起一層汗。

    袁大公子自己卻沒有察覺到這一點。

    那支箭讓他變得非常怕冷,白日裏趕路時的寒風穿過鎧甲,鑽進骨頭的縫隙間,像無數把刀子紮在裏麵,擰啊擰,擰得他一條胳膊千瘡百孔。

    行軍變成了一種酷刑,他甚至不能讓別人看出他在忍受這種酷刑——如果冀州士族知道他的舊傷對他影響這樣大,他們還會支持他嗎?

    他這樣憤憤地想,將手裏的絲帛攥得更緊些。

    ——那是郭圖寫給他的信。

    袁紹很希望他能夠調動兵馬,南下助他一臂之力,但這位長子自從開戰以來,態度一直非常懈怠,很多人猜測他是怕了陸廉,又或者平原兵馬元氣大傷,隻能慢慢修整。

    ……當然,誰也不會說他對父親心懷怨恨。

    這既不符合漢時的道德觀,也不是父子之外的人能議論的,他們需要做的隻有想辦法,寫信或者是親自跑一趟,去勸一勸袁譚。

    那些在奪嫡大戰中站在袁譚這一方的人都是這麽跑來勸的。

    他們一張張臉上沁著汗,嘴角堆著笑,從眼眉到下巴,每一根線條都透著算計,嘴裏卻在嘟囔什麽父慈子孝。

    ……哪來的父慈子孝!袁譚恨恨地想。

    他幼時是受過凍,挨過餓的。

    那時父親非但不是河北雄主,甚至還要看袁家的臉色,要為沒有生育過自己的父母守孝,要穿粗麻,吃粗糙的食物,喝冰冷的水。

    袁譚清晰地記得那段日子,記得他因為跟著父親吃那些粗劣的食物而上吐下瀉,記得也是這樣一個初冬,他還記得墳塋旁的大片枯草,記得因為父親遣散仆役而尋不到人去找醫師,記得他奄奄一息地躺在幹草鋪就的榻上,眼前一陣陣地發黑。

    天黑了,屋子裏黑了,荒草地也黑了,隻有墳塋亮起了幽幽的光。

    他那沒有血緣關係,年輕又漂亮的祖父一身高冠博帶,坐在墳塋上微笑望著他。

    那是圍繞袁譚許多年的一個噩夢。

    在他攻破田楷,拿到半個青州後,他原以為那個夢已經徹底醒了。

    但袁尚一天天長大後,袁譚又一次夢到了那間破屋子,以及坐在墳塋上的祖父。

    祖父的臉變成了袁尚的模樣。

    ——郭圖說,父親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了。

    ——鄴城雖然有袁尚守著,但大軍在前,如果有一天父親無法再指揮軍隊,該輪到誰接手呢?

    ——不能離開鄴城的袁尚與父親之間的距離隻有越來越遠,但袁譚可以領兵向西,慢慢地靠近冀州軍主力。

    當然,他不能什麽都不做,父親的身體還沒差到那個程度,他還得耐心點兒。

    他需要選擇一個目標,建立一點戰績,然後隨時保持著與父親的聯係。

    帳外忽有寒風呼嘯而過,雖然未曾吹進帳中,但袁譚還是下意識地伸出那條好用的胳膊,將皮毛大氅裹得更嚴了些。

    他偶爾還會懷念那個會在冬夜裏,為他掖一掖被子的父親。

    他也會如父親那般守孝的,袁譚想,他也會脫下絲綢衣服,丟掉珍饈美味,住在父親的陵墓旁,沒日沒夜地望著那座沉默的,已經不能再開口的大山,最嚴格的經學博士也無法挑剔他的孝心。

    他甚至還會為父親埋進去很多精美的陪葬品,明珠美玉,美婢寶馬,他什麽都不會吝惜。

    在這位袁家的長子拿起小沛地圖,準備再一次為父親征戰時,他心裏的確充滿了這樣溫柔的情感。

    他甚至不會吝惜袁尚的頭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