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神女宮主顧詩婧
字數:3215 加入書籤
&t;!go>“叛軍搗毀了馬湖江上的浮橋。”
“你們就這麽看著他們搗毀,也不去阻止?”
“叛軍在橋的那頭破壞,後麵還有上萬名羌人嚴陣以待,就算我們派了幾十名劍兵隊的高手守著這邊橋頭,也不敢過去阻止啊,因為那是在送死。”
“上萬名叛兵?”
“是啊,叛軍又從樂羌城裏出來了,他們搗毀了浮橋之後,開始向南行軍,沒有再回樂羌城。”
“你的意思是說叛軍放棄了樂羌城?”唐天舒有些驚訝。
“看情況應該是這樣,我不跟你多說了,要趕緊去向江大人稟報。”斥候說完,飛掠進了兩江鎮。
“看來我們這一仗把叛軍給嚇壞了。”薛暢心情舒暢的說道。
“是啊,也許我們回家的時間會大大提前了。”唐天舒若有所思。
…………………………………………………………………………
在兩江鎮的一所大宅院裏,平亂軍隊的首腦們再一次聚首,李柏鬆首先將武林軍隊大大的誇讚了一番,不但要給他們記首功,還說要將他們的英勇表現上報朝廷。
這讓在場的江士佳、卞金林、獨孤常慧,甚至是葉三、葉紫瓊都麵帶喜色。
“不過,我沒有想到叛軍會這麽快就放棄了樂羌城,使得我們想要將叛軍主力包圍在樂羌城內消滅的計劃落空。”李柏鬆看著眾人,沉聲問道:“叛軍主力撤退到南麵之後,我們原來的計劃就不能再實施了,接下來我軍該如何行動?諸位有什麽建議?”
副將寧銘闊說道:“將軍,叛軍放棄樂羌城,對他們來說實際是一招臭棋,我們可以輕鬆的占據樂羌城。該城內有多個港口,可以方便我們將糧食輜重從軍營通過船隻運送到樂羌城內,將其打造成進攻叛軍的前進基地。
雖然還未得到最新的情報,但我覺得叛軍主力很可能會撤退到來附城,利用那裏還算不錯的城防,背靠南麵的棘道,能得到生羌的不斷支援,和我們打一場持久的防禦戰。”
“嗯……”李柏鬆沉吟著說道:“這很有可能。”
“將軍。”葉紫瓊忍不住開口說道:“我看過有關來附城的情報,它的城牆並不高,城外的防禦設施也很簡陋,而且還是地處平原,它不可能擋得住我軍幾萬士兵加上攻城器械的強攻。
更何況我們大多數的武林人都可以憑借輕功躍上那隻有不到兩丈高的城牆,就算叛軍有著生羌的支援,這座城池也防禦不了多久就會陷落。
苗無恨非常狡猾,他不可能不知道這一點,我覺得他很可能不會防禦來附城,而是帶領部隊撤往棘道以南,利用那裏的茫茫大山,同我軍進行持續的周旋……”
葉三一臉欣慰的看著侃侃而談的葉紫瓊,他知道這位稚氣未除的少女這段時間有多努力,努力的學習軍事知識,積極的向他請教戰場經驗,就是為了更好的領導鐵血長河門人在戰場上打勝仗,以配得上她身體內所流淌的高貴血液,她確實是主人最好的繼承人!
“葉門主的建議很有道理!”西南羈縻州從事唐運賢搶先說道。
已經30多歲還未有妻子、隻有一妾的他有生以來第一次見到如此美麗的女子,他是怦然心動了,但他知道手無縛雞之力的自己和對方的地位相差太大,不過他心裏還是存在著那一絲絲的期望,因此才要抓住這難得相處的機會展示一下自己的才學:“不過我認為叛軍不會像你所說的那樣做——”
他特意停頓了一下,但是那少女並沒有開口詢問,而隻是看著他,擺出要傾聽的姿態。
“這三十多年來熟羌在沿河平原上繁衍生息,人口增加了五六倍,而生活在棘道以南的生羌雖然占據著更為廣闊的地域,人口卻遠少於熟羌,因此熟羌才是這次叛軍的主力。
就算那個叛賊苗無恨有能力讓所有生活在沿河平原上的生羌都撤退到棘道以南,那裏的茫茫大山土地貧瘠,無法養活這麽多的人,而且熟羌已經習慣了種地,無法在短時間內適應狩獵的山嶺生活,時間一長必然生亂。
甚至我認為不少熟羌部落不會拋棄他們耕耘多年的土地,跟隨叛軍前往來附城。”
“受教了。”葉紫瓊拱手行禮,認真的道謝。
“葉門主天資聰慧,年輕有為,隻是對羌人之事還不太了解而已。”唐運賢謙虛的還禮,內心卻甚愉悅,他轉身向李柏鬆說道:“將軍,趁叛軍主力向南撤退之際,請允許卑職前往沿河平原的熟羌各部落,說服他們前來歸降,也可削弱叛軍的實力,導致他們內部不和。”
這一次李柏鬆幾乎沒怎麽考慮就果斷說道:“寧銘闊,一會兒你去通知水軍和飛魚幫,讓他們明日淩晨派船運送我們的士兵渡過馬湖江,登陸的計劃還跟今日的一樣。”
“是!”
“軍隊占領樂羌城之後,唐從事,你作為使者前去說服熟羌各部落前來投降,你告訴他們,如果不降,大軍一到,人畜皆死、寸草不留!”
“呃……是。”唐運賢暗暗叫苦,李柏鬆的強硬無意增加了他說服的難度,但他卻不敢當麵反對。
李柏鬆看看副將寧銘闊、又看看葉紫瓊,言語有力的說道:“不管叛軍是死守來附城,還是撤退到棘道以南,我們的軍隊在樂羌城稍作休整後,即刻向南行軍,直至包圍並攻占來附城,再根據情況製定下一步的軍事計劃。”
見李柏鬆已經作出了決定,江士佳、卞金林、副將寧銘闊、西南羈縻州從事唐運賢正要起身遵命。
卻聽葉山開口說道:“我有一個建議。”
“範陽候您請說。”李柏鬆麵對葉三就變得很是尊敬,這不僅僅是因為葉三有爵位在身,更因為對方確實有真本事,之前正是因為他的建議才有了登陸戰的大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