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章 空戰亞丁灣

字數:5778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穿越1862 !
    除了88架飛機的損失外,中國大艦隊還在歐洲潛艇的圍攻下沉沒了5艘驅逐艦、1艘輕巡和11艘快艇,另外還有多艘戰艦受創。
    對比索科特拉島的戰果,這些真心不算多。所以老皇帝隻看在眼裏,沒有放在心上。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你總要先種不是?想要有收獲,就必須付出相應的代價。真心要一艘艦艇都不沉沒,一架飛機都不擊落,一個人都不死亡,那樣的戰爭隻存在人的意象當中。
    原時空21世紀的老美要搞定伊拉克都還死了一百多呢【戰爭中】,何況現在中國對戰歐洲。
    消除了索科特拉島的威脅之後,大艦隊隨之轉移到索科特拉島西側的阿卜杜勒庫裏島和薩姆哈島,至於代爾塞島則太小了,是一個連水源都沒有的無人島,不存在任何價值。
    阿卜杜勒庫裏島和薩姆哈島,一個一百多平方公裏,一個40平方公裏,隻是大艦隊的一個落腳地,這兩個小島上沒有深水港口,更不存在航母們可以停靠的碼頭,大艦隊占據了這兩地後更多是修建機場,艦隊有了水源補給地,同時也給全體官兵們一次鼓舞。
    大艦隊隨行的一艘艘運輸船裏,不僅有一定數量的海軍陸戰隊和陸軍將士,還有更多地戰機和飛行員。索科特拉島之戰損失的88架飛機以及相應的飛行員、機組成員,立刻就已經補充齊備了。除了飛行員內部的默契與配合比不上犧牲的烈士外,其他方麵再沒什麽不同了。
    這些隻是運輸船隊所攜帶的一小部分,占據了阿卜杜勒庫裏島和薩姆哈島,尤其是阿卜杜勒庫裏島,立刻就能將艦隊全部的戰鬥力釋放出來。中國的海航兵有了一處牢固的落腳之地後,整支艦隊的戰鬥力將士一次大幅度的提升。
    接下來的大艦隊就完全沒有了進攻亞丁灣或是繼續轟炸索科特拉島的意圖,大批的工程部隊在兩個小島登陸,一輛輛工程車被運送上岸,修建簡易的海上棧道。修建飛機場,同時搭建簡易的燃油運輸管道,將一桶桶的燃油從運輸船上運到岸上去。當然,在此之前登陸的海軍陸戰部隊已經完全將兩個小島上的原住民給控製住了。
    前後耗費了半個月的時間。都已經到九月下旬了,兩個島嶼上的機場才徹底建好。三百來架戰機也被部署到了兩個島嶼上,大批的運輸船被新到的運輸船替換回去,在一艘艘護航航母的保護下,穿過大半個印度洋抵到果阿。
    這裏先前是葡萄牙的殖民地。英國人的敗退,中國大軍的到來,葡萄牙人在這裏400年的殖民史也被迫告一段落,隻不過中國很紳士的保護了葡萄牙人的‘合法財產’,並且支付了葡萄牙人5個億的華元,作為購買果阿邦的費用。這點錢對比果阿真正的價值自然是微不足道的,但葡萄牙人除了笑著接受,還能怎麽樣呢?
    比起英國人的‘慘劇’,他們的下場已經很好了。
    所以這塊比台灣島稍微大一點的土地,就成為了中國在印度大陸僅有的一塊‘領土’。果阿也是中國此次阿拉伯海戰的後勤補給基地。幾十萬大軍和數千架飛機。還有成百上千的船隻雲集於此。
    中國大艦隊在海上一兩個月的‘停滯’,一切後勤供給全從這裏出發。
    一架一架的戰機,隻要天氣允許,就會不停的在天空穿梭,監視著海麵上的每一寸空間。這裏並不是歐洲潛艇肆虐的地方,但一切小心為妙。
    護航艦隊以輕巡和驅逐艦為主,配合著護航航母。他們的敵人主要是潛艇。
    果阿的防備實在太縝密了,不是歐洲潛艇不願意到那裏肆虐,有可能的話誰都會守著這裏不停地擊沉中國的補給艦隊。歐洲潛艇們是沒辦法這麽做,才不得不遠離果阿海岸。在大海之中對運輸艦隊進行針對性的進攻。
    因為整個阿拉伯海裏有太多的潛水艇了,敵我雙方在海平麵下彼此交錯,三國聯合艦隊如何派出的破交艦隊,根本就走不出多遠就會被中方的潛艇叫破蹤跡。故而。歐洲人對於中國海軍的後勤補給線,所用的武器唯有潛艇。
    雖然每支運輸艦隊的防護反潛工作,都被做到了現有條件下的極致,損失卻依舊不能避免。潛艇戰終究是一種進攻的遊戲。潛艇這種武器在現在科技技術之下,有著太多的優勢了。
    索科特拉島之戰後的歐洲潛艇部隊更是瘋狂的絞殺中國大艦隊的補給線路,越來越多的運輸船被擊沉在海洋中。隻是半個月時間,就沉沒了13艘,比之索科特拉島之戰前的7艘多出了近一倍。護航艦隊也損失不小,光護航航母就沉了2艘,驅逐艦、輕巡沉沒10艘,輕重傷17艘,快艇出事的數量就更多啦。
    這是一切的損失都是值得的。源源不斷的後勤補給讓大艦隊在半個月時間裏完成了阿卜杜勒庫裏島和薩姆哈島兩個機場的布置,300多架飛機的存在,以這兩個島嶼為中心,飛行半徑已經可以覆蓋大半個亞丁灣了。
    劉暹的下一個計劃是要奪取索馬裏,不是全部奪取整個索馬裏,而是沿海幾個點就可以了。看歐洲人的飛機來不來,他們來,那就看情況而定,打或不打。他們要不來,那就迅速運輸燃油,完成一個個機場的布置。以這些機場作為戰鬥基地,派出飛機掃蕩整個亞丁灣。
    後續的補給船正源源不斷地向著大艦隊運送飛機,中國空軍十多年的積累,戰機的製造和飛行員的培訓是絕對不拉後腿。那就看對麵會怎麽應對了!
    傑利科沒有讓劉暹多等,就在中國飛機剛剛向西進入索馬裏的時候,歸屬到三國聯合艦隊指揮的三國航空兵部隊就開始迅速從吉布提東進,顯然中國戰機進入索馬裏的動作讓歐洲人意識到了不對。
    在索馬裏碧藍的天空上,東西方最強的航空力量,迅速而決然的在這片毫無工業能力的大地上空展開了一場規模最大、殘酷性最大的決鬥。
    這是歐洲人主動撲殺過來的,意圖將剛剛登陸的中國力量再度趕下海去。第一波飛機數量就達到了500架,劉暹此刻正跟著大艦隊從阿卜杜勒庫裏島北上,以牽製歐洲人一部分空軍力量。立刻就下令阿卜杜勒庫裏島和薩姆哈島的飛機增援索馬裏沿海。
    500架的數量是很多,可這個數字並沒有超過紅線。阿卜杜勒庫裏島和薩姆哈島的飛機即便留下一部分看守島嶼。也能幫助索馬裏海岸的基地抗下這波進攻。
    三支特混艦隊組成的中國艦隊主力,至少能為索馬裏方麵減少一半的壓力。大批的戰機不時的光顧亞丁灣北岸沿海城市,轟炸英軍的駐地和一些標誌性設施,比如英國人的統治機構和稅收機構。那些飄著大英帝國的米字旗的建築,多受到了特殊照顧。
    塞拉萊、尼什通、米爾巴特……,大批的半島沿海城鎮受到了中國飛機的轟炸,三國聯合艦隊手下的航空力量自然就不敢完全撥調到索馬裏去。
    馬斯喀特教長國蘇丹泰穆爾·本·費薩爾更是一封電報發到了埃及,他是英國在半島東段的主要支持者之一。塞拉萊是他地盤內最繁華的城市和港口,雖然這裏不是馬斯喀特教長國的首都,塞拉萊卻是泰穆爾·本·費薩爾的常年駐地。另外再說一句閑話,馬斯喀特教長國就是後世的阿曼蘇丹國!
    作為也門的鄰居,作為英國人在半島勢力受擠壓時期依舊牢不可動搖的堅定盟友,泰穆爾·本·費薩爾的抗議不單單要視為戰爭問題,還要看做一件政治問題。
    中國人現在已經打到霍爾木茲海峽了,但是中國人沒辦法再打下去了。如果泰穆爾·本·費薩爾因為自家地盤的損失而對大英帝國的‘保護力’產生了質疑,那最惡劣的後果就是馬斯喀特教長國轉到了中國的那一頭去,這對大英帝國的打擊是十分沉重的。
    傑利科等英法德三**官事實上很不理解中國海軍為什麽不猛拚波斯灣?如果中國大艦隊抵到了波斯灣。傑利科等人不認為大英帝國還能跟維持著半個半島的統治秩序。到那個時候,無數的部族首領會對中國人獻上自己的膝蓋和卑微。那些騎著駱駝和駿馬馳騁在浩瀚的荒漠、沙漠、戈壁上的部族騎兵,為了活命和利益,轉眼就會對著英國人發起最淩厲的侵襲。他們從阻撓中國陸軍的勇士變成中國人的獵犬,主需要部族首領和長老們的一句話。
    傑利科等輩根本就想不到老皇帝對於中東這塊地盤的重視,對於半島這片漂浮著油海上的土地是多麽的寶貝。劉暹寧願走現在這條艱難的路線,也不把大戰的戰火燒到波斯灣,唯一的目的就是保存半島油田油井的安全。
    他寧願多付出一些代價,也不願意讓歐洲人瘋狂的破壞半島各地的油田油井,那樣的話損失會更大。
    就像原時空的海灣戰爭。薩達姆在下令撤兵前點著了732口油井,科威特政府雖然奇跡一樣用八個月就撲滅了全部的火焰,但是別忘記了,那是70年後的技術。而當時的西方世界,無數磚家們的估計是科威特這場世界上罕見的油井大火少則兩三年,多則五年才能被撲滅。
    要是東西方的海上決戰真的被引入了波斯灣,中國海軍的處境當然會比現在更好,但落敗後的英法德三**隊,誰敢保證他們不瘋狂的毀滅一切呢?就算是戰火波及。也難保陸地上和海上的油井完全安全。
    戰爭進行到現在,科威特出發的中國半島縱隊已經打不動了,先天不足的他們也從根本上就沒讓英國人投以注意力。但現在中國開始轟炸亞丁灣北岸,要是馬斯喀特教長國的立場有了波動,千裏黃沙和困難的補給也都擋不住中國人南下的戰車了。
    傑利科等三國海軍的將軍們經過一場短促的重大的會議之後,派出了一支有四艘超無畏戰列艦、四艘戰巡,一批重巡、輕巡等高速戰艦組成的快速反擊部隊,配合著空軍的進攻,對亞丁灣海口區域逗留的中國艦隊主力進行反擊。
    這樣的力量不可能消滅掉中國大艦隊,三國聯合海軍的意圖隻是將中國人趕回去就行。這至少給了泰穆爾·本·費薩爾蘇丹一個交代。
    傑利科、舍爾等人做決定很快捷,但要計劃實施就不是瞬間達成的了。值得慶幸的是半島不缺燃油,哪兒都不缺燃燒,三國航空部隊迅速向塞拉萊方向飛來。同時快速反應艦隊也生火拔錨,冒著滾滾黑煙向著東方挺進。
    隻是東西兩邊的大艦隊彼此間有著超過700公裏的間距,即使這些高速戰艦的速度夠快,也要一天的時間航行。兩邊真正的開戰,更要等到空軍交手的結果。
    與索馬裏方的空戰一樣,亞丁灣沿海區域的空戰也規模巨大,殘酷性極高。隻是同索馬裏不一樣,直接觸身戰場的劉暹是能夠直接指揮的。
    而大規模空戰的指揮藝術是什麽?不是戰機的空中格鬥,那是飛行員要考慮的問題;也不是機群突襲和空襲的戰術,那是屬於架機升空的中層指揮官們的臨戰指揮。作為統帥大軍的將領,他的指揮藝術就是把握機群降落、補充、再升空的節奏。
    錯開與敵人針尖對麥芒的鋒銳,以少量戰機吸引敵機群的注意力,在敵機油量減少到要返航的時機,大隊戰機猛撲而上。這樣的戰鬥當然有勝無敗。
    劉暹相信三國飛行員中有個別思想境界高,高到不把自身的安危放在心上,以國家、民族利益為重。但他更相信大部分的三國飛行員們是沒這麽高的思想境界的。
    每個飛行員對自己的滯空時間都有精準的判斷,當以上的情況發生時,這些飛行員內心的壓力會陡然沉重到一個無法承受的地步。他們中相當一部分人隻會想著擺脫中國飛機,盡快的往回飛。才沒心事去拚命一戰呢。
    這對中國海航兵的益處顯而易見。
    隻是這種節奏的把握在正常的空戰當中,應該屬於可遇而不可求的‘天賜良機’。但是在劉暹的控製之下,這種‘天賜良機’頻頻上演在亞丁灣沿海的大空戰中。
    一場本該很激烈的決戰,被老皇帝打成了一麵倒……(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