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穩紮穩打

字數:6150   加入書籤

A+A-




    “蒙軍來了。”
    蒲帷快步而來,在李瑕耳邊低聲說了一句。
    “哨馬探到,蒙軍在十餘裏外。”
    李瑕不動聲色地點點頭,向孔仙走去。
    他們正在猛攻劍門關不假,但道路太狹窄,隻有排頭兵可以殺上南坡。後麵的宋軍則負責放箭、搶救傷員、運輸物資。
    中軍這邊,一列列的兵士則隻能仰首等待著入關。
    孔仙正在大喊著激勵士氣。
    他長年鎮守雲頂山城,知道攻這種奇險之地,攻心比攻城要有用得多。
    “將士們聽到了沒有?!北麵的奇兵已經殺到,很快我們就要收複劍門……都喊起來,嚇破那些蒙韃的膽!”
    “告訴他們!他們的韃主已經死了!”
    “我們的李將軍斬殺的!”
    宋軍們轟然叫好。
    卻也有校將湊到孔仙身邊,道:“將軍,編個歌唄,這樣哇哇地喊,能嚇到那些蒙軍嗎?”
    孔仙還未開口,後麵士卒又是一陣聲浪。
    李瑕來了。
    帶著擊殺蒙哥的消息回到成都,他的威望已在軍中達到頂點。
    所有人都想聽聽釣魚城之戰具體是如何回事,李瑕卻沒時間與他們多說,一直是不停地行軍,行軍。
    他帶回的七百餘精銳也是累慘了,大多數已沒有體力進劍門關,包括有傷在身的聶仲由,被留下鎮守成都。
    隻有林子等數十人還能繼續隨征,各種事跡也就是從他們口中傳開。偏又沒個詳細的,讓所有將士心裏癢癢的。
    全盼著攻下劍門關,拿下利州,好好慶功。
    李瑕每走一步,兩邊的宋軍紛紛挺直腰板,甲胄皮革摩擦的聲音“唰唰唰”讓人振奮不已。
    孔仙一轉身,當即便抱拳道:“李將軍。”
    論官職,他這禦前右軍統領、兼潼川府路都統還高於李瑕一個權知筠連州。
    以前,有事是李瑕與孔仙商量,請他如何如何;如今李瑕雖還未升遷,孔仙已是隻打算聽令。
    一個簡單的表現就是,李瑕不必再解釋“蒙軍來了”,隻請孔仙指揮繼續攻城。
    “李將軍放心!”
    孔仙接過令旗,又道:“但有吩咐,李將軍派人傳令即可!”
    這支兵馬的指揮顯然更高效起來。
    李瑕轉身又向後軍走去。
    “俞田、宋禾!各領一千人,隨我走!”
    “是!”
    又是齊唰唰的腳步聲,道路兩側的士卒還在列陣向前攻關城,道路中間的士卒大步向另一個方向走。
    隊列齊整,煞是漂亮……
    ~~
    一路到閣道入口處的山林,俞田、宋禾領了吩咐,便開始向山崖兩側攀援。
    俞田心頭火熱。
    他也是馬湖江之戰時被俘虜過的宋軍,在慶符被李瑕救回來,從此就跟著李瑕,經曆了大理、成都諸戰。
    隻領著百人的佰將們並未在這些大戰中嶄露頭角。他們更像是在被李瑕一點點拉扯起來,慢慢地成長。
    到如今,俞田感覺心裏有種衝動,想做些更大的事。
    釣魚城守軍能打出一場曠古之戰,他們這些最早跟著李瑕的舊部更該打出大勝來。
    滿腔熱忱,殺到劍門關來,他娘的卻被堵在這閣道裏,就兩千人守軍。根本輪不到俞田這些排在後麵的人來殺。
    好在,大股的蒙軍來了。
    這想法很奇怪……
    “別蹲著,腳會酸,給老子趴下,葉子蓋住頭盔,埋低。”
    俞田已經很熟悉怎麽埋伏了。
    這是他們最擅長的打法。
    他布置好兵力,火折子備好,把瓷蒺藜火球在麵前排開了,又罵道:“看什麽看?要你們看嗎?蒙軍到了沒,老子會看。趴著眯下,別睡過去了。”
    “一個個把命令傳過去,放一半蒙軍過去,等老子喊。”
    “傳過去,一半蒙軍過去,等他喊……”
    一會之後,這片山林又恢複了平靜。
    ~~
    良久,馬蹄聲起,塵煙陣陣。
    先到的是一支探馬赤軍,殺向劍門關。
    已沒時間給蒙軍登高望遠。
    李瑕登高而望,並不下令馬上開始攻擊,他打算等大股蒙軍進了閣道,堵住路口,截斷蒙軍。
    計劃有些冒險,需要保證在蒙軍殺到劍門關之前,楊奔的奇兵能驚潰關城上的守軍。
    但他敢冒這個險,他對麾下士氣正盛的將士們有信心,也知道蒙哥死後的這支入蜀蒙軍戰意並不高。
    千餘蒙軍才進山穀。
    突然,隻見遠處蒙古大軍揚起的煙塵已不再向進,旗令搖擺。
    李瑕看得懂蒙軍旗語,知那是大軍就地紮營之意。
    他皺了皺眉,果斷喝令。
    “動手!”
    “嘭!”
    火球開始砸下,宋軍從山林中殺出。
    ……
    但李瑕卻有些失望。
    蒙軍沒有入套?
    為什麽?
    埋伏被看出來了?
    不應該的,蒙軍絕對想不到會有近萬宋軍在攻劍關門。眼下應該不顧一切搶回關城才對。
    不,不是蒙軍看出來了。
    而是局勢變了……
    那五萬餘蒙軍就在那裏,轉攻為守了。李瑕在心裏問自己,有辦法擊敗他們嗎?
    沒有。
    他隻會利用川蜀的山川快速機動,吸引銳氣正盛的蒙軍進入預設的戰場,埋伏、偷襲;利用堅城要塞與蒙軍相持,利用一切辦法混入敵軍,殺將斬旗……
    這些打法曾一次次讓他打出勝仗。
    但現在,行不通了。
    兵法有正奇。
    兵法正道,要的終究是實力,大量的兵力、強大的戰力;奇道隻是將大戰場分成小戰場,使自己在小戰場上的實力輾壓敵人。
    蒙哥一死,蒙軍不會再像戰略進攻時那麽容易進入埋伏。
    大戰場不能分成小戰場。實力不夠,就不適應眼下的戰場局勢。
    甚至,山壘守蜀的時代或許將就此過去。
    往後若忽必烈大量起用漢軍,必然會改變原有的草原戰術。
    隨著漢軍成為主力,也許宋蒙戰場上,更多的將會是大規模的對壘會戰。
    這正是李瑕還遠遠不夠成熟,且一直在盡力避免的打法。
    不僅是他不擅長,放眼整個大宋,自孟珙死後,已再沒出現過帥才。
    ……
    山下那小股的廝殺還在繼續。
    李瑕卻覺得不滿足,感到恐懼,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恐懼。
    像是在成為冠軍的路上,每一秒都可能被別人反超。
    他必須更快速地成長起來,成為帥才……
    ~~
    莫哥領著大軍才趕到劍門關十餘裏外,眼看前方那閣道有十餘裏長,當即便下令大軍停下。
    不像李瑕想得那麽多。
    他想得很簡單……不想打。
    如果是小股宋軍,當然是馬上奪回劍門關。
    但,這支宋軍能如此迅速地攻打劍門關,其主將必是有能耐之人。
    在不知對方兵力的情況下,冒然進入狹窄的閣道……那不是長生天沒賜腦子是什麽?
    換作是之前,蒙軍橫掃川蜀時,或許會有將領一頭紮進去。那是立功心切。
    現在,還立功給誰看?大汗都到長生天了。
    汪忠臣心憂利州,倒是傾向於立刻進發劍門關,還在策馬趕到莫哥身邊想要勸一勸。
    人還未到,隻聽前方殺喊聲大作。
    “報!前方探馬赤軍中了埋伏,被宋人截斷了……請宗王支援!”
    汪忠臣才想要上前請命,隻聽莫哥已大喝道:“鳴金!收兵!”
    頓時,鳴金聲大作。
    ~~
    “宗王。”
    “我知道你要說什麽,但沒弄清楚這個可怕的山穀裏到底有多少宋人之前,我絕對不去!”
    莫哥還有句話沒說。
    “我不是那個愚蠢到一定要在釣魚城磕破頭的哥哥。”
    汪忠臣沉默了一下,也漸漸冷靜下來。
    他很在乎利州,畢竟弟弟汪德臣辛苦經營了十餘載,這不假。但事實上,汪家的根基在鞏昌。
    就好比,張柔鎮守亳州、史天澤經略開封,但他們始終是“順天張家”、“真定史家”。
    眼下,安全撤離川蜀,助忽必烈繼位,才是保證鞏昌汪氏利益的根本。
    當然,劍門關也不能說丟就丟。
    汪忠臣冷靜下來之後,立刻便派哨馬去打探。
    直到天黑下來,在汪忠臣打探戰況的時間裏,劍門關已落入宋軍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