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1章 人口所查資料

字數:4314   加入書籤

A+A-




    .
    急診科經常處理這種囊腫的拉,小的不用管,大的都是跟患者說說話,趁著患者不注意的時候捏爆。
    張院長已經把衣服放下,很精神的起身離芽芽遠一點,“這兩天事多,知道是什麽就行了,先留著”
    晚上還要值班呢,張院長跟韓主任便催促著芽芽回去休息。
    二十來歲的小姑娘睡不好,臉色就差。
    芽芽並不是很介意,她每天隻要睡四五小時就能精神抖擻一整天,所以離開醫院先去友誼醫院逛了一圈。
    友誼醫院做腎髒移植最出名。
    之前她給陶美玲打聽過。
    到時候人如果到了換腎的那一步,她多半是要建議人到這來的。
    友誼醫院兩千多職工,七百多張的病床,比京都醫院規模還要再大一些。
    她一下子沒找外賓門診,卻找到了急診科。
    有個女人跪在台階上對著天上叩拜,嘴裏念念叨叨:“觀世音菩薩,救救我愛人”
    她穿的還是白色裙子,就這麽跪趴在台階的水泥地上,一遍又一遍不停重複著,一遍又一遍,一遍又一遍,一遍又一遍,一遍又一遍...
    行人來來往往穿梭,病人,醫生,護士,護工,每個人經過時都短暫的看了她一眼。
    女人還是跪趴在地上,一邊嗚咽,一邊祈禱。
    芽芽已經習慣了這樣的祈求和禱告。
    比起剛到京都醫院,看到家屬痛徹心扉的哭嚎,無數次生死離別,到現在已經有些麻木。
    她隻是靜靜的站了一會,
    然後給治保會的職工讓了個路,等人忙完正事才上前搭話。
    並不難打聽,跟保衛科嘮叨一會就啥都知道。
    雖然這會京都外賓門診不少,但也有規律。
    像公費留學生基本就在三院就醫。
    西歐跟國人喜歡和諧醫院。
    東歐喜歡去友誼醫院。
    島國人特別喜歡去中島友好醫院。
    也就是說,幾家老字號醫院都已經有了固定的外賓,而很多大使館也都是到定點醫院就醫。
    然後芽芽又跑了一趟京都經濟貿易大學的人口所。
    人家還挺熱情。
    他們的工作顧名思義就是搞人口社會學的研究。
    現在計劃生育,他們參與的也不少,但比較偏門,老百姓們沒多少聽說的,就知道計生辦啦,婦聯啦。
    好處就是那些單位被老百姓罵得可凶,計生辦的路過都要被吐口水,他們可就安穩多了。
    京都外賓人數這事還真歸他們研究,一年複一年都得做資料存檔。
    並不怎麽忙的人口所職員還給芽芽找了資料,笑問:“你是哪個學校的學生,要這個幹嘛”
    “我已經上班啦!”
    芽芽接過資料,抹了把還是過於圓潤所以顯得年紀小的臉有點兒憂傷,顯老才能讓患者產生信賴感呢。
    “我們醫院打算開個外賓門診,我來查查資料。”
    那這還真用得上,人家就到布滿灰塵的旮遝角多找了些可能用得上的數據。
    京都長期居住的外賓最好統計的是留學生,去年數據已經出來了,在
    校生是五千來個人,畢業生將近兩千個。
    再著就是京都的中外合作類型的職工,外商獨資企業和外商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等等,這部分人數變化不多,本地也就保持再五六萬人左右。
    還有一些不掛靠單位的外賓來花國就業,得到勞動局辦理外國人就業登記。
    去年的資料他們也要回來了,大概七八百個人。
    這些外賓就業證滿了以後得回國,要想繼續留在花國就得重新登記。
    至於短期旅遊人數,那可就豐富了,去年百萬人那鐵定是有的。
    芽芽看人說幾句話就要使勁咽口水,等人說完了話才問了一句:“喉嚨不舒服?”
    人立馬一臉苦相。
    “再過兩年我也五十了,這三年喉嚨感覺不舒服,咳不出咽不下,嗓子很黏,幹得燒轟轟的,以為是咽喉炎,沒少抓藥吃,也不見效”
    “說是上火也不像,哪有人上火兩三年都沒個好的”
    芽芽問做過喉鏡沒有。
    人可焦慮,也做了,喉嚨裏沒有異物。
    現在她每天都覺得喉嚨堵得厲害,而且感覺那團東西越大越重。
    也有人說是年紀到了都這樣。
    “你伸出舌頭我看看”
    人家一聽趕緊去拉了電燈,讓屋裏更亮堂點。
    一瞧人舌苔暗滯,芽芽再看了眼人的下眼袋發青發暗就知道人平時也睡不好。
    咽喉有異物感,咳不出咽不下,查了喉鏡卻沒有任何情況,很可能就是梅核氣。
    梅核氣的患者都會感覺喉嚨堵著一團
    東西,偶有疼痛感,但又不妨礙吃喝,生氣的時候症狀還會加重。
    年紀到了的女同誌可能會把困倦,焦慮,消瘦,失眠算到年齡上。
    但其實這也是梅核氣導致的一種全身症狀。
    芽芽自信滿滿的讓人哪天有空上門診來,她給開處方藥。
    難受了兩三年的病症遇到個能看的,女同誌滿意得很。
    芽芽沒白跑一趟也很高興。
    不過跑的這幾趟耗費掉了半天時間,再回家睡上幾個小時,一晃眼有到了值夜班的時候。
    隔天交接班結束以後還要再上一個正常班,然後下班,接著休班。
    這個月她的普通門診安排得有點稀碎,嚴格來說就沒有能呆在家裏一整天的時候。
    所以到下周開周會的時候,芽芽覺得時間過得很快。
    上一周的周會大家還沒有準備,對設立外賓門診的事反應不激烈。
    一個星期過去了,該想的也都想好了,罵行政副院長的詞兒都不重樣。
    都猜到是張院長自個想弄,但人不說大家就不問,敞開了肺放心罵政副院長。
    張院長很鬱悶,設外賓門診是他的主意沒錯,但還不能有點私心了。
    眼看事情沒有進展,張院長就揮揮手先進行下一個項目。
    護理部虹雯主任先開了口。
    今年護理部要設立人才庫,掌握十個到二十個的機動護士編製。
    到時候分配到各個科室的護士一旦麵臨休產假,哺乳假以及人流假以及病假時,可以從機動的護士中補足
    科室裏的護士人數,維持正常的工作秩序,不會因為人減少就就導致個別護士增加工作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