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數:3295   加入書籤

A+A-




    時間對任何人都是公平的,但從某個角度來看,又是不公平的。△↗,在相同的時間內,辦事效率、行事側重、思維行動等各不相同,時間站在哪一方還真是不好預料。

    第二輪和談開始前,廣州舉行了複興會改組大會,與會達兩千餘人,選舉產生理事九人,宋複華當選為總理事,陳文強與黃興缺席,但依然當選。

    這次改組影響深遠。當時選出的幹部更是一時之選,這些人學有專長,熟悉歐美和日本的政治、學術,不僅當時是佼佼者,而且在後來幾十年複雜多變的中國政局中也都發揮了重要影響。

    宋複華確實是政黨政治的天才,他有能力、有威望、有手腕,把這些精英粘合在一起,他具備這樣的凝聚力和個人魅力。

    此次主持複興會改組,宋複華於曆史上也有不可磨滅的功績,後來複興黨在國會選舉中大勝利就是宋複華成功的證明。

    正如曆史上宋教仁改組國民黨一樣,作為革命原動力的複興會,經過改組後,挾革命的風雷,聲勢浩大,人數眾多,已隱然執政壇之牛耳。革命後如春筍般冒出的大小黨派,什麽統一黨,共和黨,民主黨等等,根本難以望其項背。

    這意味著國會多數已無問題,無論是臨時大總統,還是正式大總統,要想得到法理上的承認,就繞不開國會。而官員的任命也不會有太大變化。更重要的是臨時政府已經製定的法律法規將保持連續性,設計好的建設步驟也將按計劃實施。

    和談在這樣的背景下召開,陳文強愈發顯得精神煥發。

    按照商議,袁係一方提出了各種麵臨的困難,力爭定都北京。

    陳文強起初並沒有強辯,先是避重就輕,岔開話題。等到他基本探悉了袁方各人的想法,才開始了反擊。

    “北方不穩這是事實,臨時政府也頗為憂慮。為了國家領土、主權不被外人借機攫取,臨時政府願意為袁先生分憂。”陳文強把話題轉了回來。開始逐條反駁,或者說逐條說出解決辦法,“大將籌邊尚未還,湖湘子弟滿天山;新栽楊柳三千裏。引得春風度玉關。當年左忠毅公能抬棺入疆,收複祖國領土,今臨時政府也將克服困難,效仿之。”

    從明代初期翦氏子孫落籍桃源縣楓樹鄉,誕生了“維吾爾族的第二故鄉”。到左宗棠抬棺出征,率部收複新疆,湖湘與新疆都有著深厚的曆史淵源。

    而向北方進軍,則是臨時政府所預定的計劃,也一直在準備著。甚至西北軍區司令已在內部獲得通過,黎元洪主動請纓,要建立左宗棠或劉錦棠那樣足以彪炳史冊的功績。

    行軍路線也已經確定,將沿著古老的商業路線,漢口—狄道州—涼州—蘭州—安西州—哈密—烏魯木齊。這一條商路相對來說比較繁華,人煙較稠密。籌集物資也比較容易。

    當年左宗棠收複新疆的困難要比現在大很多,不管是路途遙遠,還是資金問題,解決的辦法總是有的。

    提起新疆,就不能不說到“新疆王”楊增新,他在新疆人的心目中,毀譽參半。曆史上,在清末民初這樣十分動蕩的年代,雲南人楊增新竟統治新疆長達十多年之久,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

    楊增新字鼎臣、子周。號藎臣,雲南蒙自人,清光緒十五年進士,被選用甘肅中衛縣知縣。在甘肅任職近二十年。因施政有方而聲譽大增,地方百姓曾立德政碑、建生祠以頌其德。

    清光緒三十三年,楊增新調任新疆陸軍學堂總辦,次年經新疆布政使向該省巡撫袁大化保薦,陛見慈禧太後和光緒皇帝,升任新疆阿克蘇道尹。在新疆任職初期。楊增新便顯示出善於謀劃、機警過人、敢作敢為的才幹。

    為此,他深得袁大化的賞識和重用。1909年廣州起義,掀起了巨大的革命的波瀾,引發國內政局的劇烈動蕩。其時,新疆伊犁******民族分裂勢力發動叛亂,殺死伊犁將軍誌銳,宣布獨立。楊增新眼看清朝廷覆滅在即,即以保衛省城,維持治安為由,向新疆巡撫袁大化建議,由他出麵招募軍隊。

    楊增新長袖善舞,一邊用懷柔手段進行收撫,一邊大刀重錘,實施武力鎮壓。他靠較多的政治經驗與軍事實力,平定哈密的******起事,又分化並鎮壓了各地哥老會與農民起事,並與伊犁軍政府談和達成統一,並逐漸排除軍政府人物的影響力,掌握實權。他在日記中寫道:“縱一人生而千萬人不免於死,是生者死之根;殺一人而千萬人得遂其生,是死者生之本。故渠魁首所當誅,而為惡不宜輕縱。”

    新疆穩定之後,楊增新熱衷於“小國寡民”、“無為而治”,對臨時政府和北方政權采取的是“雞犬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的不問時事的老子的政治主張,對新疆人民采用愚民政策,認為民眾能種種田,學點手藝就行,不要人們有知識和政治思想。

    他對各族人民實行羈縻與牽製政策,先分而治之,後統而治之。他常說:對部下應“趨之以事而觀其行,臨之以利而察其廉。”楊增新不相信科學知識,他認為中國過去儒道佛學以及各雜家的書籍盡可以夠用,不必向外人多事追求,最多學學製造槍炮、汽車或其他機器就行了。

    而楊增新生怕軍隊串通犯上作亂,有意將新疆駐軍的係統打亂,互不交往,各自為政。同時,軍隊的待遇低,裝備差,缺少訓練。如新疆陸軍第1師,按編製應轄兩個旅,實際人數隻有一個團左右。該師師長蔣鬆林年逾七旬,白發蒼蒼,已是風燭殘年。哈密、喀什、伊犁三地名義上各有駐軍一個旅,實際上除伊犁外,其他兩地的駐軍都不足一個團。他還比喻說:“譬如一串錢,灑在地麵,如要重新串聯在一起,需要一個錢一個錢地拾取,既費時。又費事。”

    確實,這些軍隊被拆得零散,是對楊增新的統治構不成什麽威脅,但同樣對鋪天蓋地。蓄謀已久的政府軍來說,也費不了太大的力氣。

    這就是辯證法,楊增新肯定沒學過,現在想學,也已經晚了。

    而臨時政府要控製西北地區。還有一個後續的重要目的,那就是移民屯墾,既建設開發新疆,又緩解一些地區人多地少而造成的租佃矛盾。

    曆史上在乾隆朝全國人口突破三億大關後,人地矛盾尖銳,大量內地貧民迫於生活壓力,“走西口”、“闖關東”、“蹚古道“和“下南洋”,“赴金山“,形成近代五股大的移民浪潮,都是以謀生為特點的非官方行為。

    其中民間所說的“走西口”中的“西口”一般指山西省朔州市右玉縣殺虎口。走出這個西口。就到了昔日由山西人包攬經商天下的歸化與綏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