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很擔心大伯會被打出屎

字數:4839   加入書籤

A+A-


    “依照此書的描述,武相與精神意誌倒是有點相同,若是覺醒武相,眉心泥丸會留下武相印記……”

    李小閑把房門反鎖,準備開始召喚他的武相——那口青銅鼎。

    閉眼,感知。

    接著李小閑仿佛聽到雷音響動,轉而眉心處一道蓮花印記閃現,然後整個人的精神像是被瞬間掏空。

    下一刹,他的手心升騰出一股灼熱。

    當他睜開眼,就見到自己的右手手心,有一口虛幻又古老的青銅鼎滴溜溜旋轉。

    武相大致可分為三等。

    上等武相是元素武相。

    比如火武相,冰武相……等等。

    元素武相並不多見,排在第二等的獸武相與第三等的器武相卻是較多。

    獸武相,多種多樣。

    憑借人體與獸武相的結合來增強自身實力。

    書籍上稱之為人相合一,以此達到攻防目的。

    譬如一名武夫的武相是鷹,那麽一旦召喚附體,人就可以像鷹一樣擁有虛幻的翅膀,會有相應的飛行能力。

    不過前提條件是,武夫的品級需到五品的銅骨境,要是沒到這個境界,冒然召喚武相有可能會被反噬…

    器武相,包括輔助以及防禦的武相。

    這種武相不會附身,也不能提升武夫的力量。

    但是卻能夠加持武夫使用的兵器或者戰甲,使其攻擊或防禦瞬間提高無數倍。

    並且凡是覺醒了器武相,自身倒是不需要達到五品銅骨境,覺醒之日就可以召喚出來。

    書籍看完了,李小閑望著自己手裏的武相青銅鼎,越看越覺得不中用。

    武器不像武器,防禦不像防禦。

    ……好在片刻之後,他像是通過青銅鼎感知了遊蕩在空氣中的元力,並且滴溜溜旋轉的過程中,仿佛在為他煉化著那些元力。

    武夫修煉,元力是根本。就像吃飯喝水,元力是武夫真元的源泉。

    “這些飄蕩在空氣裏肉眼不可見的細小微粒,就是元力嗎?沒想到我的武相是助我修煉之用……也就是說我自己不用苦哈哈的去修煉,隻要召喚武相出來就可以了。”

    李小閑有點興奮的想著。

    果然,大概在過了一盞茶時間之後,他明顯感覺到四肢百脈傳來疼痛,同時伴有肌肉顫動的膨脹感。

    他有過鍛體的經驗,雖然在十歲時因那場武相沒覺醒成功的高燒,再也不能修武。

    不過記憶仍在。

    “九品鍛體?我的天!一盞茶時間,我從小綿羊變成了鍛體境武夫……”

    忍著疼痛,李小閑吃驚的長大了嘴巴。

    覺醒了武相,我早晚會變成一名高品武夫

    緊接著,內心一股豪氣瞬間升起。

    “哈哈哈……”

    李小閑在房間中,發出了猥瑣的笑。

    ……

    陸子期與他的幾位兄弟姐妹,下午陪他父親見客,好像是南方某個世家大佬。

    聶大馬夫得了閑,又去了一趟東都刑察司。

    他單名一個空字,曾與李言是同僚,後效命於陸府,雖說這些年一直充當陸子期的馬夫,不過已是一個官場老司機。

    刑察司是刑部的下屬機構。錦州是東都,刑察司直接受命刑部。

    餉銀案發生在東都,盡管之後刑部直接過來拿人,但是形察司留有備案。

    為了給李小閑搞到案件卷宗,聶空請了刑察司幾位官差喝了頓花酒,還真被他搞到了卷宗。

    揣著卷宗,聶空頗為得意,心說自己不愧為撲街,不管是個人武力值,還是辦事效率都強於很多人。

    夜幕降臨。

    聶空回到了陸府, 把卷宗送到了李小閑手上。

    “卷宗是我借來的,快點看完,明日一早我還要送回去。”聶空囑咐道。

    “……”

    “卷宗是我借來的,快點看完,明日一早我還要送回去。”聶空臨走時囑咐道。

    “……”

    李小閑默然點頭,目送聶空離開,然後關門,迫不及待開始閱讀卷宗。

    翻開卷宗,其上有勘檢、敘供、擬律……勘檢是對現場勘查記錄說明,敘供就是審訊記錄,然後就是擬律。

    根據勘檢、敘供等等線索,形察司最後作出審結意見。

    審結意見是大伯瀆職,並有重大嫌疑勾結劫匪。

    這是刑案的流程,之後會上報刑部,由刑部最終結案。

    隻是餉銀案不出一天就驚動朝野,刑部直接過來提人。

    雖然將案犯與案件卷宗一起交於上級刑部,但刑察司也會備案一份歸檔。

    餉銀案卷宗除了這些之外,還有銀庫的勘察記錄,以及錢運使與銀庫總管的口供。

    ……

    “一名警員,應該像水一樣,平靜時,無孔不入……”

    認真研究著案件卷宗,李小閑整個人平靜的跟水一樣。

    依卷宗所述,三十車餉銀從銀庫裝車時,錢運使與銀庫總管負責清點過秤,並且刑察司在案發後的第一時間分兩撥人,分別到銀庫和餉銀丟失地點勘察。

    “……派人去銀庫勘察,從這一點看刑察司辦案還挺有洞察力,但是擬律我大伯勾結劫匪,簡直是狗腦子……不知司職是哪位。”

    李小閑喃喃自語著,旋即閉上眼睛,意識深度沉浸在卷宗當中,對卷宗提到的各個細節再抽絲剝繭,進行推理。

    一個大案推理,至關重要。

    首先要判斷案件的大致方向,前提是要有優秀的觀察力與洞察力。

    觀察細節,判斷作案的動機。

    這樣才能更有效的找出線索。

    尋找到相關線索,再梳理線索之間的關聯,就像拚圖一樣拚湊起來。

    如果各種線索無法連接起來,說明線索不夠,或者剛開始就判斷錯誤。

    “大伯和他手下的口供總結起來就倆字,冤枉,根本沒線索可尋。”

    李小閑的腦海裏先是梳理他大伯李言與他手下役卒的口供,仿佛看到大伯在審訊時冤枉的像吃了黃蓮似的苦瓜臉。

    餉銀案的初審是刑察司,對李言應該沒用刑逼供。

    雖然刑察司直屬刑部,不過畢竟都是在東都共事,抬頭不見低頭見但是到了刑部大獄,就不得而知了。

    李小閑很擔心大伯會被打出屎……

    刑部官員李言!你還不招嗎?來了,大刑伺候!

    李言我冤枉啊銀車交接時,我親自開箱檢查過,的確是餉銀可怎麽就不翼而飛了

    刑部官員用刑!

    大伯啊啊啊~

    李小閑心疼大伯,這世間也隻有他這麽一個親人了。

    大伯,銀色肥皂了解一下。再熬兩天,我一定會救出你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