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三味書屋

字數:7929   加入書籤

A+A-


    

    府學學子突然有了灑掃任務,這個任務也有了新名詞,叫打掃衛生,包括爐亭衛生和環境衛生。

    嗯,還有勞動,不定期。

    這本是齋仆的事,為什麽讓我們打掃?

    我們是讀書人,我們的任務就是讀書,幹這種卑賤的粗活,有辱斯文。

    還讓不讓我們活了?

    學生抵觸較大,怨聲載道,但學校態度堅定,把打掃衛生寫進學校規章製度。

    學校免費提供食宿以及書籍借閱,學生不應該用實際行動回報學校麽?

    所以,打掃衛生是學生應盡的義務。

    再說,這也是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精神,不至於功名無望的時候,成為百無一用的書生。

    當學生抵觸情緒最大時,府學發出通知,凡是不打掃衛生的學生,按違反校紀校規處理,輕者取消免費食宿,免費書籍借閱資格,嚴重者驅逐出校。

    府學耍流氓,學生隻能逆來順受。

    取消免費食宿和書籍借閱資格,對寒門子弟來說就是滅頂之災,更不要說驅逐出校了。

    所以寒門子弟首先閉嘴。

    富家子弟根本不在乎免費食宿,他們大多時候就在外麵吃,至於不讓借閱書籍,大不了在書店買。

    但被驅逐出校就害怕了。

    明顯,驅逐出校是府學底線,觸碰底線絕對沒有好下場。

    府學教學優勢明顯,如果被開除去其他學校,相當於舍棄別墅去住茅草屋,將會被府學學生遠遠超越,中舉的可能性急速下降。

    為這點小事舍棄中舉的機會,極為劃不著。

    而且大多富家子弟是托關係,花重金才進的府學,進校的時候肯定有好多規定,比如孩子若違紀,那麽????????????

    被開除的話,不說雞飛蛋打,也不說父母饒不了他們,到下一個學校,他們也會被別人看不起。

    所以學校一強硬,學生都軟下來。

    其實抵觸情緒較大的大多屬於富家子弟,那些寒門子弟幹慣了農活,打掃衛生這種小事,還不是手到擒來。

    富家子弟雖然遵循規矩,但不屑去幹這些粗活,與生俱來的優越感,讓他們放不下麵子,紛紛出錢讓寒門子弟替他們打掃衛生。

    有錢不賺是王八蛋!

    利用閑時間創收,補貼用度,寒門子弟樂得幹,有人還承包了好多衛生。

    牢騷最多的當屬馬奕。

    他清楚這事的始作俑者是孟青雲,但他又不敢公開攻擊。

    孟青雲給他們教授算學,從這個角度說,也是他們的授業老師,隨意攻擊便是不尊師重道。

    馬奕開始反複旁敲側擊。

    孟青雲都是輕描淡寫搪塞,他不喜歡和這種紈絝辯論,沒一點意思。

    但今天馬奕的話,讓他不得不應聲。

    “學生把齋仆的活幹了,齋仆失業,家裏無米下鍋,這就是搶飯碗,學校這事鬧得全城怨聲載道,簡直是給斯文蒙羞!”

    “你有病?幾個齋仆就鬧得全城怨聲載道?好像府學把撫州府百姓的飯碗都搶了一樣。你們馬家兼並那麽多良田,百姓無地可種,你勸你爹了嗎?你聽到民眾怨聲載道了嗎?”

    一句話就讓馬奕無話可說,孟青雲義正言辭道,“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齋仆離開府學,還有很多就業機會,隻要他們勤勞,怎麽會無米下鍋?你這是妖言惑眾,故意抹黑府學,我個人認為,你不適合在府學讀書。僅此一次,以後若再聽到這種語調,我會告訴山長,按校規處理。別認為有錢就了不起!”&bsp&bsp

    句句誅心,氣得馬奕想辯解,卻又無話可說。

    孟青雲深受山長和校內學究喜愛,還與知州關係好,如果真奏他一本,還真不好受。

    頓時,馬奕對孟青雲的好感降為零。

    他對孟青雲的敬佩僅來自於算學,如今速算他也學的差不多了,所以覺得孟青雲也不過爾爾。

    說起速算,這是當下府學最熱的話題,學生隨時都在相互考較,看誰算的又快有對。

    學究也學習研究,發現很好掌握,通俗易懂。

    要知道好多學究對算學都是一竅不通。

    算學熱潮在府學持續,以至於後來發酵到校外,這一點誰都沒有想到。

    孟青雲深知,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在這個時代,尤其深刻。

    書對任何一個家庭來說,都是寶貝疙瘩,就和土地一樣,會世代傳下去的東西。

    尤其祖宗去世,能在棺木中枕本書,就是最大的功德。

    書中自有千鍾粟,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祖祖輩輩都揣著這個夢想,激勵孩子們努力讀書。

    書中什麽都有。

    但,書實在是太貴。

    富家也會斟酌,窮家會顫抖的價格。

    而府學就給學子們解決了這個問題。

    圖書閣藏書數萬,各類經典都有,都是雕版印刷,學生可以免費借閱。

    孟青雲是借閱圖書最勤的學生,沒事就閱讀各類書籍。

    他太需要讀書了。

    他需要大量讀書,來了解這個熟悉而又陌生的世界。

    了解它的過去,了解它將來的走勢,關鍵是有一天他背誦一首詩,作者得是孟青雲。

    時間飛快,轉眼九月下旬,族長來信,三味書屋竣工,好多事情需要孟青雲敲定。

    孟青雲立刻請假回家,雇傭了幾輛馬車,車上裝的都是印好的書。

    他讓輪休的孟寒雲先押送書籍回去,自己則去縣城見杜茂才。

    杜茂才就是他理想的老師。

    杜茂才聽孟青雲要高薪聘用他去私塾教書,躊躇良久,答應下來。

    在城裏生活處處都得銀子,家裏本就不富裕,幫孟青雲補習,日子才有起色。

    幾個兒子也已長大,讀書、趕考、娶妻都要銀子開道,有錢賺自然是好事。

    剛剛和老婆說明情況,杜夫人難得大方,她特別通情達理,說青雲,帶著你師傅去吧,他是你最需要的人!

    這話讓孟青雲都摸不著頭腦。

    等弄清楚,他和杜先生都到了光明村。

    教育是大事。

    所有儀式舉行完,就該開學了。

    孟青雲說出自己的想法。

    七歲的孩子都要上學,不論男女,隻有孟氏年輕人的文化和思想水準提高,孟氏才會真正發達。

    莊稼人女孩子就沒有讀書的,孟青雲這麽一說,倒引起熱議。

    都說女孩子就應該學女紅廚藝,將來嫁個人就對了,何必去讀書。

    但孟青雲堅持,也沒有說什麽大道理,隻說了家裏有七歲到十歲之間的女孩,如果不讓讀書,他印刷的課本,男孩需要掏錢買。

    還有啥好說的,又不掏錢,都去上學唄。

    孟青雲將學校分為三個班。

    七到九歲為小班,十到十二歲為中班,十二歲以上為大班。

    當然,按受教育程度,那些一天書都沒有讀過的孩子,雖然十二歲了,也隻能去小班當孩子王。

    各班的教材不一樣,小班啟蒙教育,課本就以《百家姓》、《弟子規》、《千字文》等為教材。

    中班開始接觸四書五經。

    大班就是個童試強化班,由杜茂才授課。

    中班和小班由馬先生和兩外一個先生授課。

    先隻能這樣。

    從下一輪開始,孟青雲就將七歲孩子放在一年級,然後一直讀到六年級,然後直接升到童試班。

    課程也不再單單是四書五經這些,數學音體美等都要涉獵。

    他要讓三味書屋出來的孟氏子弟,盡量成為某一個領域的佼佼者。

    孟青雲買了一批課本,然後推掉校長的職務。

    這事確實高大上,但若成為麵子工程的話,根本沒意思,故而三味書屋的校長是族長孟學義。

    不過,孟青雲表示,三味書屋老師的聘請必須由他說了算,老師的薪水由族中公有資金支出。

    啥也自己出,就會有依賴性。

    杜茂才見三味書屋辦的有聲有色,要求自己兒子也來這兒讀書。

    孟青雲當場答應。

    並說以後三味書屋的先生,自己的兒子或孫子來讀書都免費。

    番椒已經紅彤彤一片,下個月就能收了,這事還得有人負責,孟青雲早想好人選了,就是小姐夫王永勝。

    而且王永勝也是物流公最佳負責人。

    所以去府城他帶著王永勝,把前期工作先做好。

    到府城,孟青雲很快就成立了順風物流中心,然後利用影響力,和五個車行簽訂合作契約。

    暫時物流中心肯定沒有幾個生意,以後若是做大,肯定得有自己的車行。

    不過孟青雲一點都不擔心,發展一兩年,物流中心肯定是賺錢的買賣。

    他沒有想到的是,在他培養下,王永勝居然把順風物流做成一個全國大企業。

    這是後話,暫且不提。

    回到府學,孟青雲發現入坑了。

    速算已講完,他客串的算學老師還不取消。

    究其原因,是他離開府學這幾天,出現了好幾件大事。

    首先是晏翰博,自從學會速算後,他技癢難忍,問賬房要過來一冊賬本開始核算。

    晏翰博心情愉悅,速算核對賬目就是快!

    最後問題來了。

    收支不一致,有很大的出入。

    起初他還認為自己算錯了,再次核算發現自己的數據沒有錯。

    這說明了什麽?

    這說明有人造假貪墨。

    晏翰博大怒,立刻要來所有賬本,連夜核算,最後發現貪墨巨大。

    事實擺在麵前,賬房隻能招認這些年和管家聯合貪墨的事情。

    將蛀蟲送官後,晏翰博將此事告訴府學其他學究,大夥都去核查賬本,發現不同程度的貪墨。

    而後山長又讓幾個學生核查學校食堂賬本,結果挖出了大貪。

    山長大義滅親,將自己小舅子辭退,換人後,食堂夥食質量立刻提高,學生吃著飯,心裏感謝孟青雲。

    此事越傳越邪乎,最後知州請府學十幾個學去州府查賬,居然查出一窩蛀蟲。

    所以,孟青雲算學學究的帽子去不掉。

    孟青雲知道後也是無奈苦笑。

    看來這是天意,既然如此,他就用自己數學學渣的水平,把掌握的數學知識都傳授給這個世界。

    你們千萬別嫌棄!

    嗯,講什麽好呢?

    引入阿拉伯數字?

    算了!

    那樣太妖怪化,還是保護自己????????????那就先從數位講起,讓他們學會用豎式計算。

    循序漸進。

    等時機到來,再引入阿拉伯數字。

    到時候水到渠成,方程也能教授了。

    哈哈,想不到前世的數學學渣,竟然成為今生的數學大師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