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悄咪咪地坑人!
字數:3620 加入書籤
新婚第二日,鄧真珠接手後院六典,六典典令是謝詢親自挑選指派的,清閑居的六位清字排行大侍女,安靜柔和穀泉。
新婚第三日,中秋之日,改元熙寧。謝康陪鄧真珠回門。傍晚申正二刻(16:30),袞袞諸公攜眷入宮,赴宴。
酉初三刻(17:45),豫章長公主入國師府,住章華院。
酉正一刻(18:15),嘉儀公主入國師府,住頤華院。
酉正三刻(18:45),永嘉郡主入國師府,住碎玉閣。
三人換好常服,來到正院給謝康和鄧真珠敬茶。
鄧真珠每人送了一支金步搖,豫章長公主劉伯姝是牡丹花頭步搖,嘉儀公主李阿五是蓮花頭步搖,永嘉郡主是芍藥花頭步搖。
謝康嘴角微微抽了下,嶽母大人教的很好,新婚三日,新房不能空床……平叔他們在這悄咪咪地坑人!
還沒辦法去找他們說道,真珠先入府是自己說的,嘉儀公主同日入府,也是自己說的……看了眼麵色清冷的左孺人劉伯姝,又看了眼五官立體,有些混血風情的右孺人李阿五。
謝康手指摩挲了下茶盞,霓裳羽衣舞的領舞人選,有了。自己這個謝三郎,美人福不弱於李三郎,還不用去從別人手裏搶人,幸運值比李三郎高的不是一星半點……難怪會被稱為前夏第一美人,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
媵侍劉嬛……沒見都不是很驚豔的那種,湊在一起卻很美,讓人忍不住想去仔細端詳,看看到底是什麽樣子的美人,乖巧地坐在劉伯姝下側……真的很乖的那種。一看就是被保護的很好,溫室裏長大的。很適合同桌的你或者白衣飄飄的年代,mv女主角。
鄧真珠眼角餘光看到謝康的表情,鬆了口氣,阿娘說要處理好後院,不能讓樂安累著……明明是自己更累。阿娘說不要糾結什麽新婚三日不能空床的事情,今夜應該會去左孺人那裏……吧?
謝康放下茶盞,輕聲說道:“今夜中秋之日,一會在後園三潭印月賞月,你們回去收拾一下,會有人帶你們過去。”
三人站起身來,行叉手禮,默默退出正院。
鄧真珠好奇地看向謝康,問道:“樂安,那裏有什麽特別之處嗎?”
“說出來就沒意思了。”謝康含笑看著鄧真珠,溫柔說道,“曾祖和祖父他們也會過來。你去換下新襖裙,兩個小包子很快就會跑過來。”
鄧真珠想到那兩個小妹妹,站起身來,笑道:“好~”
貼身大侍女南越南枝忙跟上,原來那四個,今日直接被留在太尉府,國師的話都敢不聽,估計會……沉塘。
廳堂外,典寢令清泉將今夜的安排遞給玉竹,低聲說道:“請第下決斷。”
玉竹接過縑帛來,默默來到謝康麵前,雙手捧到他麵前。
謝康展開縑帛後……這是幾個意思?把我當成什麽了!這三個和青杏流蘇能一樣嗎?那是已經很熟悉的人!和上一世那些,也不一樣,那隻是逢場作戲。難怪那些不能修煉或者修煉資質不夠的人,很容易嗝屁,美人太多,也是麻煩。合上縑帛,輕聲說道:“今夜孤在正院,此事後議。”
玉竹輕聲應諾,又將縑帛還給典寢令清泉,低聲說道:“第下留在正院,這事急不得。”
清泉朝謝康行叉手禮,收好縑帛,轉身離開,這事要和國相說聲,免得認為是典寢不盡職。
謝康默默翻白眼,拿出尺牘來,以指代筆:後院暫停進人,誰的閨女孫女徒弟,都不要
鄭洪正在八卦台俯查建康城,看到尺牘上的消息,眉毛微抬:放心,你五師姐短期出不了關
鄧慶之和謝詢正在清閑堂下棋,看到消息後,相視一笑。
鄧慶之落下一枚黑子,笑道:“玄度,樂安這是剛反應過來~”
“色令智昏,說的就是他。”謝詢落下一枚白子,淡淡笑道。“一會去三潭印月,平叔說會賞到三十二月的美景,比宮城夜宴有趣得多。”
鄧慶之投子認輸,“說的好像不去國師府,你就會進宮一樣,越過越孩子氣,是和阿南學的嗎?”
謝詢想到自己家那個小吃貨,無奈搖頭,說道:“某可沒她那麽好的運氣,白米和元悟空現在都成了她的跟班。”
在謝南薑讓出自己的麻辣小魚幹和秋蜜桃後,白米和元悟空解除擔心被吃心魔,一個得到菩提……大乘佛法叫菩薩,金蟬菩薩果位,一個踏破生死境,成為悟空法師。一貓一猴成為謝南薑的哼哈二將(這個名字是謝康給起的,大家覺得很適合)。
鄧慶之忍笑說道:“某覺得南薑大帝的說法,很有可能是真的。”
“促狹!”謝詢一揮手,收好棋子,白了鄧慶之一眼,說道,“我們這就過去,樂安那裏的美食,確實不錯。”
“發現把真珠嫁過去,某有點虧。”鄧慶之站起身來,微皺著眉說道,豹眼裏充滿懊惱。
謝詢也站起身來,直接劃破虛空,來到青溪草堂,比出現在門口好得多,“要知足,要是按你說的右孺人,上門更難。”
鄧慶之一拍額頭,疑惑地問道:“你說某怎麽就想到,讓真珠入國師府呢?”
剛趕過的道祐、鄭洪和謝暄:“……”回門都回了,現在問這問題,反應……有點太慢了吧~
謝詢感應到尺牘有消息過來,拿出來看……“別閑聊了,陛下微服過來,盧清江陪著。”
鄭洪眉毛微挑,不按常理出牌,別想插手國師府後院。
鄧慶之的眼睛微眯,今晚是第三日,誰也別想搗亂。
……
三潭印月
元嘉……熙寧帝看著先後趕過來的人,就知道這些人都會來國師府。
康勝看人來齊了,請人上船。國師夫人等女眷,從另一處上船,由兩位小女郎陪著。
兩艘雙層畫舫,輕輕飄在湖上,康勝輕輕捏碎一小塊玉符,三座石塔同時亮起燈光來。石塔淵源的石洞,透出昏黃的光來,印在水麵,與天上月的月影,相映成趣。
熙寧帝輕聲笑道:“巧思至此,叔時先生,真乃神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