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4章 再度開拔

字數:2035   加入書籤

A+A-




    貞觀十七年。驇唐三藏西出長安的第四年,也是王明西征的第四年。在孫悟空的一套坑蒙拐騙的手段操作之下,太上老君派下來的金角銀角,在嚴重缺乏社會經驗和實戰經驗的情況下,被孫悟空輕鬆的解決了。然後唐僧四人組再度啟程。在夏秋之極,路過寶林寺,唐僧借宿受氣,但是孫悟空以武力鎮壓,讓唐僧在寶林寺獲得了足夠的尊重。在休息一夜之後的唐三藏,啟程前往烏雞國。欲讓烏雞國國王蓋通關文碟。唐三藏在寶林寺休息的時候,被一隻自稱是烏雞國國王的鬼魂,請求唐僧幫救命、同時幫忙奪回國家。驇··············寶象國原址上,精美華貴的大帳內,王明身前的作案上,鋪開一張地圖。地圖上麵繪製這諸國地貌。在王明的下方,左右兩側站立著眾多的大臣。“稟告陛下,鐵路軌道已經在半個月前,成功的在流沙河上成功接軌。”一名全身披著黑色甲胄的士兵稟報道。驇王明點頭道:“做的不錯,命令後方將物資運來,同時傳令三軍,準備開拔,大軍將會在三天後在此西進。”隨即帳中之人快速的退出營帳,獨留王明一人。鐵路打通,也就代表著東土大唐的資源可以快速的教導王明的手中了,同時大軍也可以在此開拔。之所以選擇此時大軍在此開拔,就是因為現在正是冬季,是大軍征戰的最好時間節點。對於這個時代的士兵而言,酷熱可比嚴寒可怕的多了。士兵裏三層外三層的鎧甲,穿在身上,還要進行路途遙遠的行軍,熱天怕是仗還沒有打,士兵就成片的中暑了。同時古代也在等秋收。驇秋收之後國家才有糧食打仗,同時帝國也才有可以搶奪的東西。烏雞國!這是王明將要征討的第二個國家。即便是奎木狼沒有傷害到玄甲軍,王明也是要等孫悟空過去之後才會出兵的。因為在孫悟空他們過去之前,烏雞國的國王是青獅子精在哪裏假扮國王。青獅精你別看他被孫悟空弄的狼狽,他的實力是很強大的。而且青獅精的能力也是極度的強悍。驇這個強悍不是說他的戰鬥力,而是說他的管理能力。烏雞國的原本國王的能力其實很差,反而是烏雞國落到了青青獅子精手裏,國家變的更加的強大和富足。有推測,烏雞國的國王原本是行腳僧,在寶林寺吃了六七年的白食。在被趕出寶林寺後,擊敗此地的原本國王,成為了新人的國王,改國號為烏雞國。所以才有了文殊菩薩,化為凡僧,請烏雞國國王前往西天,讓烏雞國的國王成為金身羅漢,但是他卻被烏雞國國王將他捆了,然後又在河水中泡了三天三夜。這可以說就是文殊菩薩的報仇行為。驇青獅精因為被閹割了,所以在擔任國王的三年中,兢兢業業一心一意的治理國家,國家的變的富足強大。同時青獅精也沒有明確的說他傷害過什麽人的性命。還有一種說法是青獅精被閹割之後,變的有些不正常,對於這個烏雞國國王有別樣的感情。文殊菩薩報仇理弄死烏雞國國王,可是青獅精也隻是將其泡在水裏三年。同時在青獅精在再次看到烏雞國國王的時候,原文道:心頭撞小鹿,麵上氣紅雲。青獅精會害怕嗎?顯然不可能害怕一個凡人。驇將烏雞國治理的井井有條,純粹的就是彌補愧疚。王明在青獅精擔任國王期間去征討,明顯是自找不快。現在唐僧師徒,已經抵達烏雞國,那麽青獅精也是時候離開了。王明突然心頭憂慮,思索道:“有一種說法這個烏雞國,其實是如來佛祖和文殊菩薩利益的角逐地。我去攻打烏雞國,應該不會出現什麽波折吧!“烏雞國的國王說起來是國王,但是卻是無法和唐皇李世民比較的。因為中國的曆朝曆代,不關你事篡位還是搶奪,最後都是承認前朝,是繼承的上一個王朝的法統。唐皇李世民的皇位,可以追溯到天皇伏羲、地皇神農、人皇軒轅。驇也可以說是人王之位就在中土那邊傳承。所以,即便烏雞國國王也是國王,但是基本沒有什麽龍氣庇佑。“算了,走一步看一步吧!我如果不去攻打烏雞國,像唐三藏他們這樣消耗人王氣運,我怕是經不起耗。”王明最後心頭一橫,還是決定去攻打烏雞國。王明在這一年時間裏麵,並沒有閑著。雖然本體沒有離開過一次寶象國這片土地,但是分身走過的地方可就多了。有在這一年當中,王明派出分身去過古希臘、古埃及、古北歐、古東瀛、古印度……驇這些地方王明也是都求證過,都擁有本土神靈。隻是王明不知道,哪些神靈和王明所在的中土的天道,是不是同一個。這些東西都不是此時的王明可以探究的,王明自然也不會去主動探究,隻是在思考如何度過西遊。兵馬西征靈山,雖然靠著人王的氣運,王明不用畏懼諸佛菩薩的傷害。可是,人王是有其壽命限製的。這是諸神共同製定的限製,人王不可修煉長生之法。驇王明奪舍李世民,其實並不能算是奪舍李世民。王明需要的是他的命格和氣運,並不是什麽肉身。此時在離開李世民的腦中泥丸宮裏麵,王明的真身就在這裏。真身不是不能出去,而是出去後沒有多大的用處。本體不能搞事,高手機會被諸佛菩薩發現端疑。要搞事隻能用唐皇李世民的身,即便發現問題也不能動李世民。限製如此之大,王明也依舊要留在這個世界,就是在尋求突破之法。驇的等級本高,但是它的限製了生靈突破太乙金仙的資格。所以王明才會穿越世界,來到這個世界。在這個世界王明有機會突破太乙金仙,步入大羅金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