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一戰定乾坤

字數:7566   加入書籤

A+A-


    右北平,公孫瓚府邸。

    自從公孫紀送來消息後,公孫瓚就下令讓分散在各處的將領統統領兵回來,到現在為止,田楷率領的一萬兵馬和單經率領的五千兵馬已經到了右北平。

    雖然此時公孫瓚的手中隻有一萬五千兵馬,而劉虞帶來的有五萬兵馬,但公孫瓚一點也不慌張,他甚至還有點想笑。

    劉虞居然在出兵前還天真地說隻殺自己一人,他真以為戰爭是小孩子過家家嗎?

    這樣的人竟然有信心敢來征討自己!

    不過公孫瓚的高興並沒有持續多久,就見一人急匆匆地從府外走了進來。

    “嗬嗬,玄德你也來了。”公孫瓚一邊讓仆從給劉備上茶,一邊邀請劉備坐下。

    劉備此時哪有心情喝茶,他坐下後直接開口問道:“伯珪,劉公是不是要領兵來討伐你了?”

    問完,劉備側了側身子讓自己完好的那隻耳朵朝著公孫瓚的方向,以防漏聽什麽重要的消息。

    公孫瓚沒有隱瞞劉備,很輕鬆地點點頭:“確實如此,這會兒應該快到北平了吧。”

    聞言,劉備大急:“哎呀伯珪,你怎能與劉公為敵呢?你可是劉公麾下的郡守啊,按理是要受劉公管製的!”

    劉備此時的心情糟糕到了極點,他好不容易在公孫瓚的陣營中有了一些立足之地,到時候隻要殺一些異族就能賺取到功勞,將來要是被劉虞得知,說不定還能被劉虞拜為一方郡守。

    一個郡守對此刻的劉備來講絕對是重量級人物,就像公孫瓚這樣,劉備三兄弟還不是要給他打工看他臉色行事。

    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跟劉虞保持正常的從屬關係,否則劉虞難道腦子進水了找個跟自己不對付的人來當太守,然後讓幽州出現公孫第二?

    劉備本以為公孫瓚便是再怎麽不服劉虞也多少能夠遵守表麵上的秩序不會輕易得罪劉虞,然而他才出北平沒多久,公孫瓚與劉虞即將開戰的消息就傳到了他的軍中。

    公孫瓚怎麽可以跟劉虞開戰呢?

    他怎麽敢啊!

    在劉備看來,劉虞那是真正的德高望重的皇室宗族,以劉虞的幽州的地位,公孫瓚若是敢對他實施暴力反抗,到時候不說在百姓中會失去人心,便是在冀州的各級官員中也會被孤立起來。

    這是劉備不想看到的,因為他還想借著公孫瓚這顆大樹繼續往上爬。

    然而,實事卻沒有向他想的方向發展,公孫瓚不光反抗了劉虞,而且已經由不得他去阻止這一場戰爭的到來了。

    此時此刻,還在公孫瓚陣營中的劉備顯然會在幽州的各級官員包括百姓心中打上公孫瓚陣營的標簽,這樣一來,不管事後公孫瓚是贏是輸,他劉備都難以在幽州立足了!

    因為劉備從出道以來打著的就是漢室之後以中興漢室為己任的旗號,這要是加入了公孫瓚的陣營反抗劉虞,豈不是自己在毀自己以往傳出去的名號?

    而現在想要挽回自己名號的唯一辦法,就是‘棄暗投明’!

    所謂棄暗投明就是此時此刻脫離公孫瓚的陣營加入到劉虞的陣營中,並且公開表示自己與公孫瓚斷絕關係,這樣才能挽回自己以往的形象。

    再不濟也要脫離公孫瓚的陣營,與公孫瓚劃清界限,這樣才能保持自己以往傳出去的名聲不受影響。

    隻是,這樣做他與公孫瓚之間就沒有再調和的可能了。

    劉備清楚公孫瓚的性格,他對自己人或許豪爽客氣,但對敵人絕對是心狠手辣絕不留情的人,因為一直在打異族的他容不得半分情麵!

    劉備覺得很心累,眼看著自己的經營就因為公孫瓚的一個愚蠢行為要會與一旦,他的心情就沉到了穀底。

    如果可以,他現在就想砍下公孫瓚的腦袋去投奔劉虞,隻是這樣對公孫瓚又有不義,一樣會毀了他的名聲!

    左右為難,劉備都快氣瘋了!

    與劉備不同,公孫瓚此刻的心情倒是不錯。

    他本來就看劉虞很不爽了,兩人的政見不合是最關鍵的一點,公孫瓚勸說多次沒有得到劉虞的認可後就已經對劉虞產生了一點別的想法,再加上冀州的潘鳳、長安的呂布、汝南的袁術等等都在攻城略地擴大地盤。

    這讓公孫瓚那顆蠢蠢欲動的心怎麽也平靜不下來。

    憑什麽劉虞這種愚昧之人能夠占著幽州的大好權利?憑什麽他拚死拚活驅幹異族到頭來還要被劉虞責備?憑什麽...

    公孫瓚心裏對劉虞的不滿多到他自己都數不過來。

    不過現在一切都不重要了。

    劉虞已經起兵,他與劉虞之間最終還是要依靠武力來解決最終的對錯,而這一點正是公孫瓚擅長的!

    “玄德,我知道你對劉虞頗有好感,這次劉虞的事情你也不用插手,我自會將他處理,到時候你若是有心為我效力,我必定重用於你,若是你有別的想法,我也不願與你刀兵相見,屆時你可自行離去。”公孫瓚喝了口茶說道。

    其實在他心裏還是想要劉備留下的,一方麵是他與劉備的同窗之誼,另一方麵也是劉備的兩個結義兄弟實在是太猛了,公孫瓚覺得劉備的兩個弟弟光憑著勇武就抵得上三四萬的兵馬,如果他能幫著自己對抗劉虞,那麽戰鬥或許會比想象中的更加順利一些。

    不過公孫瓚並沒有抱太大希望,因為劉備的表情已經出賣了他的內心。

    “伯珪啊!你我兄弟多年,難道你還不清楚我的誌向嗎?若是伯珪你要攻打異族,我劉玄德哪怕粉身碎骨也會為你衝鋒陷陣誓死不悔,可...可你要打的是劉公啊!”

    劉虞還是他劉備的同宗兄弟啊!

    這一句話,劉備不敢說出來,也不能說出來。

    當然,劉備即便是沒有說出這句話,他想要表達的意思也已經很明顯了,那就是不想跟著公孫瓚一起打劉虞。

    見此,公孫瓚歎了口氣,心中多少有些失落,畢竟他對劉備可算是掏心掏肺了,結果換來的卻是這個。

    “玄德若是想要離去,須趁劉虞大軍尚未到達之際方可,若是等對方的大軍到了,你就沒那麽容易走了。”說到這裏,似乎是怕劉備在離開的路上不夠安全,公孫瓚又加了一句,“你麾下那三千兵馬便自行帶走吧,也算是你我兄弟一場我送你的臨別禮物。”

    劉備猛然一驚,再看向公孫瓚的時候,他已經揮揮手往後院走去了。

    站在堂中,劉備深吸一口氣,對著公孫瓚離去的方向深深一禮,隨後便毅然決然地離開了府邸。

    待劉備走後,隱藏在公孫瓚府邸內的田楷遣散了埋伏的刀斧手,然後急匆匆地來到了公孫府的後院。

    後院亭中,公孫瓚雙手背負,抬頭看著遠處點著薄雲的天空,神色黯然。

    “主公,為何要放走劉備?”田楷來到公孫瓚身後拱手一禮。

    公孫瓚沒有回頭,隻是語氣頗為傷感地回道:“我與劉備終究是相識相交一場,他也從未對我抱有敵意,我又如何對他下得去手?”

    “罷了,走便走吧,我本就沒把他算在對付劉虞的陣容裏,想要對付劉虞還是需要你們的幫助才行。”

    田楷雖然可惜公孫瓚放走了劉備,但心裏不但沒有感覺公孫瓚優柔寡斷,反而佩服公孫瓚的情義,同時也為自己提出埋伏劉備的這個建議而感到一陣羞愧。

    險些陷公孫瓚於不義之地。

    如此,也隻有擊潰劉虞才能減輕內心的罪惡了。

    “主公放心,我等大軍早已準備,隻要那劉虞敢來,必叫他有來無回!”田楷沉聲說道。

    公孫瓚點點頭:“你先下去準備吧,劉虞估計這裏兩日要到了。”

    “是!”

    田楷領命退下,亭中又隻剩下公孫瓚一個人了。

    許久,公孫瓚歎息一聲。

    “或許人就像這雲朵一樣無時無刻不在改變,而我能做的也隻是在自己改變之際盡可能地保持初心了。”

    與此同時,劉備策馬來到北平城外,最後看了一眼城門上的將士,便頭也不回地往南麵而去。

    ......

    兩日後,劉虞的大軍來到北平。

    五萬大軍在西麵距城十裏的要道口駐紮起來。

    安營紮寨後,劉虞將麾下眾將都叫到了主帳之中。

    “諸位,探報得知公孫瓚與他的一萬五千兵馬都在這座北平城中,而我等手中不過五萬人馬,若是強攻顯然會造成巨大的傷亡,而且我料城中士卒百姓多為公孫瓚蠱惑才會與我等為敵。”

    “所以我欲修書一封傳於城內,若是城中的百姓和將士能夠出城投降,我等便能不費吹飛之力進入北平緝拿公孫瓚了。”

    劉虞立於帳中,臉上並沒有大戰前的緊張,有的隻是對北平百姓和士卒的憐憫。

    他相信城中的百姓肯定是不願意與自己為敵的,甚至公孫瓚麾下的部曲中不願與自己為敵的也大有人在,如果這些人能夠投靠他,那麽這次攻打北平的難度將會降低很多,犧牲也會減少很多。

    劉虞沒有注意,他天真的話讓下方的鮮於輔、齊周等人連連苦笑。

    都這個時候了,劉虞居然還有這般天真的想法,公孫瓚又不是傻子,肯定不會把那些親近劉虞的士卒留在城內,甚至城中的那些世家說不定現在也被公孫瓚給監視了起來,這個時候別說隻是修書一封,就算是拿著信件漫天揮灑也不一定能起到有用的效果。

    不過在場的人都知道,劉虞一旦有了這種天真的想法就會去嚐試一番,反正這次也隻是送一封信而已,對大軍來講並沒有任何損失反而能打消劉虞最後的僥幸,到時候總不能再說出那種不殺其他人的傻話了。

    “既然劉公想要嚐試一番,那便由劉公口述在下記錄吧。”齊周說道。

    “不,讓你代筆顯得誠意不足,當由我親自書寫!”劉虞說著,就從旁邊的小吏中接過筆墨,然後就著絲帛寫了起來。

    很快,劉虞洋洋灑灑寫滿了整張絲帛,這才讓人將他送於城中。

    “除了送信以外,諸位也想想其他的辦法,要盡可能地減少敵我雙方將士的傷亡,想強攻城池這種辦法就不要說了,不到萬不得已我是不會這麽做的。”劉虞說道。

    下方,鮮於輔等人隻能苦笑著討論了起來。

    ......

    劉虞的手書很快就被送入了北平城,然後被士卒送到了公孫瓚的手中。

    公孫瓚拿過手書一看,當場就笑出聲來了。

    “這個劉虞不知是真傻還是假傻,居然還有這等可笑的想法,這樣的敵人我等要是輸了,還有何麵目存活於世。”公孫瓚笑著,將劉虞的手書傳給了田楷單經等人。

    眾人傳過去每看一個人都能引來一陣大笑。

    這個劉虞得有多麽不通兵事才能鬧出這等笑話。

    “主公,劉虞此時依舊抱有幻想,末將覺得他們營中必定鬆懈,再加上劉虞大軍遠道而來乃是疲憊之師,我等若是能夠趁勢夜襲,必能大破敵軍!”田楷站出來說道。

    他的話讓公孫瓚眼睛一亮。

    對啊!

    從劉虞的這份手書中不難看出他是抱有僥幸心理的,這樣一來,軍中的將士必定也沒有太強的爭鬥之心,大軍到了晚上也必定防守空虛,再加上遠來疲憊,還真有可能一戰功成!

    想到這裏,公孫瓚的神色激動了起來,他背著手在堂中來回走動,心裏盤算著今夜突襲能夠有幾成勝算。

    “主公,末將也以為夜襲是目前最快擊敗敵軍的方法,而且末將之前出去打探過敵軍的營寨,那個鮮於輔顯然是個不懂陣法的莽夫,他們大軍的營寨雖然規模龐大,但陣型散亂不堪,營中有多處空隙能夠讓我軍得勢,若是主公想要夜襲,末將願為先鋒!”單經站出來說道。

    單經最喜歡在戰鬥前了解周邊的地形以及敵軍的戰陣,所以這次劉虞大軍剛剛安寨他就帶著哨騎前去查探了,結果讓他非常開心,劉虞的五萬大軍簡直就是烏合之眾,若是公孫瓚讓他強攻敵軍大營,他有信心用五千兵馬就能攻入地方內部,更不要說現在是夜襲了!

    田楷與單經都是公孫瓚麾下能征善戰的將領,他們兩個都一致認為可以夜襲,那公孫瓚也沒有什麽好考慮的了。

    “既然如此,今夜我等兩更造飯,三更夜襲,屆時除了留下兩千人鎮守城池,其餘人全部出動,此次夜襲,必須一戰定乾坤!”公孫瓚沉聲說道。

    “諾!”下方諸將齊聲應和,隨後便下去準備了。

    待眾人都下去後,公孫瓚又拿起了劉虞送進來的手書,看著上麵劉虞的親筆字跡,公孫瓚輕笑一聲,拿起旁邊的火燭將他慢慢點燃。

    今夜,就要讓劉虞的天真付出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