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甕中捉鱉出妙計 生死存亡一線天

字數:2803   加入書籤

A+A-




    【本章主要注釋:1.飛狐口——今河北蔚縣2.蓚縣——今河北景縣3.史建瑭——字國寶,晉國將軍4.朱友文——朱全忠養子5.棗強——今河北棗強】

    蟬玉本該按照事先定好的計劃,隨著周將軍去飛狐口,但由於梁軍突然沒了消息,簡直匪夷所思。蟬玉便與晉王和郭子臣商定,由她隨著太保李存審大人留守蓚縣,以備不時之需。這場仗從臘月開始打打到了來年,一路勢如破竹,可朱全忠的援軍卻不翼而飛,果然有貓膩。

    “打從上次契丹使團來太原府,我就看出你並非一般的女人啊。”李存審大人誇讚蟬玉:“這點道道都被你盯得一清二楚。”

    “大人帶兵多年,要比我看得清多了。”原來蟬玉決定再蓚縣是有原因的,這是朱全忠派兵來的最有效的必經之路。

    “你這是要,請君入甕……”李存審給蟬玉倒了杯茶,格外客氣。

    “是以,一定要個有身份的人前去,才能混淆視聽。”蟬玉指著邊上一本史書會心一笑,兩人想到一處去了,李存審當即拍板:“來人啊,去叫史建瑭將軍來。”

    “和太保大人說話,就是心裏舒坦。”蟬玉抿了一口茶。

    “英雄所見略同罷了,不過,朱全忠這次能親帥大軍,也是出乎我的想象。”李存審倒吸一口涼氣。

    “所以啊,隻有大人你坐鎮,周將軍才好放手去打下幽州。”蟬玉手涼些,李存審便如同照顧晚輩一般,把火盆挪向她那邊。

    “可是朱全忠為何要突然消失,這不合道理,行軍眾多,又不是飛雪,怎麽可能鳥無聲息,說沒就沒了。”李存審愁眉緊鎖。

    “蛇鼠一窩,朱全忠雖然與劉守光交好,卻更願意坐收漁利。”蟬玉一語道破,這一層李存審並不是沒有想過:“可是我的探子報,梁軍老早就已經出發,按道理,爬也該爬來了,真是等的人心焦。”

    “探子也有被騙的時候,我的兄長來信說,朱全忠剛出發不久,交代朱友文代理政事,可信的不得了。”蟬玉目光堅定,李存審也沒有不信的道理:“隻是戰火不斷,今年你又不能回家了。”

    蟬玉的身份其實眾人心知肚明,隻是顧忌著左右不能說破。

    “就算天下太平,從太原府回家也是山高路遠,來來回回的耽擱,隻怕今年趕回去,明天正好能吃上團圓飯呢,寄月相思吧。”說著蟬玉苦笑著,這個率真的脾性,怪不得相處久了,大家也都願意接受這個女公子。

    “老遠就聽見你們閑聊,全然不像要打仗的樣子啊!”史建瑭未見其人,先聞其聲。他久經沙場,至少在蟬玉為官的日子裏,還沒有在太原府露麵過。蟬玉見他快要進來了,便先站起身來,規規矩矩的行禮。

    “這……”這一客氣,史建瑭倒是不知所措。

    “這就是名聲大噪的朱否大人,人家這樣客氣,國寶啊,你總不該讓人家一直站著吧。”李存審趕快引薦,史建瑭一看連李存審都對這樣小丫頭片子禮遇有加,看來是有甘相之才了,便趕快請蟬玉坐下。

    “這是我第一次見史將軍,果然非同一般。”蟬玉是以說了些冠冕堂皇的話:“所以,太保大人與我,有要事托付。”

    “不錯,我們已經商議,由你帶兵先入棗強,佯裝兵敗,引梁兵進蓚縣。”說著李存審取出圖紙,仔細的給史建瑭講著,蟬玉在一旁時不時補充一二。

    “就這麽辦,我聽說,周德威和郭崇韜在北邊連打勝仗,直取了涿州,馬上就要拿下幽州了,急的老子牙根癢癢,他釀的朱全忠竟然親自送上門來了,一定要讓他有去無回!”史建瑭激動地不行,立刻起身出去,派人一同去棗強埋伏。

    這話他說的隨意,卻聽得蟬玉膽戰心驚,也慌忙告辭:“雲磊,我……我要出戰……”

    “你說什麽?!就你這花拳繡腿的,爬山都困難,出戰?你這就是作死!”雲磊一直脾氣中和,如今竟也大發雷霆。

    “他們……他們要殺了朱全忠,那時勢必混亂,到時候我二哥就沒有利用價值了,你懂麽……”蟬玉心裏發抖,你當然不懂,要救他,一來是救二哥,二來是救生育之恩罷了……

    “那你打算怎麽辦,你總不至於混在大軍之中……”雲磊無言以對,隻得聽聽她的想法。

    “我想好了,前幾日我各處遊走了一番,蓚縣周遭有個一線天,地形狹窄,鮮有人知,甚至連圖中都不曾描繪,是個可以南下逃生的好去處,你往南去迎一迎梁軍的隊伍,務必要把這條消息放進去,我在那裏領人埋伏……必然就可以劫到朱全忠,不管他是生是死,我都要見上一見……”原來蟬玉早有打算。

    “可是蓚縣早已天羅地網,隻怕朱全忠有命進來,卻沒命去一線天。”雲磊這就準備起身南下。

    “你且去吧,我早有安排……”蟬玉心裏明白,進攻大梁時機並未成熟,朱全忠也是想老驥伏櫪罷了,隻要能阻擊梁軍援助幽州,他們的任務就算贏了,能重創梁軍更好,能殺了朱全忠最好,不過就算什麽都做不到……也無妨……

    於是蟬玉在布陣中擺下一支隊伍,這支向千朔借的心腹,這幾個人足可以以一當十,是以李存審也深信不疑他們的能耐,但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隻要他們聽從自己的安排,稍有差池,便大功告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