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互不信任

字數:5115   加入書籤

A+A-


    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互不信任
    智遙親自送走三人,此時並沒有離開中軍大帳,而韓虎與魏駒也都沒走,再次回到大帳之內。
    “大帥,為何不讓呂先生知道邯鄲城的事?”
    韓虎還是第一個發問,他也不知道智遙打得什麽主意。
    邯鄲城外的事,此時他們已經清楚,可智遙卻並沒有告訴呂子善,似乎是不信任呂子善一樣。
    “是呀,大帥,此次作戰,我們全仰仗於呂先生的高謀,而邯鄲城之事也關乎此次大戰,為何不讓呂先生知道此事,魏駒也不明大帥想法。”
    魏駒也是支持韓虎,他見智遙並不回話,也是再次問起,看起來韓虎與魏駒的關係一直都十分緊密。
    這也是因為韓氏與魏氏封地相連,都在晉國南邊,兩氏利害相關,也算是唇齒之間,所以相處都一直融洽。
    “兩位副帥,此事本帥也是十分矛盾,可想來想去,卻還是沒有告訴呂先生,其中原因你們不解,那本帥就告訴你們。
    其實非是本帥不信任於呂先生,是因為邯鄲城其實於趙氏滅與不滅並無關係。
    若我們能攻下晉陽,趙氏必滅,而邯鄲城將來又何懼之有。
    本帥不告訴呂先生,其實是不想叨擾呂先生的謀略。
    此次對陣鬼穀王禪非同小可,若說不能攻下晉陽城,我怕將來我三氏就會被鬼穀王禪反而滅了。
    晉國將來隻餘趙氏,那時晉國還能是晉國嗎?”
    智遙說完也也是歎了一口氣,臉上帶著憂慮。
    邯鄲城外,他的五萬大軍,在前兩日竟然被趙毋恤給全殲。
    他的叔父也在此戰之中戰死。
    智通是他的兒時玩伴,也是長他一輩的叔父,卻並沒有什麽真才實學,貪功冒進,那裏是精通兵法的趙毋恤的對手。
    而且趙毋恤是有備在前,智通是利欲熏心。
    五萬大軍被殲滅,對於智遙也是沉重的打擊。
    他不能調此時出征的智氏兵甲,可卻又不能不牽製於邯鄲城,讓邯鄲城再召大軍前往。
    隻是此事也需要時間,而他卻又不信任於韓魏兩氏,讓兩氏出兵。
    畢竟邯鄲是大城,若將來有這兩氏大軍在,那麽邯鄲城將來的歸屬就非是智氏能左右的了。
    這也是智遙考量的地方,同時也是智遙矛盾的地方。
    “不錯,趙氏根底在晉陽,隻要攻下晉陽城,趙氏邯鄲也無所作為了。
    隻是大帥的五萬大軍已失,而邯鄲城卻又不得不防。
    若說讓邯鄲城的大軍來援晉陽,那麽勢必增回我們攻城的變數。
    不知大帥如何安排的。”
    韓虎還是看出問題的關鍵,而且也想借此出兵去牽製邯鄲城。
    智遙冷笑一聲道:“韓兄弟是覺得本帥不懂兵法嗎?
    邯鄲城據傳訊至少有幾萬大軍,若是不牽製邯鄲城,讓這幾萬大軍回防晉陽城,那麽我們就麻煩了。
    所以此事也不勞韓、魏兩位副帥了,智氏在封地還留有些兵甲,此時應該已經在路上了。
    本帥也發了軍令,不論如何,這些兵甲隻防邯鄲城大軍外調,不會再主動出擊。
    我那智通叔父實在讓人失望,不過死了也就死了,誰讓他不信任本帥,私自出兵,壞了本帥大計呢。”
    智遙直接就否定了韓魏兩人的想法,讓兩人也是臉上通紅,十分尷尬。
    看起來雖然兩人身為副帥,可在智遙麵前,卻並沒有得到充分的信任。
    更何況三氏聯合,三氏的利益其實是綁在一起的,非是隻有智氏,更關乎韓魏兩氏。
    “如此正好,有大帥提前部署我與韓兄也就放心了,若大帥需要,隻要隨時吩咐即可,此時我三氏共船共渡,自然要以大局為重了。”
    魏駒也是回複著智遙,其實他的心裏知道,智遙是怕魏氏與韓氏出兵會占據邯鄲城,所以才不敢讓兩氏出兵。
    那麽這樣看來,將來邯鄲城必然不會讓兩氏得到。
    魏氏此時實際上得了中行氏的朝歌城,而韓氏卻並沒有得到任何城池。
    韓氏陰風峽穀一戰,其實對於殲滅範氏與中行氏起了關鍵的作用,他也知道韓虎此時心裏不自在,怕韓虎會與智遙不和,所以他卻也當起了和事佬。
    “韓副帥,魏副帥,非是我智遙不放心兩位,而是若由你們現出兵牽製邯鄲城,那麽時間上來不及,二也會給邯鄲城機會,不利於我們攻伐晉陽城。
    將來趙氏封地之事,當與範氏中行氏封地一並由我三氏公平分配,兩位副帥不必多慮。
    我智遙是何等人,相信兩位應該信任,此事就不提了。
    韓副帥,你還是說一說北麵探得的情況吧。”
    韓虎一聽,雖然心裏有氣,卻還是麵不改色。
    智遙說得不錯,他們兩人對於智遙的為人處事十分了解。
    智遙做事霸道,向來不講情義,就像剛才說到邯鄲的智氏大軍統帥智通一樣,雖然此次被全殲滅而亡,可在智遙口中卻聽不出半絲哀傷卻隻有抱怨,如此不仁不義,實在讓韓虎心寒。
    可此時他已是像上了賊船一樣,想下卻又下不來了。
    “回大帥,北方已探出百裏之外,卻並不見任何趙氏兵甲,更不見趙鞅遺跡,此事也是甚為蹊蹺。”
    韓虎說完,智遙卻是一臉微笑,並不意外。
    “這到是意料之中,若說趙氏想包夾我三氏,那就是鬼穀王禪不懂兵法了。
    我三氏大軍互成犄角,就是防著趙鞅,呂先生早就看透了此計。
    趙氏此時晉陽城並無重兵,依呂先生估計也不過幾萬人,隻需我智氏大軍攻城即可。
    兩位副帥的責任就是防著西麵的三山之中,那裏與秦國相交,可藏兵百萬。
    而鬼穀王禪與秦國現任秦王前太子贏盤交好,想來並不會對此有異議。
    所以你們對此要特別注意,不可大意。
    隻要呂先生的大計實施,那麽我大軍就會揮師進駐晉陽城,而兩位副帥就可以掩殺來救的趙鞅。
    圍點打援之計當年孫武在越國用得熟練,想來兩位不會不知吧。”
    韓魏兩人一聽也是無可奈何。
    聽智遙的話,那此次他們隻是輔助,攻晉陽城壓根就沒有他們兩氏的事。
    他們來此的作用就是為智氏大軍除掉後顧之憂。
    而且圍點打援,攻擊趙鞅將來救援的趙氏兵甲。
    “大帥,不知呂先生對攻城有什麽高謀,可不可以說與我們兩人聽一聽?”
    魏駒雖然也相信呂子善,可對於如何攻城,他們卻不得而知。
    畢竟晉陽城堅固,易守難攻這也是他們深知的事。
    而幾個月前範氏中行氏的教訓還在眼前。
    若是一時攻不下晉陽城,那圍點打援的計策不僅難與實施,反而會被趙氏利用。
    他們與趙鞅有過深交,知道趙鞅非是一個不懂兵法之人。
    而且此次他們麵對的是鬼穀王禪,不得不慎重小心一些。
    可直到現在,如何攻城,有何良策,呂子善的大計,他們都不得而知,所以才會有此擔心。
    “哈哈哈,兩位副帥是不信任我智遙了。
    我智氏的十數萬大軍,還有智氏的將來前途全部押在此戰。
    若說呂先生的大計沒有把握,我又如何能安睡呢?
    兩位不必擔心,隻是呂先生說過,此計必然可以助我們攻下晉陽城,卻不可提前告知,就連本帥也不知詳情。
    yyxs.la
    隻是中秋之夜即將到來,想必等不了幾日就可以見到時呂先生的神鬼之計了,兩位隻需靜候即可,不必著急。
    今日我們軍臨城下,也算是一個好召頭,不如我們也把酒言歡,明日兩位就可以看我智遙如何遠攻晉陽城了。”
    智遙說完也站起身來,說得像是真的不知道一樣,其實卻還是沒有讓兩位身為副帥的韓虎與魏駒知曉呂子善的攻城大計。
    兩人雖然尷尬,可卻還是隻得陪笑著與智遙一起去用晚飯,心裏卻是怨氣橫生,對於這個智遙也更回不信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