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抵達
字數:5958 加入書籤
飛魚靜靜守候在淩衍身旁,這位其實已經可以算作水房下一任掌櫃的一等水客,畢竟他老師是老管,而且飛魚在水房中也是有著許多功勞,這次搜集允王造反的這些卷宗大多其實都有著飛魚在中間充當十分重要的作用。
而淩衍的臉色如同打了霜的茄子,很是難看,現在事情的真相往那裏越來越清晰,而自己又該如何抉擇呢?
雖然曾經陛下對於自己並未有著什麽過分的舉動,甚至是算是有些寵溺,比之許多皇子都要疼愛,等到父親死後這份對於後輩的疼愛也並未減少什麽,隻是自己自從那件事之後對於帝國的宮城便是敬而遠之,並且對於皇宮裏的那個帝國主人更是沒了親近的心思,甚至漸漸懂事之後心底還有些畏懼,因為小時候也聽說過這樣的傳言。
可真的講,陛下對自己並未有著太過分的舉動,如果不算將自己貶謫到了禹都縣的話便是一直如此,更何況哪怕將自己貶謫到了禹都縣同樣也沒有做什麽手腳。
第一次奉旨回京,此後的日子便是翻天覆地,雖然被剝奪了身上的王位,可是換來了具有實權的監天司四司司命,另外鎮世王府的王位不過是暫時從自己的腦袋上拿去,等到真正有了那份資曆之後王爺的帽子自然會回來。
反正這些年其實陛下對王府的自己和老師不怎麽差,隻是對於殺破營以及鎮世軍的老人偏偏容不下去。
淩衍突然傻笑了起來,他這事笑他自己傻。
“也是哈,一個半根刺都被磨平怕的鎮世王府的小王爺和一個身體越發一年不如一年的殺破營營主淩紀如何讓天子在意,讓陛下擔心的終究是現在都還軍心不散的鎮世軍殺破營。”
可哪怕清楚的知道這些不過是大正皇帝的把戲手段,可淩衍偏偏是恨不起來他來,可,若本就是你殺了我父親,那你便是殺父仇人,這世上不孝之人永遠會受人恥笑。
“飛魚,你說咱們造反的話有幾分勝算,如果輸了的話有幾分希望能夠逃出去。”
難怪不讓朱思等人跟著上山來,不然讓他們聽見這番話可是要被嚇破了膽子,造反啊,這可是誅九族的重罪。
但飛魚不愧為愚忠的水房水客,聽見這話果真是開始思慮起來,不過最後卻是搖了搖頭,講道:“注定失敗,至於能否逃出去的話,得看小王爺現在在的監天司。”
“嗯?此話怎麽講。”
飛魚笑了笑,“小王爺應該知道,朝廷其實最厲害的黑暗力量便是監天司,金縷衣不過是更多神秘以及高端力量也比監天司厲害些,可真的比起來金縷衣的力量其實差了監天司。”
“其實如果不是王府的殺破營這些年接二連三出現變故的話,那現在的殺破營應該能夠比肩監天司。至於為何隻能比肩而不能超越,那是因為監天司的大司長洪落愚。老師曾經對我說過,王爺在世的時候便是直言大正朝少了一個鎮世王可以,但唯獨不能少了洪落愚。”
“而王府叛逃,如果監天司的人不出,那單靠金縷衣以及那幫莽夫留不住小王爺等人,若是洪落愚插手,希望便是萬分渺茫。”
淩衍唉聲歎氣,現在這個局麵可真是難辦,自古忠孝兩難全,可是他很不樂意這個忠孝二字念叨時忠在前,因為在他眼裏覺著孝才能拍在第一位。
況且他現在隻是覺著應該為淩遠山的死討回一個公道,這件事情所有的人都能忍了,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可是淩衍做不到,哪怕現在這件事僅是猜測,可這猜測淩衍卻是覺著八九不離十了。
隻是飛魚講的不錯,現在造反,可就真是自尋死路,而且淩衍心底也不願意讓那麽多人因為他自己的一己私念而死去。
現在站在王府身後的不僅是鎮世軍以及殺破營的人了,還有監天司四司的大部分人,以及付桂,另外還有西南道的這邊,反正早就不算是以前時候的孤家寡人,所以做事情的時候變得謹慎。
“難啊,走一步算一步吧。”
淩衍還有話沒對飛魚講,隻是現在也不打算講了,許多時候話不需要講的太過於明白。
夕陽無限好,隻是近黃昏。
登高望遠的淩衍與飛魚共同站著,這座是矮山丘,荒山野嶺,而且沒有太多的飛禽走獸,所以這個時候遠方有著黃狼的聲音傳來,清晰可聞,這讓淩衍驚奇,按道理來說哪怕這邊很是安靜也不應該將遠處的聲音傳來的這麽清晰啊。
“小王爺,飛魚便先告退了,老師吩咐這段時間我在東南道黃州涼州逗留便可,所以不能隨同小王爺一同回京去了。”
飛魚在得到淩衍應允之後便轉身從另外一條石階走下,老管讓飛魚在黃州涼州做什麽淩衍其實並不知道,不過一開始請老管出山的時候便是講明,凡是老管覺著對的時候都可以去做,而且不需要經過他的同意,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更何況淩衍一直很相信老管不會無的放矢。
山上這會兒便隻剩下淩衍一人,夕陽拉著他的身影,一會兒長一會兒短,更是有著時候直接沒了影子的存在,直到麵前吹過一陣冷風的時候才發現夜色竟然已經深了。
四麵八方全是黑暗,僅有山下有著一處火光,那是朱思和隨行衛士,他們臉色焦急可又無奈,欽差大人在這不知名的山山坡上都待這麽久了不會出事吧。
有侍衛請問朱思要不派遣兩個人上去看看,若是出了什麽差池的話他們可擔罪不起,不過朱思狠狠剮了講話的人一眼,冷哼,“既然大人吩咐了,那咱們作為下屬的隻能遵從,大人要咱們在山下等候自然有大人的道理,你上去了若是惹得大人生氣,那大家都得遭殃。”
既然連欽差大人身邊的心腹朱思朱大人都這樣說了,也就沒人敢再說這種話,所以他們便等到了夜幕的降臨,天邊逐漸掛起幾顆星辰,然後越來越多,地上的他們也點燃了火把,辛虧是火折子帶得足夠,否則這麽暗再加上周圍有著窸窸窣窣的不知什麽東西發出的動靜讓得大家都覺著瘮得慌。
不過欽差大人還在山坡上,哪怕他們心底有些害怕也不敢擅自挪動腳步,終於,淩衍的身影在火光中浮現,朱思立刻浮現出喜色迎了上去,然後將早些時候讓人送過來的狐裘子大衣披在了淩衍的肩上,這邊的夜晚和西南道那邊如出一轍,都是寒,比得上京城那邊的偶然寒冷。
淩衍係好了帶子,便在一群人的拱衛中慢步往前,腳底下的路因為在火光的照耀下而變得清晰,另外那赤紅的火焰更讓所有人的臉龐都覺著有點熱,至於在眾多火把中的淩衍更是覺著臉有些滾燙,。
朱思這個時候心思突然變得靈敏起來,知道小王爺覺著有些熱了,便示意大家走得稍微遠些,然後又讓所有人換另外隻手拿著火把,這才透進許多縷涼風進來。
淩衍突然停下腳步,伸出雙手捂在了臉頰上,十指印在眼簾外,一股疲憊之感油然而生,也就這樣蒙蔽了雙眼才會有著輕鬆的感覺,深深地抽了口氣然後又重重的吐了出去,早先在點將台山坡上得到的”鬱悶得以釋放掉一些。
大多人都以為欽差大人這是累了,也就朱思感覺到了,小王爺不僅是累還有心裏裝著太多的東西,朱思低著頭走路,他有著自知之明,自己不過是跟前小卒,暫時還做不到能與小王爺推心置腹的地步,至於以後能不能有這樣的場麵,其實很難。
繼續走,欽差隊伍便是在官道上一直等候著,這又是處火光密布的地方,等待淩衍上了馬車之後,朱思駕車一聲“駕”,馬鞭揮舞在空中發出清晰的脆響,隊伍啟程。
路途上,欽差大臣的隊伍遠遠望去如同條火龍,其實本來是沒有這麽多人的,可因為路上太過冷清所以才讓這隻隊伍顯得這麽的引人注意突兀。
沿途經過村莊的時候,便有不知剛從哪玩耍回來的孩子指著這邊大喊,“大官來咯,大官走咯。”
至於路過各郡縣的時候,一郡郡守前來同樣是連夜爬了起來,趕緊備上車馬朝這邊趕來,可惜因為夜色太濃所以都被拒絕接見,不過送的東西也是全都收了。
不過短短半夜,便有了兩郡三十幾名官員前來求見,準確的講他們前來僅是混個臉熟或者講是讓欽差大人知道曾經有這麽個人給過禮,到時候這些京外的官員仕途便能有番新天地。
車廂之中,淩衍一直沒睡,不是因為外麵太嘈雜,而是因為全然沒有困意,既然飛魚都將那件事調查得差不多大概了,那現在回京麵聖的時候自己該怎麽辦呢?
這些年淩衍便是對覲見大正天子有著種恐懼,而且至今為數不多的幾次見麵都是險象環生,月會上碰見劍一以及那吳國刺客,在禦書房又跪了一夜,反正好像每次見到皇帝都沒有什麽好事。
這趟進京是必須要入宮麵聖的,而原先的時候淩衍僅是心底有些懼怕,可現在將淩遠山的死查到了更多原因之後,這趟入宮麵聖他便有些忐忑了,不知該怎麽麵對。
他怕到時候會忍不住直接開口詢問,這無異於晴天霹靂,可這晴天霹靂是劈在王府的頭頂上空。
所以淩衍睡不著,車廂裏照明的不是尋常的蠟,而是四顆足有小半個拳頭大小的夜明珠,這樣的欽差大臣可謂是奢華了,當然與監天司大司長洪落愚那滿車的夜明珠比起來又算是大巫見小巫了。
夜色入戶,現在卻是夜色入車廂了,今晚月光很亮,而且天空星星也很多,明天應該會是一個晴朗的天氣,但淩衍的心情便就好像是一直停留在那個黃昏,漫漫長夜之後的朝陽遲遲不能看見。
京城越來越近,淩衍卻是越來越緊張,當臨近那座天下第一雄城的時候天空才剛剛破曉,城門也僅是剛剛解除封禁。
當巡視西南道的欽差大臣淩衍的隊伍才剛汝城入城的時候便是有著把守城門的將領親自出來迎接,淩衍認不得這人,不過也知道這家夥的位置可是個肥打肥的好差事,畢竟畢竟手裏有著小小的兵權,而且九城兵馬司在京城外雖然名聲不怎麽好,咋可在城中還是有著挺大威信的。
不過這位在京城大多人物都需要巴結的將領在此刻卻是卑躬屈膝的,因為進城的可是那掌管監天司四司的淩衍淩司命,四司在京城的名堂這段時間以來可是更加的如雷貫耳,那曾經的與文大學士並稱為文官兩大佬的宰相段平便是載到在這監天司四司手上,後來更是陸陸續續弄倒了幾位二品侍郎大員,而這些都是眼前這位的手筆。
天破曉,威風吹拂涼意生,淩衍的車隊慢慢往皇宮而去,今日沒有大朝會也沒有小朝會,所以大正皇帝能夠有著閑於的時間等待他這位巡視西南道歸來的欽差大臣。
不過今日雖未有著朝會,可大正皇帝還是在歸心殿也就是俗世百姓所稱之為金鑾殿中等候,高高在上的大正皇帝雙手打在龍椅上,目光遼遠,仿佛他能看見這天下的每一寸土地。
視線往北,那是處寶藏與凶險並存的廣闊土地,數千萬的蠻夷部落之人,逐漸壯大的北地唯一帝國大周也在準備挑釁這位雄霸君王的威嚴。
南方,那人依靠著手中的劍擾亂這天下的秩序,本來這把劍應該是為帝國所用,可最後自己把劍尖朝向了自己。
其他各地,僅是有些螞蟻打架,太過小家子氣,至於更遼闊的東方,那是快神秘莫測的未知之地。
坐東而等八方朝拜,大正帝國的現如今的千古一帝在這片已知的土地上彰顯著無盡的威嚴。劍墳的墳主手中的劍再鋒利,可依然擋不住這人麾下上百萬把刀劍,那北地的神坐擁不亞於大正帝國的疆域,可也沒有一統宇內的決心,而其餘魑魅魍魎,皆是在帝威下苟延殘喘。(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