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憋屈的淵蓋蘇文
字數:4279 加入書籤
A+A-
淵蓋蘇文說的斬釘截鐵,但還是差點被榮留王一句話噎死。
此時的高句麗,似乎榮留王的王命還真的沒有什麽約束力。
如果有的話,榮留王恐怕早就下了召命,讓諸多部落入京勤王了,哪裏還有淵蓋蘇文什麽事兒?
畢竟之前淵蓋蘇文在高句麗搞一言堂,反對他的人幾乎沒有,也不敢有。
淵蓋蘇文的命令,要遠比榮留王的管用不少。
多年來的獨斷專權,讓淵蓋蘇文逐漸遺忘這王宮之中榮留王的分量。
現如今被自己的親弟弟抬出來用了起來,饒是淵蓋蘇文也被打了個措手不及。
想到這裏,淵蓋蘇文心中對淵淨土的恨意又不免多了幾分。
但此時的淵蓋蘇文知道,這時候還不能自己亂了陣腳。
朝著榮留王躬身行了一禮,淵蓋蘇文開口道“陛下,王命一直有用,這次叛軍直取京城,目的已經昭然若揭,臣那無恥的弟弟打算弑君奪位,他們背後站著的可是整個大唐。”
“一旦王都被破,我高句麗便會滅國,王上您也在所難免。”
淵蓋蘇文這一番話說的聲淚俱下,看著淵蓋蘇文此時的模樣,榮留王隻覺得心中有些意外。
看樣子,這一次叛亂,便是連淵蓋蘇文自己都亂了陣腳。
沉默片刻之後,榮留王隻能答應淵蓋蘇文的要求。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畢竟榮留王現在自己都自身難保,眼前的淵蓋蘇文隻要願意,隨時都能夠殺了自己。
“愛卿不要煩惱,朕下王命就好了。”
淵蓋蘇文心中一喜,抹了抹眼角的淚水,哽咽道“王上聖明!”
淵蓋蘇文拿到王命之後,便徑直離開王宮,剛剛回到丞相府,便讓人將王命分散出去。
一時間,高句麗國內皆是淵蓋蘇文奉王命清繳叛亂的消息。
而此時,淵淨土的大軍距離王城不過數十裏的距離。
軍帳之中,各部代表紛紛麵見淵淨土,臉上滿是焦躁之色。
王命來的太過突然,他們才剛剛到了平壤城外,淵蓋蘇文就突然來這一手,他們此刻身份一轉,反倒是從勤王的大軍,變成了叛軍。
“淵大人,此時應當如何應對?”
“淵大人!盡快拿出一個主意才行,我等總不能一直在這地方耗著吧?”
“淵大人!”
“……”
聽著軍帳當中嘈雜的聲音,饒是淵淨土早有準備,此時也是有些生無可戀。
片刻之後,淵淨土才壓了壓手,示意眾人安靜下來,腦子裏想著王玄策之前說過的話。
“此事早有預料,我那兄長必定不會坐以待斃,此計不過是他的權宜之計罷了。”
“諸位,事情到了這一步,便是硬碰硬的時候了,勝了,我等便是真的,敗了,大不了回轉各部據守,單憑朝廷的兵力,根本無法攻打我等。”
聽到淵淨土這麽說,眾人不由得就是一愣,他們還真的沒有想過這些。
“那淵大人的意思是,打?”
“打!不僅要打,而且要大打!”
說話間,淵淨土拍了拍手,隨後便有侍衛走了進來,將一麵旗幟展開,上書四個大字“奉天靖難”!
看著這一幕,眾人不由得就是一愣,他們還真的是頭一次見到這種東西……
看著一臉驚訝的眾人,淵淨土這才緩緩說道“諸位,這旗子我已經讓人趕製了不少,一會兒回到營中之中,將其全都掛起,我等王師,那城中傳出來的王命分明是淵蓋蘇文矯詔而行。”
“這種事情他做過何止一次?”
“試問,天下人是信你我,還是信他淵蓋蘇文?”
眾人愣了愣,隨即恍然大悟,紛紛點頭道“大人所言有理,我等這就下去安排!”
等到其他人散去之後,淵淨土這才稍稍鬆了一口氣。
剛剛所說的話都是王玄策交給自己的,不得不說他一開始收到消息的時候也被嚇了一跳。
要不是王玄策給自己分析了一波,淵淨土怕是現在已經開始打退堂鼓了、
現在重新穩定下來人心,淵淨土知道剩下的就是自己硬碰硬的時候了。
……
翌日。
數萬大軍集結王都平壤城外。
看著那密密麻麻的旗幟,饒是身經百戰,站立在城頭上的淵蓋蘇文還是忍不住眉頭一皺。
原因無他,全都是因為那旗幟上寫的‘奉天靖難’四個大字。
他沒有想到,自己王命發出,這幫人居然沒有散去,反倒是愈發變本加厲起來了。
而麵對這數萬大軍,淵蓋蘇文知道,還有不少兵馬在趕過來。
現如今王城之中守軍不過兩萬,最關鍵的是,王城的城牆並不算高……
雖然淵蓋蘇文收繳了不少的水泥,但是大部分都存儲在王城當中,並沒有來得及使用。
眼前的大軍防守起來,多少還是有些困難。
就在淵蓋蘇文看著城下大軍,心中遲疑的時候,一騎快馬迅速朝著王城的方向跑來,手中那舉著一麵旗子。
等到了城牆下,城樓上的守軍立馬彎弓搭箭,就要將其射殺,淵蓋蘇文看著對方手中的書信,眉頭一皺,抬手阻止了其他人的動作。
隻見那人手持書信,開口道“淵大人書信,望丞相一觀!”
淵蓋蘇文稍加猶豫,這才派人出城將那信件拿了回來。
等到淵蓋蘇文將書信打開,隻是看了一眼,心中就是一陣不爽。
自己的親弟弟居然在書信當中列舉自己的種種惡行,還卻說自己速速投降,若不是知道淵蓋蘇文就在大軍當中,他怕是會以為這信件是自己的殺父仇人寫的。
而此時的勤王大軍當中,淵淨土一臉好奇的看著身邊的王玄策,開口問道“你信中寫了什麽?”
王玄策微微一笑“不可說,不過大人需要準備準備,一會兒怕是要去前麵和淵蓋蘇文詳談一番。”
信中的內容並非是他想到的,而是遠在長安城的老師陳曉一番指點之後,王玄策才意識到的。
直到此時,他信中都對這件事情驚訝不已。
老師遠在千裏之外的長安城,居然能夠對高句麗的事情這麽熟悉,實在是讓人驚歎不已。
此時的高句麗,似乎榮留王的王命還真的沒有什麽約束力。
如果有的話,榮留王恐怕早就下了召命,讓諸多部落入京勤王了,哪裏還有淵蓋蘇文什麽事兒?
畢竟之前淵蓋蘇文在高句麗搞一言堂,反對他的人幾乎沒有,也不敢有。
淵蓋蘇文的命令,要遠比榮留王的管用不少。
多年來的獨斷專權,讓淵蓋蘇文逐漸遺忘這王宮之中榮留王的分量。
現如今被自己的親弟弟抬出來用了起來,饒是淵蓋蘇文也被打了個措手不及。
想到這裏,淵蓋蘇文心中對淵淨土的恨意又不免多了幾分。
但此時的淵蓋蘇文知道,這時候還不能自己亂了陣腳。
朝著榮留王躬身行了一禮,淵蓋蘇文開口道“陛下,王命一直有用,這次叛軍直取京城,目的已經昭然若揭,臣那無恥的弟弟打算弑君奪位,他們背後站著的可是整個大唐。”
“一旦王都被破,我高句麗便會滅國,王上您也在所難免。”
淵蓋蘇文這一番話說的聲淚俱下,看著淵蓋蘇文此時的模樣,榮留王隻覺得心中有些意外。
看樣子,這一次叛亂,便是連淵蓋蘇文自己都亂了陣腳。
沉默片刻之後,榮留王隻能答應淵蓋蘇文的要求。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畢竟榮留王現在自己都自身難保,眼前的淵蓋蘇文隻要願意,隨時都能夠殺了自己。
“愛卿不要煩惱,朕下王命就好了。”
淵蓋蘇文心中一喜,抹了抹眼角的淚水,哽咽道“王上聖明!”
淵蓋蘇文拿到王命之後,便徑直離開王宮,剛剛回到丞相府,便讓人將王命分散出去。
一時間,高句麗國內皆是淵蓋蘇文奉王命清繳叛亂的消息。
而此時,淵淨土的大軍距離王城不過數十裏的距離。
軍帳之中,各部代表紛紛麵見淵淨土,臉上滿是焦躁之色。
王命來的太過突然,他們才剛剛到了平壤城外,淵蓋蘇文就突然來這一手,他們此刻身份一轉,反倒是從勤王的大軍,變成了叛軍。
“淵大人,此時應當如何應對?”
“淵大人!盡快拿出一個主意才行,我等總不能一直在這地方耗著吧?”
“淵大人!”
“……”
聽著軍帳當中嘈雜的聲音,饒是淵淨土早有準備,此時也是有些生無可戀。
片刻之後,淵淨土才壓了壓手,示意眾人安靜下來,腦子裏想著王玄策之前說過的話。
“此事早有預料,我那兄長必定不會坐以待斃,此計不過是他的權宜之計罷了。”
“諸位,事情到了這一步,便是硬碰硬的時候了,勝了,我等便是真的,敗了,大不了回轉各部據守,單憑朝廷的兵力,根本無法攻打我等。”
聽到淵淨土這麽說,眾人不由得就是一愣,他們還真的沒有想過這些。
“那淵大人的意思是,打?”
“打!不僅要打,而且要大打!”
說話間,淵淨土拍了拍手,隨後便有侍衛走了進來,將一麵旗幟展開,上書四個大字“奉天靖難”!
看著這一幕,眾人不由得就是一愣,他們還真的是頭一次見到這種東西……
看著一臉驚訝的眾人,淵淨土這才緩緩說道“諸位,這旗子我已經讓人趕製了不少,一會兒回到營中之中,將其全都掛起,我等王師,那城中傳出來的王命分明是淵蓋蘇文矯詔而行。”
“這種事情他做過何止一次?”
“試問,天下人是信你我,還是信他淵蓋蘇文?”
眾人愣了愣,隨即恍然大悟,紛紛點頭道“大人所言有理,我等這就下去安排!”
等到其他人散去之後,淵淨土這才稍稍鬆了一口氣。
剛剛所說的話都是王玄策交給自己的,不得不說他一開始收到消息的時候也被嚇了一跳。
要不是王玄策給自己分析了一波,淵淨土怕是現在已經開始打退堂鼓了、
現在重新穩定下來人心,淵淨土知道剩下的就是自己硬碰硬的時候了。
……
翌日。
數萬大軍集結王都平壤城外。
看著那密密麻麻的旗幟,饒是身經百戰,站立在城頭上的淵蓋蘇文還是忍不住眉頭一皺。
原因無他,全都是因為那旗幟上寫的‘奉天靖難’四個大字。
他沒有想到,自己王命發出,這幫人居然沒有散去,反倒是愈發變本加厲起來了。
而麵對這數萬大軍,淵蓋蘇文知道,還有不少兵馬在趕過來。
現如今王城之中守軍不過兩萬,最關鍵的是,王城的城牆並不算高……
雖然淵蓋蘇文收繳了不少的水泥,但是大部分都存儲在王城當中,並沒有來得及使用。
眼前的大軍防守起來,多少還是有些困難。
就在淵蓋蘇文看著城下大軍,心中遲疑的時候,一騎快馬迅速朝著王城的方向跑來,手中那舉著一麵旗子。
等到了城牆下,城樓上的守軍立馬彎弓搭箭,就要將其射殺,淵蓋蘇文看著對方手中的書信,眉頭一皺,抬手阻止了其他人的動作。
隻見那人手持書信,開口道“淵大人書信,望丞相一觀!”
淵蓋蘇文稍加猶豫,這才派人出城將那信件拿了回來。
等到淵蓋蘇文將書信打開,隻是看了一眼,心中就是一陣不爽。
自己的親弟弟居然在書信當中列舉自己的種種惡行,還卻說自己速速投降,若不是知道淵蓋蘇文就在大軍當中,他怕是會以為這信件是自己的殺父仇人寫的。
而此時的勤王大軍當中,淵淨土一臉好奇的看著身邊的王玄策,開口問道“你信中寫了什麽?”
王玄策微微一笑“不可說,不過大人需要準備準備,一會兒怕是要去前麵和淵蓋蘇文詳談一番。”
信中的內容並非是他想到的,而是遠在長安城的老師陳曉一番指點之後,王玄策才意識到的。
直到此時,他信中都對這件事情驚訝不已。
老師遠在千裏之外的長安城,居然能夠對高句麗的事情這麽熟悉,實在是讓人驚歎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