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佛道之爭
字數:4548 加入書籤
所有人都詫異的看著陳曉,眼神中滿是好奇之色。
多日沒有動靜的陳曉,突然主動有本上奏,堪稱大唐第一奇事。
倒是李世民,短暫的愣神之後,下意識的正襟危坐起來。
如此莊重的模樣,也不怪李世民小題大做,實在是因為陳曉向來主動上奏的事情,沒有一件是簡單的。
“愛卿有何事上奏?”
聽到這話,陳曉開口道“啟奏陛下,臣接到消息,此次同西域諸國一同入京的還有靖安司房遺愛,以及法門寺取經之人玄奘法師。”
話音剛落,朝臣們頓時麵露疑惑之色。
西域諸國入京算是一件大事兒,但是放在他靖安司的房遺愛和玄奘法師身上是否有些小題大做了?
倒是李世民,本能的察覺到了一絲問題。
而這個問題不在房遺愛,就在玄奘法師身上。
“玄奘歸京了?”
“正是。”
陳曉點了點頭,隨即接著說道“玄奘當年西出取經,聲勢浩大,如今取經歸來,臣以為應當謹慎對待。”
“陳大人,不過是一沙門法師罷了,放在朝堂上說,未免有點過了吧?”
說話的人乃是蕭瑀,尚書省左仆射,位同宰相,三省之中權勢僅次於長孫無忌。
但是此人雖然位高權重,卻鮮少和自己有過交集。
陳曉想不明白為何蕭瑀這時候跳出來做什麽。
“蕭大人,凡是都要有備無患,此番玄奘歸京,表麵看是沙門之事,實則乃是事關朝局問題的大事兒。”
“窺一片而知全貌,如此道理蕭大人難道不知道?”
蕭瑀眉頭一皺,正打算說些什麽,卻是被李世民開口打斷。
“好了,玄奘歸京一事朕已經知道了,如何處置,朕自會思量,此時就此揭過吧。”
聽到這話,陳曉雖然心有疑惑,但還是閉上了嘴巴不在說話。
早朝散了之後,陳曉這邊剛剛走出大殿,便被內侍太監攔住了去路。
“陳大人,陛下有召。”
陳曉也不意外,隻是微微頷首,便隨著太監轉道去了後宮。
甘露殿內。
陳曉剛剛走進來,便看到李世民已經斜靠在了軟塌之上。
眼神似笑非笑的打量著陳曉,輕笑道“怎麽?看你模樣,還在疑惑朝堂上的事情?”
陳曉也不隱瞞,隻是徑直點了點頭。
“確實如此,臣不知道這蕭大人到底是什麽路數,今日突然就跳出來了。”
“朝堂上誰出來反對你提及此事都會意外,唯獨他蕭瑀不意外,因為蕭瑀是信佛之人。”
一聽這話,陳曉瞬間心領神會。
原來是信佛之人,怪不得會站出來反對自己。
此次玄奘歸京,佛門聲望必定大漲,自己這時候提及此事,就是為了防範,蕭瑀站出來反對也不為過。
“果然是家學淵源。”陳曉失笑一聲道。
聽到陳曉如此編排蕭瑀,李世民不由得哈哈大笑起來,好不容易止住笑聲,才看著陳曉笑著說道“蘭陵蕭氏也是名門望族,你這麽編排,不怕蕭氏一族同你拚命?”
“陛下是知道臣的,有些事情,捕風捉影的事情,臣向來是不承認的。”
李世民愣了一下,隨後搖頭失笑起來。
“罷了,此事暫且不提,你寫說說,為何要將玄奘歸京一事放在朝堂上來說?”
見李世民詢問,陳曉這才開口解釋起來。
“陛下,此事臣之所以放到朝堂上來說,便是因為此事事關朝局穩定。”
“宗教一說,自秦漢之時便已經有了,以佛教為例,漢時入我中原,南北朝之時興盛無比,連皇帝都是佛門信徒,而這期間,兩位皇帝行了滅佛之事,可見當時佛門危害有多嚴重。”
“宗教便是宗教,一旦沾染上了朝事,那就不是單純的宗教了。”
“導人向善不假,也能讓信徒做些朝廷明令禁止之事,起初若不重視,必定會遺禍千年。”
聽到陳曉這麽說,李世民微微頷首,開口道“此事你先前就同朕說過,當時道門勢大,你力勸朕同意玄奘西出取經,如今玄奘歸來,聽你的意思是要打壓一番?”
宗教之害,陳曉早就同李世民講過。
這些年李世民也一直在做,有意無意的打壓佛道兩門。
如今佛門勢微,道門也被自己壓製,陳曉這時候還要打壓佛門,豈不是適得其反?
李世民的疑惑陳曉自然是清楚,聽到這話之後,當即就笑了笑,開口道“陛下,此事實際上並不複雜。”
“道門琉璃宮即將完工開山,恰逢佛門玄奘西去歸來,兩件大事相較之下,不分伯仲,但朝廷依舊要有所表示才行。”
“此次不僅僅要打壓佛門,便是道門也不能放過。”
“這兩件事情堪稱佛道兩門百年難遇的大事,朝廷這時候站出來給上雷霆一擊,才能夠讓他們徹底認清現實。”
“傳道可以,但卻不能無視朝廷法度,如此才能夠讓朝廷淩駕於兩門之上,而不受兩門控製。”
聽到陳曉這麽說,李世民這才反應過來。
原本以為隻是打壓佛門,卻沒成想陳曉從一開始的目標便是佛道兩門。
數年布局,這陳曉居然等的是今天這一刻。
李世民眼中精光閃閃,開口道“還有什麽法子,一起都說了。”
此時的李世民心中相信,陳曉的殺招不知這麽一個才對。
隻見那陳曉麵露笑意,開口道“敕封。”
“敕封?”
李世民麵露詫異之色,心中滿是好奇的看著陳曉反問了一句。
“不錯,就是敕封。”
“此番玄奘西去歸來,聲望在佛門之中必定一時無兩,陛下可趁機敕封玄奘為佛門領袖,坐實朝廷把控佛門,日後佛門之領袖,隻有得到朝廷認證方可為天佛下佛門領袖。”
“道門琉璃宮也是如此,這麽做下來,朝廷就能夠徹底把控佛道兩門。”
“敕封之權掌握在朝廷手中,才能讓朝廷徹底淩駕於佛道兩門之上。”
“若是有人不認,那便是明著和朝廷作對,鏟除也就沒有什麽心理負擔了。”
聽到陳曉這麽一番分析,李世民一時間也是歎為觀止。
一步步鋪墊,這陳曉居然目標如此明確。
佛道兩門攤上這麽個對手,輸的也不算太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