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朕相信陳曉
字數:4399 加入書籤
長安城,太極宮。
距離陳曉離開長安已經有半年時間。
李世民直到陳曉離開長安城,才意識到了自己身邊有個陳曉做事有多方便。
如今朝堂上雖然沒有什麽大事兒,但是李世民遇到事情的時候還是不由自主的想到陳曉的身上。
隻是這段時間,朝中不少大臣像是吃錯了什麽東西一樣,紛紛上書參奏陳曉。
這突如其來的變化,讓李世民不由自主的將注意力放在了隴右道過去不太起眼的渭州城。
太極殿內。
李世民將手中的一份奏章扔到一邊,抬頭看了看長孫無忌等人,開口道“已經是第六本了,從前幾日開始,參奏陳曉的奏折就沒少過,你們三省是如何篩選的?”
聽到這聲質問,長孫無忌也是頗為無奈。
這事兒他是真的沒有辦法了。
參奏陳曉的奏章何止陛下桌子上這麽點?
都快要將他這掌管三省的大臣砸死了!
就這還是長孫無忌千挑萬選出來的奏章。
“陛下,臣這幾日也在仔細查看,但參奏陳曉的奏折是隻多不少……”
李世民眉頭一皺,沉聲道“到底是怎麽回事兒?”
長孫無忌無奈的笑了笑,隨後開口道“陛下可還記得數月前陳曉上奏的渭州改造一事?”
李世民點了點頭,臉上的疑惑之色愈發濃重起來。
“自然是記得,朕還同你們一起商議了幾次,已經下旨讓陳曉開始改建,可是這分明是好事,為何參奏陳曉?”
“你看看這找的理由,擅動刀兵,尋釁滋事,可有半點和渭州城有關係?”
長孫無忌暗自苦笑一聲,隨即說道“據臣所知,這渭州城改造完成之後,商市一視同仁,不少大臣家中都有商隊在西域活動,因為拿不到好處,但又不得不看著渭州城的臉色,一直懷恨在心。”
“月前一支大唐商隊遇襲,陳曉下令我邊軍進入西域剿匪,西域諸國便派人在長安城活動,這些大臣們都受了蠱惑,這才找了個機會參奏陳曉。”
隻是聽到這些,李世民便知道了這些人是個什麽打算。
說白了,還是從陳曉身上沒有占了便宜,在這兒開始找補起來了。
想到這裏,李世民心中愈發的惱怒起來。
“哼!一群鼠目寸光之輩!陳曉這般做是為了他自己嗎?分明是為了我大唐!”
“一個小小的沙匪也敢肆意襲擾我大唐商賈,當我大唐上下眼瞎不成?”
“朕沒有親自下旨剿匪已經是給他們留了臉麵了,還想怎樣?”
長孫無忌此時也是點了點頭,隨後說道“陳曉所作所為並沒有什麽問題,陛下明鑒!”
李世民此時也隨之冷靜下來,仔細想了想才說道“所有參奏陳曉的奏章留中不發,另外擬一道旨意給陳曉,朕準許他在西域便宜行事。”
“另外調集關中府兵八萬,於隴右道集結,受陳曉轄製。”
“朕倒是要看看,有誰趕在這件事上同朝廷站在對立麵上!”
聽到李世民這一連串的旨意,饒是長孫無忌早就有所猜想,此時也忍不住心中一驚。
給一道旨意允許便宜行事就已經足夠了,畢竟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這句話可不是簡單說說那麽簡單。
但是現在陛下居然還要給陳曉兵權擴大一下,長孫無忌不驚訝那是假的。
試問朝堂上有誰被參奏之後,還能多拿兵權的?
除了他陳曉之外,怕是一個都沒有了。
長孫無忌雖然心中驚訝不已,但還是躬身領命。
自大殿退出來之後,便急匆匆的趕往三省擬旨。
現如今西域局勢不明,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長孫無忌隻能盡快將這道旨意送往隴右道,以免出現變數。
而隨著長孫無忌離開,長孫皇後卻是適時從殿後走了出來。
見長孫皇後走來,李世民不由得麵露差異之色,隨後開口問道“觀音婢,你怎麽出來了?”
隻見那長孫皇後麵帶笑意,伸手自一旁的宮女手中接過來一本冊子,輕笑道“自然是給陛下解除疑惑的。”
“臣妾聽聞這幾日朝中不少大臣在參奏陳曉?”
李世民愣了一下,卻是沒有想到這件事情居然都傳到了後宮當中。
但很快李世民就釋然開來。
關於陳曉的消息,長孫皇後也一直都有關注,朝堂上有關於陳曉的事情鬧得沸沸揚揚,觀音婢知道也是正常。
因此李世民也索性沒有什麽隱瞞,隻是點了點頭說道“不錯,確實如此。”
觀音婢也不生氣,隻是緩緩開口道是“朝堂上的事情,後宮無權幹涉,臣妾也不是有意在插手此事,實在是因為替陳曉覺得不值當,這才來見陛下一麵。”
“您看看這幾個月內庫的進項。”
說著,長孫皇後便將手中的冊子遞到了李世民的麵前。
李世民一臉好奇的看了一眼長孫皇後,隨後便將那冊子打開。
隻是隨意掃了一眼,李世民的臉上就露出了一抹驚詫之色。
“這麽多!?”
見李世民此時震驚的模樣,長孫皇後便開口說道“陛下沒有看錯,三個月的時間,內庫進賬共計一百萬貫,而且隻是茶葉一項的收入。”
“據臣妾所知,陳曉此番在渭州城做的茶葉生意,內庫之占三成,而他陳府占了一成,剩下的全都是國庫的收入。”
“陛下想想,隻占三成就有百萬貫的收益,那戶部所管理的國庫又是何等恐怖的進項?”
李世民此時有些愣神。
他是萬萬沒有想到,這陳曉去了渭州不過半年的時間,就給自己這麽大的驚喜。
戶部現在都沒有上報,八成也是在統計當中。
現在仔細想想,這次參奏陳曉的人當中,戶部是一個都沒有。
就在李世民愣神的時候,內侍太監突然進來稟報,說是房玄齡求見。
李世民一愣,急忙說道“宣!”
房玄齡主管戶部,這時候來找自己,必然是有什麽大事兒!
那房玄齡手那奏章,急匆匆的走了進來,臉上的喜色卻是無論如何也遮掩不住。
“陛下!臣有本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