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平定西域
字數:4807 加入書籤
中堂之上一片寂靜,就連交頭接耳的動作都沒有。
包括突支其在內的各國使臣,此時腦子飛速運轉,試圖找出一個合適的辦法來應對眼前的情況。
但不過片刻功夫,陳曉的聲音響起,將所有人的如意算盤打翻。
“西域之地乃我大唐命脈之所在。”
“現在是,今後更是,為了我大唐萬世之基業,我大唐上下必定傾盡所有。”
“西域之事一日不絕,那本官也就會一直在這西域之地待著。”
“諸位,爾等或許不太清楚本官的脾性,若是朝廷換個人來,今天你們麵前的可不是什麽美味佳肴,而是刀叉劍戟了。”
聽到陳曉這麽說,突支其等人緊張的吞了吞口水。
這事情,看來是沒談下去的可能了。
但即便如此,突支其還是打算嚐試一番。
“大人,我等好歹也是一個國家,如此威逼……”
“是不是威逼要看你們如何去想,如何去做,西域三十六國,除了高昌龜茲,還有你焉耆之外,還有哪一國有一戰之力?”
“你焉耆如果想試一試,大可問問其他這些人願不願意跟著你們焉耆嚐試一下。”
說著,陳曉麵帶笑意的看向眾人,而突支其此時也下意識的朝著其他國家的使臣看去。
見對方眼神閃躲,並不願意同自己對視,隻是一瞬間,焉耆便知道,這些人怕是回去之後就會勸說自己的國主,歸順大唐。
而焉耆若是不答應,隻會變成下一個高昌國。
除此之外,絕無其他的可能。
心中無奈的歎了一口氣,突支其心中頓顯一抹蕭索之意。
看了一眼陳曉之後,才躬身說道“煩請陳大人寬限幾日,此等大事,並非我等能夠決斷。”
陳曉微微一笑,點點頭說道“那是自然。”
“諸位是打算回轉各國通稟,還是送信回去都可以,不過本官勸說各位一句,前段時間本官剛剛擊潰突厥大軍,不少殘兵還在西域活動,安全怕是沒有什麽保障。”
突支其臉色微微一變,有心說上一句他焉耆護衛還能比不過一群殘兵敗將,但想想龜茲的下場,再加上這分明是陳曉威脅他們不能離開渭州城的意思。
想到這些,突支其瞬間就安靜下來。
此時的突支其居然有一種恍若隔世的感覺。
前幾日還是想著盡快見到陳曉,打死都不願離開渭州城。
而現如今卻是想要離開都有些困難了。
一場晚宴,到了散場的時候,每個人都心事重重的起身離開。
而這個夜晚,必定是不同尋常的一個夜晚。
……
數天之後。
渭州郡守府內。
陳曉看著王玄策送來的簡報,臉上露出了一抹微笑。
而這一幕落在房玄齡的眼中,卻是讓房玄齡心中有些好奇起來。
“什麽事情讓陳大人如此開心?”
陳曉將手中的簡報遞給房玄齡,開口說道“駐紮在高昌的王玄策來報,說是焉耆國內傳出來的消息,突支其上奏的奏疏在焉耆國內造成了不小的影響。”
“焉耆國王本想拒絕,但兩天前被其子誅殺篡位,其子已經派了使臣來,表明願意歸順我大唐。”
聽到這話,房玄齡又看了看陳曉遞過來的簡報,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什麽才好。
這件事情,怎麽看都有靖安司的影子在。
似乎察覺到了房玄齡的眼神,陳曉微微一笑,開口道“房相不用擔心,靖安司隻會對外,若是在大唐境內,翻不起花來。”
聽到這話的房玄齡愣了一下,隨後深深看了一眼陳曉。
“但願如此。”
幾日後,各國新派的使臣紛紛趕到渭州。
一同帶來的還有各國的一份國書。
陳曉上次說的辦法,西域諸國很清楚,他們聯合起來都不是大唐的對手。
尤其是那日陳曉說的堅決,更不可能給他們任何回旋的餘地。
一番深思熟慮之後,還是決定答應陳曉的要求。
畢竟國雖然沒了,但自己的地位還在。
加上有了大唐這一重保護在,他們也能夠更加安心的賺錢。
西域至此,徹底落入大唐的掌控。
……
長安城。
一騎快馬直奔皇宮。
李世民這邊剛剛用過早飯,還沒有去了太極殿,便看到一名太監急匆匆的跑了過來。
“陛下!西域急報!”
聽到這話的李世民先是一愣,不等那太監說話,李世民就一把將那太監手中的奏報拿了過來。
展開一看,神色間漸漸浮現出來一抹狂喜。
“好!”
“好!”
“好!”
連說了三個好後,李世民便看著那太監說道“宣召長孫無忌,杜如晦,還有李靖等人入宮麵聖。”
說完,便徑直朝著太極殿走去。
很快,還在兵部和三省辦公的三人就趕到了太極殿。
此時大殿當中,李世民正捧著那份奏報反複觀看。
三人見狀,心中不免有些奇怪,如此急匆匆的將他們叫來,到底是因為什麽事情?
就在眾人心中思索的時候,隻見那李世民才抬頭看向三人,一臉興奮的說道“朕剛剛接到西域捷報。”
“陳曉薛仁貴兩人西域一戰,攻滅高昌,擊退西突厥二十萬大軍,陣斬突厥八萬,威懾西域諸國。”
“西域諸國日前已經呈奏國書,願意歸順我大唐!”
聽到這個消息,長孫無忌等人頓時大吃一驚。
這可是地闊千裏的大功勞!
陳曉手中不過幾萬兵馬而已,到底是如何做到的?
這西域之地就如此不堪嗎?
三人對視一眼,皆看到了對方眼中的震驚之色。
隻是此時的李世民並未注意到三人的表情,而是直接開口問道“你們幾位說說看,如今西域平定,陳曉上書奏請,讓朕派兵駐守西域諸國。”
“對此,你們有何看法?”
長孫無忌率先站了出來,躬身道“陛下,臣以為應當盡快派兵入駐西域,以防生變。”
這種大規模的歸順,莫要說大唐立國以來沒有見過,便是縱觀史書也不曾見過。
為了保險起見,長孫無忌還是用了最為穩妥的辦法。
畢竟吃進嘴裏的沒理由再吐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