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開建水渠

字數:4457   加入書籤

A+A-


                      幹旱的年份,陳曉卻在詢問水渠是什麽時候修建的,這讓王陽心中多少有些不解。

    但即便如此,王陽還是老老實實回答了陳曉的問題。

    隻見那陳曉聽到王陽的回答之後,輕輕點了點頭,隨即陷入了沉思當中。

    從王陽的話中可以知道,這並州一地的水渠已經算的上是年久失修了。

    如果幹旱持續下去,怕是明年也會是個麻煩事兒。

    因此當務之急不僅僅是運送糧草過來,還有便是保證接下來的耕種不受到影響。

    陳曉這幾日沒有忙著深挖這並州糧荒背後黑手,便是因為這個原因。

    畢竟後方不穩,就算是自己抓了再多的人也沒有用。

    隻需要這些背後的黑手稍稍煽動一下,便是數之不盡的麻煩。

    隻有將他們的後路徹底斷了,才會少不少的麻煩。

    對於麵前的王陽,陳曉自然是不會解釋這麽多。

    沉思了片刻之後,陳曉看著麵前的王陽說道“勞煩王大人統計一下這段時間在晉陽城中的災民數量,本官有大用。”

    王陽一頭霧水的點了點頭,隨後起身離開。

    今天這次見麵,王陽算是一頭霧水的進來,又是一頭霧水的離開。

    完全不知道陳曉叫他來是要做什麽。

    但即便如此,也隻能遵照陳曉的意思去做。

    而僅僅兩天時間,王陽就將陳曉需要的所有東西都準備妥當送了過來。

    看著那王陽遞上來的數據,就連陳曉都不得不稱讚一聲。

    拋開王陽現在的立場不說,這政務方麵做的倒是不錯。

    “早就聽聞王大人在並州做的官聲不錯,如今一看,果然是個務實之人。”

    被陳曉突然這麽誇了一句,王陽不免有些難以適應。

    “大人謬讚了,此乃下官份內之事。”

    說著,王陽小心翼翼的看了一眼陳曉,接著說道“此番統計,晉陽一城災民就有五萬之眾,官倉的糧食尚且能夠支撐三日……”

    看似在匯報問題,實則王陽也在試探陳曉。

    畢竟目前看來,他王陽是一粒糧食都沒有看到。

    此時的他都懷疑,陳曉到底是來賑災來了,還是做其他的事情來了。

    王陽的小心思陳曉當然聽的出來,但是卻並沒有立馬表態。

    隻見那陳曉站起身來,朝著外麵走去。

    “王大人,隨本官去看看災民去吧。”

    站在原地的王陽聽到這話之後不由得就是一愣,隨後跟在陳曉身後離開了刺史府。

    當兩人來到晉陽城外的災民安置地,陳曉眉頭便是一皺。

    那城外的災民安置範圍內,帳篷雜亂無比。

    陳曉甚至於發現不少人在帳篷外就地解決大號。

    看著這一幕,陳曉不由得眉角一抽,臉色也有些難看起來。

    “王大人,我記得朝廷幾年前就已經下發了防災救災的手冊,你這災民安置地為何和標準的不太一樣。”

    王陽心頭一凜,急忙說道“近些日子災民越來越多,下官也是匆匆收集起來這些東西,大人放心,三日之內,必定能夠整改完畢。”

    他王陽也沒想到陳曉會突然來看災民的安置,心中多少有些打鼓。

    隨著陳曉一圈走下來之後,隻聽到那陳曉開口說道“王大人,今日貼出來告示,就說朝廷要征召民夫修建水渠,一日銀錢十文,亦或是七天結算一次糧食,每次半鬥糧食。”

    聽到陳曉要召集民夫修建水渠,王陽第一個反應就是陳曉在開玩笑。

    現在大旱之年,修建水渠做什麽?

    “大人,災民勞累受苦,這麽做是不是有些不太妥當。”

    雖然有陳曉先前的救災防災手冊打底,但老思想和行為還是根深蒂固。

    並州官員的思想中,依舊是那個災民受災,不能自救的概念。

    因此當陳曉說出這個辦法的時候,王陽心中多少還是有些不理解的。

    眼見王陽臉上滿是不解的神色,陳曉便解釋道“現在是大旱之年,明年呢?誰都不敢說明年是不是大旱之年。”

    “天象多變,我們不能被動的去應對,眼下萬民受災,而糧食錢財雖然能夠活命,但是卻會毀了這批人。”

    “朝廷賑災,但不會一直這麽做,現在給他們粥飯食用,等幹旱過去呢?他們還是什麽都沒有。”

    “眼下修建水渠,便是為了應對日後的災害罷了。”

    “大旱之年引水耕地,大水之年,排水保田,這是千秋萬代的大事情,也是他們自救的唯一方式。”

    王陽愣愣的看著陳曉,是心中已經是極為震撼。

    他原本還以為這修建水渠不是這個時候,但現在聽聽,似乎這話很是在理。

    也來不及多想,那王陽便朝著陳曉行了一禮,開口道“下官明白大人的意思了。”

    說完,隻見那王陽便朝著外麵走去。

    雖然不懂,但聽過陳曉的解釋,王陽知道這是個利國利民的大工程。

    縱然是有千難萬阻,他也要將此事推行下去。

    然而,原以為即便是有糧食和銀錢作為獎勵來征召民夫,也是很難辦到的王陽,萬萬沒有想到,自己這一次又猜錯了結果。

    僅僅一日,王陽就通過貼出告示,派遣官員招募民夫等方式,召集調動了三萬名民夫。

    甚至於不少民婦和老人也打算參與進來。

    並且表示勞苦的活幹不了,送點水,做些飯還是能夠做到的。

    參與的人數之多,災民的積極性之高,都遠超王陽的預料。

    讓王陽一度以為,自己招募的對象並非是災民,而是當地衣食無憂的百姓。

    而直到最後,王陽才醒悟過來。

    災民或許一開始不知道現在修建水渠有什麽作用,但解釋之後,便知道這完完全全是為了災民日後的生活著想。

    事關自己日後的日子&nbp;能否抵禦住大災大難,這群災民自然是積極性極高。

    當第一批民夫到位之後,王陽便帶著眾人開始按照陳曉的計劃開鑿水渠,引汾河之水灌溉晉陽一地的農田。

    這工程看似龐大,但因為源源不斷加入進來的災民,反倒是讓工程量看起來少了不少。

    水渠建設順利開工之後,陳曉也終於將目光移到了糧草案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