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章據點
字數:3425 加入書籤
之後他再攛掇太子造反。太子造反成功的可能性相當低,李世民是何等人物。
太子造反失敗後,自然什麽都沒有了。而且其他地方並不一定沒有漢王的人攛掇,到時候大唐內亂,他漢王的機會就來了。
查不出來隻有一個原因,漢王不簡單,一個閑散王爺在長安的勢力比他這個皇帝身邊的寵臣還強,可想而知,這漢王絕對不是表麵上那個風光霽月的王爺。
而且將事情傳出去,容易打草驚蛇,漢王隱藏的是很深的,要不是他知道那天剛好看到稱心,引起來後麵的懷疑,陳曉也不可能懷疑到這個有才能還跟太子關係極好的漢王有別的心思。
不得不說,漢王實在聰明,他與太子交好,又傳出他有才能的名聲,暗中培養自己的勢力。
他在外界的名聲隻有他書法,繪畫等才能,完全不會引得李世民的猜忌,反而讓李世民覺得他醉心藝術。因此太子與他交往,壓根兒不會受到阻攔。
懷疑李元昌意圖謀反一事,陳曉誰都沒有告訴,畢竟李元昌是皇帝親弟弟,大唐漢王,要是查出來了還好,查不出來他免不了也得吃一些掛落。
而陳曉查到的有問題的就是他家。
孫嬪一直照應著的這個宮女突然有一天舉家搬遷到了一座靠近大山的偏僻村子,對外說是她丈夫瘋了,想找個山清水秀的地方養一養。
他家說是這個地方好,但白天村民們從來沒見過他們出門,也從來沒見過他們采購食材。
有熱心腸的村民去他家,還會被他凶神惡煞的兒子趕出來,好像極其厭惡與人交流似的。
本來這種看不出來什麽的事情是很難讓人懷疑,進而查到的。因為這個人家隻是很早年前與孫嬪有過關係,根本不會引起別人的特別調查,畢竟那宮女的丈夫是真的瘋了。
隻是偏偏他們也是點背,他們村有一個喜歡喝酒賭博的二流子,誰都不願意搭理他。
而這個人剛好因為白天喝醉了,就在宮女家附近的草垛子上睡著了,因為沒人找他,他愣是硬生生睡到了深夜,一個人都沒注意到。
而他深夜醒來的時候,就聽到了宮女家至少十幾個人的說話聲。
這二流子人慫,也懂得趨利避害,自然知道這人家恐怕是做什麽不得了的事兒,他隻敢偷偷溜走,根本不敢讓人發現他在這兒。
但偏偏他還是個好喝酒的,喝完酒之後哪裏還記得什麽保密不保密,他將這個當成吹牛的資本,直接告訴別人了。
而聽到的那個人,正是陳曉派的人的親戚的朋友的親戚,這事兒便這麽讓陳曉知道了。
靠近大山,陳曉約摸著這應該就是造反的根據地了,隻是不知道他準備的是武器還是人,亦或者是都有不少。
隻是看那家人的做風,從不與村裏人來往,就知道那裏負責人的性格是很謹慎的,陳曉也不敢輕舉妄動,萬一打草驚蛇,那些人提前跑了,陳曉反而還會被扣一個誣陷宗室的罪名。
因此陳曉隻能讓那個倒黴二流子去替自己探查了,他是本村人,又認識很久,二流子就算貿然過去,也不容易打草驚蛇。
這二流子每天喝酒、賭博、打老婆、撒潑耍賴欺負人,陳曉沒什麽人道主義的派他執行了這一份任務。
陳曉也不怕他不盡心,早就跟他說過了,隻要發現那些人的據點在哪兒,有多少人,裝備看起來怎麽樣,陳曉就會給他一錠金子。
有金子這根“胡蘿卜”在前麵吊著,二流子的這個“驢”不僅行動積極,效率還賊快。
不過幾天時間,那邊傳來了準確的消息。
因為正麵上的人手不好動,陳曉隻能拐著彎調查。還好他早年開醉仙樓積攢了點亂七八糟的人脈。
就在麽一個朋友的親戚再搭上另一個朋友,就這麽一個搭一個的,最後還真找到了一點蛛絲馬跡。
這漢王李元昌的母親隻是個宮女,李淵打進長安的時候,有好幾個宮女帶孕進城了,其中就有李元昌的母親。
不過曆史上漢王這人也沒成功,李承乾造反失敗之後,李世民就將漢王賜死了。
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為了自己的名聲,一直不願意再對自己的這些兄弟下手,他那麽果決的賜死了這個弟弟,現在想來應該是發現了什麽吧。
陳曉對自己的猜測起碼有八分的肯定,有了猜測之後,陳曉也不再找漢王與吐蕃勾結的證據了,而是找漢王府有沒有什麽高額消費。
有沒有夜間往外用運過什麽東西?有沒有什麽別的聯絡點或者是大本營?漢王有沒有什麽資產?有沒有大批量的購買過鐵器?
陳曉不僅查漢王,還查漢王手底下的佃戶,查漢王府小妾,婢女,小侍的親戚。
要是太子幸運的造反成功了,那也好。到那時,他這個太子親近的王叔,自然也能順勢成為肱股之臣,之後再慢慢圖謀,也無不可。
而與地位相當穩固的太子交好,帶來的好處不可估量。沒有人會懷疑他,探查他,他就能抓住機會,培養自己的勢力。
有了子嗣的她還算得寵被封為孫嬪,也有了一些權利,就幫助了幾個之前同她一樣,但沒有她好運的宮女。
這些宮女中有一個不願在宮中沉浮,孫嬪便想辦法將她放出宮外,那個宮女後來嫁人生子,孫嬪還時常照應她。
要是隻查出勾結吐蕃的證據,陳曉還不會太懷疑。
但一點都查不出來,陳曉反而更加懷疑了。勾結吐蕃往李承乾那裏送稱心並不算什麽大事,要是查出來也不會將漢王怎麽樣。
這次陳曉為了調查漢王的事,可真是將全部的力氣使出來了,漢王不愧有才能的名聲,幾乎是滴水不漏,不僅沒有意圖謀反的證據,就連和吐蕃勾結的證據都找不出來。
但意圖謀反還可能是假的,勾結吐蕃這事絕對是板上釘釘了。送稱心的那個小官並沒有賄賂漢王,那麽漢王將稱心送到太子那裏這個舉動,隻能是和吐蕃勾結了。
他將這件事瞞的這麽死,這麽謹慎,那問題可就大了!
陳曉廢了這麽大勁兒,若是漢王隻是一個普通的親王,怎麽可能一點消息都沒有傳出來。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