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6章 神武盛世萬軍圖
字數:5485 加入書籤
精鋼百煉刀這種武器袁術可以用聲望值兌換,可惜完全無法量產。
如果蒲元所言為真,那他便堪稱大楚奇才。
“史阿,尋一柄鋼刀來。”
得了袁術的命令,不多時史阿便找來一把普通的鋼刀,與蒲元手中精鋼百煉刀相互碰撞。
金石交擊之聲不絕於耳,尋常鋼刀的道口上出現道道缺口,而精鋼百煉刀卻毫發無損!
袁術龍顏大悅,讚歎道:
“好一個精鋼百煉刀,果然不凡!”
蒲元趁機對袁術道:
“除此刀外,臣下還鑄有寶劍、長槍、畫戟等十餘般兵器。
這些兵器皆可量產,以供我大楚猛士使用!”
蒲元此言一出,堂中文武都麵露驚訝之色。
改良兵器、為大楚將士增加戰力,蒲元已經可以被稱為戰略性人才了!
袁術對蒲元的表現很滿意,給了他一個非常高的分數。
除蒲元外,袁術最為期待的學子還是馬鈞。
在醉仙樓的時候,馬鈞的各項發明便讓袁術很是驚喜。
如今在策論之中,他又列舉出更多機關物,還有一些對未來發明的設想。
袁術從過來人的角度來看,馬鈞的設想大多都有機會實現。
“馬鈞愛卿,且到殿前來。”
得了袁術的召見,馬鈞受寵若驚,對袁術拜道:
“學生馬鈞拜謝吾皇!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對於袁術,馬鈞是發自內心的崇敬與佩服。
這位人皇陛下與曆朝曆代的皇帝完全不同。
他重視商業、重視工匠,讓他們從人們口中的賤業變為大楚的支柱產業。
百姓的生活也因此變得富足起來。
甚至如馬鈞這等工匠都可參與科舉,入朝為官。
在馬鈞心中,袁術就如同俯瞰蒼生的神祇般偉大。
“愛卿平身。”
袁術溫和的對馬鈞笑道:
“你這篇策論言之有物,深得朕心。
文中的發明若能實現,足以造福大楚百姓。”
“多謝陛下誇讚!”
馬鈞揚起頭,虔誠的看著袁術道:
“學生還準備了一件機關物,打算獻給陛下。”
“愛卿有心了,將此物呈上來便是。”
馬鈞有些不好意思的撓頭道:
“陛下,此物太過笨重,無法隨身攜帶。
還需讓侍衛運進宮中才行。”
袁術被馬鈞口中的機關物勾起了好奇心,點頭道:
“那就如愛卿所言,讓史阿隨你一同將這機關物取來。”
半個時辰後,一件巨大的機械被十名皇宮侍衛抬上殿來。
此物放在地上,形狀就如一張大床,上麵用灰色布匹遮蓋。
袁術不由對馬鈞問道:
“愛卿,此為何物啊?”
馬鈞謙恭的對袁術拜道:
“啟稟吾皇,此物名為水轉萬軍圖。
乃是學生自吾皇登基時,觀看吾大楚軍威所製。”
馬鈞說罷,伸手將機械上覆蓋的灰布扯去。
木製機械床上的一應物件,瞬間呈現在殿中眾文武麵前。
無數由木偶製成的楚軍士卒立在機械床上。
有衣甲鮮明的神威軍、有玄甲長盾的鐵鷹銳士,還有立於戰馬之上的大楚騎兵。
這些將士們被馬鈞雕刻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在大楚將士們的腳下繪有山川河流,河流上當真有水在流動。
不同的地形高低起伏也有所不同,顯得極為逼真。
袁術見狀不禁一愣。
這玩意不是手辦嗎?
原來最早的手辦從漢末三國便興起了。
一眾考生們也跟著竊竊私語。
“這些木偶就是獻給大王的禮物?”
“看上去確實精美,可惜沒什麽用啊。”
“能把木偶雕刻的這麽完美,已經是了不得的技藝了…”
眾人或是驚歎,或是不屑,殿中文武的目光都被馬鈞的水轉萬軍圖所吸引。
在眾人的矚目下,馬鈞上前打開機括,整個水轉萬軍圖頓時活了起來!
神威軍向前衝鋒、鐵鷹銳士列陣於地,一眾騎兵更是縱馬馳騁,圍繞著腳下的地圖繞圈。
小小的機械床上,好似自成一方戰場。
殿中眾多朝臣與學子們頓時發出驚歎之聲,對馬鈞的技藝佩服不已。
郭圖更是對袁術叩拜道:
“此乃天降神物,佑吾大楚!
大楚綿延千萬載,神武盛世萬軍圖!”
眾朝臣齊聲對袁術拜道:
“吾皇萬歲!
大楚萬年!”
袁術抬了抬手,示意眾卿平身,轉而對馬鈞問道:
“愛卿這水轉萬軍圖,為何能自如移動?”
馬鈞對袁術解釋道:
“學生在箱中設有機關,利用水力將其發動。”
“原來如此。”
袁術滿意的點了點頭。
在他印象中,前世馬鈞曾為魏明帝曹睿製作了一組水轉百戲圖,用得應該也是這個原理。
不過在水轉百戲圖中的木偶多是些歌女、雜耍之類,轉為供曹睿享樂所製。
遠不似殿中的萬軍圖般聲勢浩大。
在袁術看來,用這種技術來享樂完全是暴殄天物。
以馬鈞的本事,完全能以此繪製出低配版的平麵三維地圖。
這種地圖對軍隊的幫助無比巨大,甚至能與蒲元改良兵刃的能力相媲美。
在袁術與當朝三公的商議下,文士學子們的最終成績也很快確定。
一甲三人分別是狀元馬鈞、榜眼蒲元、探花棗祗。
袁術當場冊封馬鈞為工部郎中,蒲元為工部員外郎,棗祗為籍田令。
鍾會、賈穆、華湘雲等學子位列二甲,剩餘二十六名學子是為三甲。
文武科舉落幕之後,大楚人才輩出,國力蒸蒸日上。
而此時王禪也東渡海外,欲要點化倭國,共抗大楚。
在王禪東渡倭國之前,心中還存有疑惑。
因為他早就派另外一名弟子影先生去聯絡倭國了。
影先生畢竟是傳說境的強大劍客。
就算不敵倭國的掌權者,應該也能全身而退,就如風先生一般。
可他這一去竟然音信全無,若不是命牌還在,王禪甚至以為影先生已經在倭國隕落了。
這回來到倭國,正好也能打探一下他的下落。
在王禪乘飛舟落地時,沿岸幾名漁民指著他驚呼道:
“仙人!
又有仙人來了!”
王禪將飛舟收入手中,緩緩向這些異族漁民走來。
漁民們頓時匍匐在地,不住的向王禪叩首,用當地土語不斷高呼著‘神仙’等字樣。(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