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0章 教育方針
字數:4901 加入書籤
,最快更新重生之神級學霸 !
報道銳媽的並不僅僅《華西早報》一家。
中國向來是有教育傳統的,這種傳統不僅體現在教育的物質投入上,還體現在其他方麵。
最典型的孟母三遷,講的就是一名母親,是如何通過換房的方式,買到了重點學校的學區房的故事。
文章通過強有力的範例,指出了一點,隻要買得起學區房,即使父母親的文化程度不高,依舊能夠培養出大思想家,大學問家,大賺錢家。但是,僅僅買學區房還不夠,父母也必須認識到,重點學校的要求是很高的,還要父母給予更深入的配合,了解教育的方方麵麵。
《華西早報》的文章,就是試圖用鐵一般的事實,向讀者展現,新時代的教育模式,應當是什麽樣的。
而在河東省本地,類似的文章,早就不暢銷了。
因為記者們早就將之寫爛了。
省內的媒體,不得不將目光投注在更細致的方向。
例如銳媽的具體教育方式,銳媽的具體的教育事例,以及銳媽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銳媽哪裏有那麽多的故事可以講啊,僅僅一個星期的時間,故事就講的差不多了。
王博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車硬座,直著腰見到銳媽的時候,銳媽對采訪已經有些倦怠了。
“家裏就是這樣,你可以隨便拍,但是不能碰這些東西。想挪動啥的話,你就和我說……”銳媽隻望了一眼王博腰裏的照相機,就給了一串注意事項。
王博坐車坐的腦殼都有些硬,傻傻的點頭,問:“能采訪您嗎?”
“能嘛,不過,我就是有點忙,時間不能太長。”銳媽的態度還是很好的,畢竟來的是記者,雖然是小報的記者,總歸也是京城來的。
王博還很少遇到這樣的采訪對象,順手拍馬屁道:“您和楊銳的性格挺像的吧。”
“我的兒子,肯定是要像我的。”銳媽對此還是很自信的。
隻是說了話以後,銳媽就低頭開始寫信了。
自從有了媒體的報道之後,銳媽就開始收到來自各地的信件了。
在信件還是主要通訊方式的80年代,這是很常見的現象。
張海迪或者女排的五朵金花,都收到了大量的信件,但是,與其他名人不同,楊銳的成名,不僅給自己帶來了大量的粉絲,還給老媽帶來了大量的媽媽粉。
王博望著她晃動的鋼筆頭,不好打擾人家,隻能默默的端起攝像機,在別墅的四角拍了起來。
別墅是新修的,而且由建築隊做了裝修。
貼地的瓷磚,刷牆的白漆盡顯素雅。但是,現在的裝修水平就是這樣,京城的有錢人家,喜歡學外國酒店的裝修,因為那是他們見過的最漂亮的房子。
比起酒店來,楊家的別墅裝修就有所遜色了,但是,依舊比普通的房子要好的多,特別是與京城的大雜院來比,要新式和講究。
像是樓梯的護欄,就用歐式的柚木做了出來。如今木頭並不是很貴,施工隊給領導裝修,自然都是撿好的上。
甚至連房間裏的工藝品,都有各地送來的禮物,與市麵上的頗為不同。
除此以外,最顯眼的就是進口的電器了。
光是一台24寸的大電視,就是現在商店裏都沒有的稀罕物。
王博有些羨慕的拍了十幾張照片,又在紙上記了幾個電器的型號,覺得足夠了,再繞回來,問道:“楊書記什麽回家,我能采訪他嗎?”
“老楊上班呢,他也不愛接受采訪。”銳媽頓了一下,將不喜歡記者幾個字給咽了進去。不能當著和尚罵禿驢嘛。
“楊書記以前管楊銳的學習嗎?”
“他管的不多。”
“楊書記的教育方針是怎麽樣的?”
“他呀,他沒什麽方針的。”
王博問的沒話問了,隻好道:“那您的教育方針呢?”
“我啊,我以前就想,能把他無病無災的拉扯大就行了,沒想到他學習挺好。”銳媽停了一下,道:“再就要誇西堡中學的教育水平好了,要不然,楊銳也不能得狀元啊。”
“這樣子……”王博對一個鎮中的教育水平很不看好,但是,如果這樣報道出來的話,大家估計是感興趣的吧。
相比自己的采訪任務,王博其實對身處的別墅更感興趣,想想京城的居住條件,再看楊家分的別墅,王博忍不住問道:“你們現在住的房子,是楊銳獲獎以前,就分到的吧。”
“是。”
“有多大?”
“四室兩廳。”現在沒有商業房地產的概念,也不會說建築麵積什麽的,就用房間的多少來表明房子。普通的小年輕分個一室一廳或者兩室一廳,中老年幹部爭奪三室一廳是主流,至於廳和室的大小,其實全看所在的城市和單位,並沒有一個準確的概念。
王博望著一百多平米挑空的客廳,回想自己住的破房子,道:“你們這邊的待遇真好,京城的住房,可就緊張了。”
這是有點拉家常的意思了,銳媽笑笑,道:“我們也是按照政府給的標準來的。按規定,老楊能住三室的,超標的部分,我們都是要補錢的。”
“要補多少?”
“具體數字還沒出來,不過,我們家楊銳不是拿獎了嗎?這個好像可以補差。”
王博愣了一下:“楊銳得諾貝爾獎,可以算成房價?”
“那肯定不行。不過,楊銳回家總得有個住的地方吧,本來市裏是要給他單獨分一套房的,我們老楊說要發揚風格,給拒絕了,開發區就把額度給了我們,補差價就不用了。”銳媽說的很認真,完全符合政策的樣子。
80年代的房地產政策就是如此,在這個沒有商品房的年代,誰住多大的房子,除了祖上留下來的以外,就是由級別來決定。省部級的住小樓,縣處級的住樓房,科級幹部有房住,若是以平米論的話,做到縣處級的幹部,就能享受100多平米的住宅麵積了,如果條件不允許,暫時達不到的話,國家還會給予補償。
國內的技術人員和學術人員,總是想盡辦法的掛鉤級別,也是受到了這種職級分配資源的影響。大學裏的副教授可以掛鉤縣處級,正教授掛鉤副廳級,一樣享受相應的住房麵積。
北方供暖的時候,供暖費也是按照級別享受的麵積來計算的,而不管你的實際開銷,放在幾十年後,這還是每年大幾千元的補貼呢。
楊銳的老爹楊峰同誌,如今已是處級幹部了,又在開發區任職,享受三室一廳的待遇毫無問題。至於當地政府是否願意給楊銳多分一套房,那也是當地政府的權限。
同樣的情況,零的突破的許海峰,或者陳景潤都曾經享受過,後來的莫言等等就有些可憐了,商品房的時代,還想白落一套京城的大宅子,基本屬於做夢。當然,他要是回故鄉去,又是另一番光景。
王博無奈的將這些有關房子的信息記在小本子上,總不能問了又不記吧,哪怕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
不過,王博心裏也知道,別墅什麽的肯定是不會登上報紙的,就算登上去,也會以國家獎勵有功人員的模板上去,這就是所謂的輿論精神了,不按照該精神刊登文章的編輯早都卸任了。否則,若是什麽消息都可以登報,普羅大眾焉能不對高官顯貴的子弟好奇。
這份好奇,卻是鮮少有被滿足的時候呢。
“沒事的話,我就開會去了。”銳媽看王博沒問題了,就站了起來。
王博也趕緊站起來,想想到:“您下午是開什麽會?方便我列席嗎?”
開會有大會有小會。小會自然沒有讓記者列席的了,大會卻不一定了。王博坐了那麽久的硬座車,卻不想問兩句話就再坐回去。
銳媽大方的道:“是開報告會,你想跟著去就去吧。”
“關於什麽的報告會?”
“哦,市裏給了我一個三八紅旗手的稱號,我這不是要去做個報告嘛。”銳媽說著換上一件大衣,雄赳赳氣昂昂的出門了。
王博愣了片刻,趕緊跟了上去,雖然心裏覺得有些詭異,但是,教育出楊銳這麽一個兒子,似乎值當一個市級三八紅旗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