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亂局

字數:3257   加入書籤

A+A-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起航一九九四 !
    許玲薇也同時監測到了這個消息,馬上就跟楊裕報告。
    雖然是遲早的事,但是楊裕發現自己還是無法淡然處之,跟上一世相比,這個準入證的獲得整整提前了一年,不過細節稍有不同,三心上一世獲得的是自己的牌照,而這次獲得準入證的是辛普妮,隻不過這個品牌暫時由三心主導。
    “說到底還是我們的力量太弱,不然還能爭上一爭。”
    以裕薇現在的能量,拿手機準入證其實不太難,依靠掌握的tft-lcd技術在高端手機站穩腳跟也不算太難:消費者在同樣品質情況當然會傾向價格便宜的手機,但誰也不能否定有追求高品質商品的消費者存在。
    現在的手機不算複雜,無非是電池屏幕和通訊基帶,最重要的通信基帶技術都相當成熟了。換一個說法就是,這個技術的發展已經陷入瓶頸,沒有留下可供超越的空間,也就是說裕薇如果生產手機的話,賺的也不過是屏幕和電池的利潤。
    既然如此,又何必給自己增加負擔,去賺原本就屬於自己的利潤呢。
    這一切的根源都是因為燈塔一家名為高通的公司,它早在九三年就製定了無線通訊領域的行業標準,後來者都隻能在它的指揮棒下起舞,依靠這個優勢,撇開2g不談,3g和4g的技術發展被它占盡了先機,逐漸成長為一個巨無霸公司。
    其實三心能快速走出金融風暴的影響也與高通有關,當初高通發展初期得到過韓棒政府的大力支持,而且是屬於雪中送炭式的幫助,兩者從此就有了很深的羈絆,三心又是韓棒政府全力扶持的對象,自然受益匪淺。
    反觀中國,世紀之初唯二研究3g技術的兩家公司,一家中興半途而廢,然後轉型小靈通,之後遠走海外,一家粵市的南方高科,資金大量投入研發之後生產力驟降,被市場淘汰。前車之鑒啊,楊裕自然不會頭鐵,非要現在就死磕通訊技術。
    這些東西心裏想想就好,不用跟許玲薇多說什麽。
    看了兩眼銷售報表,然後網上看了看輿情,國內豫果ivisual的日銷量來到近四百台左右,已經到了現階段的一個瓶頸,楊裕知道潛力挖的差不多了,便通知市場部以後不用在bbs搞風搞雨,自然增長就好。
    七月,八月,國內豫果ivisual的銷量穩定,維持在每月一萬二左右,海外緩慢增長,也達到了一萬二上下,雖然還沒有達到豫果ivisual生產能力的上限,但是因為楊裕堅持品質為先,每批產品都有一定量的瑕疵品返廠,產量方麵確實有些吃緊了。
    燕南屏已經打過兩次報告被楊裕駁回,今天又發來第三份報告。這個真不能怪他催的急,高規格的廠房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建好,所以對生產量的提前預判很重要。楊裕想了想,決定還是當麵溝通比較好。
    “產銷量的報告我每天都有看,確實要增產也行,但是我預測今年豫果ivisual的銷量應該會穩定在一定的出貨量不會有太明顯的增長。不過你的擔心也有道理,我們把原來的隨身聽生產線進行停工改造怎麽樣。”
    “停產磁帶式的隨身聽麽?”燕南屏思考了一會,“銷量確實大幅回落了,這個我讚成。相比新建廠房,隻是改造的話,也不需要那麽長的周期,好吧,我讚同這個方案。”
    走出燕南屏辦公室的時候,兜裏的私人手機突然響了,這部手機的號碼隻有朋友和合作夥伴知道,必須要接的。
    楊裕拿出來一看,居然是他?
    接通電話,那頭的夏華黎總苦笑道:“楊總,我這次是找你求援來了,不知道最近有空嗎?”
    聽對方的口氣,應該是送生產線來了,那肯定有空啊,楊裕忙道:“最近沒什麽事,你隨時都可以過來找我。”
    掛斷電話,楊裕暗自慶幸,形式變化有這麽快嗎,上半年還沒有什麽特別的變化,這剛過九月就撐不住了。如果不是敲定了以租代售的合同,這生產線還不知道會便宜給誰。
    來到四海總部,頓時被李懌蓉揶揄道:“喲,這不是大忙人楊大老板嗎,怎麽今天有空來這裏玩啦。”
    楊裕郝然,雖然在同一個城市,從忙甄選活動開始,確實有段時間沒跟李懌蓉聯係了,連忙給她捶背賠罪道:“忙雖然忙了點,但是時間擠擠總還是有的,是我疏忽了。”
    李懌蓉斜眼道:“多大的人了,還是跟以前一樣,這次你恐怕也不是來玩的吧。”
    “知我者懌蓉姐也,我想看看最近各品牌手機的銷量。”
    這個數據對別的公司來說是商業機密,不過以李懌蓉跟楊裕的關係來說,這個根本不算問題。
    翻閱報表後,楊裕才知道國產手機雖然市場份額還是占優,但是跟去年相比,手機品牌增多,排名也發生很大變化。根據自研手機占比,大體可以分三種類型。
    一類是以夏華為代表的自研品牌;二類是以波導南方高科為代表的自研和貼牌相結合生產廠商,兩者型號占比各50%左右;最後就是以康佳、tcl為代表的家電大廠,銷售貼牌手機為主,但是它們擁有完整的銷售渠道,鋪貨能力極強。
    夏華看起來好像是因為研發投入過多造成了虧損,但是深入研究之後,會發現它是因為去年的營銷策略陷入一種,恢複原價就賣不出去,降價甩賣就虧本的惡性循環,現在想要翻身已經很難了。
    國產手機品牌是以第二類和第三類公司為主,隨著品牌的增多,競爭越來越激烈。雖然手機市場在急速增長,但是銷量的增長,跟不上廣告投入的增多,所以實際上各國產手機品牌的利潤都呈下降趨勢。
    楊裕放下報表之後,輕輕的吐了口氣,怎一個亂字了得。
    感慨間,楊裕突然想起一個問題,“你怎麽會有它們的廣告費用增長比率?”
    李懌蓉知道楊裕說的它們是指那些手機廠牌,“你以為除了電視報紙,商場就不用打廣告了?”
    “這個我當然知道。”楊裕解釋道,“廣告的投入總要追求產出吧,總不能跟播種一樣,越均勻越好?”
    李懌蓉嗬嗬一笑,“不至於,但是競品有的,自家肯定要有,現在競品這麽多,廣告費用自然降不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