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輕資產

字數:3320   加入書籤

A+A-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起航一九九四 !
    疫情的時候楊裕沒在四海少待,既然已經結束了,下午就回到裕薇辦公。
    張毅豪送來資料,趁楊裕還沒打開文件,匯報了一下辦公大樓的進展,主體建成高度已經蓋好三分之一,資金投入也超過三分之一,已經符合售賣樓花的條件。
    如果換成真正的房地產公司,巴不得把房子全部賣掉,然後繼續拿地建房賣樓,實現新一輪的擴張,但是裕薇的大樓還是以辦公為主,低層的那些樓房倒是可以售賣,但是還要等楊裕拍板。
    楊裕不得不感歎,隻要錢到位,這建築速度確實可以,不過他也知道越高層蓋起來越慢。
    “先預售可售樓房的三分之一吧。”
    如果可能的話他倒是想全部留著零八年之後再賣,那時候房價差不多開始起飛了,不過裕薇不是房地產公司,給自己蓋辦公大樓而已,還是要考慮成本問題,在這棟大樓積壓太多資金有可能影響到其它方麵的戰略布局。
    張毅豪是想都賣掉能少操點心,但是楊裕有了決定他就不多說什麽了,還有一件事他要提醒楊裕,“今天京城那邊打來電話,詢問手機設計院什麽時候啟動。”
    楊裕聞言,才想起來這事,原本計劃是三月啟動,但是因為疫情拖到了現在,2g手機的盤古係統經過多輪測試,大體已經完善了,像自由安裝卸載軟件這些功能都能實現。
    但是要說智能也沒那麽智能,主要是受限於觸控,語音輸入,陀螺儀這些技術的限製,當然主要還是網速限製,讓人機交互方麵沒有那麽完善。
    以現有技術來說,盤古係統的開發已經可以告一段落了,京城盤古科技那邊有些沒有目標,如果是為了研發盤古,持續投錢不是不行,但是楊裕認為不能讓他們沒事做,於是便考慮成立手機設計院,把手機手機設計好之後交給歐泊代工。
    當時看起來這個計劃很好,既然物盡其用,甚至能讓手機設計院的盈利反哺盤古科技,說是一舉兩得也不錯。但是楊裕這時考慮的是,像蘋果也好,諾基亞也好,它們本身是封閉係統,或者朝封閉的方向努力,所以做手機沒問題。
    盤古作為開放性的手機係統,再去參與手機整機開發合不合適,會不會影響將來盤古係統的推廣,這些問題都很值得考慮。
    另外一個因素就是錢的問題,盤古係統的研發要錢,手機研發也要錢,就算現在裕薇能支撐,那將來怎麽辦,誰也不能報紙手機業務一定能賺到錢。
    “你先回複那邊,說這邊正在研究,三天之內才有結果。”
    目送張毅豪離開,楊裕打電話給張達先,“張哥有空嗎,我去你那坐坐。”
    張達先那邊前年開始做快易通,去年政策開放,賺了個盆滿缽滿,但是生意太好別人就會眼紅,於是一股腦都來做這個了,而且快易通本來就不是長久的買賣,現在也在考慮轉型。
    張達先沒叫秘書,親自給楊裕斟茶,說道:“今天吹什麽風,把你給吹來了,是四海那邊有什麽變故嗎?”
    楊裕說道:“四海商場發展的不錯,過段時間會開啟第二輪融資,公司估值有可能超過五千萬,美刀。”
    張達先笑道:“哈哈,那就好,還是你們有眼光,這才多少時間,轉眼就翻四十倍倍了,厲害。那你這次來是有什麽事。”
    因為疫情的關係,大家都是能少出門就盡量在家裏待著,起碼有半年左右沒見麵了。
    楊裕直接問道:“聽說張哥這邊想轉型,不知道對手機業務有沒有興趣?”
    張達先抿了口茶,說道:“轉型是要轉型,可能你誤會了什麽,生產線暫時沒打算動,想投點錢到別的地方。”
    楊裕說道:“沒誤會,我說的業務不是處在產業中下遊的手機製造,而是手機整機的設計與研發,然後交給代工廠生產,拿到成品後再進行銷售。”
    張達先沉吟道:“除了我們,還計劃找誰入股?”
    楊裕回答道:“既然需要負責銷售,再找個李懌蓉就可以了,一共三家出資,如果沒問題的話,我晚上找她出來,大家一起聊一聊?”
    “那……那就再聊聊吧,你說搞這個,我心裏沒底氣啊……到時候給我個信息吧。”
    晚八點,楊裕把李懌蓉約了出來,雖說是談生意,大家那麽熟了,也沒必要那麽嚴肅,直接約在清酒吧見麵。
    楊裕是第一個到的,不就後李懌蓉也來了,“這麽晚把我約出來又不說為什麽,不怕我家老燕找你麻煩啊。”
    楊裕驚奇道:“怎麽就你一個人,我又沒說不讓帶家屬,還有一個人,一會一起聊。”
    聊了一會閑話之後,張達先也來了,“抱歉,來晚了,我自罰一杯。”
    楊裕看人來齊了,就把自己的打算說了出來。
    沒想到李懌蓉居然出聲反對,“現在做手機可不是什麽好主意,報表顯示,雖然國產手機的份額占比不低,而且今年的年出貨量將達曆史新高,但是如果仔細分析的話,會發現那些所謂的國產手機,大部分都是換皮手機。”
    楊裕沒想到李懌蓉對手機行業這麽了解,應該是早就動了這個心思。
    李懌蓉看楊裕眼神有些奇怪,“你這麽看我幹嘛,我確實是想過要進入手機製造業,研究過不少相關案例,發現現在的所謂國產手機品牌大部分都是可以算是我同行,無非是多個貼牌的程序。”
    楊裕誇讚道:“你的精力真好,管著兩家公司還有空研究這個。不過我跟張哥聊過,以前做手機,換皮的不算,其實都是走重資產路線,做研發、建廠房、招工人,但是其實我們還有別條路能走,就是所謂的輕資產路線。”
    李懌蓉以前還真沒聽過這種模式,轉頭看向張達先。
    “別這麽看我,下午也隻是跟我簡單聊了聊,沒太明白他說的意思,如果不是說要找你一起,我其實也是想拒絕的。”
    張達先以前確實沒接觸過手機行業,但是他知道中興以前是手機界大佬,它都轉型快易通了,手機也許有市場,但是競爭也一定非常激烈,如果不是出於對楊裕的信任,他這半個外行確實摻和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