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唐門大案》說明暨上架例行廢話連篇

字數:3581   加入書籤

A+A-




    上架了,成績一般,說好不算好說壞倒也過得去,但指著過日子還有的奔頭。

    感謝列位一直以來的支持,莊糊塗攜白長生在這給各位老爺請安了。

    ···

    第三卷說明:

    《唐門大案》是我在偶然間想起來的,打山西案一開始就埋下了足夠的伏筆,列位應該也看得出來。

    第一:列位如果細心看了這本書應該不難發現,第一卷主打奸情人命,第二卷主打妖魔鬥法,第三卷《唐門大案》主打的就是宦海沉浮了。

    每一卷都有各自的特色,而關於銜接我也盡量做到了很平穩的過渡,這樣做不是因為我沒譜兒,是為了迎合更廣大的受眾群體。

    第二:關於這本書的主線,很多人說看得莫名其妙,主線過於晦澀,也看不出主角到底在幹什麽,這點其實不用想那麽多,《鬼吹燈》的主線是什麽?挖墳啊,除了挖墳呢?還是挖墳。

    這本鬼告狀呢,破案,除了破案還是破案,中間夾雜著對曆史的另類解讀和一些異想天開的編纂,這是我的風格,如果你覺得不賴,可以點點頭會心一笑,如果你覺得寫得不好,其實大可以找一天晚上,放空身心,沉下來去看這本書,從頭再看一遍,可能等你再看一遍的時候就會發現···

    還是不喜歡。

    這是事實,如果打一開始你就不喜歡這種類型的書,你看多少遍怎麽看都不會喜歡,但每個人寫出來的作品都是給喜歡的人看的,而不是給不喜歡的人準備的,如果你發現自己不喜歡,還要看,看完還要列出來各種不合理不好看不精彩的地方,然後逐條分析給我看,列位覺得這人得是有多閑。

    而很多人想要知道的關於白三石的過往,其實不用太上心,等我把白三石的一切寫清楚的時候,這本書也就完結了。

    這本書不是寫一個主角繼承了父親的遺誌然後呼風喚雨的酣暢快本,而是一個一個案子融合在一起的長篇大書,其實到最後什麽替父報仇,得誌天下都不過是一筆帶過就結束了,不存在什麽天上天下唯吾獨尊,斬妖除魔傳承百代。

    每一卷單獨去看都能看得明白,每一筆驚人伏筆都是為了日後而鋪墊,白三石和萬曆年間的故事會穿插在各卷當中,當整本書寫完,這些線索也就都撿起來能拚湊在一起了。

    這是一種很勞心的寫作方式,絕非易事,所以列位盡量理解我的更新速度,一天發這麽兩三章也是圖個好菜不怕晚,畢竟我在寫每一卷的時候都要去當地考察,翻閱卷宗,我把這當成一種樂趣,而不是坐在電腦前麵全靠腦子猜想出來的東西。

    這更真實,也更富含人文底蘊,算是我的初衷。

    第三:很多人說這本書混合了實體的老練文筆和網文的望文生義,不倫不類四不像。關於這個我不想反駁,因為現在網文和實體的融合已經很深了,邊界也越來越模糊,單純的你要我寫“不敢妄斷他略短長、乎為言之不預”之類的純文言,我其實很行,但這樣我估計就餓死了。

    這是門手藝,吃飯的手藝,這是本書,盛飯的碗。

    首先我要吃飽了才能劈情操,這不是文學評獎機構,這是個贏利性的網站,僅此而已。

    第四:很多人說看了幾十章都沒出現金手指,其實這本書沒有很逆天的金手指,因為主角所謂的傳承也其實就類似於天橋上算命的“話術”,很簡單,精彩的不是設定,而是故事的包袱,這點千萬別誤會。

    第五:很多人說節奏太慢熱,我一直沒想明白哪裏慢了,一開章就死了那麽多人,怎麽會讓你們覺得慢?這本書是沒有所謂前序的,基本上打第一章開始就步入了高潮迭起的部分,這不是一本得了傳承再去賣乖的書,這是一個一個的故事銜接在一起的合集,這點很重要。等主角把所有的能力都弄到滿級了,其實也就結束了,不是讓他大馬金刀,而是讓他體味人間冷暖世態炎涼。

    寫的是書,其實說的是人情,這本書看到現在各位應該也弄清楚了,你在現實裏遇到的人情世故這裏都有,而你們想看主角睥睨天下一掃群雄,其實三國更合適。

    第六:再次重申,裏麵很多詼諧的對話是從現代話中轉變過來的,絕非曆史真實寫照,而北京這個稱呼,很早就有了,這個我說了很多次了,不要懷疑。

    第七:曆史上九門提督好像後來是被“大管家”給兼著的,不算是和他作對的一方,曆史上也沒有後宮幹政這麽一個說法,因為這麽幹的人在大清朝都死了。

    人物都是編纂而來,除了大管家,而他們之間互相的角力可別說我寫得太玄,因為在早些時候的書目裏比我寫的玄乎的多了去了。

    而且就職位而言,這裏麵所有的人都無法和現實中的大管家相提並論,隻是一個為了這本書而生出來的一種說辭,切勿當真,切勿模仿。

    大管家就是個大貪官,想必原型各位也看得出來,這個人物的設定也從各影視劇中汲取而來,並非現實,因為如果我寫的太現實就沒那麽幽默了,對於曆史確實會很尊重,但對於我的肚子就會很委屈了。

    第八:對於乾隆爺的描寫,有個人情感在裏麵,也有各種野史的融合,為什麽這麽說呢,因為確實有很多資料記載乾隆爺才情亙古,也有人說他昏庸無度,這個仁者見仁了,畢竟封建王朝的弊端你我共知。

    ···

    上架感言:

    不知道怎麽寫這個,因為很多人都這麽寫了,我也算湊個熱鬧。

    這本書寫得蠻有趣,不是說故事有趣,而是我寫的過程很有趣,發掘一段旅程並享受當中,這是我寫書的準則。

    我絕不是那種在家宅著寫書的類型,也不是那種蓬頭垢麵苦思冥想怎麽意淫主人公一夜禦女八百還不用吃匯源腎寶的三等殘廢。

    我就是個很普通的人,寫一本很普通的書,不想說為了這本書嘔心瀝血,因為犯不上,這就是個手藝,我很喜歡也很珍惜,爹媽給的,衣食父母送的,這點要感謝列位的支持。

    希望後續的創作能迎合更廣大的人群,希望這本書以後的成績會越來越好,希望能寫出一本讓各位看了很舒心的書。

    看似簡單實則艱辛,我依舊秉承著雅俗共賞的價值取向,隻希望這本書能博列位一笑,出門跟人鬧矛盾不至於臉紅脖子粗要打架,看了這本書能保持心情愉快,高興了還能賞倆錢,這就是我的夢想,也算我為社會主義和諧建設作出的貢獻(這話說得滴水不漏)。

    最後,再次謝過列位長久以來的支持,如有打擾,萬望海涵。

    ---莊糊塗丁酉年七月初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