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帝王碎鼎

字數:4573   加入書籤

A+A-




    幾個人都在白長生的宅子裏,聽白長生如此說,都是疑惑不解:

    什麽事情還沒鬧清楚?

    不都準備好了嗎?直接上告朝廷不就好了嗎?

    白長生卻是搖搖頭,他自然清楚這事情不簡單,隨便透露出風聲,隻會打草驚蛇。

    尤其是大管家,到時候難免被帝王斥責,皇上是不會因為他的無辜而砍了他的,說出去也隻能讓奸臣逃脫罪責。

    畢竟沒有確鑿的證據,而且這藥方所需的藥引還沒鬧清楚,這東西終到了,才能讓一切合情合理。

    不然單看那藥方,確實隻是滋補的中藥,即便是當麵對質,那十四王爺也會狡辯不休。

    可那藥引究竟是什麽呢?

    誰也不知道,白長生這就去找了九門提督,九門提督也很費解,差人打聽了一番,這宮中近日來沒有任何的藥品瓜果送上來。

    除了大管家的雨冬棗。

    可那東西也不可能浸泡什麽藥引,一經浸泡,這雨冬棗便會變了顏色,一眼就能看出來。

    而且按皮琵夏所說,這藥引需要火煉,應該不會是什麽簡單的吃食。

    說到這所有人都犯難了,這該怎麽辦呢?

    難道還沒有送出去?

    也不應該呀,按理說這太後大壽就在這幾天了,如此拖拉肯定要壞事的,十四王爺心思縝密,斷不會如此行事。

    正是一籌莫展之際,幾個傳教士來了,一進棺材鋪就吵擾著要皮琵夏趕緊回去。

    皮琵夏一聽,原來是那小劉三來取藥了。

    算算時候也該到了,這藥究竟送不送出去呢?

    萬一藥引早已服下,這成藥送出去可就壞事了,真就得背上謀害帝王的名聲。

    但此藥已成,萬難更改,皮琵夏一沉心,跟大夥說不如先送過去,到了太後過壽那天,如果還沒鬧清楚藥引是什麽,就跟大管家坦白。

    幾個人商量了一下,也隻能這麽辦了。

    皮琵夏於是帶著煉好的寶藥,趕奔到了大管家的府上。

    後來的事情大家也就知道了,皮琵夏服藥之時瞄了一眼那手中的杯子,瞬間聯想到了這種可能。

    早前九門提督從大管家坑了一個不二杯的事情,也早都傳開了,後來那杯子丟了,又被找到的事情九門提督也和白長生談及過。

    而白長生自然也告知了眾人,皮琵夏再想那藥引需要淬火,這就瞬間明白了一切。

    看來十四王爺早都做好了一切準備,這不二杯便是藥引!

    暗中得知大管家喜歡珍玩,便差人裝扮成不開眼的商販,把兩個淬毒的不二杯擺放在市井之間,讓大管家看到。

    大管家為人貪婪,自然買了過來,又因貪心不足,砸碎了一隻杯子。

    差點壞了好事,因為這兩個杯子本是一對兒,準備給皇上和太後的,砸了一隻雖然剩下的價值連城,但情況很可能也會為之逆轉。

    不過老太後念及皇上操勞,定然也會糊塗遞藥,所以十四王爺知道這事情後沒有再作多餘,為的是不打草驚蛇。

    皮琵夏回來之後,把自己所發現和推算的一切跟白長生等人說完,白長生不禁是冷汗淋漓。

    這十四王爺好狠的心,算計了這麽多,真可謂是天衣無縫。

    幸好一切被機緣巧合給打破了,也讓白長生等人洞悉了十四王爺的禍心。

    當機立斷,吳老三本想著去找當初那賣杯的人,可左右尋覓根本一無所獲。

    再一想,這群出手之人本就不是商販,這樣去找也沒用,其他人都被授意謀殺了,他們還能有跑?

    可惜事情知道晚了,照這個時間來看這群人應該已經被謀害了。

    吳老三這就去了一趟衙門仵作驗屍的地方,找人一問,京城近日來無名死屍都在哪。

    把一大堆屍體分列開來,吳老三定睛觀瞧,發現了幾個體型健碩的男子,無病無災怎能就此慘死呢?

    留心了,衣服扒開一看,隻見肩膀上刀剜的傷口依舊,吳老三點點頭,心說果然在這。

    這群人的肩膀上都被人剜去了一塊肉,可從這一塊肉怎麽就看出來是十四王爺的人馬呢?

    因為十四王爺的徽號都會用刺青紋在各路人馬的肩膀上!

    以示忠誠!

    正是此地無銀三百兩,讓吳老三瞧出了蹊蹺。

    把這幾具屍體讓人收好,不可輕易入殮,吳老三這就回來跟白長生說出了見聞。

    倆人又去找了九門提督,九門提督聽完以後,麵如寒霜。

    事情都差不多弄清楚了,可就在這會的功夫,一個人消失不見了。

    正是杜寒!

    他也算是罪魁禍首,現在消失了未免太不對勁了,難道是有人覺察到了什麽?

    可明日一早太後就要過壽了,這些人應該來不及再做準備,九門提督隻能趁著這最後的功夫,想把杜寒也給揪出來,一網打盡!

    這也是他今日賀壽姍姍來遲的原因。

    幾個人你一言我一語,把事情的來龍去脈都講清楚了,雖然掐頭去尾,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細節和不好明說的話語,但還是過於驚人。

    隻看乾隆爺的表情真真難看,似是鐵青掛霜,怒中有恨!

    話說完,幾個人都不敢再輕易開口了,現在就聽皇上的意思了,要是他打算這事情遮過去,那誰也沒辦法。

    要是皇上想把所有牽連之人一網打盡,那估計要整個大清朝掀翻過來,抖上三抖!

    “皇上,杜寒涉嫌謀逆之罪,難道您還要如此放縱於他嗎?”

    九門提督言語悲戚,諫言忠良。

    大管家在一旁心驚肉跳,他哪知道這些,本以為自己討好賣乖可是絕頂聰明,誰知道被人算計地如此徹底,簡直是被玩弄於鼓掌了。

    險些釀成大錯,想想後果,真是手腳冰涼,心頭發顫。

    皇上的表情依舊很難看,但聽九門提督說完,卻是把眼睛閉上了,用蒼涼的語氣,緩緩開口道:

    “那杜寒,已經死了。”

    說完,所有人都萬分駭然,這是怎麽回事?

    不過也不奇怪,肯定是十四王爺出手的,隻有他才有理由,也才有辦法將杜寒殺死。

    乾隆爺說完這話沒再開口,而是把目光送向了白長生!

    凝視過後,帝王轉身,朝著那口銅鼎極盡氣力一拍,隻看那銅鼎崩碎,支離瓦解!

    “轟隆隆!”

    銅鼎碎,三足廢,破裂的碎片在地上分崩離析,讓人心神蕩漾,卻又不敢言語。

    沉悶的響聲濺起了無數粉末白煙,緩緩迎空而上,糾結亂舞,編織成了淒涼的濃霧。

    九門提督呆呆看著那三足崩碎的銅鼎,頭腦轟鳴。

    少了一足的銅鼎,會迎來怎樣的分崩離析?

    多了一眼的凝視,將帶來何等的福禍難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