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30章陶器造房子,太奢侈了
字數:5818 加入書籤
葉青選了一處地方,讓族人平整地麵,然後挖土和泥。
又讓部分族人去河邊挖沙子。
他要製磚,造房子。
他帶著幾個跟著自己做木工的族人,開始製作磚模。
磚模做多大?
磚的尺寸應該定為多少呢?
古代磚的尺寸多樣,沒有統一。
國家的大型項目,磚的尺寸大小是按監工的要求來製作,像城牆磚,有重斤的,有重斤的,也有重斤的。
民用則是製造者自己個人製定尺寸。
葉青作為穿越者,以自己現代的見識,當然知道標準化的好處。
所以,磚的尺寸需要確定一個標準的尺寸。
想了想,葉青也沒有標新立異搞創新,不是他不願意費腦細胞,而是已經有了非常科學及人性化的標準存在了。
那就是後世工地上常見的紅磚的標準尺寸xx。
這個尺寸是很有道理的。
這個尺寸方便砌築,也方便計算。
砌築時,磚的尺寸,加上磚縫的砂漿約,變成xx,剛好構成長寬高的比例。
米便正好是塊磚的長度,塊磚的寬度,塊磚的厚度。
長寬高成倍數關係,便能讓砌築的方法靈活多變,砌築成的牆麵也平坦整齊。
並且,不管用什麽砌築方法,都能夠簡單地計算出用磚量。
砌好的一麵牆,量一下麵積,便能計算出用了多少磚。
再一個,這個尺寸大小、輕重合適,方便單手抓握。
為了搬運和砌築的便利,磚塊必須足夠小和輕便,以便用單手就可以撿拾起來。
對大多數的人來說,拇指和其他手指間適合抓握的距離大約是。
以此為長,磚就太小不效率。
以此為高,磚就太大太重。
因此,這個尺寸便定為磚的寬度。
葉青製作的是一模四磚的磚模。
磚模的製作,要求便要比犁耙耖精度上要高不少。
榫卯結合需要精巧一些,木板也需要足夠光滑,做出的磚模才經久耐用,製出的磚也才能合乎規格。
不過,有前麵製作犁耙耖的經驗,族人做起來便順暢了很多。
嚕嚕鑿卯眼已經很熟練,單單鑿卯眼這個工序,他算得上一個真正的木匠了。
第一個磚模出來後,葉青便帶著磚模來到族人和泥的地方。
眾多的族人正牽著用麻布蒙著眼的牛,在泥中來回轉圈踐踏。
還有族人在邊上,拿著鏟子,將被牛踐踏而坍塌出來的泥,鏟回泥堆。
昨天的台風,逃逸的牛,隻找回來二十多頭。
逃了二十多頭牛,有些可惜。
不過,遲早還要找回來的。
逃逸也無非是逃到野外,野外無人,不會丟失。
他將蠻牛叫過來,教他怎麽製磚。
蠻牛昨日帶人去尋找被大風刮走的小孩,最終沒有找到。
族人歎息一番,也就揭過。
認命了!
走失人口這種事情,在這個時代時有發生,族人也無可奈何。
生存艱難啊!
可生活還得繼續。
葉青雖然非常想找到那個小孩,想生要見人,死要見屍,可是理智告訴他……
不現實啊。
所以,他放棄了繼續花費寶貴的人力去尋找那個小孩。
雖然冷血,但依部落的現狀,隻能這麽做。
活人更重要啊!
製磚簡單,將一團大小合適的泥,往撒了沙的磚模中一砸,刮掉多餘的泥,然後倒模,磚胚便成了。
泥是現和的。
本來泥和好之後,放置一晚上,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
但現在百廢待興,首要的是時間,泥的效果差那麽一點點,並無大礙。
看著族人對製出的磚胚很好奇,葉青向他們解釋
“這個是造房子,用來砌牆的。”
族人恍然大悟。
“哦,將泥做成這樣整齊的一塊塊,果然要比泥中加草做牆要方便多了,做出的牆也肯定好看……隻是沒有木骨、草筋在牆裏麵,會不會倒呀?”
“這隻是毛胚,晾幹之後,還需要進窯燒,然後用砂漿粘合,不需要木骨、草筋,也會很牢固,不會倒。”
“啊!還要燒?那不就是陶器了?”
他們很震驚,用陶器來造房子,太……太奢侈了!
其實葉青也不想這麽快燒磚。
原本是計劃開墾旱地,種植蔬菜,繼續加強保證部落食物的充足。
住宿改造不需要這麽急,能將就,便將就,計劃年底再說。
但現在部落的茅屋全部被毀了,必須重建,想著節省人力,避免重複建設,便一步到位,直接造磚瓦房了。
免得造了茅屋房子後,用不了多久,還得拆。
這裏經常有台風的,住茅屋非常的不安全啊!
中飯的時候,葉青準備燒陶造房子的事傳開了。
族人們紛紛議論開,燒磚造房子這件事,給他們造成了強烈的衝擊。
他們一致的反應就是太奢侈了!
對他們來說,用陶器造房子,就像後世用純黃金造房子一樣。
陶器對他們來說,是非常貴重的物品,日常使用陶器食具,也是非常小心的。
打壞了一個,那要心痛好久的。
昨日的大風,打碎了許多的陶器,那是很大一筆的財富。
陶器之所以珍貴,那是有著兩個方麵的原因。
一是製作方麵。
現在的製作手段落後,缺乏相應的製作工具,全靠手捏,製作出來的陶器大多歪歪扭扭,很不規整。
這樣的陶胚隻能揉了重新捏。
因此,想捏製出能夠使用的陶胚,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並且還需要熟練高超的手藝。
二是燒製方麵。
建窯燒陶,部落是會的。
但是他們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部落的陶窯燒的是木柴,溫度經常達不到陶器燒製的理想溫度。
由於知識的缺乏,他們不明白溫度對陶器燒製的影響,燒製的陶器時好時壞。
他們不明白,為什麽有時候燒製的陶器質量很好,有時候又全部碎裂。
由於缺乏理論基礎,他們並不會歸納總結,隻會將其歸於神靈的意誌。
而這種燒製陶器的方法一直延續了無數年不曾改變,直到煤被發現利用。
這個時代,一項技術的進步,都是需要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的發展的。
在文明的初期,技術的進步是相當的緩慢的。
哪怕經過幾千年,解放前的很多農村,比之部落,也並未進步多少,一樣的土牆茅屋,麻衣草鞋。
老舊的技術,一代一代延續著,直到一個天才的出現,技術才會出現躍升。
可是,天才少啊!
也不是天才真的少,而是能成才的天才,太少了。
族長將葉青叫到一邊,神情鄭重地告誡道
“我知道你去過神界,也知道你學會了那些神靈的本事,也知道你想讓族人都過上神靈一樣的生活,但是,你要知道,我們是人,不是神靈啊,神靈般的生活,不是我們人能過的啊。”
“用陶器造的房子,怎麽可能是人能住的呢?”
“你很有本事,但不要做褻瀆神靈的事情呀!”
“神靈會懲罰的呀!”
“……”
族長苦口婆心地勸說葉青放棄燒磚造房子的打算。
葉青默然。
biu
biu。bi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