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九章 初雪(下)

字數:8339   加入書籤

A+A-


                      其實就算劉備不找林朝商議,林朝最近也打算找個合適的契機,跟劉備交代一些事情。

    自諸侯討董以來,林朝暗中布置的東西太多,有些甚至已經略微超出了底線。諸如利用李儒遠程遙控天子,這一舉措其實是有些大逆不道的。

    再者,正如劉備方才所言,天下大勢即將進入一個百年未有之變局。之前那些遮遮掩掩,不好明說的事情,林朝準備跟劉備挑明。

    其中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劉備的誌向到底為何?

    胸懷大誌,可這個大誌到底是什麽?

    一方諸侯?

    累世稱王?

    還是……登臨九五?

    林朝自然是希望劉備有稱帝之誌的,隻是以眼下的情況,卻有些不太現實。

    這數年以來,劉備升遷的速度不可謂不快,雖說其間大部分是林朝的算計,但也算是天恩浩蕩,劉備沒有理由會生出取天子而代之的想法。

    再者,無論劉備誌向為何,他宗室的出身就已經決定了,他要麽是大漢的輔國之臣,要麽是大漢天子。

    舍此之外,再無第三種可能。

    是以,匡扶漢室,應該就是劉備現階段的誌向與夢想。

    “子初,某身為宗室,自是要匡扶漢室的。”劉備搖頭道,“隻是,如何行事,還請子初教我。再者……”

    說到此處,劉備看向林朝的目光中閃過一絲異色。

    “天子西遷長安,其間……子初應當出力不少吧。”

    君臣數年相處下來,劉備對林朝也算是知之甚深。董卓死後,天子還是遷都長安了,要說林朝沒有在其中推波助瀾,劉備是怎麽也不信的。

    說不準長安朝廷那邊,都有自己的人,甚至可能已經把控了朝堂。

    聽劉備隱晦的提及此事,林朝麵色波瀾不驚,沒有一絲動容,隻是拱手正色道“好叫玄德公知曉,張伯淵叔父張濟,本是董賊麾下校尉,但雒陽一戰,其人棄暗投明,助朝誅殺董賊,功不可沒。現此人率領兩萬西涼鐵騎,就駐守在長安周圍關隘,拱衛天子。”

    林朝的回答也很隱晦,但劉備完全聽懂了。

    好家夥,子初你這是把天子控製起來了!

    此事做的……確實有些過了。

    劉備皺眉道“子初,我等身為人臣,理當忠義為先。此等大逆之事,斷不可為!”

    聞言,林朝滿臉驚訝道“玄德公何出此言,朝不過是勸張濟率軍拱衛天子,此正是人臣之本分,何為大逆?”

    “子初,此處沒有旁人,就不必遮遮掩掩了。”劉備苦笑道。

    林朝搖了搖頭,再次拱手道“玄德公,董賊伏誅後,若天子留在雒陽,其結果如何?關東諸侯中,又有幾人真正忠心朝廷?董賊倒行逆施,欺淩天子,難道那些關東諸侯就不會這般行事?”

    “這……”

    麵對林朝一連串的發問,劉備沉默了。

    他當然看得出來,所謂關東諸侯,皆是利字當頭,真正忠心朝廷的人,寥寥無幾。

    “所以,張濟將軍率兵駐守關隘,真的隻是拱衛天子而已。”林朝繼續蠱惑道,“這數年以來,玄德公屢次以仁義教誨,朝又豈敢行大逆不道之事。”

    “這……”

    劉備還是苦笑,他深知自己沒這麽大能耐能教導林朝。隻是林朝如此說,他也不好反駁。

    緊接著,林朝卻話鋒一轉,繼續開口道“隻是玄德公身為漢家忠臣,將來自是要匡朝輔國,征討不臣。今上聖明,自然能明辨忠奸,必然會依仗玄德公。”

    話說到這裏,劉備算是徹底明白了。

    張濟在長安,當然是為了保護天子,隻是免不了也有些控製的意味。至少今後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情,天子都會予以支持。

    子初倒是好算計……但就算如此,也未免有欺主之嫌。

    但是一想到林朝這麽做全是為了自己,劉備心中並無半點憤怒,又隻剩了苦笑。

    劉備語重心長道“子初啊,你的好意某心領了,但若有一日此事為天下人知,你的名聲可就臭了。再者,某身為漢臣,此事終究不合規製……”

    這次,沒等劉備說完,林朝便拱手正色朗聲道“玄德公此言,朝不敢苟同!”

    兩人的交談從一開始,便有些閑聊的意味,所以此刻林朝陡然提高了音量,倒是把劉備嚇了一跳。

    “子初何意?”

    林朝繼續開口道“玄德公身為宗室,既是漢臣,又非漢臣。”

    “此言何解?”劉備疑惑道。

    林朝笑了“朝以為,這大漢社稷,乃劉氏之天下,非天子一人之天下,不知玄德公以為然否?”

    這句話,自然不能算錯。

    依照這個時代的意識形態,並沒有後世王朝那種‘皇帝一人既天下’的觀念。硬要說的話,大漢天下,是劉氏一家一姓之天下。

    至於士族門閥,都是沒有感情的打工人!

    而蒼生黎庶,則是被打的工人……

    是以,當劉秀重續漢祚時,並沒有再立國號,而後世史家,也多把兩漢看做一家。

    說句不客氣的,劉協若頃刻間暴斃而亡,劉備登基稱帝,後世史家也會將其當成大漢的正統延續。

    所以當林朝說出這句話時,劉備不僅沒有反對,反而很認同地點了點頭。

    林朝見狀,則是準備再接再厲,誓要將‘宗室擁有皇位合法繼承權’的論調,紮根進劉備的心中。

    “既然大漢非天子一人之天下,若遇天子昏聵時,玄德公身為宗室,又豈能忍心坐看漢室衰微?”

    “這是自然,某此生誓要匡扶漢室,縱赴湯蹈火,亦百死不悔!”

    劉備滿臉嚴肅正色道,說出的話擲地有聲。

    眼見時機成熟,林朝微微一笑,說出了最關鍵的一句話。

    “玄德公,朝以為,若天子可輔,公便輔之。如其不才,公可自取!”

    ……

    此言一出,劉備沉默了。

    要說心中對那個位置沒有半分追求,那是不可能的。生為大丈夫,還有什麽能比登臨絕頂,更讓人朝思暮想!

    但劉備要的,是一刀一槍拚出來的真功業,而不是看似花團錦簇,實則如空中樓閣一般的虛名虛位。

    見劉備沉默,林朝也很識趣的沒有繼續出聲,而是起身為劉備和自己把茶湯添上,給足劉備反應的時間。

    這不是林朝第一次有類似的諫言,早在劉辯為董卓所廢時,林朝就勸過。隻是相比於那次的隱晦而言,這次就是太裸了。

    隨著劉備的沉默,帳內變得針落可聞,異常安靜。

    而帳外,依舊寒風呼嘯,風雪更濃。

    良久,劉備才幽幽一歎,開口道“子初,你我乃兄弟,某自然知你是好意。但這種話,以後還是莫要再說了……”

    聞言,林朝也跟著搖頭一歎,他是為這次沒能成功忽悠劉備而感到遺憾。

    “玄德公莫非真的不想……”

    “不,非是不想,隻是不能。”劉備倒是很爽快的承認了自己的,“但今上富於春秋,行無失德,我等身為人臣,又怎敢覬覦至尊之位。”

    林朝開口道“可一旦將來局勢有變……”

    劉備笑了,笑得十分坦蕩。

    “若天命不在吾,吾為周公。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武王!”

    林朝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臉上露出了心滿意足的笑容,舉杯道“玄德公英明!”

    今夜的談話,可以算是君臣二人近一段時間的深入交流,互訴衷腸,解開了心中疑惑的同時,也確立了往後最終的目標。

    縱然林朝身為鄭玄的關門弟子,也很克製的沒有跟劉備講一些天人感應,五德輪轉的學說。雖然這玩意才是這個時代的主基調,但林朝素來不信那種虛無縹緲的東西。

    他更喜歡根據事實來分析往後的發展方向,進行查缺補漏,最終達到所謂某種程度的人定勝天的效果。

    當然,也可以說是盡人事,聽天命。

    別人是聽天命,而林朝喜歡盡人事。

    君臣二人又對飲一番後,劉備才忽然想起來,自己好像是要找林朝開解心中的迷茫,怎麽變成了林朝問自己有沒有帝王之誌了?

    這有些不對味啊!

    想著,劉備便指著林朝笑罵道“子初,軍中諸將皆誇讚你為至誠君子,但在某看來,卻是名不符實。”

    聞言,林朝也笑了,放下才剛剛端起的茶杯,眼珠一轉道“玄德公,此話怎講?”

    “你自己心知肚明,何需某再多言。”劉備笑道,“某且問你,此番返還徐州後,今後之事,當如何謀劃?”

    林朝明白,劉備這是在問今後的發展方向。他並不一定要林朝現在就給出一個可行的方案,但總要讓他心中有個底。

    “玄德公,天下大勢已然如此,一切自然依計行事。至於具體方略,朝還要思慮些時日。最遲年底之前,朝便會製定一個可行之策,屆時再進獻於玄德公。”

    在南陽郡的時候,林朝便給賈詡和沮授布置了作業,要他們年底之前製定出一個方略,到時候剛好來得及。

    劉備點了點頭,開口道“此事不急,子初也不必太過勞累。”

    接下來,林朝卻問出了一個毫不相幹的問題。

    “玄德公,朝臨行長安之前,曾留一物在雒陽,以供玄德公把玩。時至今日,不知玄德公可有了決斷?”

    聞言,劉備眉頭一皺,思索了片刻,才猶豫著回道“子初,你說的……可是傳國璽?”

    “不錯,正是此物!”

    林朝點了點頭道。

    其實林朝不提,劉備怕是差點把這玩意拋諸腦後了。

    傳國玉璽當然重要,劉備剛得到時,心中可謂是五味雜陳。有激動,有惶恐,也有竊喜,更有一種天命所歸的自戀心態,以至於片刻不肯離手。

    可時間一久,把玩得多了之後,劉備也就沒了興致,他還是更喜歡去軍營巡視。

    他明白,自己能有今時今日的權位,靠得可不是什麽天命所歸,而是麾下將士一刀一槍的拚殺。

    望著營中訓練有素的士卒,劉備會有一種發自內心的歡喜。

    這些自己一聲令下,就敢為自己赴湯蹈火的兵士,才是自己的根基!

    “決斷?怎麽個決斷法?”劉備搖頭笑道,“子初,當初你留下傳國璽在此,怕不是要考驗某的心智?此等神物,確實誘人,不過終究是死物一塊,無甚大用。”

    林朝當初的確有點這個意思,想看看玉璽在劉備心中的分量如何。

    但並不全是為了考驗,而是根據劉備的態度,來布局以後的行動。

    若劉備對玉璽愛不釋手,林朝便把它打造成天命的象征,順手再弄出一個‘得之可得天下’的讖言。

    若劉備對玉璽持一副無所謂的態度,那林朝便會勸劉備將其拿出來,作為引誘諸侯自相殘殺的誘餌。

    若劉備對玉璽隻是喜愛,並不看重它背後所蘊含的政治意義,那林朝……也無所謂了,索性便留給劉備以後把玩吧。

    現在看來,劉備先是愛不釋手,現在已經無所謂了。

    林朝笑道“既然玄德公認為無甚大用,不如拿出來送給旁人。”

    劉備連忙搖了搖頭“子初莫鬧,這等神物,又豈是某有資格轉贈的。以某看,理當歸還天子才是正理。”

    劉備擁有過,當然無所謂了,可玉璽的重要性遠不止於此,劉備自然不想將其送出去。

    “玄德公,世間之事,自是禮尚往來。咱們送了玉璽出去,難保別人不會投桃報李,還咱們一份大禮。”

    望著林朝臉上那熟悉的笑容,劉備嘴角抽搐了一下,心裏明白,又有人要倒黴了。

    ……

    君臣二人一直談論到下半夜,方才坦然就寢。

    林朝最終還是沒能躲過劉備的抵足而眠技能,被劉備抓著睡了一夜。

    隻是臨歇息前,外麵的雪已經停了。

    君臣二人走出營帳,望著天地間蒼茫一片,心中有種說不出的快意。

    雖是深夜,但在雪花慘白色的照耀下,天地灰蒙蒙一片,目光盡頭,萬物一色。

    “好個江山如畫!”

    劉備感歎道。

    “免得凍死莊稼。”

    林朝笑著附和道。

    初平元年,十一月初三。

    子夜,雪至。

    7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