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三章 諸葛亮的刀法
字數:11972 加入書籤
就在泰山郡謠言滿天飛,人心惶惶的時候。
年方十歲的諸葛亮閃亮登場,向世人展現了他那神乎其技的刀法。
林朝交給他的第二刀任務,諸葛亮砍得很有水平,甚至是超常發揮。
一時間,竟然連流言都差點遏製住了。
經過之前一些列的準備工作,諸葛亮充分學習了自家老師穩妥的行事作風,&sp;&sp;等到張繡率麾下兩千人突然殺出,完全控製住了南城縣後,諸葛亮才輕搖折扇,翩然而至。
不得不說,雖然生平第一次拿羽扇是被林朝強行逼迫,用以滿足自己的惡趣味。但後來搖著搖著,諸葛亮居然上癮了,以至於每逢大事的時候,&sp;&sp;手裏不拿著一把羽扇就渾身不自在。
而後林朝便發明出了折扇,諸葛亮更加欲罷不能,乞求老師賜自己一把。
林朝看了看故作乖巧的徒弟,臉上滿是慈祥的笑容,隨後狠狠拒絕了諸葛亮的請求。
無奈,諸葛亮隻能通過未來的大姐夫,也就是從郭嘉手中,才勉強拿到了一把。
從此之後,諸葛亮便對這把折扇愛不釋手,雖然不敢在老師麵前顯擺,但老師不在時,他那把折扇的確是片刻不離手。
嗯,如果上麵不是有老師親筆題字就更好了!
人醜而不自知,大概說得就是林朝這種人。
折扇這玩意,一直是甄氏為林朝生產提供,舍此之外,別無分號。但白花花一片的折扇自然不好看,可林朝琴棋書畫,&sp;&sp;無一精通,&sp;&sp;便隻能在上麵寫一些名言警句,聊以自慰。
嗯……瞬間就有了一股濃濃的雞湯味。
當然,以林監軍的行事風格,自然不可能全是雞湯,也有一些比較特別甚至是常人難以理解的內容。
比如諸葛亮手中這把折扇,上麵卻是一句詩詞,正麵為:
人生長恨水長東。
反麵:品如衣櫃被搬空!
坦白來說,第一次看到這句詩詞的時候,諸葛亮還仔細捉摸了一番。
如果說上半句還有那麽點意思的話,那下半句未免太過直白,甚至低俗……
老師乃詩道大家,為何會寫出此等低俗詩句?
可細看上麵的字,是那麽的醜出天際。
嗯,這世上的讀書人除老師以外,應該沒人能寫出這麽醜的字!
一時間,諸葛亮心中滿是疑惑。
無論如何,他這輩子大概是不可能理解這句詩的後半句了。
於是,諸葛亮隻能強忍著惡心,還要輕搖折扇來裝逼。
所謂痛並快樂著,用來形容此時的諸葛亮應該非常貼切了。
南城縣衙外,諸葛亮身著一身白衣,手中折扇輕搖,麵色平靜地望著麵前這幾百號世家子弟,以及後麵的千餘名百姓。盡管他非常努力的遮掩著自己的情緒,但眼神中還是有一絲激動的光芒。
年方十歲,卻能主宰眼前所有人的生死,古往今來大概也就他這一例了。
但見過朐縣百姓的慘狀後,大權在握的諸葛亮並沒有飄。
權力越大,責任就越重!
這句話林朝沒說過,卻被他自己悟出來了。
所以手中握有權力後,這種感覺不僅讓諸葛亮激動,更讓諸葛亮感到沉重。
在他身後,楊修、關平、陳到、魏延等四人一字排開。再旁邊,則是真正麵無表情的高順,以及麵帶興奮的張繡。
監軍乃神人也!
他讓某留下幫助小孔明,必然有其深意。
嗯,應該是讓某將這些人全部殺光!
狗東西,你們的末日到了!
領悟了林監軍隱喻後,張繡更興奮了。
下麵,這群被喚來的世家中人眼中滿是不服,但在明晃晃的刀槍麵前,他們是怎麽也不敢造次的。
經過這幾日流言的發酵,泰山本就人心惶惶,結果關鍵時候諸葛亮卻直接下刀,導致大家都以為末日將至,甚至不少人都麵色絕望,更有一部分人眼中帶著濃重的恨意!
作為羊氏家主,羊衜自然也被傳喚而來,而且就站在這群人的最前麵。
對於今日之事,他早有心理準備,所以也不慌張。不過傳喚自己的人不是林子初,而是一個十歲的小娃娃,這是讓他沒有想到的。
林子初,縱然某遠不如你,可你指派一個小娃娃過來處置此事,是不是太藐視我泰山世家了!
於是,在諸葛亮還沒開口的時候,羊衜便踏前一步,拱手道:“敢問足下何人,為何傳喚我等?”
雖然你手中有兵,但我們也是本地有頭有臉的人物,甚至不少人都有官職在身,所以你若是無官無職,從法理上就沒有傳喚我們的資格。
羊衜這一問,顯然在諸葛亮的意料之中,所以他回答得也很漂亮。
隻見諸葛亮收起折扇握在手中,衝羊衜微微拱手道:“在下諸葛孔明,見過羊縣令。”
羊衜本就是般陽令,如今雖為父守孝,但官職未去,每月也有俸祿,依舊是秩千石的官員。
穀仡
諸葛孔明?
羊衜聽到諸葛亮的名號後,微微一愣,便想起了昔日泰山郡丞諸葛珪。羊衜之父與諸葛珪也有過數麵之緣,雖然談不上關係多好,但羊衜也聽說過諸葛珪長子諸葛瑾的名字。
至於諸葛亮……彼時諸葛亮年歲尚小,所以他並不知道。
“敢問諸葛小先生,如今身居何職,為何喚我等前來?”
既然沒聽說過,那就再探探這小娃娃的底。
看你小小年紀,絕對不至於是什麽高官。若是以一介白身召喚我等,就算你手中有兵,我們也不奉陪。
諸葛亮笑答道:“在下雖年幼德薄,但承蒙主公不棄,現添為內府從事。”
什麽,內府從事!
可他看上去最多隻有十歲啊!
劉太尉此舉,未免有些太……荒唐了吧!
霎時間羊衜麵色巨變,臉上表情極為精彩。
今年徐州會議上,林朝提議設立內府,用以掌管一州政事,這羊衜是知道的。
簡而言之,現在的徐州,大小政事都是內府商議裁決,除非特別重大的事情,才會上報林朝,上報劉備。
再看內府成員,府令荀彧自不必說,王佐之才不是吹出來的。
田豐一直是徐州的大管家,這幾年雖功勞不顯,但所有人都知道少了這個鐵頭娃可不行。
荀彧之弟荀諶,兼任大中正,負責一州官員升遷大權,其人既善軍謀,又能理政,而且還是目前徐州陣營戰鬥力最高的噴子。
最後是崔琰,師從大儒鄭玄,其人清正剛直,是個道德君子,也負責監察徐州百官。
毫不誇張的說,這四人哪一位都是不世之才。
可眼前這個十歲左右的小娃娃,有什麽資格與他們並列?
羊衜不僅想不明白,更是對劉備的用人之道有了一絲懷疑。
諸葛亮大概是看出了羊衜的疑惑,遂淡淡笑道:“古有甘羅十二為上卿,今某十歲入內府,也不足為奇,羊縣令以為然否?”
諸葛亮從不囂張跋扈,但今日這種場合羊衜跳出來,明顯是質疑自己,若是不反擊一下,接下裏的事就不好辦了。
所以,諸葛亮拿自己跟甘羅對比,也算是小小自我吹捧了一番。
再者這句話裏麵還有一個重要的信息,甘羅十二歲被拜為上卿,裏麵固然有自己的功勞,也少不了背後靠山呂不韋的提攜。
諸葛亮拿自己類比甘羅,也是在告訴羊衜,我背後有靠山,至於是誰,已經不用我明說了吧。
羊衜大概也聽懂了這句話,臉色猛然一變後,衝著諸葛亮一拱手便退了下去。
擺平了想找茬的人,諸葛亮自然能繼續施展自己的手段。
隻見他對著楊修說道:“德祖,宣讀罪狀。”
“唯!”
楊修拱手應道,隨後便從懷中掏出了一遝紙張,開始宣讀上麵的內容。
早在林朝離開南城縣之前,陳登就將記錄泰山世家們所有不法之事的罪狀,一並交給了諸葛亮。
這些消息自然是順天府打探出來的,雖然基本是事實,但記錄的肯定不夠詳細。再者也沒有人證物證,單憑這些白紙,自然沒辦法給他們定罪。
所以諸葛亮這十幾日以來,都在搜羅泰山世家的罪證。
也說不上太困難,畢竟陳登給他的罪狀都是事實,隻需按圖索驥,再補充細節就行。
此時千餘名站在最外圍的百姓,就是被張繡帶來的人證,他們手中自然有物證。
至於楊修宣讀罪狀的順序,諸葛亮也下了一番功夫。罪名的優先順序,都是從重到輕。
楊修一連宣讀了四五十名世家子弟的罪狀後,諸葛亮眼看差不多了,便一揮手打斷了他繼續宣讀的聲音。
而那四五十名世家子弟,也被張繡派人帶了上來。
其實泰山郡一眾世家們所犯的罪行並不嚴重,根本不像朐縣的士仁那般,造成數萬百姓鬧饑荒,甚至餓死了數千人。
這些泰山世家子弟,犯下最嚴重的罪行,也不過是強占百姓田產致人死亡,強搶民女致人死亡,以及殺人越貨之類的勾當。
可就算如此,諸葛亮也將他們分成了三等。
其一,無論何種罪行,隻要導致百姓死難者,便是重罪。
其二,欺淩百姓,進行土地兼並,強搶良家子為奴者,也有不輕的罪責。
其三,便是一些囂張跋扈,橫行鄉裏,雖有惡名,但實際上惡行卻沒多少的紈絝子弟。
不同罪責,不同處理方式,這是諸葛亮上次跟楊修爭辯一番後,想出來的策略。
這一刀砍下去,一定要讓這些世家疼,才能起到威懾效果。
但不能無差別攻擊,因為以後的泰山郡,還要靠這些世家來協助治理。
讓他們疼,以後不敢再明目張膽的違法犯罪。但不能損害他們的根基,這樣他們才不會心生反意,也就不會動搖劉備的統治。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