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二章 林子初,你還我糧食來!
字數:12790 加入書籤
漢末是一個以五穀為主食的時代。
所謂五穀,是指稻、黍、稷、麥、菽。
當然,對此也有人有不同的看法,比如林朝的老師鄭玄曾為《周禮》注釋,在裏麵寫上了他認為的五穀——麻、黍、稷、麥、豆。
之所以會發生這種分歧,林朝猜測可是跟古人的見識有關。
這個時代交通不便,而華夏大地又地大物博,&sp;&sp;物產豐盛,不同的地域適合播種不同的穀物糧食,所以五穀在不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叫法和側重,從而導致了差異化。
這當然是林朝的個人看法,不過眼下的徐州,&sp;&sp;還是以黍、菽、粟、和小麥作為主食。
前三者其實同屬一科,&sp;&sp;在後世皆被看作為小米的不同種類。諸如粟米,在後世就是小米,多用作熬粥和做稀飯,已不再當做主食。
但眼下顯然沒有這種條件,所以這些產量不高的粗糧,也是能果腹的好東西。
要說水稻這玩意,其實也是極好的糧食,且對土壤要求不高。
但唯獨有一點,水稻對氣溫和濕度都有頗為嚴格的要求,時常灌溉不說,若遇到氣溫驟降,那可真就顆粒無收了。
嬌貴的玩意,自然不適合天災頻發的亂世。再者徐州大部分地區的氣溫和水源,也不足以支撐水稻的茁壯成長。
所以眼下徐州的主食裏麵,&sp;&sp;還是以小麥和三種小米為主。
眼下正是五月仲夏,&sp;&sp;已經到了小麥成熟的季節,農忙正式到來。而等收割完小麥後,&sp;&sp;便會播種這三種小米,&sp;&sp;秋天時候再收一季。
收完等一場好雨,&sp;&sp;再把麥種播種下去,靜待來年盛夏繼續收獲。
周而複始,循環不息。
農耕文明是當前世界上最先進的文明,因為不必時刻麵對種族滅絕的危機,所以人體內的野性就逐漸被收斂了起來。
後千年有聖人出,以禮法匡正人心,教導人們仁義道德,農耕文明也就升級成了禮樂文明。
人性中狂野殘暴的部分被束縛,這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林朝說不清楚。
但林朝深信,知識、禮儀、道德之類的精神傳承,才是文明的基石,也是一個文明能存續的根本。
野性得到限製後,軍隊戰鬥力比之遊牧民族自然下降了不少,但充足的精神文明建設,卻能使得人的精神層麵得到升華,最後上升到國家軍隊層麵。
這就是為什麽漢初時,太祖劉邦麵對強盛的匈奴,一直以和親來籠絡這個外敵。
而一旦積蓄了足夠的力量之後,&sp;&sp;恰巧又來一波天降猛男,武帝劉徹配合文景之治給他留下的家底,&sp;&sp;直接就將匈奴人幹得亡族滅種!
縱觀古今中外,沒有精神傳承的文明在被滅之後,從未有過能被重建的先例。
唯有華夏文明,曆經數千年戰火,數度淪喪於異族之手,卻總能複興昌盛,依舊屹立在世界之巔!
坐著牛車趕回郯縣的路上,林長史望著官道兩旁開始收割小麥的農忙景象,如是感慨道。
可很快,他就無法繼續感慨了。
因為,要幹活了!
往常林朝外出公幹回來,劉備都會親自出城迎接,最起碼也要走到城門口。
所以林朝一回來,往往未見劉備其人,便聽到一陣爽朗的大笑聲,繼而就看到一個縮小版的人猿泰山向自己跑過來,最後非常熱情的握住自己雙手。
子初不必多言,先跟某去吃席!
可今日,城門口卻靜悄悄的,劉備非但自己沒來,甚至都沒派個人迎接自己。
林朝扭過頭,好奇問道:“君明,玄德公不是說有大事相商嗎?”
典韋搖了搖頭,表示自己也不知道怎麽回事。
“也罷,咱們直接進城吧。”
林朝不是什麽矯情之人,不一定非要等人迎接自己。隻是受慣了這種待遇,一時間有些不習慣而已。
正等眾人剛要入城之時,荀彧從城內走了出來。
林朝笑了,下了牛車就趕緊揮手道:“文若!”
雖說娶了荀彧、荀諶的堂妹,但林朝也不好意思張口閉口就荀彧喊兄長,再者以他現在的身份也不合適這麽做,所以幾人一直表字相稱。
今日的荀彧看上去有些匆忙,因為他的衣角竟有些髒汙,身上那股熟悉的香薰味也不在了。
要知道像荀彧這麽注重儀態的人,若非情況緊急,是不可能會出現這種疏忽的。
荀彧拱手笑道,臉上顯現一絲疲憊:“子初,主公命某前來迎你,走吧。”
“去哪?”
“下地勞作。”
荀彧很幹脆地回答道。
林朝:“……”
去年屯田之初,林朝就挑選了郯縣周邊的荒田作為試驗田,由官府組織人手,幫助流民在此安家耕種。等他們熬過一季糧食後,便不會再去做流民,而成為劉太尉治下的良家子。
這個辦法很好,尤其是林朝采用的是對半分的田租法,更是免除了百姓的後顧之憂。
你的收成是一石,那州府隻取走半石,你的收成是一百石,州府便取走五十石。就算遇到災年,也絕不會出現全部糧食加一塊都不夠交稅的情況,這很公平。
初行之後,此法得到了百姓的擁戴,劉備於今年年初下令,擴大屯田範圍。
自接收徐州以來,劉備也算是順風順水。
地盤逐漸擴大,兵力逐漸增長。
至於人才方麵,有人才收割機林長史在,自然也是不愁的……
唯一讓劉備不自在的,就是手中的糧食年年都隻是勉強夠吃,而剩不了多少。
去年討董如此,今年發兵冀州如此,若是夏收過後曹袁有異動,恐怕還要再打一場。到時候還是剩不下糧食,明年還會捉襟見肘。穀惟
對此,劉備是深惡痛絕,卻又無可奈何。
畢竟糧食這玩意是地裏長出來的,任你再怎麽神機妙算,也不可能憑空變出來。
吃夠了糧食的虧,所以劉備非常在意這次夏收。
為此,他不惜讓州府停止運轉,親自帶著徐州百官,一起扛著鐮刀下地勞作。
望著田中金黃色的麥穗,劉備喜不自勝,整個人樂得像個人猿泰山……
當然,劉備去的是屯田的地方,畢竟這裏收上來的糧食有一半是自己的,交給別人是肯定不放心的。
至於曹袁異動之事……
笑話,天塌下來也得穿衣吃飯,沒有什麽比收糧食更為重要!
當荀彧領著林朝來到試驗田的時候,林朝發現地頭坐著幾個農夫,看樣子應該是剛剛勞作了一陣,停下來喘口氣。
不,不對!
林朝臉上滿是震驚之色,因為他發現這幾個農夫,居然就是劉備和幾個內府從事,還有關羽等武將。
好家夥,劉大耳這是真把自己當農夫了!
“拜見玄德公!”
林朝走了上去,拱手一禮道。
見林朝來到,劉備放下了手中的粗瓷大碗,咧嘴一笑道:“子初回來了!”
林朝注意到,此時劉備臉上滿是汗漬,皮膚也被曬得黝黑發亮,看上去應該在田裏勞作了好幾天。
“玄德公何必親自下地幹這些粗活?”林朝苦笑道。
劉備搖了搖頭,表示不認同林朝的說法。
“我等衣食,皆出於此處,子初你怎麽能說這是粗活呢!”
好吧,你說得對!
其實曆朝曆代,都有皇帝帶頭耕田的事跡,甚至是成例。用以表示天子心係農事,憐憫百姓,還能起到帶頭作用。
可那些事跡,政治作秀的成分比較高。
像劉備這樣真的下地幹活,還是一連幹好幾天,也算是蠍子拉屎——獨一份了!
最最最重要的是……劉備都帶頭下地幹活了,林朝身為長史,總不能在旁邊眼巴巴的看著吧。
下地勞作這種事,想想很美好,但真幹起來還是很累人的。
林朝其實很想拒絕,可劉備隻休息了片刻之後,就又拎起了鐮刀,一頭紮進麥田中,瘋狂收割著這些成熟的莊稼。
這下,眾人的目光全都看向了剛來的林朝。
長史,到伱了!
甚至三舅哥荀諶還很貼心的遞上了一把鐮刀,臉上露出燦爛的微笑。
林朝:“……”
好吧,那就幹活吧。
無奈之下,林長史拎著鐮刀,開始跟地裏的莊稼進行殊死搏鬥。
這一頓勞作,一直持續到了傍晚才結束。當林朝直起身子,輕錘酸痛的脊背時,卻發現田豐不知什麽時候站到了自己身後。
而且此時的田豐,眼神中明顯帶著一絲不善,手中的鐮刀也跟著顫抖,看樣子隨時都有可能給林朝來一下。
“嗬嗬……”
林朝心中頓覺不妙,急忙往後退了兩步,口中發出尷尬的笑聲。
“元皓兄,有什麽事嗎?”
田豐幽幽道:“林子初,聽說你為泰山郡減免了今年三成田租?”
不好,這事果然還是被田豐這狗東西知道了!
“嗬嗬……事出有因,元皓兄你聽某狡……你聽某解釋!”
田豐高舉手中鐮刀,口中冷聲道:“莫要廢話,某隻問你,是也不是?”
林朝看了一眼田豐手中的鐮刀,在夕陽的照耀下正發出血色的光芒,是那麽的鋒利且令人心悸,他不禁身軀一陣,連忙點了點頭。
“是,但某方才已經說了,事出有因……”
“林子初,你太過分了!
你可知某這兩年為了籌措糧草,費了多少力氣,吃了多少苦!
你可倒好,上下嘴唇一碰,就為整個泰山郡免去了三成田租,你知道那是多少糧食嗎!
你知道能供給多少軍隊嗎……”
田豐越說越氣,最後麵孔都開始扭曲起來,整個人也失去了理智,揮舞著鐮刀就像林朝衝了過來。
“林子初,你這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狗東西,還我糧食來!”
“元皓兄,有話好說!似你這般狂躁,如何能成大事,且放下農具,咱們再商議一番,你看如何……”
夕陽西下,林長史在麥田裏瘋狂飛奔著,根本停不下來。
身後,田豐揮舞著鐮刀緊追不舍,誓要讓他知道糧食的重要性……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