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六章 關羽教子

字數:5348   加入書籤

A+A-




                      時近子時末,正是半夜三更時。

    曹操與辛評在親衛的護送下,從亂軍中殺出一條路,匆忙麵難而走,直奔白馬城而去。

    見狀,魏延當即率軍追趕,但黑夜裏又是在亂軍叢中,隻追了三五裏便跟丟了。

    等魏延重新回到戰場上時,這場戰役已正式進入了下半段。

    原本就毫無鬥誌曹袁聯軍士卒,在失去曹操指揮後,頓時變得潰不成軍,四散而逃。

    依照關羽的本意,若曹操率眾奮力死戰,便步步為營將戰線推進至河岸邊,最後像趕鴨子一樣將這些敵軍趕入黃河。

    可如今曹操匆忙撤退,隻留下了這些如驚弓之鳥一般的殘兵敗將,關羽的目的便無法實現了。

    畢竟想用一萬五千人圍死三萬人,即便有著黃河的輔助,也是不大可能的。

    不過好處也有,那就是自己也不必消耗士卒的性命來取得一場慘勝。

    類似的場景,昔年林朝率軍攻伐張純時就曾上演過一遍。

    人在走投無路之際,初時會恐懼,會絕望,可一旦這股勁過去後,極度的恐懼和絕望便會化作吞噬一切的憤怒,且整個人都會變得麻木。

    真要將這數萬士卒逼到走投無路的時候,他們臨死之前的反撲,絕對會對關羽所部造成極大的損傷。

    畢竟連攻城都要懂得圍三闕一,不讓敵人看到生的希望,那他們就隻能跟你死戰。

    所以對於那些四散奔逃的敵軍士卒,關羽隻是令士卒大喊降者不殺,卻並沒有真的分兵追趕,任由他們逃跑。

    至於剩下沒能逃得了的敵軍,關羽便不客氣了,下令開始收縮包圍圈,將這一股敵軍徹底圍在裏麵。

    正當關羽指揮士卒作戰之時,魏延縱馬衝了過來,大聲喊道“義父,孩兒無能,還是讓曹孟德給跑了!”

    聞言,關羽並沒有責怪,隻是揮了揮手道“無礙,隻要咱們取得此戰的勝利,大軍便能繼續向兗州腹地進發,袁紹與曹孟德,皆是刀下魚肉,總有生擒的一天。”

    魏延點了點頭,再次開口道“義父,白馬城中尚有一部分敵軍,孩兒擔心曹孟德前去與之會合,是否令孫將軍立刻進攻城池?”

    “不必理會。”關羽搖了搖頭道,“他曹孟德便是與之會合,也掀不起多大風浪,且等為父處置了岸邊這些敵軍,再作計較不遲。”

    關羽深知,以孫觀麾下的一萬五千人,是絕對不可能將白馬城圍死的。與其如此,倒不如放曹操與城中守軍會合,倒省得分別追趕了。

    若曹操繼續退走,那自己便繼續進攻,反正本來的目的就是攻下兗州。

    若還敢再戰,正好一波收拾掉。

    此時,岸邊的搏殺早已進入到白熱化的狀態。這些沒來得及逃跑的曹袁聯軍士卒眼見生存無望,都紛紛咬緊了牙關,準備死戰到底。

    你既然不給生路,那就隻能拚死一戰了!

    不過很快,關羽便又令士卒大聲呼喊。

    “降者不殺!”

    “降者不殺!”

    “降者不殺!”

    ……

    主將扔下自己跑了,前路被利刃堵截,身後又是濤濤大河,擺在這些敵軍士卒麵前的路,就隻剩了一條而已。

    好死不如賴活著,更何況徐州軍素來有善待俘虜的慣例,所以在聽到關羽麾下士卒呼喊的時候,這些敵軍心中早已沒有了戰意。

    哐啷!

    黑夜中,也不知是誰的兵刃掉在了地上。

    下一刻,便是一陣陣類似的聲音響起,此起彼伏,不絕於耳。

    “我等願降!”

    “我等願降!”

    ……

    兵器扔到了地上後,這些士卒紛紛舉起雙手,聲嘶力竭地呼喊道。

    他們所求的,無非活命而已。

    借著火把的光芒,關羽見到這一幕後,臉上露出了笑容。

    倒是旁邊的魏延欲言又止,最後還是忍不住說道“義父,您欲收編這些敵軍俘虜?”

    “有何不可?”

    魏延麵帶難色道“這些俘虜若盡數收編,隻怕有萬人之巨,咱們軍中的糧草……”

    聞聽此言,關羽捋著胡須的手頓時僵住了。

    任憑他關雲長再怎麽英雄蓋世,也變不出糧食來。

    沒有充足的糧食,拿什麽將這些士卒收歸己用?

    歸而複叛,也隻是遲早的事。

    關羽沉思片刻後,心中有了一個想法,卻忽然開口向魏延問道“文長,若以你之見,這萬餘名俘虜如何處置為妥?”

    “這……”

    關羽向來治軍甚嚴,魏延萬沒想到這種關鍵的問題居然會詢問自己的意見,當下愣了一愣。

    “不必諱言,有話直說。”關羽開口道。

    魏延苦思一陣後,才抱拳道“義父,孩兒以為若要處置這些降卒,隻有三個辦法。

    其一,將其收編後充作前軍,正好咱們要進軍兗州,每拿下一座城池便就食於民,如此可保軍中糧草充足。

    其二,便是將其遣散各自歸家,隻能難免不會再次為敵所用。

    其三……”

    魏延說到這裏時,眼中閃過一絲厲色,道“就地斬殺,以絕後患!”

    聽完魏延的的話,尤其是最後一句時,關羽目光中閃過一絲異樣,手中的青龍偃月刀也有抑製不住的傾向,不停的在顫抖。

    此子雖有天分,但胸中卻無仁義,日後恐怕會誤入歧途,要不……

    此時,關羽忽然想起林朝將魏延交給自己時說過的話此子天資非凡,煩雲長言傳身教,日後必有一番成就。

    也罷,全當他年少不懂事,且寬恕他這一次吧。

    關羽心中所想,魏延當然不清楚,隻是關羽的目光他卻看得明白,那是一種不屑與輕蔑,甚至隱隱有幾分不喜。

    “義父,孩兒說錯了嗎?”

    魏延額頭冒出冷汗,弱弱開口問道。

    “你沒錯,某估計當世大多數人,也都是此等做法……”

    關羽緩緩搖了搖頭,而後用銳利的目光凝視著魏延,滿臉嚴肅道“但你記住,身為某之義子,我徐州將領,以後這種話切不可再說,連念頭都不準再有!

    如若再犯,某親自送你上路!”

    這話就有點重了,嚇得魏延‘噗通’一聲跪倒在地。

    關羽望著嚇得渾身冷汗的魏延,眼中終究閃過一絲不忍,開口道“某兄長素來以仁義為立身之本,就算刀劍臨身,也未曾有負百姓。也正因兄長如天之仁,我徐州方才文武昌盛,所向披靡。

    你不過一黃口孺子,如何敢說就食於民這四個字?

    《春秋》有雲君子不重傷,不擒二毛。殺俘者,小人之行徑,君子所不為也。以後某不想聽到這種話!”

    魏延這才明白,自己剛才那番話觸及到了關羽和劉備底線,當下更是汗如雨下,趕緊說道“孩兒知錯矣!”

    關羽說完後,卻從懷中掏出一卷書來,遞給魏延道“此乃春秋大義,望你以後好生修習,莫要殘暴不仁!”

    望著已經被關羽撫摸出包漿的竹簡,魏延哪裏不明白這是關羽最珍視之物,也終於明白關羽的良苦用心,當下泣不成聲道“孩兒知錯矣,此物太過貴重,孩兒不敢收。”

    “讓你拿著你就拿著,莫要做婦人姿態。”關羽開口道,“且去傳令,將這些俘虜收編起來,明日送往黃河北岸,替換部分征調而來的民夫,負責押運糧草。”

    “遵命!”

    ------題外話------

    嗯,這一章對關羽進行了附加塑造。

    老於翻看史書時,心中的關羽形象,大概就是這樣子的,一家之言。

    姑妄言之,姑妄聽之。

    7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