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一章 千謀萬算,終難抵一刀斷吼
字數:13247 加入書籤
沒有了林朝的存在,世家所麵臨的的一切危機,自然迎刃而解。
但暗殺這種手段,終究不會作為世家的首選,哪怕王淩極力要求,並且在看似成功率很大的情況也是如此。
政治鬥爭,自然該有政治鬥爭的樣子。
一旦越了線,隻會導致鬥爭雙方底線越來越低,直至演變為硬實力的碰撞。
王允很清楚,他們這些世家手中並無兵權,哪怕集結全部的家仆部曲,也不可能是城外數萬大軍的對手。
但林朝此次給出的難題又近乎無解,使得他心中居然有些讚同王淩的方法。
萬一呢?
隻要找準時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林子初誅殺。等他一死,哪怕後麵再起動蕩,自己也能從容應對。
思慮再三後,王允決定先按照司馬朗的方法試一試。
倘若林朝絲毫不肯退讓,非要將自己等一眾世家逼上絕路,那就隻能痛下狠手了。
心中已有定計,王允遂吩咐司馬朗先想出一個章程,然後等幾日再遞送內府,用以試探林朝的底線。
畢竟王允今日剛把皮球踢出去,總不能立刻又出爾反爾,事情總要不急不緩才好。
……
世家在等合適的時機,林朝又何嚐不是在等。
隻是雙方的時機,卻是完全不同的東西。
雪又下了幾日,天氣愈發寒冷起來,街道上難得見到一兩個行人,卻都行色匆匆,不肯在這肅殺的冬日街道停留片刻。
直到冬月末時,林朝一直在等待的契機終於到了!
郯縣城外。
漫天的風雪將天空都映照成了灰蒙蒙一片,一時間天地潔白。
可在這漫天蒼白之中,卻有一股黑壓壓的洪流肆意穿行而過,並快速向郯縣接近,直至抵達城牆之下。
走進之後,城樓上的士卒才發現,這一股黑壓壓的洪流不是別的東西,正是一群衣衫襤褸的流民。
前些日子辛毗信中所言湧向郯縣的難民,此刻終於到了。
林朝所謂的利刃,也終於到了!
張郃奉了林朝的命令,這幾天大部分時間都親自在城樓上蹲守,此刻見流民來到,當即轉身往林府飛奔而去。
等他沾著一身風雪衝進書房時,林朝正在觀看一封密信。
張郃見狀,也不敢打擾,隻是轉身關上房門。
“嗬嗬……這群人狗急跳牆,居然想暗殺某,也不知是幾粒花生米把他們醉成這樣!”
說完之後,林朝忽然反應過來,這個時代好像沒有花生……
林朝手中的密信,自然是金牌臥底羊衜送過來的。
隻是當他看到王淩揚言要殺自己時,並沒有多少憤怒,反而樂不可支。
放下密信,林朝這才向張郃問道:“俊乂,你有何事?”
張郃趕緊躬身抱拳道:“監軍,城外出現了大規模的流民,此刻已經抵達城門外,並且正在叫門!”
聞言,林朝當即神色一變,下一刻卻猛然站了起來。
籌謀已久,如今終於等來了這柄利刃。
“好,準備收網!”
……
政務堂中。
自林朝上次提出了開設學宮之後,這幾日的政務堂倒是相安無事。
今日,恰好是司馬朗準備將自己的對策呈上內府之日。
在得到王允的首肯下,依照各退一步的原則,司馬朗決定放開新紙供應,但僅提供一千學子用度的新紙。
相比兩萬來說,這一下直接削減了二十倍,他料定林朝肯定不會同意,所以便留了討價還價的餘地。
而在討價還價的過程中,學宮自然就能安插他們世家的人手。
依照司馬朗的估計,最終學宮第一期招收學子的規模,應該在兩三千人左右。而掌管學宮的官員,他們世家最少也占三分之一。
他的計劃很完美,可惜第一步就出了問題。
正當司馬朗站起來,準備向荀彧開出自己的價碼時,卻見政務堂外的風雪中,快速走來了三個人。
風雪很大,甚至遮住了視線,等到這三人走進政務堂中,眾人才看清了來人的樣貌。
正是趙雲、荀攸、林夕三位軍機府的大佬聯袂而至。
見此,眾人頓時有些疑惑。
軍機府從不幹政,為何今日卻跑了過來?
還沒等發問,隻見趙雲走到了荀彧麵前,開口道:“荀長史,方才某接到城外軍營探報,此刻城頭聚集了數萬流民,叫喊著要入城,還請長史前去一觀。”
“什麽,數萬流民!”
荀彧失聲叫道,當場被震驚得站了起來。
趙雲點了點頭:“不錯,人數足有數萬之多。”
軍機府無權處理政事,趙雲又一貫仁義愛民,所以剛收到消息,便帶著今日一同當值的荀攸和林夕急匆匆趕了過來。
一片嘩然聲中,荀彧看了看門外越來越大的風雪,心已經沉到了穀底。
如此大的風雪,那些百姓若是在城外待上一段時間,必然盡數被凍死。
那可是數萬條性命啊!
此事容不得片刻耽擱。
想著,荀彧一揮袖,對政務堂眾人大聲道:“諸位,且都暫且放下手中政務!”
荀彧如此鄭重的模樣,眾人還是第一次見到,再加上他身為內府令,有掌控內府之權,當即所有人全都專注聽候調令。
“元皓,著你立刻前往府庫調集糧草,在城外架鍋煮飯!越快越好!”
如此寒冷的天氣,腹中再沒點暖食,人可撐不了多久,所以當務之急,是讓前來的流民吃一頓飽飯。
田豐雖然吝嗇,但也分得清輕重,當即站起來拱手道:“遵命!”
荀彧又扭頭看向了趙雲:“子龍將軍,還請軍機府寫個調令,調集城外大軍前往城頭維持秩序。”
眼下絕對不能亂,隻有維持好秩序,才能賑濟流民。
若調去的糧食遭到哄搶,又是一件麻煩事。
趙雲聞言後,當即點了點頭,卻又開口問道:“荀長史,調集多少兵馬?”
“城外如今駐紮著多少兵馬?”
“三萬大軍。”
荀彧一咬牙道:“那就全部調過來,若人數少了,不足以穩定局麵。”
“好!”
趙雲也不客氣,當場拿過荀彧的紙筆寫了一封調令,隨即又和荀彧、林夕兩人各自署名,使調令生效後,便派林夕前往城外調兵。
荀彧想了想,又開口道:“如此大的事情,還是要向子初匯報一番。友若,你親自走一遭。”
“兄長,此事倒是不必。如不出意外,子初怕是已經趕到了城外。”
聞言,荀彧這才反映過來,是自己關心則亂了。
林朝手中向來有情報機構,得到消息的時間必然比自己早得多。而且他素來愛民,絕不可能放任不管。
荀彧點了點頭,轉而向眾人道:“諸位,且隨某一同趕往城外,賑濟百姓!”
人群中當即有人開口道:“長史,如今風雪正盛,不如等雪停了再去。若受了風寒,未免太過不值。再者我等手中政務尚未……”
可他的話還沒說完,卻被荀彧冷冷瞥了一眼。
“是受風寒要緊,還是百姓要緊?你手中那點政務,難道比百姓的性命重要?”
荀彧並沒有大喊大叫,語氣也異常平靜,但目光中透露出的冷意,卻使此人不敢再言語。
砰!
荀彧取出自己那枚代表著內府令的印綬,並將其拍在桌案上。
“聽令,如今城外百姓命懸一線,此次賑災若有人敢玩忽職守,某便將其革職查辦!”
眾人趕緊站了起來:“遵命!”
……
盡管內府眾人緊趕慢趕,但還是林朝先到了城頭。
他望著城下被風雪無情拍打的百姓,心中猛地一疼,麵色也變得陰沉起來。
這些百姓的確是林朝為世家準備的利刃,對於他們的到來,按理說林朝應該高興才是。可真等見到了這些人的慘狀,林朝心中隻剩下了悲憫。
此刻百姓們已在城門前待了近大半個時辰,除了少數人還在拚命拍打城門之外,大部分人都沒了力氣。
又逢風雪正盛,這些衣衫襤褸的可憐人,便隻好三兩蜷縮成一團,希望能報團取暖,不至於凍死。
可這漫天風雪,卻是無孔不入,好不容易聚集了些暖意,頃刻間就被風雪吹散。
這數萬人雖形狀各異,卻又有幾處令人心痛的共同點。
那便是身上襤褸衣衫,以及臉上絕望到麻木的神情。
林朝望著天空,手中的拳頭早已握緊。
他從沒有像今日這般厭惡老天,痛恨它偏在此時落下大雪!
太史慈從後麵走了上來,拿出隨身攜帶的大氅披在林朝身上。
“監軍,末將知您愛民心切,但如今風雪正盛,不如先往城下暫避,等糧食到了再出來安撫百姓不遲。”
聞言,林朝猛然扭過頭來:“子義,你是要某坐看百姓忍饑受凍?”
太史慈趕緊抱拳道:“末將不敢,隻是您身子虛弱,萬一感染風寒……”
林朝歎息一聲,緩緩道:“你的好意某心領了,方才是某失態了。但城下萬千生靈命懸一線,某如何忍心……子義,你說咱們現在就打開城門,放百姓入城如何?”
“不,萬萬不可!”太史慈趕緊勸阻道,“沒有大軍穩定局麵,沒有糧草支撐,現在放百姓入城,必然會鬧出大亂子,監軍三思!”
聞言,林朝又是一歎,現在的每一分每一秒對他都是煎熬。
幸好內府的動作足夠快,林朝又等了不到半個時辰,林夕便率大軍趕到了城下。
見到數萬大軍,百姓們的眼中才終於有了一絲情感,但並不是希望,而是恐懼。
雖然不知道大軍的用意,但麵對明晃晃的刀槍,百姓第一反應就是躲避。
可林夕卻顧不得這些,當即大手一揮,命令部隊散開,將百姓圍在一起。
正當百姓心中驚恐之時,卻聽得身後忽然發出陣陣聲響。
城門……終於開了!
此刻有大軍鎮場,縱然百姓們再怎麽渴望入城,卻終究沒有一個人敢亂動。
隻見以荀彧為首的內府眾人魚貫而出,緊接著便是一車車糧草和薪柴從城中被運了出來。
“架鍋,造飯!”
荀彧看到城外的慘狀,當即下令道。
趙雲點了點頭,便下令分出一些士卒開始做飯。
雖然這些倉促運來的米糧隻夠熬稀粥,但對於此刻的百姓而言,卻已是足夠救命的神物了。
林朝此時也從城頭上走了下來,一揮手阻止眾人見禮後,便開口道:“此外,還應派士卒強製驅趕百姓起身活動,無論如何都不能坐下或者躺下!”
這個命令雖然有些不近人情,但也隻能如此了。
如此嚴寒的環境,真要躺下閉了眼,恐怕就再也睜不開了。
“遵命!”
趙雲當即抱拳應道。
林朝發號施令,終究比荀彧名正言順得多,趙雲在應答的時候,也不會有絲毫遲疑。
說罷,林朝也不理眾人,親自大步走入人群之中,開始勸導百姓起身。
內府眾人見狀,隻好加入了進去。
時間一點點過去,城門前的大鍋中飄起了陣陣飯香,聞到香味的百姓便難忍腹中饑餓,爭相往鍋邊跑去。
林朝見狀,當即大喊道:“不要急,大家不要急,且依次排隊,某保證人人都有飯吃!若有爭搶,便人人都沒飯吃!”
另一邊,趙雲和林夕麾下的大軍也開始維持秩序,保證施粥能順利進行。
可數萬百姓人數實在太多,縱然有軍隊維持,也很容易出亂子。林朝便隻好將內府眾人分散,各自去安撫百姓。
暗中,王淩望著前方不停忙碌的林朝,嘴角露出了一絲冷笑。
“林子初這廝絲毫不懂存身之道,竟放下身段與這群賤民為伍,當真可笑!”
自語過後,他又向身後一個二十來歲的青年男子笑道:“文行,稍時你便讓咱們的人混入這群賤民之中,伺機趁亂斬殺林子初!”
聞言,王淩身後的青年男子驚訝道:“彥雲兄,王公不是說先試探一番,若林子初不肯退讓,再行刺殺……”
“叔父也是老糊塗了,竟然想著和林子初虛與委蛇。如今正是天賜良機,隻要能殺了林子初,我等將再無敵手。成敗在此一舉,文行為何如此膽怯?”
這位被王淩稱作文行的男子,正是出身河東裴氏的裴潛,字文行。
畢竟年少氣盛,被王淩用言語一激,裴潛便重重一點頭道:“彥雲兄何處此言,某絕非怯懦之輩。便依彥雲兄所言,稍時某便安排人手,斬殺林子初!”
王淩笑道:“此事若成,文行大功一件,日後封侯拜相,功業可期!”
且讓這蠢貨去試試,能殺了林子初便好,若是殺不了,也與某無關。
一念及此,王淩眼中滿是興奮與癲狂。
流民抵達城下,長史遇刺身亡,聽著多麽順耳!
……
忙碌了約兩個時辰後,總算讓所有的百姓都吃上了飯。
此時,雪也下得小了些。
林朝擦了擦額頭上冒出了幾滴熱汗,望著不遠處吃飽喝足的百姓,嘴角便露出了由衷的笑容。
隨即,他便讓張郃請來了內府眾人。
忙碌了這麽久,林朝也有些餓了,當即讓士卒盛了些粥,就在城門下與內府眾人吃了起來。
“諸位,如今百姓們雖暫時吃了頓飽飯,但終究不是長久之計,還望諸位拿出個章程,用以安置百姓。”
聞言,眾人都放下了碗,一陣麵麵相覷,卻都無計可施。
荀彧開口苦笑道:“子初,此處足有數萬百姓,這兩日應該還會再來一些流民陸續趕來。這麽多人,哪有空置房屋安置。再者看這天象,雪還會再下,風雪中若百姓無處藏身,用不了多久就會凍斃。”
旁邊荀諶也發表意見道:“而且數萬百姓歸於一處,若無事可做,恐怕會生出事端,惹出亂子。若爆發了疫病,又是一樁難事。”
別的還沒什麽,一聽到疫病二字,在場眾人皆露出了驚懼之色。
林朝卻開口道:“有難處也得安置,難不成坐看百姓凍死?某意,將百姓分批安置。”
“分批安置?”
荀彧問道。
“不錯,如今也隻能如此。”林朝點了點頭道,“方才某命人粗略清點過,此處百姓約有六萬人。稍時某便下令分三處紮營,供百姓居住。第一批設在城外軍營旁,有大軍看管,倒是不至於鬧出亂子。第一批就在城門下安置,也調兵看管。至於最後一批,便在城內紮營,讓百姓入城安置。”
郯縣幾經擴建,如今城中空餘的地方還有很多,安置兩萬百姓不成問題。
前兩個安置地點倒是還好,但當林朝說出第三個安置地點時,以王允為首的世家頓時皺起了眉頭。
放這群賤民入城,到時出了亂子誰來負責?
就算不出亂子,他們也不想讓這些賤民入城。
內府中的氛圍,向來是有事大家一起商議,荀彧一貫掌權但不專權,導致眾人都敢踴躍發表自己的意見。
這雖然是件好事,但難免被有心人所利用。
正如此刻一般,沒經曆過林朝掌控內府時期的世家們,紛紛開始搖頭歎息,七嘴八舌的表達著自己的看法。
說是看法,其實就是反對百姓入城。
林朝見狀,不禁搖頭冷笑一聲。
總有些人看不清形勢,且不知死活。
剛才那番話,如果從荀彧口中說出來,的確是跟在跟大家商議。可從林朝口中說出來,卻隻是知會他們一聲。
況且如今百姓到了,林朝的利刃也就到了,倒是不必再哄著他們玩了。
“肅靜!”
就在眾人議論紛紛時,林朝身後的太史慈忽然大喝一聲,聲若巨雷一般,將眾人瞬間鎮住。
林朝端起手中的稀粥又喝了一口,才緩緩開口道:“既然諸位沒有異議,此事就這麽定了。文若,稍時你便與元皓商議一番,算算此次賑濟百姓的用度。某也會讓軍機府寫個調令,命士卒協同內府助百姓安營……”
正當林朝布置分配任務時,一個不和諧的聲音卻響了起來。
“長史,下官有異議!”
林朝的話被打斷,便下意識皺起了眉頭,扭頭看去時,卻發現正是王淩梗著脖子叫道。
“你是何人?”
林朝笑著問道。
聽林朝那漫不經心的語氣,王淩感受到了輕視,不禁怒火中燒,聲音就更大了:“下官乃禮部左侍郎,王彥雲!”
“哦,你剛才說你反對?”
“不錯!”王淩絲毫不畏懼林朝的目光,繼續梗著脖子道:“長史,這兩萬賤……百姓若是入城,除了亂子誰來承擔?再者,城中居住的皆是官員親眷,巨賈大商,最不濟也是良家子弟,如何能讓一群流民……”
“行了行了,不必再說了。”
他的話還沒說完,卻被林朝打斷。
林朝望著他,目光中露出玩味的笑容:“不必說這些個借口,王侍郎對某之決策有異議,對否?”
不知為何,聽完這句話後,王允猛然心中一顫,本能察覺到了一股危險的氣息。
雖然他說不清緣由,但第一反應就是伸手拉了拉自己的侄子。
今日的林子初有些不對勁,還是謹慎為妙,不要再說了。
可方才林朝輕蔑的態度著實把王淩氣得上頭了,哪怕收到了叔父王允的暗示,又如何肯善罷甘休。
隻見他繼續抱拳道:“長史,非是下官出言不遜,隻是請長史以大局為重,不可獨斷獨行,不然等主公回來,下官亦會如實稟報!”
你林子初雖然大權在握,但畢竟不是徐州之主。敢不聽我們的意見就擅自決斷,早晚讓你吃不了兜著走。
不,你可能已經沒有早晚了。
明年的今天,就是你的忌日!
見王淩如此頭鐵,林朝不禁扶額,滿臉無語道:“王侍郎,難不成你患有腦疾,聽不懂人話?某方才問你,你是否對某之決策有異議。你隻需要回答是,亦或不是即可。”
我有腦疾?
我聽不懂人話?
王淩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林子初,你欺人太甚,今日定不與你幹休!
“是又如何!”
王淩話音剛落,林朝身後的太史慈就動了。
鏗!
寶劍出鞘,寒光一閃,下一刻王淩的頭顱便飛了出去。
鮮血噴灑了一地,更有一些迸濺到了眾人碗中,使稀粥變得白裏透紅。
這一幕實在太過突然,突然到誰都沒有反應過來的程度。
他們本以為林朝遭到王淩頂撞後,為了自己的威嚴,必然會懲處王淩,但也僅限於此了。
可誰能想到,林朝居然二話沒說,直接斬殺了王淩。
“彥雲!”
王允也愣住了,愣了足有數息的時間才反應過來,繼而悲聲大叫道。
再看始作俑者林朝,依舊單手端著粥碗,卻低頭看了看裏麵屬於王淩的幾滴鮮血,不禁搖頭笑了笑。
“政務堂茶水中有髒臭之物,不想如今這碗粥中,竟也沾染了髒汙。”林朝緩緩笑道,“罷了罷了,終究是不能浪費糧食。”
說罷,林朝端起碗,將混合著王淩鮮血的粥水一飲而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