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七章 舊事重提

字數:5234   加入書籤

A+A-


    

    帶著對未來生活的美好希望,與對身邊夥伴們的祝福,驚蟄沉沉的睡去。

    沒幾日驚蟄就送了阿玲與鐵栓回村。

    江源的天氣也一天天的熱了起來,轉眼到了汛期。

    有了去年的經驗,驚蟄到沒有對突然漲起來的江水過多的擔心。

    但小心謹慎的性格,還是讓她做了些準備,抽空叫人裝了沙袋。

    專門派了人手日夜在堤上巡查,若有什麽不對的也好及時防禦。

    江源的大河漲了水,可阿瑤最近寫來的心裏卻告訴驚蟄。

    自開春以來,陸家村一滴雨雪也沒見過。

    陸家村地處戈壁慌攤,少雨缺水是常態,開春時會旱也屬正常情況。

    唯一讓驚蟄有些不安的是阿瑤告訴驚蟄。

    陸家村去年冬天比往年暖和許多,雪量也不如往年。

    冬天的時候大家還說,真是老天開眼,知道村裏人手不足。

    沒像往年那樣發生雪災,不然還真騰不出人手來修繕房屋。

    這倒了春耕的時候,卻旱得讓人有些心慌。

    不過村裏裝了水車,蘆葦蕩裏蓄的水應該能抵擋一陣。

    就怕驚蟄說的,冬天如果太暖,凍不死土裏冬眠的大部分害蟲。

    待天氣暖和起來,又會遭遇一波蟲害。

    驚蟄對這件事十分在意,如今村裏還未曾播種。

    今年也不缺糧食,倒是可以想法子種些耐旱的經濟作物。

    棉麻是首選,在適當的種些油菜和豆類。

    又寫了幾個自己知道的土方,看看能不能防住蟲害。

    江源這邊,今年多種糧食,看看能不能與陸家村平衡一下。

    幾日後收到阿瑤的回信,村裏果然對驚蟄的這些想法不那麽重視。

    還未到播種的時候,不種糧或少種糧,村裏的族老是堅決不會同意的。

    隻阿瑤帶著夥伴們在她們自己墾出的荒地裏,認真的實施驚蟄的計劃。

    族老們很是自信,陸家村又不是沒經曆過大旱,怎麽可能因為春日少雨就不種糧食。

    既然驚蟄如今在江源,忙好自己的事情就行。

    還是別對村裏的情況指手畫腳了。

    這封信,是族老寫來的,語氣隨委婉,但處處透露著讓驚蟄少管閑事的態度。

    驚蟄有些無奈,自己不過提了些意見,族老們就這般針對了。

    實難想象,要頂著冷眼與嘲諷的阿瑤和夥伴們。

    是如何頂著壓力在村裏開展自己那些計劃的。

    要改變這些老頑固的想法與看法,還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今年定要幹出點成績來,讓他們瞧瞧。

    在農耕和發展方麵,多爭取一些話語權才行。

    不然到時候,回了村子,也要處處受製,實在讓人窩火。

    驚蟄培育的種苗全都下了地,真真是走在了時間的前麵。

    綠油油的梯田看的人心生歡喜。

    而老農這邊還是按照古法,看節氣耕地撒種。

    用上了驚蟄打造的新式農具,進度竟也比以前快了許多。

    這日驚蟄在院裏翻曬衣物,突然從包裹裏滾出一個裹成一團的絲帕來。

    被眼尖的孩子撿起來遞到了驚蟄眼前。

    “主子,這是什麽呀。”

    驚蟄並不記得自己有這東西,一頭霧水的打開帕子查看。

    打開一瞧,裏麵竟是兩枚微微泛黃的碩大蠶繭。

    這才想起,這是阿爹帶她去沙風鎮那年,商行裏的那對老夫妻送給自己的。

    孩子們瞧的稀奇,也有人認識這東西。

    扯一扯一臉好奇的孩子到,“這是蠶房,裏麵睡著蠶寶寶呢,等它睡醒了,出來就變成蛾了。

    那蠶房可以抽絲,織成料子做衣裳。”

    驚蟄摸了摸孩子的腦袋,“你怎的知道這麽多呀,可是沒離家的時候,家裏養過。”

    那孩子點了點頭,“記得不大清了,但好像是聽阿嬤說過。”

    有孩子一臉的不可置信,“你胡說,鵝蛋我見過,不是這般,你騙人。”

    驚蟄捏了捏他的小連,“他可沒騙人,他說的‘蛾’和你說的‘鵝’可不是一樣的。

    好了,別擠在這了,去玩吧。”

    得了驚蟄的肯定,知道這事蠶繭的孩子,立刻被其他孩子給圍住了。

    七嘴八舌的問他關於“蛾”的事。

    驚蟄看著孩子們離開,捧著蠶繭去找了根叔。

    根叔正在旁的院子裏修剪花樹,布置小院裏的景觀。

    見驚蟄來了,放下手裏的工具,在小石桌前與驚蟄說話。

    驚蟄將手裏的蠶繭遞給根叔,“根叔,你可知道這是什麽。”

    根叔接過,隻看了一眼便道,“這是上好的蠶繭啊。”

    拿起一枚仔細觀瞧,又晃了晃,“不頂事了,年頭太久,姑娘從何處得來的。

    至多拿著玩,無甚大用了。”

    驚蟄將根叔遞回的蠶繭好好收了起來。

    “根叔,你覺得江源能種桑嗎?”

    根叔聞言端起茶杯的手頓了頓。

    “姑娘想養蠶?”

    驚蟄目光灼灼的點了點頭,“我隻是有這麽個想法。

    當然了,現在就開始養蠶,有些不現實。

    若是江源有種桑的條件,過個兩三年在養蠶也不是不行。

    我就是問問你,有沒有可能在江源發展絲織。”

    根叔捋了捋胡須,“到也不是不可能。

    隻是我聽說,桑麻絲織之事,大多都在江南溫潤富庶之地。

    這桑樹我到是見過,隻是養蠶絲織卻從未接觸過。

    姑娘若想發展此事,還是要考慮清楚,請了懂行之人前來操持。”

    驚蟄微微點頭,與根叔說了曾在沙風鎮裏送給自己蠶繭的老夫妻。

    “若能將他們請了來,這事就好辦許多了。

    那阿婆曾與我說過,她家裏就靠養蠶織絲為生的,有養蠶的秘法。

    剛得到這兩枚蠶繭的時候,我想過在村子裏種桑樹的。

    但村子裏的情況你也知道,氣候和土壤條件都不適合,便把這事忘了。

    今日翻看舊物,找到了它,才又想起這事來。”

    根叔沉吟片刻,“姑娘先別著急,咱們先尋了桑樹過來。

    我試著栽種一番,若是能成,你在考慮養蠶之事吧。

    這是一條產業,姑娘莫要把這事想的太簡單了。”

    驚蟄受教,“嗯,多謝根叔提醒,我會好好計劃的。

    待阿杏回來,我讓她去尋些桑樹苗來,先種下試試。

    養蠶的事,待以後再提吧。”

    根叔點了頭,兩人又閑話了一會,驚蟄便帶著蠶繭離開了小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