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不太對勁

字數:5291   加入書籤

A+A-


        陽光灑在房間裏,呈現出一種暖洋洋的色調。

    鄒雨桐和丁炙頭靠著頭躺在木地板上。

    “吸~吸~”

    鄒雨桐極其自然地探過頭來,臉貼著臉,嗅著丁炙身上的味道,就像在吸貓(物理)一樣

    男人那有些粗糲的胡須根刮得鄒姑娘的臉上癢癢的。

    丁炙睜開半眯著的眼睛,微微轉過頭來,兩人的嘴唇若即若離了起來,似乎稍微推進多一厘米就能碰到一起。

    “這個味道究竟是什麽呀?”

    “恩?什麽?不知道額。”

    鄒雨桐又是微微皺起瓊鼻,用力地在他的鼻唇間深呼吸了一下。

    “好奇怪啊!一聞到這個味道,就會有一種很奇妙的感覺。特別是會想起小時候。”

    鄒雨桐有些好奇地微微抬頭來看向丁炙的眼睛。

    “知道是什麽感覺嗎?”

    丁炙眼裏帶著寵溺的神色看著女朋友,搖了搖頭。

    鄒雨桐微微垂下眼睛,似乎帶著一絲沉醉的回憶,“就像是就像是一下子就沉醉在夢境中的感覺,一下子變得小時候放學回家時,陽光的味道。”

    “誒!”

    丁炙那挺拔的鼻頭微微磨蹭著鄒雨桐的鼻頭,打斷了她的描述。

    “恩?”

    “其實是我今天早上剃須膏的味道啊!”

    “噗~哈哈哈哈!”

    反而先是鄒雨桐笑出來聲來,翻滾了一圈。

    “咦?你這裏有一副紙牌額!”

    鄒雨桐有些好奇地在一個凳子的縫隙底下找到了一副牌,顯然是不小心掉在裏麵的。

    丁炙抽出一根煙,叼在嘴裏,聽到鄒雨桐的話,伸手把牌接了過來,用一種很是花俏的手法洗了洗牌。

    鄒雨桐頓時眼睛一亮,伸手挽了挽頭飯,顯然很有興趣。

    丁炙叼著煙,歪著頭,有些痞氣地切著牌,最後用尾指挑出三張牌來,輕佻而又帥氣。

    “會玩押寶嗎?”

    押寶就是一種經典的街頭小賭局(騙術),抽出三張讓人選中後,用眼花繚亂地手法去把三張牌打亂,然後讓別人選出裏麵的那張牌。

    鄒雨桐咧嘴笑了起來點了點頭,在斜照進來的陽光下顯得煞是好看。

    然而小姑娘又哪裏是老江湖的對手,盡管眼睛死死盯住了那張選中的紅心a,但最後還是被換掉了。

    “誒!你輸了!”

    丁炙攤開手,輕輕招了招,表示給錢。

    鄒雨桐憨憨地“嘻嘻”一笑,在身後的褲袋咋裝模作樣地一淘,然後拍在了丁炙伸出的手掌,活像是小孩子在玩過家家的“虛空付錢”。

    丁炙手裏夾著煙,歪過頭來輕輕吐煙,那隻伸出的手依舊沒有收回,又繼續招了招,顯然不吃這一套。

    鄒雨桐抬眼望了望丁炙的眼睛,踮了踮腳,“ua”地一聲親在他的唇邊。

    丁炙這才露出微笑,拿出紙牌繼續切牌,同時還伴隨著鄒姑娘嘻嘻嘻的傻笑聲。

    “哢!非常好!”

    鏡頭一拉伸,場外響起了導演伍健的聲音。

    原來這是在拍戲。

    這場戲實際上也是伍健讓兩人隨即發揮的,誰知道效果居然會這麽好,就像是真的一對在熱戀中的情侶一樣。

    如果沒有錯的話,就在數天前,他們兩個在伍健麵前還是有些生疏的模樣。

    不得不讓伍健感慨,人家這麽火紅不是沒有緣由的。

    《我腦中的橡皮擦》這部戲,實質上整個主線都非常地淺顯,沒有像懸疑驚悚片那樣究極反轉,也沒有動作特效大片那麽酣暢淋漓。

    就是千金小姐戀上窮小子,排除萬難後終於在一起,然後甜蜜生活後,再然後女主角患上絕症,男主角不離不棄巴拉巴拉

    套路夠老,但情緒點夠飽滿。

    就跟咱們古代留流傳下來的牛郎織女,倩女幽魂,董永七仙女,乃至梁山伯與祝英台這類愛情故事,其實就包含了所有悲劇喜劇愛情戲劇的內核和套路。

    無非都是那幾種情緒爆點,愛而不得,權貴阻攔,舍生忘死,終成眷屬/死啦死啦滴。

    但沿用同一個內核,套個皮重新演繹出來的影視劇,舊瓶裝新酒,觀眾還是會看得津津有味。

    而這類影視劇,首先要男俊女靚,然後最看重的是絕對是男女主角的cp感。

    換而言之,就是男女主演之間的化學反應。

    cp感這玩意兒,有人會說,這其實是很玄學的東西,也無關演技,有些人猛灑工業糖精,就是沒感覺,還有點尬。

    有些人肢體接觸點到即止,一個對視,一個抿嘴輕笑,就能讓觀眾恨不得讓他們原地結婚。

    說的好像有那麽幾分道理。

    不過本就是演戲,又哪裏會真的與演技無關呢?

    愛可以演出來,恨可以演出來,愛恨交織這種複雜情緒都可以演出來,一對飾演情侶的男女主演,如果在進入表演狀態後,男女顏值都不錯的情況下,就連情侶間的氛圍感都沒能營造出來的話,然後不談演技給我談玄學?

    沒有cp感無關演技,這不就跟孔乙己竊書不算偷一樣是自欺欺人嘛。

    這裏就不點名具體是哪部劇了,不然容易挨削。

    其實在片場上,許多飾演情侶的演員們都會提前熟悉,然後培養感情。

    這是一步非常必要的步驟。

    仔細想一想就知道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其實可以分別分為社交距離,個人距離,以及親密距離。

    社交距離大概是12~21米的距離,這是和非熟人之間對彼此最舒適的距離。

    個人距離則大概在46~76厘米之間,相當於兩臂的距離,這是與熟人交往的空間,而如果是陌生人突然靠這麽近,那麽會下意識地產生不適感和警覺之心。

    假如再近一點,則多少會有一些不適感,尤其是異性之間更甚。

    而親密距離則是人際交往中的最小間隔或幾無間隔,即常言道的“親密無間”。

    這裏的距離大概15厘米之內,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觸手可及”,彼此間可能肌膚相觸,耳鬢廝磨,以至相互能感受到對方的體溫、氣味和氣息。

    遠範圍也僅是15厘米到44厘米之間,麵對麵能夠清楚地看見對方的表情和眼神,身體上的接觸可能表現為挽臂執手,或促膝談心,仍體現為親密友好的人際關係。

    而一對情侶之間的距離,毫無疑問就是會產生親密距離的關係。

    如果就連牽個手都覺得像是在搭把手,親個嘴都像是在啃豬耳朵,從生理層麵上就帶著抗拒的情緒,又哪能有啥cp感呢。

    而這就要求演員們打破自己心裏的“不適感”,去和對手戲演員去聯係感情。

    這也就是為什麽有許多讓人覺得磕cp磕到要死要活的熒幕情侶會因戲生情,然後在一段時間後又光速分手一個道理。

    因為那時候雙方在幾個月裏,每日耳鬢廝磨,眼裏都隻有對方,自然會生出別樣的情愫。

    有些新人,還會糾結太多。

    而一些老司機,看淡一切,直接就嗯嗯嗯。

    傳說中的劇組夫婦不就這麽來的嘛。

    而《我腦中的橡皮擦》的劇組裏,大家似乎也覺得有那麽幾分不對勁了。

    因為丁炙和鄒雨桐的相處模式,似乎越來越甜蜜了。

    無論是戲裏戲外,兩人都仿佛是一對似的。

    戲裏兩人對視的時候,似乎能夠掉出蜜來一般,一些情侶間極其生活化的動作和小設計都似乎順手拈來。

    不過大家都見怪不尬,畢竟劇組裏這種事情更是不少見,不過其中一方是作為頂流的丁炙,倒是非常的少見。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