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九章 兩口子的算計
字數:6398 加入書籤
又是一個美麗的早晨,尤其是在這種靠海的城市,雖然還不如晉安那樣就在海邊,但建安也是能多少感受到一些大海的。
風裏帶著淡淡的鹹味,陽光下,花團錦簇的街道,時而隨風飄揚的旗幟,&bsp&bsp這個地方,人雖不多,卻是非常安逸。
隻不過,這種美麗的心情,並不是所有人都具備。
該來的總要來,不會以人的意誌為轉移。
王凝之用切身體會感受到這一點,於是很頹,&bsp&bsp整個人瞧著麵前畫中的各路神仙,相看兩厭。
謝道韞梳洗後,站起身來,瞧了丈夫一眼,頗有些好笑地說道“不求神了?要不要拜佛試一下?”
“算了算了,”王凝之擺擺手,“我太累了,求神拜佛這種的,不適合我。”
“我還是頭一次見到你這麽虔誠固執呢,說了又不聽,”謝道韞和綠枝一起吧梳妝盒歸置好,笑了笑,“不過夫君啊,你可真是讓我大開眼界,居然能想到求神來讓南康公主離開,可真是無所不用其極啊。”
瞧著妻子嘴邊的嘲諷,王凝之不以為意,“那怎麽了,反正閑著也是閑著,&bsp&bsp我還是願意用這種時間來做點兒無用功的,&bsp&bsp反正咱們不能溜,也指揮不動大長公主,那就求求神,說不定有奇效。”
說著,王凝之站了起來,“周家那小子人呢,又說要來拜訪,又遲遲不到,難道想在我麵前擺架子?”
“他當然不會在你麵前擺架子了,不過想必周家也是忙得一團亂,建安這種地方,能有個皇親國戚過來,就屬實少見了,何況來的還是南康公主,大概是忙不過來。”
“雖然我確實不如人家家大業大勢力大,但他這種行為,還是成功激怒我了。”王凝之不爽地咂咂嘴,“雖然不知道大長公主到建安做什麽,&bsp&bsp但必然是和周家有關的,&bsp&bsp周家一向聲名不顯,即便是在江南士族中,也算不得什麽高門大戶,居然會有這般殊榮,周培究竟想做什麽?”
“難說,我們兩家和周家本身都關係一般,也沒有刻意注意過這一片,建安往南就是晉安,再就出海了,隔海是夷洲,此地一無兵馬,二無錢糧,即便是江南士族,都不會把周家放在心裏,可桓溫的夫人卻到了,實在古怪。”謝道韞也是皺眉,想不通這其中關節。
“難不成因此地離得南康較近?她算是回封地,路過來轉轉?”王凝之挑挑眉。
謝道韞冷笑,“南康,廬陵,龍川三地,算是糧食充裕,但本就是為前線供給,而這一片又幾乎都給了荊州,還有什麽值得她過來的?這麽多年也不見南康公主來此處,何況,荊州向南,武陵,零陵,桂陽,南康即可,又如何能路過建安?”
王凝之眼珠子轉了轉,說道“這些時候,或許她是來穩定後方的。”
“穩定後方?”謝道韞愣了一下,說道“你的意思是?”
“自上次桓溫宣城之事,雖兵鋒向建康,但終究是沒過的,”王凝之緩緩說道,“你可還記得,桓溫是為何要兵壓宣城?”
“是因為當時桓溫要集全國之力北伐,朝廷不允,揚州在殷浩大人帶領下,尤是支援朝廷,可以說是整個大晉,以荊州,湘州為界,以東的豫州,徐州,揚州,江州皆奉朝廷,而以西的梁州,益州,荊州,寧州則奉桓溫,廣州和交州本隨桓溫,後麵卻也陽奉陰違了。故而桓溫震怒,以兵勢相壓。”
說到這裏,謝道韞眼前一亮,“之前多年,朝廷與桓溫相安無事,多是妥協,這卻是第一次明頒詔令,所以桓溫突然發現,天下仍有大半,不服他。”
“而最後桓溫在宣城被你們父子和會稽王所拒,難保這背後諸州,會生異心,這才會讓南康公主來作證麽?”
“不對,”謝道韞搖了搖頭,“建安,南康均屬江州,桓溫何以讓夫人來此?”
王凝之推開窗戶,望著城外的方向,緩緩說道“怕是想殺雞儆猴來的,這事兒恐怕要給爹爹去信了。”
謝道韞聞言,臉色也難看了些,“你是說她來這兒,是要收服江州的?桓溫未免異想天開了些,江州雖不算重地,但朝廷也多是關注,我們北方士族也同樣在此地經營,就憑她走這一趟,就想要江州?”
“我不知道咱們這位大長公主是什麽打算,但隻要她能把江州收服,那西邊的寧州,交州,廣州,自然不敢再有異動,甚至連湘州,都會被江州,荊州,寧州,廣州包圍,隻剩下一個長沙郡,或可過武昌而至豫州,那朝廷在湘州的控製力,也就名存實亡了。”王凝之沉聲說道。
謝道韞幾步走了過來,與丈夫一同站在窗口,聲音很冷“若真如此,那恐怕桓溫就真的要一手遮天了,徐州,豫州本就不大,不過是軍略之地,朝廷若隻能控製一個揚州,還算什麽朝廷?”
“看來,這次咱們在建安,想要輕輕鬆鬆地去看海,是很難了,”王凝之苦笑一聲,“事兒既然到了手邊,就算是我不想做,也隻能硬著頭皮去做,總要先弄清楚,大長公主到這建安郡,是個什麽想法。”
謝道韞笑了笑,回頭瞧了丈夫一眼。
王凝之還是像平日裏一樣,懶洋洋的,隻不過嘴角那種熟悉的,有些玩世不恭的淺笑,帶上了幾分冷意,眼神也不像平時那樣輕佻,而是深邃了些。
“事到臨頭需放膽,既然咱們碰上了,總要去看看才行,我也很想知道,這建安郡,還能生出什麽事兒來,”謝道韞笑了笑,“要是家裏知道我在這裏,卻躲著人家走,這樣膽小怕事,以後怕是我都進不了謝家的門。”
王凝之笑了起來,知道妻子這是在鼓勵自己,表明她身為謝家女兒,也會和自己站在一起,伸出手攬住她,“看來我們終究是與常人不同啊,老天總是會不斷地給機會,讓曆史上能多記載我們一些。”
謝道韞輕輕靠在丈夫肩頭,“就算是周家有心投效,一個建安郡而已,哪兒能有什麽動靜?我想,這裏總還是有些我們不知道的事情,就看周家打算如何跟我們說了。我很好奇,周家這樣的士族,野心究竟有多大?”
“我也想看看,大長公主會怎麽接見我們,我們對她的到來確實是措手不及,但她也未必料得到我們就在這裏,陰差陽錯,倒是有趣兒。”王凝之接口說道。
兩人相視一笑,恰好此刻門口徐有福的聲音響起“公子,周赴公子到了,就在樓下。”
“好,”王凝之應了一聲,笑了笑,“讓我看看,這個周赴拖了這麽久,究竟想出來些什麽謊話應付我。”
謝道韞溫柔地給他整了整衣領,歪了歪頭,陽光恰好落在她的側臉上,笑的很是明豔,“那我就等著夫君的好消息了。”
下樓來,這小店本就不算大,王凝之一行人已經幾乎住滿了,所以也沒外人,大廳裏頭,王家的護衛們都站在側麵,而門口則是幾個衙役,大廳的中央桌子邊上,坐著一個年輕人。
簡單的一件青色袍子,人很瘦,還有點兒矮,但看著相貌不錯,瞧見王凝之就站了起來,拱手笑著說道“王兄,久慕盛名了。”
“不敢不敢,”王凝之臉上也浮現出一個笑容,回禮,走了下來,“都是大家給麵子而已,快坐,有福,讓掌櫃弄些好茶來。”
“王兄此番來建安,當真是讓我們這小地方,倍感榮幸啊,家父也是幾年前有幸去會稽,和王大人見過幾麵,回來就跟我說,一定要多多學習琅琊王氏之風範,尤其是王家大哥的沉穩,和王家二哥的灑脫,雖然我無緣得見王伯遠大哥,但今日有幸見到王二哥,也是美事一樁。”
王凝之笑得開心,親手接過小二端來的茶水,給兩人都倒上一杯,回答“周兄這話可就折煞我了,我哪兒算是什麽灑脫,不過是活的任性了些,就為這個,在家裏頭都被老爹追著打過無數次了。”
“相由心生,情自才動,王兄之才,天下聞名,若是無這般才,那就真的是任性了,可像王兄這般人,又豈能用任性而言?”周赴笑著端起茶來,抿了一口,“我聽上次來府裏的人說,王兄此行,是打算去晉安之外,看海所來?”
王凝之點點頭,“是啊,現在已經入冬,除了你們這好地方暖和,別的地方都已經驟冷,我這不是打算來這兒,一則看看大海,二則也能讓這個溫暖的時節再長一些。”
“好,晉安是個很小的郡,除了一些船隻也無其他,王兄有什麽需要的,盡管開口,我可以讓人隨時給送去,畢竟那地方的一些飲食,和內地還是有些不同的,千萬別和我客氣。”
“嗯,那我就先謝過周兄的一番好意了。”
“我也不是無私幫助,這不是想著,王兄若是在晉安有什麽大作,可一定要讓我瞧瞧,不能珍藏啊!”周赴眨眨眼。
王凝之‘哈哈’一聲笑,連連點頭,這周家公子,倒是個有趣兒的人。
就這麽閑聊幾句,周赴麵前的茶也喝得差不多了,緩緩說道“王兄,不是兄弟我攔著不讓你走,實在是大長公主要來,若是人家知道你在,卻沒停留等著拜見,怕是會不高興,還會覺得我們周家處事不當,你也知道,我們小門小戶的,哪兒得罪得起呢,若是有什麽讓你不高興的,別往心裏去。”
王凝之搖搖頭,“周兄說的哪裏話,且不說大長公主既然到了,那我自然該迎候,這也算是臣子之義,否則下次入京,怕是陛下也要責怪,況且周大人也是為我好,若不是你們提醒,我哪兒曉得大長公主會突然駕到。”
周赴瞧著王凝之說話不是作偽,心裏鬆了口氣,怕的就是這個王凝之,是奉命而來的,大長公主背後是桓溫,當然得罪不起,可是王凝之夫妻背後的,也是琅琊王氏,陳郡謝氏,同樣不是一個周家能得罪的,要是事兒辦不好,讓大長公主怪罪,那周家豈不是要受這不白之冤?
“王兄仁義,小弟在這裏先行謝過了,”周赴拱了拱手,“大長公主的人今兒早上已經來了府衙,通知了行程,他們今日下午便會入城,我父親安排了明日在城中迎風樓為大長公主一行接風,我今兒過來,就是請王兄也賞臉過來。”
“周兄太客氣了,”王凝之點點頭,“我留在這兒,本就是為了拜見大長公主,能有周大人給這個好機會,當然是極好的,你放心,明兒我夫妻二人一準兒前往參與。”
“好,那就太好了,我父親生怕怠慢了王兄,可是眼下又沒辦法,不得不以大長公主為先,多虧了王兄深明大義啊!”
……
中午,幾碟子小菜,王凝之挑挑揀揀,最後還是放下了筷子。
“想什麽呢?心不在焉的。”謝道韞坐在旁邊,問道。
“我在想,周家在這個事情裏,究竟是扮演了個什麽角色。”王凝之皺了皺眉,“周赴這小子滑不溜秋,分明知道些什麽,卻不肯明言,話裏話外的,看著像是不敢得罪大長公主,可我怎麽總感覺,周家不像是被裹挾進來的,反而像個參與者。”
已經聽過當時情況的謝道韞,聞言放下筷子,淡淡說道“周家沒有看著那麽簡單,但也不像是個能和大長公主對話的樣子,能讓她屈尊而來的,恐怕全天下也沒幾人,就算是桓溫如今想要讓江州臣服,那也不是一個區區周家就能說了算的。”
王凝之道“周赴打聽了我們為何來這兒,當時覺得合理,現在換個角度想想,這小子可以是為他爹來問的,也可能是他父子二人,為大長公主而問,還可能是……”
“江州刺史,紀修遠。”謝道韞接口,“能指揮得動周家,要麽是大長公主,要麽是江州刺史,而大長公主要來收服江州,必然要是過刺史這一關的。”
“不錯,大長公主,接見一方大員,這事兒可不小,隻要太後知道了,必然會做出反應,所以他們是在搶時間,要盡量讓消息瞞得久一點才好。可是,紀修遠和大長公主,能有什麽交情?”
“南康公主,封地就在江州,難說有什麽是我們不知道的,這次宴會,想必會很有趣兒。”
biu
biu。b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