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一章 我攜輕風而來
字數:7436 加入書籤
幾日之後。
荊州,征西軍大營外,一隊騎兵踏風而來,前頭的旗兵,手裏的旗幟隨風飄揚,一個大大的‘桓’字,分外的耀眼。
站在門口的侍衛們,全都臉色肅穆,行禮,齊齊喊道“大將軍!”
騎兵的最前,一身盔甲的,正是桓溫,而在他身邊,則是建武將軍桓雲,建威將軍桓豁,已經一幹將軍。
桓溫臉色很平淡,一雙眼睛掃過大營,翻身下馬,隨手將韁繩丟給前來迎接的人,輕聲“多喂些草料。”
“是。”馬倌大聲回答,接過韁繩,便引馬而入。
桓溫下馬後,身邊那些人自然也都是如此,卻瞧著桓溫並沒有進入大營,而是一言不發在向著外頭走著,桓雲皺了皺眉“大哥,怎麽不進去?”
桓溫並沒回答,而是說道“你們幾個,隨我走走。”
桓雲和桓豁對視一眼,也並不清楚桓溫的意思,但都交出韁繩,跟了上去,走了幾步之後,桓溫突然問“老五這幾日,去哪兒了?”
說到桓衝,桓雲就是一愣,搖搖頭,還未說話,身邊桓豁便回答“五弟前幾日去了南陽,檢查軍務。”
桓溫停住腳步,回過頭來,瞧了一眼兩個弟弟,“說說看,你們是怎麽想的?”
桓雲一張大臉上充滿了迷茫,“啊?”
桓豁則皺起眉來,和桓雲那個莽夫不同,他當然知道,大哥這麽問,必然是有緣由的,而大哥一向比較看重老五,這也是最讓他嫉妒的,可眼下,老五去了南陽,那是為什麽?
桓溫並不作聲,隻是從袖子裏取出來一封書信,一邊看著,一邊等著弟弟們的答案。
過了一會兒,桓豁才試探著開口“大哥,眼下秦國強盛,即便是慕容氏,都不敢隨意開戰,想必老五是覺得,苻健去年得了張遇手裏的潁川,洛陽,若是要南下,必過南陽,所以前去檢閱,應對嗎?”
桓溫並沒抬頭,看著那封信的眼神裏,閃過一絲失望,自己的幾個弟弟,除了老五多少有些想法,剩下的,都不堪大用啊。
再抬起頭來,將手裏的信遞給了桓雲,“念念,這裏的兩行。”
桓雲接過來,聲音倒是很大
“客子久不到,好景為君留。西樓著意吟賞,何必問更籌?喚起一天明月,照我滿懷冰雪,浩蕩百川流。鯨飲未吞海,劍氣已橫秋。
野光浮,天宇回,物華幽。中州遺恨,不知今夜幾人愁?誰念英雄老矣?不道功名蕞爾,決策尚悠悠。此事費分說,來日且扶頭!”
“大哥,念完了。”
桓溫瞥了一眼茫然的桓雲,冷哼“小時候家裏遭了變故,讓你們沒讀好書不假,可後來我給你們各個請了名師講學,到的如今,就你還像個傻子一樣!”
桓雲悶著頭不敢說話,要是別的事兒,多少還能胡攪蠻纏幾句,大家都很怕大哥桓溫,但也隻有桓雲心思單純些,往往能爭辯上兩句,可要是說到讀書上,那就真是沒得辦法。
到現在,他的水平,也就是僅限於能把字都念出來,意思看個大概,別的根本不理解。
莫說是和那些文人相比,就算是家裏頭小一輩的孩子們,也比自己強得多。
“老三,你說說。”桓溫淡淡說道。
桓豁點點頭,開口“是個好句子,尤其是一句‘鯨飲未吞海,劍氣已橫秋’前半句,說的是如今局勢還未定,秦,燕之間尚未有大規模的戰爭,而我們大晉也一樣,還不到最好的時候。”
“至於後半句,可不就是在說我們征西軍,已經是曆練多年,劍光淩厲,隻等一個機會,便可北伐。”
“總的來說,這就是在勸進,我們已經做足了準備,隻待出征。”
“至於後頭的那些,說的是要把握好機會,不然就會蹉跎光陰,隻是‘決策尚悠悠’在扯我們的後腿罷了。”
桓豁大概給二哥講解一番,桓雲便大著嗓門喊“那就是好話!大哥,這是誰寫的,好文采!”
桓溫冷笑“王凝之所寫。”
桓雲傻眼了,不可置信地瞪大了牛眼,問道“那臭小子?”
“不錯,”桓溫這才開始解釋,“苻健這些日子,可是將張遇給羞辱得不輕,他就是想找個由頭,把張遇給殺了,隻不過前頭接受張遇的時候,溫文有禮,這時候也不好直接動手,隻能逼著張遇反叛。”
“一旦苻健將張遇收拾了,接下來該做什麽?”
“出兵,不管是大晉,還是北燕,都要比秦國大許多,休養生息,同樣的時間,秦國能恢複的國力,物資,遠遠比不上我們。”桓豁回答。
桓溫輕輕點頭“你們覺得,苻健會北上,還是南下?”
桓豁皺起眉,思慮著,而桓雲的大嗓門又一次響起“管他,反正敢來,咱們就打!”
“慕容氏強軍,而我大晉眼下看來,卻是要弱一些,苻健會南下?”桓豁試探著說道。
桓溫眼底再次閃過一絲失望,說道“苻健,必會北上。”
“秦國力不足,無法等待時間,所以必然要開戰,而一旦南下,看似簡單,卻有我征西軍在,要勝我們,必然要糾集大量軍隊,物資,舉國之力,可如此,秦國如何抵抗北燕慕容氏的襲擊?”
“而北上抗燕,我大晉卻未必能趁機突襲,朝廷必然會對我征西軍掣肘,他隻需要收買些建康的官員,便能做到。”
“現在,你們知道老五去南陽,是做什麽了嗎?”
那邊桓雲還在罵罵咧咧,說什麽要是朝廷也能支持征西軍,就不會被人小瞧,桓豁也隻是沉默,而桓溫則輕輕歎氣,自己的兩個兄弟,入軍這麽多年,還不如一個王凝之對時局的敏感。
而此刻。
山陰,城郊處。
清風陣陣,鳥雀和鳴。
王凝之拱手行禮“大哥,此去建康,一路順風。”
王玄之點點頭,拍了拍兄弟的肩膀,“不必擔心我,我入京已經是謀劃多年的事情,一切事情皆已安排妥當,朝中老友故舊,王家各位長輩,也會照顧我,倒是你去錢塘,才要多多小心,蘭亭之宴後,這世上不知道有多少人會盯著我們家,我和父親他們無法針對,弟弟們都在會稽也得以安穩,隻有你遠在錢塘,那些人必然會找你的麻煩。”
王凝之笑了笑,“沒事,正好在書院日子無趣,有些樂子也好,我都不明白,爹為什麽非要我去讀書。”
王玄之也笑了起來,“就算是你如今有個虛職在身,也是要讀書的,哪兒有人去書院讀書,未及結業便離開的?你已經在外遊曆了這一年,總該去書院好好讀幾天書。夫子們,同窗們,未來都會是你的知己好友。”
“我哪兒……”
“我知道,就是因為你這種性格,才更需要有幾個真心的好友。”王玄之揮揮手,“對了,老三的事情,也要托付給你了。”
“放心。”王凝之點點頭。
“還有,”王玄之嚴肅了幾分,“不要大意,要小心應對那些麻煩事兒才行,善水者溺,這道理你該懂。”
眼看著大哥又要開啟在家裏那種教育兄弟們的絮叨模式,王凝之趕緊擺手“大哥,時候也不早了,該出發了。我也急著趕路去錢塘呢。”
沒好氣地白了一眼,王玄之一邊轉身,一邊說道“要是讓我聽見什麽不好的,下次見了麵,別怪我罰你禁閉!”
“是,大哥大嫂,一路順風。”王凝之最後衝著被何儀抱在懷裏的小侄子擠擠眼睛,逗得孩子笑了起來,這才和謝道韞一起行禮送別。
瞧著車隊慢悠悠地上了路,王凝之這才回過來,謝道韞已經上了車,自己也躍上車轅,點了點頭,徐有福便吆喝著,幾輛馬車緩緩前行,去往錢塘。
“公子,公子,”徐有福帶著那很諂媚的笑容,湊了過來,走在王凝之身邊,送上水壺,用一種很討好的口吻,“還早呢,不去休息會兒?這兒我看著就行了,保準出不了問題。”
王凝之斜著眼,“用不著,精神好著呢。”
徐有福點了點頭,又突然看向遠方,嘴裏的話也變得深沉了幾分,“上次去錢塘,已經是兩年前的事兒了,想起來還真是時光飛逝,日月如,額,那個什麽來著。”
王凝之撇撇嘴,“日月如梭。沒那個文化,就別學人家感慨時光。”
“唉,公子,你這就誤會我了,我不是感慨時光,而是感慨您對我的好,從小到大,去哪兒都帶著我,有好吃好喝的,也都沒忘了我,有時候真覺得,能遇到您,是我這輩子最大的幸運!”
看著徐有福那一臉‘真誠’的笑容,王凝之隻覺得一陣惡寒,雞皮疙瘩全起來了,扭過頭就是一句‘綠枝,你來看著車,我去休息會兒。’
說完,不等徐有福的反應,就撩開簾子,鑽進車裏。
隻留下徐有福張大了嘴,醞釀的感情,和準備了很久的語言,全失效了。
一身的功夫還未使出,交手的人就撤了,不講武德!
寬大的車廂裏,謝道韞手裏捏著一枚棋子,皺了皺眉“我和綠枝剛開了棋局,你就來攪合。”
王凝之‘嘻嘻’笑了一聲,“多大點兒事,我來陪你下棋,最近我棋藝見長,水平突飛猛進,絕對是讓你大吃一驚。”
謝道韞眼看著丈夫就要坐過來,直接抓起一把棋子丟在棋盤上。
王凝之臉黑了“你這?”
“你休想跟我下棋!”謝道韞毫不客氣地說道,“就你這種臭棋簍子,本事全在嘴上就算了,下個棋還絮絮叨叨個沒完,走一步要半天,我今兒可沒那個心情。”
王凝之被人戳破,也隻能無奈地聳聳肩,“不下就不下嘛,那就看書,好久都沒認真學習了,這就要去書院,我還是打算溫故而知新的。”
謝道韞白了一眼“別以為我不知道你想幹嘛,不就是想賴在這兒?”
王凝之愣了一下,“你怎麽知道?”
“徐有福那個破嗓門,那麽大聲,誰聽不見?”謝道韞撇撇嘴,“你也是,難道不知道他想幹什麽,故意晾著他作甚?”
“哼,我當然知道他想幹嘛,這小子不聽話,我當然要給他點教訓,”王凝之理直氣壯,“可是他臉皮太厚了,除了在車裏,否則不管我去哪兒,他都會厚著臉皮湊上來的。”
“他也是大半年沒見過小丫了,想去看看,合情合理,我早上出門的時候,都看見他小心翼翼地把那貝殼項鏈藏在衣袖裏,很是高興,偏偏你就不如人願。”
“滿腦子就想著小丫,”王凝之憤憤不平,“安排他去辦點事兒,都不見得有這麽熱心。”
“你這不是強人所難麽,”謝道韞瞧著丈夫一副吃錯的模樣,忍不住笑了起來,“人家剛到錢塘,你不讓他去茶樓找小丫,卻讓他去張家探聽消息,旁的不說,就徐有福這種的,能探聽到什麽消息?”
王凝之嘴角一彎,“夫人,這你就不懂了,貓有貓道,鼠有鼠道,有福在這一點上,那還是很有本事的。就那張嘴,胡吹海吹,熟悉的人都不想聽,不熟悉的人,可是會經常被騙。”
謝道韞扁扁嘴,“你就不怕他給惹出事兒來?”
剛說完,謝道韞突然頓住,然後目光變得疑惑起來,“你不會就是這麽打算的吧?”
王凝之‘嘿嘿’笑了起來,“張家畢竟是江南士族,不會給我們什麽麵子,又是在錢塘,咱們獨木難支,在人家的地盤上,要是人家不搭理我,我也拿他們沒什麽辦法,所以啊,”王凝之的口吻變得高深莫測起來,“當然要製造點麻煩,讓張家主動來找我才行。”
說到這裏,王凝之又歎了口氣,“都怪老三不爭氣,偏偏看上張家那丫頭,害得我這樣一個謙謙君子,還要去做這種下作的事兒。”
謝道韞笑了起來,“可別裝了,我還不知道你,這種事兒,最是能胡亂鬧騰,怕是你喜歡的不得了。”
王凝之瞧了眼妻子,笑了起來,“知我者,夫人也。不過我也沒騙你,這事兒確實有些麻煩的,上次司馬道微見了我,跟我說過,那張家的丫頭,別看年紀小,可是有些不簡單……”
路還要慢慢走,夫妻倆一點點商量著接下來的事宜。
可他們的這段路,讓無數人隨著揪心。
琅琊王氏的兩位公子,一去建康,一去錢塘,幾乎是吸引了全天下的目光。
紫筆文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