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 火車自是要優於馬車
字數:3970 加入書籤
“恪兒莫急,你這信息量太大,為父接受並不了。”
“為父隻能大致知道你是要找一個寬闊平坦的地方,但是這有很多為父聽不懂的&nbp;詞需要你給我解釋一下。”
李世民結果李恪的話,提前提醒一下李恪,讓他做好回答自己數條問題的準備。
“父王請講?”李恪彎腰行禮,腰間的玉佩和流蘇輕輕晃動,看的出來,李恪的動作幅度並不大。
“這鐵軌,火車可是何物?為何兩者需要配合?”
“鐵軌就是對鐵路軌道簡稱,它還可以被稱為路軌、軌道等。鐵軌主要用於鐵路上,並與轉轍器合作,令火車無需轉向便能行走。”
聽著李恪的解釋,李世民不僅沒能完全理解鐵軌,反倒還多了兩個新詞。
李世民搖搖頭,終於是放下了他手裏的奏折,也不裝做批閱奏折的樣子,看著李恪,好像聽講的學生一般認真。
“恪兒且慢,為父還是一樣一樣的問,你一個一個的替朕解答。”
李世民說著,已經做好了被李恪吐槽的準備,感歎一下,又要被這小子嫌麻煩了。什麽時候才能控製自己聽不到李恪的心聲啊!
【還挺好學。】
【那就讓小爺給你說道說道吧。】
意料之外的沒被吐槽,李世民都有些不習慣了,不過也正好,李世民便挨個問出了自己的疑惑。
“你剛剛所說的鐵路就是用鐵軌鋪成的道路是吧,鐵軌聽起來是製造出來的某些半成品,需要和火車放在一起才能用,為父這樣理解可有錯誤?”
“父皇英明,完全正確。”
【不愧是當皇帝的人,理解能力就是強。】
【要是什麽程咬金,秦時雨,估計他又要挨個解釋半天。】
【解釋完這倆也不一定能聽懂。】
被李恪這麽一誇,李世民也是飄了起來。
那是自然,你以為我是誰啊?我可是大唐的皇帝,堂堂的一國之君,萬人之上,自然是人中的佼佼者,區區粗人怎麽能和我相比?
“那轉轍器,可是何物?”
“轉轍器是道岔的轉換裝置,用來實現轉換道岔、鎖閉道岔及反映道岔尖軌所處的位置。當列車由一軌道轉至另一軌道或欲進入維修車場、工廠之軌道時,在軌道上必須有特殊的布置,以引導車輪輪緣順利進入所指定的軌道,此布置即稱為道岔。”
這些東西都是存在係統裏的,隻要自己想就可以照著讀出來,讀到一半就聽了下來,看著李世民皺起的眉頭立刻補充到。
“簡單來說就是換線的一件東西。”
“有了這個裝置才能給正在行駛的火車更改線路。”
沒等李世民發問,李恪大概也能知道他想問什麽,自顧自的接著說,不給李世民這個問題寶寶提問的空間。
“火車在鐵軌上行駛的時候,不能像馬車那樣轉向,隻能依靠不同的線路來改變。關於這一點,還是父王見到後更容易理解,這裏我就先小小的賣個關子。”
說了也聽不懂,就幹脆不說了唄。李二在心裏吐槽,這一次他說的沒錯,李恪確實在心裏這樣想的。
【算了,這些不給他解釋了,感覺這樣下去沒完沒了了。】
那你總得告訴我火車是個啥吧?
“恪兒提到的火車又是什麽,既然是車,為什麽隻能在那鐵軌上走。”
“又不能轉向,這東西能有馬車方便嗎?”
發現火車隻能在鐵軌上走,李世民也是打消了火車是用來打仗的這個想法。
且不說鐵軌是個什麽樣子的東西,那火車隻能在鐵軌上走,本來就有局限性。打起仗來,自然不會有時間讓自己這邊修建鐵軌,把火車用於戰爭的想法屬實是不合實際。
看李恪如此認真的樣子,這火車就不可能是個無用之物。自然是有其它的用處,而且這用處應該會比打仗帶來的收益還大,可是這樣的東西要通過什麽方式才成征服世界呢?
【這玩意不到兩天就能從長安到吐蕃,你說有沒有馬車方便?】
【你馬車累死累活得跑個幾個月吧。】
“父皇說笑了,這火車自然是比馬車要優秀得很。”
“不然兒臣為什麽要這樣重視火車呀,父王你說是吧。”
李恪這一邊解釋,還不忘挖苦李世民一下,暗戳戳得嘲笑他的無知,還用了一個反問句。
李世民也沒在乎李恪說了什麽,此時就算是李恪大喊他要造反,李世民都聽不見。
他的思維全都留在了李恪的第一句心聲上。
兩天!不到兩天!就能從長安城到吐蕃!
即使李世民沒親自去過吐蕃,他也知道吐蕃與大唐離了多遠,想到隻靠馬車,在這偌大的長安城都要走很久,他覺得他的世界觀都唄這句話震撼到了。
李世民簡直不敢相信,驚愕的掉了下巴,用手把掉下去的下巴托起來,李世民不信邪的又問了一遍,想再次確認一下。
“有多優秀?比如那吐蕃的可汗若是要訪問我大唐需要多久?”
“不出兩天。”李恪如是回答。
雖然這普通火車不能與那高鐵相媲美,但是對於古代也足夠了。到時候改造一下係統送的火車,全換成臥鋪,這不睡一覺就到地方了嗎。
李世民也終於理解李恪為什麽說可以征服世界了,就這速度,若是帶兵打仗,支援起來也是方便,很容易打對方一個措手不及,其它國家說不定也會眼饞這項技術,到時候老老實實的就得向大唐臣服。
不光是在古代,掌握交通,就是掌握一個國家的命脈,這一點在現代也同樣適用。李世民身為治國之人,對於這樣的厲害關係再清楚不過了。
“好!好!”李世民站起身來,直接喚來當權的太監頭子。
“吩咐下去,務必尋找到最合適的鐵礦產地。同時還要靠近水源,有大量平坦的地形。”
“尋得此處者,賞金十萬兩!”
李世民自是對此毫不吝嗇,豪橫的散出十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