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工匠之道

字數:7180   加入書籤

A+A-


    

    老李家鐵匠鋪。

    路明遠在跨入鐵匠鋪的那一瞬間,便察覺到了異樣。

    今日裏的鐵匠鋪裏麵已經沒有了以往那種叮叮當當的打鐵聲。

    “難道真的和那位苑少鬆說的一樣,不光是銷售工具的店鋪,就連打造工具的鐵匠鋪也到了倒閉的邊緣?”

    懷著異常沉重的心情,路明遠邁步朝院內走去。

    就在這時,一陣有些嘈雜的聲音傳了過來,不過許是離得有些遠,路明遠也沒聽清楚聲音的內容。

    不過循著聲音,他倒是知道了鋪子裏的人去了哪裏。

    不一會兒,路明遠便找到了目標,在後院的大廳。

    不過在大廳門口,他卻看到了在門前踱步的李鐵柱。

    誰知,李鐵柱在看到他的第一時間,就趕緊跑了過來,途中還“噓”了一聲,示意他不要說話,之後便將他拉入了旁邊的一間房內。

    進門後,李鐵柱還頗為謹慎的關上了房門。

    而路明遠卻被對方這一套弄得有些摸不著頭腦。

    “鐵柱哥,怎麽回事?怎麽神神秘秘的?”

    李鐵柱聞言,壓低了聲音回道“明遠,你的那個農具神通……”

    經過李鐵柱的解釋,路明遠總算弄明白了事情的原因。

    原來還是他的那個【農用工具大全】的事情,雖然直到現在農家才宣傳了一上午,但是已經有很多人看到了這種神通的前景,所以城裏的一些工匠鋪子準備聯合起來做出一個類似的神通,而且之後還要商量一下這種神通對工匠鋪子的影響。

    而大廳裏的那個客人,便是來邀請李鐵柱的老爹李福洪前去參加工匠聯合會的。

    至於為什麽要把路明遠給拉到這間房間,李鐵柱給出的解釋是,這次的事情是路明遠惹出來的,而且對方開會也有要對付他的意思,所以李鐵柱認為雙方最好還是不要碰麵為好。

    免得發生口角。

    對此,路明遠倒是有些哭笑不得,不過他也沒有再出去的想法。

    過了片刻,那位客人走了,路明遠總算見到了他那位福洪伯。

    直到這時,他總算問起了今天鐵匠鋪的異常。

    李福洪沉吟了一陣,才說出了自己的想法“明遠,你如今這個神通一出,估計過一段時間,那些關於鐵匠的、木匠的,還有廚師的工具類神通估計就滿天飛了。

    所以到時候我們鐵匠鋪如果單純靠打造工具來賺錢的話,估計是不行了。

    所幸,你福洪伯我呢,也跟著你搭上了這輛車,所以到時候估計也能小發一筆。

    而有了足夠的氣運點之後呢,我們就不做那些辛苦活了,準備轉型了,以後就朝著鐵匠之道轉變了,到時候無論是研究各種金屬的淬煉也好,還是打造新式工具也罷,都好!”

    李福洪直接一口氣將自己的想法說了個清清楚楚。

    好似路明遠不是外人一樣。

    路明遠在耐心的聽完這長篇大論後,沉思了片刻,也認可的點了點頭“福洪伯這個想法很好。看來我之前算是白擔心了。”

    鐵匠工具的市場雖然沒有農具大,但是鐵匠中掌握創造神通知識的也不多,所以李福洪的那個能召喚鐵匠工具的神通還是賣得出去的,最後肯定不會虧本。

    所以,路明遠對於李福洪要大賺一筆的言語也沒有反對的意思。

    至於他說的鐵匠之道,路明遠也有所了解。

    其實這鐵匠之道和其他的木匠之道、巧匠之道等等類似,都統稱為工匠之道。

    這個‘工匠之道’和之前景致說的‘師之道’可大不相同。

    ‘師之道’要求有一份教書育人的心,一旦這個心動搖,那麽師之道也就廢了。

    但是工匠之道卻不同,它是隻要一直在研究,在思考,並且不停的得到結果,那麽就可以一直進步。

    其實這工匠之道就和以前說的那套“有所明,有所悟,有所得”一模一樣,隻不過人們按照努力的方向不同特意區分了下而已。

    專門研究鐵匠方麵的,就是鐵匠之道;

    研究木匠方麵的,就是木匠之道……

    其實都一個樣。

    至於它們兩個的區別……

    按照路明遠的理解,那就是類似於師之道這種的,就可以看作是文科,或者說是哲學、思想。

    它們是首先發下一個宏願,或者一個理想,然後一直朝著這個方向努力,而在努力的過程中,根據難度和付出的大小,還有收獲等等一些其他條件,來共同達成一定的反饋。

    通過這個反饋來達到提升修為的目的。

    就比方說師之道吧,一個老師在秉承著那份“教書育人的心”的同時,教出了多少學生,中間付出了多少,有沒有動搖過,學生們對老師的教育反饋如何等等,通過這些,老師的修為就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至於提升多少,就要看每一個維度的具體效果了。

    而且更關鍵的是,這個努力和付出是騙不過自己的。

    反正路明遠就聽說過,曾經就有人想通過收購書院來走捷徑,但是很顯然,失敗了。

    從此,大家都知道了,原來就算是‘師之道’這種,付出和收獲也是成正相關的。

    至於工匠之道,它就不同了,它類似於理工科,它不需要你有什麽理想,你隻要認認真真的研究新的東西,就可以提升修為。

    這個是“有所勞,即有所得”的典型。

    而最為奇特的是,這文理兩科是可以疊加的,也就是說,一個人可以立一個宏願的同時,再研究、思考一些未知的東西,這樣獲得的提升速度會更快。

    不過,能一直堅持一個宏願的人很少很少,而“有所明,有所悟,有所得”方麵,除了專門研究一些儒家、釋家和道家典籍以外,其他的都是要有成本和條件的。

    就比如一個人想走鐵匠之道,他總不能不吃不喝就在一個地方獨自研究吧,那不得餓死了。

    總要為了生計來逃生活的。

    所以沒有一定的經濟條件,一般人是不可能走上這條路的。

    大部分人都被生活所累,一輩子就窩在一個地方,毫無成就可言。

    最多最多,他們也就抱著那些不需要成本的前人典籍,在那兒獨自苦思冥想,刻苦鑽研。

    不過文學典籍嘛,什麽情況大家都清楚,所以想在這方麵取得什麽大的成就,根本就沒有多大的可能。

    就因為早就知道了這些,所以,李福洪在預感自己會大賺一筆的第一時間,就計劃著走鐵匠之道了。

    想清楚了一切之後,路明遠問起了自己這個工具神通出現後,對工匠行業的影響。

    對此,李福洪的解釋是“明遠,你不用擔心這些。

    反正有著官府的保護,大家都不會餓死。”

    “額!”

    聽到李福洪的這有些無賴的話語,路明遠有些無語。

    官府確實不會讓這些人餓死,他們也餓不死,但是如果因為自己的原因,導致了一部分經濟崩盤,路明遠總感覺心裏會過意不去。

    “好了,說正經的,明遠,你確實不用太擔心。

    有了這些神通,確實會讓一部分工匠失業,但是神通也是有成本的,而且更別說還要買很多工具類神通。

    所以,大部分工匠還是可以養活自己的,隻是沒有以前的利潤大了而已。

    再說,如果想專門訂製的話,還是得我們這些工匠來做,你總不能找人家神通創作者,讓對方再給他加一個吧?”

    說到最後的時候,李福洪笑了笑,他也覺得最後這點不現實。

    “而且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這類工具類神通確實會方便我們平時的生活。

    不光如此,它也可以大大減少我們的花銷成本,到時候不管是種地也好,做飯也罷,甚至你想裝個門窗,都可以輕輕鬆鬆的找到對應的工具。

    而且,這類工具神通就算你現在不弄出來,它早晚也是要出來的,所以你也擋不了。”

    “好吧!”

    雖然李福洪說的不一定都對,但是路明遠確實放心不少。

    看來,我這個神通對工匠行業的影響沒有我想象中的那麽大。

    不過也就是在這時,路明遠暗自做下了一個決定,他以後再也不想出這類影響經濟基礎的神通了。

    萬一以後再把裁縫、或者紡織工之類的給一一搞垮了,那這社會可真就亂套了。

    除非,給他們找點事做,而且還得有一定的收益。

    想到此處,路明遠對自己的第一個神通的第二個版本有了一些想法。

    就在路明遠準備告辭離開的時候,他突然想到了在書院碰到的那位對自己態度不太好的少年——苑少鬆。

    隨後他便向李福洪打聽打聽,

    “哎福洪伯,咱們昌豐城有沒有一家姓苑的,他們家好像是賣農具的?”

    “姓苑的,讓我想想。

    哦,我想起來了。

    城南那邊確實有一家專門買賣農具的苑家商行,我一個朋友就是給他們供貨的。你怎麽問這個?”

    ……

    拜別了李家父子二人,路明遠接下來去了一趟景家酒樓。

    因為他突然想到自己嶽父的氣運點可能不夠了,而且對方今年的兌換額度應該也花的差不多了,所以他得來看看。

    畢竟自己這個女婿將對方的氣運點給花沒了,現在對方要用氣運點了,他總不能不管不顧吧。

    不過路明遠今天踏入酒樓的那一瞬間,便感覺到無數異樣的眼神集中在了他的身上,讓他總有些不自在。

    待找到嶽父之後,他才知道了原因。

    原來農家居然還發動了城裏的說書先生進行宣傳,經常在景家酒樓說書的宋姓先生當然不能錯過。

    而他路明遠這個主角又是景家酒樓的女婿,酒樓裏的熟客也都知道,甚至是經常見,所以大家都有一種我熟悉的人突然成了傳說的感覺。

    對此,路明遠倒有些哭笑不得。

    隨後,他才問到氣運點的事情。

    “伯父,你這邊的氣運點應該不夠吧,你隨便上傳本書,我轉給你。”

    誰知景虎聞言,卻道“明遠,不用了,伯父昨天已經借好了,你那些留著和小致一起花吧。”

    聞言,路明遠下意識的看了看現在的銷售額,快三十萬了,這麽說,這一上午就已經賣出去了五千多份了。

    “喂伯父,你還跟我客氣啥?

    咱們都是一家人!而且按理來說,我現在都該叫您爹了。您就別推辭了。

    而且沒有景致的那些嫁妝,我想在也起不來不是?”

    (如有錯誤,明天再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