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教材引爆學琴狂潮(求票票~)
字數:3587 加入書籤
這樣的火爆狀態並非隻在劉繼芬所在的城市出現,而是出現在全國各大城市。
在全國各大教育機構相繼更換了教材之後,教學水平確實有了明顯的提高,這種效果家長們也看在了眼裏。
同樣的老師在換過教材之後,孩子的進步變的肉眼可見。
如果隻是個別現象,可能還有人會認為這位老師的教學成果有了突破,自己算是找對人了。
可眼下,所有人隻會把注意力集中在教材上。
孩子進步了,家長也自然難免外出炫耀,這樣口耳相傳下來,教材的受眾麵再次擴大,很多從未興起過學習鋼琴想法的家庭,也不免把好奇心伸向了教育機構。
“哦,你家的熊孩子都能學鋼琴,我家孩子這麽聰明會學不了?”
可現在教育機構正處在紅火的時候,很少老師會有空閑開設體驗課程。
缺乏體驗教育的機會,這也讓部分人不敢輕易嚐試,畢竟一旦下定決心學琴,哪怕是稍微差一些的國產琴也要接近萬元,這對於普通家庭來說還是需要深思熟慮的。
但絕大多數人是沒辦法那麽冷靜的,在見到了教育機構火爆的現狀後,他們會不自覺的想要融入到這個環境裏,這就是人們的從眾心理。
學琴的人越來越多,而這也間接的促使著整個行業的進化。
大型教育機構吞並小型教育機構,開設新的分店,征收新的老師,老師們教學水平的嚴格把控等等新氣象都在不斷展開。
雖然也留下了隱患,但短時間內這種火爆的情況已經成為定局!
身邊的人炫耀完了,沒地方炫耀了,那怎麽辦?去網上炫耀啊。
就這樣,不單單是家長們開通了一個又一個的聊天群探討小孩子的教育問題,就連教育機構也在官方微博上借著最近的一次鋼琴考級開始了大肆的宣傳。
“紅星琴行,本月鋼琴考級全國各地分店共有113位學員通過鋼琴9級考試,41位學員通過鋼琴10級考試,是我琴行成立以來最為成功的一批學生,最大的年僅16歲,最小的僅有11歲,這位小天才學琴剛剛滿兩年,這些孩子獲得的成績和他們自身的天賦、努力分不開,當然也證明了我琴行優秀的師資力量,再加上沈大師精心編製的教材為我們指引方向,相信我國的古典事業會翻開新的篇章!”
“文海琴行,本月鋼琴考級共有7位學員通過鋼琴9級考試,3位學員通過10級考試,文海琴行作為一家小型教育機構,在經曆過一係列具有前瞻性的改革後,成為目前教育界極具競爭力的新興琴行,我們的教育人員年富力強,擁有實幹精神,教育經驗極其豐富,在沈大師的光輝指引下,將有更多的CN少年完成他們的鋼琴夢!”
“燦文教育中心,本月鋼琴考級我中心獲得了長足進步,數十名名學琴僅3個月的學生通過了鋼琴3級考試,這在過去是從未有過的壯舉,沈大師用身體力行的方式幫助整個行業開辟了新時代,同時我教育中心為了回饋廣大學琴和希望學琴的學生家長們提供一係列優惠活動,世界知名鋼琴均9折出售,並配送一年兩次專業調音,歡迎加入燦文教育中心這個大家庭,我們在這裏等你。”
...
全國似興起了一輪學琴狂潮,鋼琴這種在普通人眼裏遙不可及的樂器一下子成為了所有人的焦點。
在一輪又一輪的宣傳攻勢之下,沈武寰儼然成為了這個行業的救世主,哪怕她自己什麽都沒做,也無法阻止外人將一個個的高帽子丟給她。
因為隻有將自己捆綁上這位“名人”的戰車,才擁有足夠的說服力!而這個人的名聲越響亮,越證明了教育的可行性!
哪怕這位名人在圈子裏並沒有他們想象中的號召力也沒有關係,這不是他們需要想的,隻要能吸引到客戶,那才是最為重要的事情!
“你家孩子今天學鋼琴了嗎?”
這樣一句話取代了,“你今天吃了嗎?”成為新的打招呼標配,沒人在意他們的孩子是否真的能成為鋼琴家。
學鋼琴儼然就是一個潮流,是讓CN老百姓無法拒絕的潮流。
沈武寰的教材統治了整個CN鋼琴教育界,每天的教材販賣數量都接近天文數字,HZ市國有印刷廠早已經不能滿足印刷量,出版社緊急上報,政府大力支持,整個ZJ省連成一片,形成了一個印刷共同體,不斷的向省外輸出著教材。
教育事業是永恒的課題,哪怕明知道這種行為會得罪某些有地位的教育家,但這也無關緊要,官本位的社會,哪怕你有影響力,隻要你還顧忌你的名聲,就不可能和當官的置氣。
最後所有的仇恨都會落在沈武寰身上,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亙古不變的道理。
想要在一條道路上勇往直前,怎麽可能沒有崎嶇的山路,一往無前的康莊大道始終隻是妄想罷了。
沈武寰需要的能夠讓自己自由發揮的領土,所以她就開疆擴土,有了自己的領地之後,才能談發展,不然如同無根浮萍一樣,如何能夠稱得上發展?
這樣的建築就像是空中樓閣,一碰就碎,那不是沈武寰想要的。
在下層人民之中確立地位,促使古典行業興盛,哪怕隻是表麵興盛也是展現手腕的絕佳機會。
當時間過去數年之後,回過頭來看看,從此時此刻開始,絕大多數的CN鋼琴愛好者都將是她的門生。
所謂聖人也不過如此。
至於那些教育機構留下的隱患則完全不在沈武寰的思考範圍內。
教育不出孩子隻能從兩方麵考慮:
一是孩子天賦不行,不適合學琴,家長路子選錯了。
二是老師教學本領不行,不懂的因材施教,耽誤了孩子的前程。
很少會有人想是教材的問題,因為大家都用同樣的教材,有的人能功成名就,有的人則湮滅在人海之中,這種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還是很清晰的,有人成功就一定有人失敗。
隻要有人成功,而成功的人比之前多,那就體現了教育的優越性,那就證明了這本教材是成功的!
而現在沈武寰的教材正一步步的證明她的成功絕對不是空穴來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