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李斯特《鬼火》(1)
字數:4439 加入書籤
這首曲子正是李斯特的《鬼火》。
沈武寰不是傻子,既然誇下這種海口,自然不會選擇一首簡單的曲子來讓自己陷入萬劫不複之地!
那麽如果要在古典作曲家中找尋一首最高難度的練習曲,那麽這首《鬼火》絕對是首當其衝。
佛朗茨·李斯特,著名的匈牙利鋼琴家、作曲家,被世人尊稱為“鋼琴之王”。
同時他的老師車爾尼被稱為“練習曲之王”,李斯特深受車爾尼的影響。
其作品展現了李斯特鋼琴技巧創作的先驅性,音樂形象的鮮活性和豐富性。
甚至可以說是他開創了鋼琴炫技時代,也是他拔高了鋼琴藝術的表現力!
《鬼火》出自《李斯特超技練習曲》中的第五首,因其中有類似“鬼火”般到處隱約出現的音群而得名。
這首曲子曾被拉赫瑪尼諾夫稱之為“世界上最難的練習曲”,曾被世人稱之為鋼琴技巧的“珠穆朗瑪峰”,可見其難度之高。
十二首《超技練習曲》中的《鬼火》在前世能夠彈奏的人很多,但如果上升到演繹的程度,能夠完成的人卻鳳毛菱角。
而之所以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還是整首曲子陰暗詭異的色彩背景和“鬼火”這個主題下展現的靈異飄忽,都是極其難以把握的!
沈武寰把它帶到這樣一個懵懂的世界,更是堅信憑那些教材編撰者們想要演奏出這曲子,實在是白日做夢!
這個世界正如前文中展示給大家的那樣,是個不信奉“手指技術”的世界,他們更喜歡優雅的旋律和豐富的色彩。
事實上同時期的李斯特也被當時很多的知名音樂人所厭惡,但這並不影響李斯特的地位,甚至可以說他是同時代最為耀眼的巨星!
為了能夠讓更多的人接觸到古典音樂,成為作曲家的信徒,選擇向喜歡新鮮的觀眾們妥協,又有什麽錯誤呢?
李斯特令人眩暈的、具有炫技特技的鋼琴演奏風格,極快的速度、響亮的音量,輝煌的技巧、狂放的氣勢,無疑不令當時的人們為之陶醉!
觀眾們可以不懂音樂,但必然無法拒絕演奏者手指翻飛時產生的視覺觀感。
而《鬼火》在技巧難度極高的同時,還保持著超凡的藝術性和豐滿的音樂性,這大師風範!
那些教材編撰者們本來還以為沈武寰還會再拿出一首肖邦練習曲那種等級的曲子,正大感勝券在握呢。
肖邦練習曲的難度固然是高,但那種僅靠音符跑動和極快速度來堆砌的練習曲,確實稱不上是難度的巔峰。
給他們一兩個月的時間埋頭研究,多多少少能彈個模樣出來。
有了這種莫須有的底氣,他們可不畏懼沈武寰的挑戰!
他們完全可以說這是一首新曲子,我們需要時間練習為由拖上個一到兩個月,那都不是事。
可是當他們看到樂譜的時候頓時驚呆了!
“我X,這滿篇的三十二分音符是要鬧鬼嗎?”
“我滴個神啊,這雙音,怕不是手都要抽筋啊!”
“這個指法標注是什麽鬼?拇指內轉?音階?琶音?你殺了我吧?這倆手都蹩到一起了,還彈個屁啊?”
“這種東西人類真的能彈的了?沈武寰怕不是瞎寫的譜子哦?”
雖然嘴上這麽說,但他們根本不敢指責沈武寰是瞎寫譜子這一點。
沈武寰的作曲家身份屬於黃袍加身,圈內公認。
他們之前就沒敢拿沈武寰作曲家身份做文章也是因為這個原因。
現在圈內人的態度還不夠明朗,他們這幫人也不敢輕舉妄動啊。
那麽圈內人在幹什麽?
鋼琴演奏家們紛紛聚在一起研究這首超技曲目,簡直要大腦生煙了!
特別是18-26小節處,歌唱性動機在這裏以第一主題的形式首次出現,伴以右手的雙音,成為全曲的技術難度的高峰!
這處雙音也是前世鋼琴文獻之中最為著名的一段雙音!
這處難點尚在開頭部分,而且又是第一主題。
頓時讓所有人大呼坑爹:“特麽的第一主題搞這麽難,根本彈不出來嘛,第一主題都彈不出來那還玩個屁?”
寧文蘭此時也正在看著這張打印好的曲譜愣愣發呆。
她的麵前站著數位男女,這些人都是教材編撰者,也在這次革命中受到了波及,隻不過因為寧家的影響力,讓他們沒有參加到對抗沈武寰的宣言之中。
沒有參加可不代表他們能夠不恨沈武寰,他們損失的可是白花花的銀子啊!
沈武寰的表現就像拿著銀票在他們麵前晃蕩的賤人嬉笑著說道:“你看,一百萬兩銀票,撕了也不給你,嘻嘻!”
他們不氣死才有鬼呢!
好不容易等到沈武寰自己暴露出破綻,正準備暗中來些小手段,結果看到譜子,他們全都傻眼了,無奈之下隻能跑來找寧文蘭。
可寧文蘭也傻了...
幾個人在那裏大眼瞪小眼的不知所措,一臉懵逼,仿佛世界都停止運轉了。
這是要幹什麽?這是要毀天滅地嗎?
你的手可以這樣彈琴的嗎?
寧文蘭感覺自己好像被羞辱了,自己練了那麽多年的鋼琴完全是白練了一般。
雙音她不可能不會,但這麽密集的三十二分音符雙音,這麽快的BPM,強弱觸鍵變成了一種折磨。
這怎麽彈?也許放慢速度能夠彈出來,但如何加快速度將成為一個致命的問題!
寧文蘭此時隻有一種想法,就是讓沈武寰爆視頻!
和寧文蘭想到一處去的人有很多,沈武寰的微博再次被爆。
可這次不是謾罵,全都是跪求沈武寰出視頻的,他們認為隻要聽過反複研究作曲家演奏的視頻,那他們就擁有能夠演奏出來的可能性!
可是沈武寰會給他們這次機會嗎?
不,當然不會。
出視頻對那些和沈武寰敵對的教材編撰者們當然是好事了,有了視頻教學,至少能夠直觀的感受到曲子到底是怎麽演奏的,更重要的是,有了音頻,總有人能夠靠聽力複製出來。
沈武寰才不可能給他們這樣的機會來阻礙她的計劃。
所以她在微博上對這些蜂擁而至的評論隻給與了兩個字的回複。
“嗬嗬。”
嗬嗬?
你嗬嗬個鬼啊?
不給就不給,你竟然嗬嗬我們?
臥槽,好氣啊!
就這樣,《鬼火》成為了整個鬧劇的休止符,等待著下一小節音符的進入。
隻是這休止符時值確實有些長,直到...
半個月後,沈武寰收到了一個包裹。